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持唯物史觀 科學評價黨的領袖人物——學習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全面回顧和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為實現民族獨立和振興、人民解放和幸福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進一步闡明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基本內涵和時代要求。講話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方法論,史論結合,鞭辟入里,是一篇科學評價黨的歷史與領袖人物的重要文獻。
講話對如何正確認識和科學對待黨的歷史與領袖人物作了新的概括,同“兩個不能否定”的科學論斷一以貫之
正確認識和科學對待黨的歷史與領袖人物,必須建立在全面客觀的歷史分析和研究基礎之上。在這方面,我們黨有著清醒的認識,也有著成功的經驗。
正確評價和科學對待毛澤東同志與毛澤東思想,事關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歷史決議》)在承認和指出失誤的同時,正確評價了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與歷史地位。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毛主席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正是在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功過、肯定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基礎上,我們黨始終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并根據新的實際和歷史經驗,從時代特征和基本國情出發,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從一定意義上說,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就是正確評價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綜觀人類歷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都會跌宕起伏甚至充滿曲折”,任何人的認識和行動都不能不受時代條件的限制。因此,在對待歷史人物特別是領袖人物的問題上,“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并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這一科學論斷,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過所作的新的概括,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的精髓。很明顯,這一新概括與習近平同志提出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的辯證關系,“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的“兩個不能否定”的科學論斷一以貫之,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所具有的大局觀以及非凡的政治洞察力和戰略定力。
正是從“我們的事業之所以偉大,就在于經歷世所罕見的艱難而不斷取得成功”的高度,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不僅總結了毛澤東同志在推動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五個“創造性”貢獻,而且全面歸納了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和卓越的思想風范、人格魅力、領導方法、為民情懷,突出強調了“毛澤東同志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
講話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突出強調對領袖人物的評價應采取全面、歷史、辯證的科學分析方法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切社會現象都要放在它的歷史形態中去觀察,一切都要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這就要求我們對待歷史事件和領袖人物必須全面、歷史、辯證地研究和評價。人的活動都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地去評價一個人,而應把領袖人物的活動聯系起來進行考察;領袖人物不是神,應以發展的觀點如實地做出評價;人不可能孤立于時代與社會之外,領袖人物也只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提出自己的思想,當然也會打上那個時代的烙印,要把領袖人物放到整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來考察;研究領袖人物不應概念化、貼標簽,要對領袖人物的思想和活動進行具體的、全面的分析。
習近平同志的講話,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特別強調對領袖人物的評價應采取全面、歷史、辯證的科學分析方法,客觀、公允地看待黨的歷史與領袖人物。多年來,社會上一直有人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提出各種脫離實際的非議,其著眼點始終放在毛澤東同志晚年的失誤和錯誤上面。對此,講話不僅與《歷史決議》相一致,既指出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更指出毛澤東同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這一歷史評價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在一些人看來,偉大人物應該是完美無缺、不可挑剔的。這實際上是以“神”而非“人”的標準來要求領袖人物。事實上,一個人完全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后人要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和分析其錯誤產生的原因,以便從中得到深刻的歷史啟示。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對毛澤東同志晚年錯誤的分析評價充滿歷史辯證法,指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這就啟示我們,分析評價領袖人物為什么會犯錯誤、出現失誤,既要承認有其主觀因素和個人責任,更要看到當時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和歷史原因。
正是考慮到了種種主客觀因素,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強調:“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于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于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來。”這就深化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論,正確回應了對黨的歷史、特別是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各種脫離歷史和社會實際的非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告訴我們,判斷歷史活動家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有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多少新的東西,為后人和未來社會提供了他們的前輩所沒有提供的基礎和條件。基于這樣的科學認識,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進一步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而毛澤東同志所領導的“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黨和人民在歷史新時期把握現實、創造未來的出發陣地”。所以,我們應正視和珍視這一探索所提供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講話鮮明強調評價領袖人物的功過是非,重要的在于著眼未來,“以史為鑒、更好前進”
對于毛澤東同志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中走過的彎路,我們黨并不諱言,而是公開鄭重地承認并反思錯誤、改正錯誤,誠懇地以史為鑒,體現了一個成熟大黨應有的責任擔當和堅定自信。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重申:“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采取鄭重的態度,一是敢于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事實的確如此。
在起草《歷史決議》的過程中,鄧小平同志指出:“從許多方面來說,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是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還是做這件事。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做起來”、“改正過來”、“做好”,看法明晰,用語簡練,指明了對待真理和錯誤應有的科學而鄭重的態度。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和110周年的講話中,也都強調了我們黨的這一一貫認識。習近平同志這次講到要“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進一步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政治智慧。
經驗是財富,教訓也是財富,關鍵在于是否善于總結。只有敢于并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特別是教訓,才能正視錯誤、修正錯誤,從而更好發展。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指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對自己的錯誤所抱的態度,是衡量這個黨是否真正履行對人民群眾所負責任的一個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敢于承認、正確分析、堅決糾正失誤和錯誤,不斷追求真理,就一定能得到群眾支持而立于不敗之地。
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的真實記錄,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歷史是不能任意選擇的。五千年從未間斷的中華文明史,每一個中華兒女都為之驕傲和自豪,是一座巨大而豐富的精神寶庫。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170多年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苦難與輝煌交織,光榮與夢想輝映,可供挖掘和汲取的正能量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總結和吸取歷史經驗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評價領袖人物的功過是非固然重要,但歷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評判者。共產黨人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真正做到“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
(執筆:柳建輝 李慶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