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一直爭論不休,各方代表都有自己的有力論據。還記得高中生物課本上那句蠱惑人心的話—21世紀將是生物技術的世紀。這是生物科學家的預言,不難想象,這些科學家是多么的自信,特別是分子生物科學家們,他們得意于自己正在從事著世界上最高科技的技術。
作為一個轉基因水稻研究者,我想說目前階段它是不安全不穩定的。因為從轉基因的原理來看,它的環節眾多,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目的基因片段整合到基因組的位置和數量,稍有差錯將會破壞基因組的整個功能和本身的完整性,將使原始基因組失去生物學意義。其次生物本身就是個高深的東西,現在的科學還無法達到可以解釋任何生物現象地步。
水稻是亞洲絕大多數國家賴以生存的主糧,也正是生物科學家著重研究的對象。通常的水稻轉基因方法是把水稻原本沒有的基因輸入進去,讓水稻獲得一些功能,比如說能夠使水稻抗蟲抗病抗逆境等等。而另一種常用方法是把水稻中的某些重要基因再進一步加強,例如使水稻擁有更強的吸收營養的能力,以實現水稻高產的目的等等。拿水稻轉運蛋白舉例,當某個轉運蛋白被無限制地加強便會得到以下表型
圖1 圖2 圖3 圖4
圖1,2 最左邊的是正常水稻,后面三株是轉基因水稻,即轉運蛋白基因被over了,產生了如此大的作用,與正常相比,長得又大又高。從穗來看,轉基因水稻明顯長于正常水稻。從顆粒來看, 圖3右邊的是正常水稻,左邊的是轉基因水稻種子,很明顯跟正常相比變長了。
如圖4,這是鑒定水稻是否轉基因的一種常用方法,目的基因是通過載體導入到基因組。載體上有一種gus報告基因,來檢測是否導入成功,取水稻任一部位用特定染液染色,如果能被染成藍色則是轉基因陽性苗,正常的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以上檢測的是水稻根,同樣米粒也可以被用來檢測,若是轉基因大米則必然會被染成藍色。
通過以上表型不難發現,轉基因手段可使作物增產,似乎是件好事,或許能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但是細心的人肯定會提出諸多疑問,最簡單的是轉基因水稻種子變長了,原本是飽滿橢圓的,轉基因后變得細長,顯然形態發生了變化,改變了水稻幾千年來固定的形狀,人們不禁要問,能吃嗎?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也是我們研究者所關注的,目的基因所插入的位置在哪?假使插入到編碼區,則必然破壞其它基因的正常表達,同時插入的數量也無法保證,如果整個基因組的不同位置都有目的基因,那么就全亂套了。目前常用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是realtime pcr和tail pcr,但是這兩種方法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影響因素真的非常多,設想某些急功近利的研究者會不會不顧這些。
另外通過實驗,上圖所示高產轉基因水稻并不能真正實現高產,其一,雖然長的高大粗壯,但是想想也知道這必然耗費更大的生長空間,正常可以種植3株苗的卻只能種2株轉基因苗。其二,既然轉基因水稻長的高大,那么必然需要吸收更多養分,如果投入生產,化肥將會泛濫,生態環境將會承受更大壓力。中國的科研水平還是值得懷疑的,其目的和動機更是不純,但這確實是實驗室老板用來炫耀的資本,他們可以拿著這些數據去農業部騙錢了。
當有一天我們看著飯桌上被染成藍色的大米,不知道還有沒有胃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