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戰略必須首先檢點“韜光養晦”
——欣聞軍委成立戰略規劃部感言
軍委成立戰略規劃部,聞之很感欣慰。是的,處此兇險世界,“和平崛起”的夢做得太深沉不是好事。殲十和航母固然重要,但與“戰略”不能相提并論。前蘇聯的武器直到今天還是俄國人可以吃的老本,不可謂不先進,但在戈爾巴和葉利欽的戰略下,無異于一堆廢銅爛鐵。戰略決定戰術,決定技術和武器。成立戰略規劃部,足見軍委對戰略問題的重視,是大好事。但戰略的宏觀審視,是需要從大處認真反思的,
一介草民,雖與帷幄不沾邊,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里也想就30年來的戰略問題議論議論。語或逆耳,然素食者拳拳愛國之心可鑒,愚者千慮,或有一得也。
一,規劃戰略先要檢點我們制訂戰略的指導思想。
30年來“轉型接軌”,“撥亂反正”也即是全面的,軍事領域也不例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些年卻被邊緣化,空有其名了。
軍事從屬于政治,軍事戰略從屬于政治戰略:中國在這風云變幻的世界上如何給自己定位?首先必須擺正,弄清楚。
毛澤東主席過世后,中國開始丟棄反帝反霸的旗幟,蘇東崩塌后中國對世界大勢的總體估計是“和平與發展”,并在此基礎上作出決策是“不當頭”、“韜光養晦”、“和平崛起”、“融入世界”,實際上,戰略的核心重心變成皈依美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了。
這是一個一廂情愿、自欺欺人的估計和決斷。
1960年代中蘇兩黨大論戰,在小平參與下出臺的“九評蘇共中央公開信”是國際共運史上的光輝文件,其六評專論《兩種根本對立的和平共處政策》,對“和平發展”問題說得十分透徹。
蘇共領導認為,“和平共處是‘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各國對外政策的總路線’”。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針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提出的。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關系中,不容許侵犯別國的領土和主權,不容許干涉別國的內政,不容許損害別國的利益和平等地位,不容許發動侵略戰爭。而侵略和奴役別的國家和民族,是帝國主義的本性。帝國主義存在一天,這種本性是絕不會改變的。因此,就帝國主義的本性來說,它是絕不愿意接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只要有可能,帝國主義總是要破壞以至消滅社會主義國家,總是要侵略和奴役別的國家和民族。
在赫魯曉夫看來,甚至當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反動派向社會主義國家進行軍事威脅和武裝進攻的時候,或者提出損害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和尊嚴的屈辱性要求的時候,社會主義國家也還是只有退讓再退讓,遷就再遷就。
正是按照這種邏輯,赫魯曉夫把他在加勒比海危機中步步退讓,拿原則作交易,俯首貼耳地接受美帝國主義的屈辱性要求,叫做“和平共處的勝利”。
正是按照這種邏輯,赫魯曉夫把中國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堅持正確的原則,把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印度反動派的武裝進攻實行自衛反擊,叫做“破壞和平共處”。
而我黨認為:
“社會主義國家對外政策的總路線應當包括下列內容:在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下,發展社會主義陣營各國之間的友好互助合作關系;在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爭取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支援一切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革命斗爭。這三項內容是互相聯系的,缺一不可的。”
溫故可以知新: “和平發展”和“韜光養晦”其源有自,并非后來者的新思維。問題的嚴重性在于,我們放棄“反帝反霸”旗幟之后,美帝國主義一元獨霸橫行霸道,對我步步進逼,世界并未“和平發展”,而我們,除了旁觀、棄權、撤僑、縮頭挨炸無所作為。赫魯曉夫當年的還可以“和平共處”為總路線,如今,面對美國的“人權大于主權”、想打誰就打誰,中國連“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也不敢旗幟鮮明地堅持了,面對霸權的橫行霸道,從老不敢大聲說句譴責侵略的響亮話。
由反帝反霸,到“伙伴關系”“風雨同舟”,從兩大陣營對立,到“全球化”的世界,我們給自己在這世界上的定位,敵我友關系業已全面顛倒——談規劃戰略,都離不開的一個大前提。
制訂戰略,首先要明確敵我友,敵我不清,混淆顛倒,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嗎?
“韜光養晦”,是我們的一廂情愿。
我“轉型接軌”了還不行么?30年的實踐無情的告訴我們,美國要的不光是“姓資”,他要的是你四分五裂,永遠不能重振,變成它的俯首帖耳殖民地。
二,戰略的視野局限于軍事,最終會被人不戰而屈。
敵我不明,一廂情愿,給我們的戰略帶來了兩個致命弱點:一個是消極被動,一個是局限于軍事,而軍事又局限于技術裝備。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并未過時,蘇聯垮了,中國早成主要對象,搞垮中國這是跨國資本世界性統治的需要,“重返亞洲”明確提上日程,我們還是一廂情愿不動搖。美國分化分裂中國,是文武兩手并用,以和平演變為主。售武、分裂、圍堵、封鎖、軍事威脅是保障,主攻方式還是中情局的“十誡”。
毛澤東時代中國反帝反殖,文斗武斗,積極主動,針鋒相對。從1950年代嚴密封鎖不可一世,到70年代尼克松主動訪華,標志著這一回合較量的結束,印證了毛澤東關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的論斷。也就是在這后來被誣為“閉關鎖國”年代,中國全面突破封鎖與歐美日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交,被第三世界小兄弟“抬進了聯合國”,成為三個世界中的一極。
毛澤東身后韜光養晦,軍事上自廢武功消極應對,經濟上“為洋人打工”,思想文化上是沒有戰略,說有的話也是基本按照美國中情局的“十誡”行事,美其名曰“轉型接軌”。聽任人家排兵布陣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我們是則主動放棄陣地全面淪陷。人家是堅持反共反專制不動搖,我們則將敵手奉為“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全面主動引狼入室,局部設點防火墻也很脆弱。總的形勢是人家占領精神制高點,旗幟鮮明,大張撻伐,一路橫掃,所向披靡,我們是沒有戰線,縮頭挨整,步步后退,落花流水。
致如南方系之類,更是變成美國媒體的傳聲筒。
幾十年來,只見美國媒體磨刀霍霍咄咄逼人,從不見中國媒體有過主動進攻,我們只會俯首帖耳,有的話至多是辯解——包括中國為什么搞航母這樣極為侮辱性的挑釁話題,中國媒體也都按照要求禮貌回答。
余杰、焦國標和周亞峰,茅于軾、吳建民和李銳,張愛玲和“色戒”,南方系和炎黃春秋,這些寶貝都是這一戰線的結晶。
一個在精神陣線上全面陷落的民族,再先進的武器有有什么用!
三,人民戰爭思想與“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其實經不起推敲,就像諸如“先富”、“不爭論”、“硬道理”和“不問姓社姓資”等話語一樣,微言大義,一聲兩歌,要的是心領神會,“只能做不能說”。這句話也只是在強調發展的意義上才有積極意義。其弊端在于見物不見人,在實踐中會被理解為“落后只有挨打”,因此,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就得 “韜光養晦” 逆來順受。要不挨打,得等強大之后,就像“先富幫后富”的邏輯暗示一樣。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總是“落后”的,按照這一邏輯就只好永遠任命了。
抗美援朝,中國比美國“落后”不能以道里計,中國人民挺身應戰不可一世的美國和“聯合國軍”,不也是沒有“挨打”嗎?
“落后”民族靠什么反帝反殖,靠武器、靠裝備和技術,他們永遠“落后”,他們的唯一優勢是有人民群眾的支持,是人民戰爭。
中國革命的勝利靠的是人民戰爭,抗敵御侮戰勝美帝國主義,靠的也是人民戰爭。
蘇聯垮臺美國一超獨霸,號稱世界第幾的伊拉克軍隊面對北約飛機導彈不堪一擊,然而后者可以一鼓作氣占領巴格達,但面對伊拉克游擊隊的人民戰爭,他們就顯得無可奈何。整個北約集約最現代化的武裝力量,卻收拾不了一個小小的塔利班。阿富汗和伊拉克想當年的越南一樣,依然是他們消耗不起、難于自拔的泥潭。
這就叫人民戰爭。
多年來,人民戰爭思想事實上被邊緣化了,被丟棄了,取而代之的形形色色的單純軍事觀點和唯武器論——不見人民,只見軍隊,而軍隊中,又只看見武器。
在世界風云和霸權圍堵中,人民群眾被當成阿斗的現象應當改變。
強國不能單靠強軍,人民群眾的覺悟是基礎和根本。所以毛澤東主席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
抗日戰爭中有過兩條不同的抗戰路線,八路軍和新四軍實行全面抗戰充分發動群眾,越戰越強;國民黨片面抗戰包辦代替,害怕發動群眾,結果是節節敗退一潰千里。多年來,在御侮抗敵中我們卻走上了國民黨的老路。美國在中東橫行霸道,對中國的圍堵欺詐,炸館撞機、售武挺獨、黃海軍演、南海攪局,除了炸館時允許過一次“經過警方允許”的游行之外,其他一概不許有民意表現。美國侵伊世界各國都有反戰示威,在中國只能聽見買辦漢奸的“當兵要當美國兵”。麻木不仁,不可思議——是該怪中國老百姓呢,還是該怪當局?
戰略上沒有國民精神的積極建設,靠著市場經濟的自生與買辦精英的積極打造,弄得崇洋媚外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滄海橫流——這樣的民氣,能夠御侮強國,立于不敗之地嗎?
毛澤東主席最強調突出政治,多年來,“政治”變成了假大空,被“務實”取代了。實際上是從戰略上顛覆了根本。因為“政治”是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大局,大是大非;而黑貓白貓,實用主義,計較的是眼前小利,格局要小得多
共產黨的根,植于群眾之中,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力量的源泉。當自己變成害怕群眾的時候,這力量也就今非昔比了。靠軍警可以一時維穩,但“攘外”,就不行了。
四,整肅隊伍清除漢奸是御侮強國的當務之急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同仇敵愾,才能克敵制勝。
干部隊伍的團結,是軍民團結核心。
蘇聯,是蘇共自己把自己搞垮的。
美國人搞垮蘇聯,首先從收買高層干部入手。
美國人撒點美元,薩達姆的軍官不戰而屈。
沒有帶路黨,僅僅靠飛機,北約炸不垮利比亞。
培養帶路黨,已經成為霸權主義推行霸權殖民干涉別國的一個新模式。
在中國,帶路黨陣容空前強大。
30年的轉型接軌,崇洋媚外意識滄海橫流,買辦遍地橫行,漢奸飛揚跋扈,從霸權媒體到決策中樞,從政治、經濟到思想文化領域,四處晃動著他們的身影。——令人不可思議者,連軍隊都有可觀的“裸官”!
有朝一日霸權入侵,中國 “帶路黨”一定會令當年的“維持會”和二鬼子相形見絀。
萬眾一心同仇敵愾是克敵制勝法寶。
充斥第五縱隊的軍隊是不堪一擊的。
一旦有事,中國不是敗于飛機導彈的差距,而是敗于亡于帶路黨和第五縱隊。
發展航母和飛機固然重要,但整肅內部清除漢奸,更是當務之急。
五,御侮強國離不開統一陣線。
霸權話語經常稱頌美國人賜給我們帶來個“全球化”的世界,然而,這世界的“全球化”,是“和平與發展”的福音呢,還是帝國主義一超獨霸恣意橫行?
搞不清楚,盲目“與時俱進”地制定戰略,不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嗎?
在美國人的“全球化”戰略中,中國已經取代蘇聯成為圍堵分化的主要對象。我們呢?
依然熱中“中美國”不動搖,太一廂情愿,自欺欺人。
一味韜光養晦,消極應對固然不行。
單打獨斗也不是辦法。
人家是全球戰略,我們的戰略也必須有全球眼光。
沒有孤立的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早已全球化。
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朝鮮、黃海軍演、南海攪局、臺獨藏獨疆獨、民運輪子功、南方系、洪博培吃面條……都是全球化的斗爭的一個組成部分,那是人家霸權戰略的棋子。
不正視這殘酷的現實不行。視而不見,鴕鳥政策,沒有格制訂戰略。
制訂戰略必須胸懷全局,有膽有識,像毛澤東主席那樣頂天立地高瞻遠矚。貓論式的小聰明一時糊弄下小百姓還湊乎,應對老牌帝國主義的世界霸權,就顯得不行了。
世界戰略離不開統一陣線。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現代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從那天開始,在世界人民心目中中國人民才真正站了起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才有其后幾十年的和平建設環境。美國人不服氣,再來一個抗美援越。這既是世界范圍內階級斗爭,也是中美之間的對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說的太好了,支援別人,也是支援自己。無非是這仗是在國內打還是在國外打,是你主動迎戰還是消極被動挨打,如此而已,豈有它哉。
一個“不當頭”,宣告了這一戰略原則的終結。無情拋棄第三世界小兄弟——亞洲各國的紅色反抗組織更不在話下,一味拿熱臉貼美國的冷屁股,結果人家還不給臉,弄得連小國也看不起。結果“大款”沒“傍”上,還失去了信義和朋友——南海諸國都想乘機攪局大撈一把。
美國人無事都想生非,在哪里點火那都是主動策劃的戰略行動,朝鮮半島危機,軍演無休無止,把航母開到中國內海來了。我們“負責任”卻只對霸權“大國”負責,人家磨刀霍霍殺向自己盟友,我們以投票贊成制裁脫開干系。
蘇聯崩潰,中國轉型,爭相媚美,世界失去制衡力量,小國布不成陣勢,剩下朝鮮、古巴、委內瑞拉和伊朗苦苦支撐,這才有北約的囂張,想打誰就打誰,想斬首就斬首,以致19世紀殖民者的炮艦政策卷土重來。
多年來,中國在世界上無所作為,只看美國臉色,只會投棄權票,結果換來的是人家步步進逼,得寸進尺。就像戰國“各國紛紛各地賂秦”以自保一樣,最終不免一個個被秦國消滅。
“不當頭”是世紀戰略的一大敗筆。即使從民族立場看,也是極不明智的。
“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及其走狗”,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它包含著深刻地戰略思想。
六,規劃戰略貴在主動,韜光養晦早該動搖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毛澤東的根本戰略精神。
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從來都是弱小的,但正義在自己一邊,所以鬧革命就得“敢”字當頭。從土地革命跟國民黨斗,到抗美援朝跟美國斗,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論”、“論持久戰”、“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歷久彌新永遠光焰萬丈,是他留給革命人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自然,戰爭有攻有守,但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御都必須掌握主動權,防御也不是消極防御。這在《論持久戰》和他為解放戰爭制訂的戰略方針中,都有十分精彩的論述。
建國后,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與美帝與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斗,統籌全局,無論攻守都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958年一個炮擊金門幾乎調動了整個世界:打擊了臺海國民黨軍的氣焰,粉碎美國妄圖分裂中國的陰謀,逼美國從中東撤兵支援了約旦黎巴嫩人民的反帝斗爭,調動中蘇同盟的同時并顯示了中國的獨立性。主動出擊,牽動全局,一石數鳥,成功預期,真是戰略運用的光輝范例。
曾幾何時,這些精神財富像敝履般丟棄了。
一個韜光養晦,只見認敵為友,一廂情愿;只見消極被動,縮頭挨打;只見事前毫無成算,事后無可奈何。韜光養晦,越養越晦!
中國人感受的是憋悶,仿佛是甲午年代與“九一八”不抵抗模式又來了。
戈爾巴喬夫的覆轍就在眼前,一個好端端的超級大國活生生的就淪落了。華約解散了,北約不僅無止境東擴,如今是橫行霸道了。
和平發展,韜光養晦,和諧世界,千萬不要重蹈前車覆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