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敘事/天命所歸/政治合法性/家庭價值
司馬南/文
無論我們需不需要全球化,我們都需要“全國化”。現在,這個問題別人沒有講,《環球時報》講了,講得好。所謂“全國化”,在我看來,就是當我們被迫地接受全球化的時候,怎么樣努力爭取中華民族利益最大化。
全球化的真實含義:你從不從、服不服、虧不虧都必須接受這個由美國主導的并不合理的國際分工體系;但“全國化”不一樣,它不是被動的、屈從的,而是自信的、主動的、自覺的,在這個過程當中興利除弊以求正氣充盈邪不可干的。
因此,著眼于全國化,應該在國家主權、意識形態、軍事戰略、經濟態勢、社會發展等所有的方面,努力實現系統內的結構序化優化,即保證其具有很強的“自組織性”,拒絕其“他組織性”。這與什么傳統計劃經濟模式無關。我們專注于形成國民默契的國家利益最大化總原則,各系統各部門各組織乃至個人各盡其責,又協調地自動形成平衡的有序化的結構。
剛剛我開玩笑地說,“全國化”不能止于歌廳、桑拿、洗腳房的“全國化”,也不能止于腐敗行為模式“全國化”,貪官其實是很全國化同質化的:傍個大款,有個“小三兒”,藏幾套房,最后被“雙規”了事。
“全國化”是在“與狼共舞”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列寧當年說,只有利用資本主義才可能最終消滅資本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改革開放的一個基石性論斷。鄧小平的基本思路是,我們只有學習資本主義,才可能趕上資本主義。趕上資本主義悉自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自組織功能增強,而非失卻自我陷入“它定義與它組織”。
下面我試圖從意識形態和輿論話語權角度扼要地講幾句關于全國化問題。
一是歷史敘事問題。對中國復雜而宏大的歷史進程,我們現在摒棄了毛主席的敘事,等于放棄了歷史敘事的道德高地,哪來哪里去的問題基本說不清了。30多年來明明有許多精彩正面的故事可以講,許多知識分子受自由主義影響日深說的卻是泄氣散攤子的話。如果我們在歷史敘事的問題上繼續不能解決自圓其說現狀的話,“全國化”就沒根沒魂,整個社會的發展就會繼續魂不附體。恕我直言,只靠些邊邊角角、技術層面的構建不足以實現全國化。
“全國化”特別需要執政黨指導思想統一。和諧乃為多樣性的統一,而具有行動力的執政黨,更需要指導思想明確。因為一個價值觀念分裂指導思想不一的組織,不會有協調一致的行動。這在輿論上表現得尤其明顯,以民族問題為例,漢、蒙古、藏族都是古老的民族,但是“中華民族”磨合的時間還不長,就像一鍋老湯,雞是雞,姜是姜,還沒有熬到渾然一體不可分的程度,所以“欲全國化,必須講中國話”,不講中國話就會鬧分裂。現在有許多地方有反“全國化”的言論,不和這些言論做旗幟鮮明的斗爭,“全國化”的道義基礎就會在輿論上被逐漸稀釋掉。
最后是關于社會仇恨問題。其實“全國化”沒有那么多仇恨,許多仇恨是“煽”起來的,有人專于此道,有人精于此道,有人在各種基金會拿了錢專門制造不幸和仇恨。過去各單位貼自己的大字報,現在天下的大字報都在一個地方貼:互聯網。互聯網具有工具性價值,可以體現主體的多面性,在人家制造分裂的暗流涌動,顏色革命之禍到處肆虐的時候,“全國化”的輿論基礎,就是多發表理性健康的聲音。
(2011年2月15日星期二,此文是情人節前兩天在《環球時報》全國化問題研討會上的一個發言提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