前言
6月24日英國公投脫離歐盟,是本年度影響最大的國際政經事件,在討論英國和歐盟的過程里,大家往往忽視了幾個非常特殊的歷史背景:一是,英國作為歐盟內最主要的經濟體之一,卻不使用歐元作為法定貨幣,而保留英鎊作為官方貨幣;二是,英國作為歐盟十二個創始成員國之一,卻不屬于申根公約國。 一直游離于歐盟、歐元區和申根公約國之外的英國,卻在全民公投脫離歐盟,這本身就值得深思。
一、英國金融史背景:中央銀行、國家信用貨幣和日不落帝國
17世紀末以來,英國從偏安大西洋一隅的島國,迅速發展成為了擁有跨洲際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國,而18世紀和19世紀事實上都是英國的世紀。
普遍觀念認為,工業革命推動了英國快速成為大帝國,而筆者則認為英國是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金融革命推動了帝國的全球擴張和工業革命大發展。
英格蘭銀行是1688年11月英國發生光榮革命,自由議會邀請威廉三世登陸英國后,成立的現代中央銀行——其主要職責是用國家稅收作為抵押物向倫敦的自由商人借貸。自此,全球進入信用貨幣時代。
英格蘭銀行是整個日不落帝國的中央銀行和核心樞紐,掌握著橫跨數洲的信用輸出,掌握著巨額資本的走向(包括投向工業革命的主要領域),掌握著全球數以億計的人口的生命線。
正式因為這個歷史背景,英國一直牢牢得掌握著整個西方世界的金融命脈,包括全球黃金定價權、全球主要貨幣外匯交易、全球主要國家國債交易市場和現代OTC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市場。隨著歐盟歐洲央行的成立,歐元的正式發行和流通,英國倫敦金融城,作為跨大西洋交易的核心樞紐地位并未受到太大的沖擊和影響。
英國作為歐盟的十二創始成員國和主要經濟體,卻并未使用歐元作為其官方貨幣,也未加入申根公約國,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是什么樣的因素導致這個特殊事件的發生呢?
援引英國前首相約翰·梅杰發表的2011年在金融時報網站發表文章稱“我們預見到了歐元區的結構性缺陷、沒有讓英國加入歐元區,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我們認為,未建立財政聯盟的貨幣聯盟具有很大風險;強大的北部經濟體不太可能與南部經濟體“趨同”(尤其是在兩德統一之后)。我還有一個政治上的反對理由:加入歐元區并廢除英鎊,將使英國政府喪失關鍵的政策選擇。正因如此,我才在馬斯特里赫特會議上決定不讓英國加入歐元區。
長遠來看,要保住歐元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政策。歐元區必須變成一個財政聯盟;一個通過轉移支付抵消地區差距的聯盟;否則,它就必須縮減規模。后一項選擇(實質上就是把希臘趕出歐元區)會帶來不良政治后果。歐元區也沒有開除成員國的機制。
變成轉移支付聯盟同樣帶有風險。德國不會喜歡這一設想,而且轉移支付將把低效制度化。這就使得財政聯盟成為歐元區最有可能的結局。但財政聯盟也會帶來重大的政治后果。它必然會導致歐元區的一體化程度較現有水平顯著提高,成為通向聯邦制歐元區的“自動扶梯”。財政聯盟在經濟上或許是合乎情理的,但它卻嚴重背離了民主精神。它會導致選民和決策者之間產生危險的分歧。一個更為“自上而下”的歐洲,會招致強有力的抵觸。
歐元區一體化程度提高,還會促使歐盟的非歐元區成員國遠離核心決策過程,從而觸怒它們。這些國家會進行反制,正因如此,一開始就宣布建立財政聯盟才不太可行。相反,起步的措施很可能是依法可強制執行的赤字管控舉措、及早統一公司稅以及推舉出一位歐元區常設主席。我們正在逐步走向全面的財政聯盟,只不過時間表可以靈活掌握。”
這里面清晰得表達了前首相約翰·梅杰及其政治同盟,對未來歐盟的遠景規劃——從歐元區開始,走向全面的財政聯盟,最后通向聯邦制歐元區。
英國則因為歐盟內僅有統一的貨幣,卻沒有統一財政管理權而拒絕短期內加入歐元區。近年來,歐盟內部危機重重,數度上演主權金融危機,似乎再次呼應了沒有統一財政管理權的歐盟必然面臨崩潰的危機。這就是近日英國全民公投脫離歐盟的金融史背景。
二、歐盟的使命:單一貨幣超主權聯盟的實踐
歐洲有著漫長的歷史,在羅馬帝國之后,長期處于分裂的狀況下,這給歐洲各國帶來了無窮紛擾和戰爭,因此歐洲統一的思想由來已久,二戰后,還有成立歐洲合眾國的呼聲。歐盟則是歐洲統一思想的歷史成果,同時歐盟體現了歐洲各大國對零關稅的統一市場、交易便利的單一貨幣和完全自由流通資本的需求。
歐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單一貨幣超主權聯盟的實踐,這注定將會在人類歷史上占據非常重要的一頁,這是世界新秩序(New World Order)在歐洲大陸的具體體現。歐盟用了數十年的時間頂層設計和籌劃,終于在上個世紀末建立超主權的歐洲議會以及歐元發行中樞歐洲央行。在歐盟和歐元區建立的過程里,不得不面對歐洲各國上千年自然形成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和對超主權聯盟的恐懼。
危機,危則機矣,通往歐盟頂層設計的單一財政聯盟的路上,歐盟成員國必然會危機重重,危機倒逼歐盟改革,迫使歐盟成員國交出財政主權是唯一目的。因此歐盟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英國本次全民公投,僅僅是單一貨幣超主權聯盟或者是聯邦制歐元區的一個必經之路。
三、英國脫歐:在民族主權國家慣性思考背后金權訴求
日前發生的英國全民公投脫離歐盟,是英國現任首相卡梅倫主導的一次主動性政治事件,從普遍輿論導向來看,是嚴重低估了英國民眾的脫歐離心力的一次重大的政治失敗,甚至卡梅倫本人也公開發表電視講話,將辭任首相以此承擔領導責任。
在中國慣有的政治視野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民族國家的一場全民民主的路演,我們理解的是政治制約金權背景下的民族國家的國內政治事件。而在我們很難理解僭主政治體系里則隱藏著本次公投的兩個重大的核心導向,一個是用英國退出歐盟作為政治要挾,以達到英國前首相約翰·梅杰及其政治同盟的訴求——為單一財政聯盟的建立創造政治條件。一個是用英國退出歐盟的預期,伴隨英磅指數暴跌作為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沖擊波,成為壓垮歐盟成員國經濟的最強有力武器。二則都劍指歐盟改革,為單一財政聯盟,甚至聯邦制歐元區的創立奠定政治和經濟基礎。
從全球宏觀經濟來看,美國在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采取了長達數年的量化寬松政策,美股指數在歷史高位運行,美元指數也在歷史高位徘徊,并屢創近年來新高。而本輪金融風暴的核心問題并未解決,并通過量化寬松累積了更加龐大的金融堰塞湖,在最近一期的美國勞工部就業指數看,美國并未實現所謂的經濟復蘇,而只是長達數年的金融空轉,重挫中產以下階層,資本凝結程度空間提高。
在量化寬松的貨幣環境里,主要的上市公司出現了大規模的低息舉債回購,這在客觀上支撐起了美股指數,納斯達克指數還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國際金融資本大規模做空歐元區主要股票市場,并在近日英國公投達到頂峰。
在全球恐怖主義動蕩環境里,原油和大宗期貨徘徊在歷史低點,美元指數長達數年高高在上,英國脫歐公投則是對歐元匯率毀滅性打擊的最后一記重拳,歐元區在匯市上數日間的損失就高達萬億歐元。此消彼長,這為大規模減持美元計價資產,低位購入歐元計價資產創造了匯率上巨大的優勢……
在慣性的民族國家思維下,我們是難以理解建立在單一貨幣超主權聯盟甚至是聯邦制歐元區的宏大的政治經濟構想。因此,英國公投脫離歐盟,將成為重大的歷史事件,它將推動歐盟走向新的歷史時期,也將在全球范圍內造成巨大的影響。正所謂福禍相依,其演進方向終將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后記:筆者的兩個預言
美國《新聞周刊》別出心裁,以“世界新秩序”(The New World Order)為題,發表了一張新的“世界地圖”,這張地圖不以各國主權下的領土為界,而是按照人種、民族、宗教來劃分。這樣一來,世界上只剩下了19個“國家”其中包括北美聯盟。
1、英國不僅不會脫離歐盟,還會在歐盟下一輪重大改革里扮演重要角色,同時有可能會放棄英鎊體制,加入歐元體制。
2、做空美股,做空美元計價資產將成為本世紀最重大的歷史機遇,而在這個基礎上,北美單一貨幣超主權聯盟或會出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