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錫良:淺談“文化興國”,不要航母要細胞
我國又開了個大會,提了個口號——“文化興國”,我也不知道提口號到底有沒有用,不過,在文化遭遇幾十年寒冬的時候,能露出一線陽光總該能感受到一點溫暖。
文化是個太大的概念,若不是大師級人物,恐難用那么一兩篇文章說清楚,更別說能給大眾指引方向。若是一些庸人作些不脫世俗的大話文章把方向弄錯了,只怕文化不但不會向前發展,相反會出現倒退甚至是破壞先前優秀的那么一點文化,本人不太愿意過度認真的研讀我朝大會的政治文本,因為,之前看過的文本大多味澀如柿,哪有文化味道,怎能指導文化?
中國本是個相對集權的國家,正面利用恰當,力量無比。當然,若用得不當,形集而神散就會有不少壞處,低俗賣笑的文化會變得更多更濫。頂層一開會,地方立馬行動,全國各省市均亮著嗓子喊要著手打造各自的“文化航母”,決心特別多,什么深化改革、什么資產重組、什么資源整合、什么核心競爭力、什么文化產業園區,什么引進高層次人才等等等等大話全講盡了。我私下就笑那么一下:這哪里是搞文化?這不還是搞政治嗎?這不還是借發展文化搞投資建設嗎?說來說去原來還是想創造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化經濟自古有之,當代社會更為突出,本無可厚非,然而,如同科技經濟一樣,若沒有屬于自己的價值文化,場面上做得無論多大,那又能產生什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呢?文化垃圾而已!賺些小錢,害幾代國民。若還是用那種鉆進錢眼的態度搞所謂的“文化興國”,絕對是瞎扯談的事,最終建設出來的文化還是“錢文化”,既不是傳統文化,也不是現代文化。
咱中國人總認為自己是個文明古國,是個文化大國,是個文化積淀很深的有涵養的高雅之國,其實呢,謙虛自省一下,咱根本就算不上,這些好聽的修飾詞多半只能體現在“書本、文物和古跡”上,現實中你是很難找到有多少國人配得上這些榮譽的,至少我是配不上。文化乃是“隱于內發于外,源于思留于史”的東西,豈是磚頭和水泥所能鑄就?
處在這么一個時代,多數人希望自己眼不見為凈,不必去管那些閑事,攤上銅錢的事兒盯上幾眼倒算是本份之舉。文化這玩意兒有誰能沉下心來去琢磨琢磨?有文化的人沒時間思考,沒文化的人,你思考了,你發聲了,但又未必有人在意。
也許是事業不成功的緣固,即便知道自己算不上文化人,然而,我等卻老是習慣于不知天高地厚的讓自己更加“文化”一點,并且總有一種感覺:文化也許就是由我等“無知者”創造雛形,后由學仕們修成正果。
傳統的中國文化乃是由各種不同的“諸子百家”組成的體系,只說儒家文化恐不確切。當人類進入到現代科技文明以后,不管你說中國是3000年歷史,還是5000年歷史,反正中國人都不再會有文化自信,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從傳統角度看,美國人沒資格跟咱們談文化,因為它的歷史都不及我們的一個零頭,從現代角度看,咱們卻沒有資格跟美國談文化,“當今一日、歷史千年”的發展速度把文化的鴻溝用不同的方式實現了修補與平衡。假如說,從現在起,中國把自己放在與世界各國同一個起跑線,我們該怎樣來思考“文化興國”的議題?若只是簡簡單單地保持文化傳承的話,我想是不可能達到所謂興國的目標,只有在自己的文化具有相對于它國文化的比較優勢時,方可以實現文化興國的奢望。文化作為一個產業由來已久,沒有比較優勢,就只能被外來文化所侵蝕、所包含、所同化。
要創造出有比較優勢的中國文化,怎么做?是不是就讓政治去推動就行了?開個會,喊幾年口號估計是不行的,比較優勢不是渲渲鬧鬧地弄出來的,比較優勢必須建立在靈魂深處的可傳導性,到國外砸錢砸不出文化的世界性。真要弄出點區別于咱祖宗老子的文化來,恐怕得認認真真地做些思考。
中國文化的源頭在哪里?如果要借助傳統文化的優良成分,中國倒也不缺,但光吃老本證明是靠不住的,還非得要有自己的現代文化,人類是向前發展的,社會的現代化程度是不斷提高的,中國不可能永遠只專注于舊文化。現在,有一個問題來了:中國現代文化的源頭在哪里?必須先回答這個問題,否則,所謂的創造力就無從談起,沒有源頭,哪有水來?我思考了近三百年的歐美發展軌跡,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社會進步的推動力也是文化發展的推動力,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又是歐美社會進步的源動力,三者之間并不等同,但互為條件,科技的源動力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歐美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撇開霸權之外的因素,世界文化的歐美化無不反映科技進步的原始因素,實際上,霸權的形成也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文化的世界性傳播需要實力作后盾。歐美的進步與強大,不但推動了其現代文化的全球化,而且推動了其傳統信仰的全球化,歐美向整個世界輸出“現代+傳統”的文化捆綁,所有的逆歐美意志者都面臨無比強大的社會壓力,中國也不例外。
歐美文化的全球化其源頭在科學技術,中國文化的源頭是否也是科技發展?我想答案仍然是肯定的。盡管我一直以來都不太接受咱們的眾多傳統文化,但是,我并不拒絕民族文化的先進成分,因為中華文化的先進成分也是在各個強盛歷史時期創造出來的影響世界的成果。然而,有先進成分又怎么樣呢?沒有強大國力的支撐和保障,你就沒有讓其實現全球化的條件,科技不能大躍進,文化恐怕也不能大躍進,開個會,做一次動員就期望十年八年后摘果子只怕又是空喜一場,源頭不來水,別期望下游有好收成,科技發展必須有中國人的貢獻。
探討過文化的源頭以后,我想問問文化發展的定位問題。領導一動員,全國鬧翻天,每個地方都想建“文化航母”,要那么多航母干嗎?是去歐美對決還是要在國內擺開戰場叫陣?文化的細胞到底是什么?本人以來,文化的細胞是“人”的個體,文化建設的主體是人,而不是企業,文化體制改革的宣言中第一點應當強調的是如何讓每個中國人更有文化,而不是讓多少大企業更會賺錢。中國的高校大不大?出科技創新了嗎?有原始成果了嗎?培養出來的學生體現出文化了嗎?世界第一的加州理工學院若置于中國,起碼得喊個“中國大學”,豈止只一個“學院”的名頭?中央電視臺大嗎?大得很,但這幾十年它又給中國人引導出什么樣的文化觀呢?中國出版集團的書籍量大不大呢?大得嚇人,然而,近幾十年又留下了幾本值得回味的經典好書呢?
文化發展若是貪大求洋,莫說開一次“六中全會”,開十次也是枉然,文化建設的第一步就應當鎖定中國的教育改革和社會文化的傳播引導,教育偏向,培養出來的是有知識卻沒文化的人,社會文化的方向引導不好,成長起來的后代均是一些沒有信仰的偏激之流,均是一些有學歷而沒有道德的勢利之輩,組成民族的大眾個體如果毛病纏身,能期待他們打造好文化航母?
航母有什么用呀?中國京劇院名角再多,天天只唱給貴族聽,這個京劇又能有多長壽命?委婉動聽的越劇再美,不下鄉給農民看,它的根基又有多深?學富五車的博導、碩導數以百萬計,天天躲在辦公室閉門造車,哪能怪瑞典某委員會歧視咱中國人呢?由五六所大學組建的吉林大學,人數是加州理工學院差不多10倍之多,那又能怎樣呢?13億多的文化細胞如果都是空憋憋的,放到航母上去,只怕海風一吹就全喂魚了。
中國有句俗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先靜下心來把咱們這十三億多人給教育好,給引導好,讓他們都變得逐漸豐滿起來,讓他們都有點文化味,讓他們不要整體性以“錢”為信仰,“十三億人”這艘航母比其它快速成形的企業航母都要更具威脅力和戰斗力。
如果說文化源頭和文化定位還略顯有些距離稍遠的話,那么文化自由就是最現實要解決的問題了。文化是寄存于人的身上,也必須通過個體人表達出來,所以,若期待有豐富且精彩的文化資源,就必須讓人的思想活起來,讓人的思想自由起來,把“人”放在籠子里生活,無論你給他喂多好的美食,永遠也別想他能有什么思想成果,不過要記住:我所強調的“自由性”決非是“性自由”。
如果說這次“文化興國”的提法是一種戰略思考的話,我想下一步的行動就應當是放開各類形式健康文化的限制解禁上,切不可一方面用政治行動推動文化,另一方面卻又用政治行動阻礙文化,思想表達的自由和文化出版的自由一定要放開。放開文化限制相當于疏通水渠的工作,上游水量再多,如果渠道是堵塞的,那么廣大的土地上也無可用之水,封堵和加塞子的行為都將遏制文化大發展。文化不怕批判,就怕被封死或被陰干,先進的文化,即便有不足,也不會害怕被批評,經不起批評的文化就不是先進文化,劣質文化也不怕讓它曝光,當它不被多數人接受的時候,曝光就是見光死。從短期講,文化的優劣可能難分高下,會有較慘烈的斗爭,但從歷史的眼光看,人類具有優勝劣汰的能力,絲毫不用擔心文化自由會埋葬人類文明。
不管中國的文化會被主流人士引向何處,我自認為:傳統文化絕不能成為比較文化的基礎,“傳統與現代”的打包文化也許是中國的最佳選擇,至于是否能夠實現文化興國,就看包里填充的內容到底是什么。
——孫錫良(轉載須署名。告某些學者:你們是精英,出書和寫文章投稿時,如有大篇幅引用,希望誠實點,不要以為網上文章就可以隨意摘抄,我且暫不點名,但為個別人改頭換面的做法感到遺憾,如若引用觀點在網上發發倒也無妨,以此投稿賺虛名就大不應該,別讓剽竊文化泛濫成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