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有多少家底
作者:黎陽
http://www.gialen.com/forumold/dispbbs.asp?boardid=15&id=8833
過去幾十年來,先是“砸‘三鐵’”、搞承包。變工廠黨委負責制為廠長負責制,實際取消了對廠長經理的一切監督制約,將全民所有制肢解為部門所有制,地區所有制,企業所有制,執政官員任期所有制,最后落實為廠長私人支配制,任憑企業負責人結黨營私,任人唯親,監守自盜。
工人失去了主人翁的地位,廠長開始行使資本家的權力。在農村先提高農產品收購價,廢除人民公社制度,分田到戶。然后是八十年代中期以來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跌,到處“賣糧難”。面對市場的殘酷競爭,喪失了集體力量、匹馬單槍盲目掙扎的農民毫無反抗之力,只能任憑宰割。 “多收了三五斗”、增產不增收的故事一再重演。少數農民靠經濟作物和養殖業發財致富,大多數農民則無此幸運。農用物資價格不斷提高。農村干部利用批地、計劃生育、道路建設等名目不斷搜刮農民。形形色色的販賣坑農產品、劣質產品、假鈔票等犯罪分子也都把農民當成最理想的掠奪對象。多數農民日益舉步艱難 。
接著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走私進潮和販毒潮。一些沿海城市全靠走私致富。有的地方走私決定甚至由人大常委會做出,海陸空軍的艦只、飛機、軍車都成了走私的運輸工具。在廈門遠華案中,海關、公安、武警都被走私分子利用。沿海走私城市崛起了,東北、西北、中原各地的重化工業城市則不斷蕭條衰落。于是“精英”們便跑出來說:由于走私,我國實際關稅不到5%,遠遠低于名義關稅,因此還不如把名義關稅降下來。(這成了主張加入世貿組織的理由之一。)這等于說犯罪的太多了,與其抓不勝抓,不如不叫犯罪就天下太平了。
然后是城市承包制和雙軌制。大量的集體企業和中小型國有企業在承包者殺雞取卵式的掠奪性破壞性使用下陷入困境,財務混亂,工資拖欠,設備過度使用,產品以次充好。承包者迅速實現了個人利益最大化,但企業則元氣大傷,無力更新設備,革新技術,無力面對廉價的走私產品、泛濫成災的假冒偽劣商品、得益于偷稅漏稅加種種優惠的成本低廉的私營企業產品、享受免稅優惠、實力雄厚的外資企業產品的聯合圍剿,更無力研發新技術產品。這反過來又成為“精英”們日后干脆消滅國有企業的借口。
然后是土地和股票的投機熱。少數人憑借權力和關系用低廉的價格買到大片土地轉手倒賣,一次暴富,其速度和規模極其驚人。潮勢所至,各地的銀行甚至財政資金紛紛卷入土地投機,獲得的利潤進入相應機構和個人的腰包,損失成為銀行的呆壞帳、財政的赤字。這是中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第一個主要來源,也是省、市、縣政府村債務的第一個主要來源。
然后是賣完了土地賣企業,推行國有企業私有化,所謂大股小賣,大企業股份化,小企業出售拍賣。將國有企業的價格嚴重低估拍賣給實權人物。這實際上是一場明火執仗的搶劫。各地政府和銀行幫助這一搶劫過程順利地進行,政府允許被私人收購的企業逃廢債務,用軍警彈壓企業職工的抗議,銀行提供貸款幫助收購。塵埃落定時,地方和部門的實權人物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大資本家了。大型國有企業的股份化也同樣是一場搶劫,裁減員工,買斷工齡,以下崗為威脅強制職工掏腰包買股票是主要的搶劫方式。
上述種種過程必需有權力的支持。而腐化不成風就無法以錢買權,以權謀私。因此上述變化跟全國的腐化風相輝相映,同興同旺。于是工程招標、建設項目、重大設備和大宗物資采購,大筆貸款,重要職務任命等都陸續跟“好處費”掛上了鉤。后果之一是中國銀行系統不良資產迅速增長。
經過這四波大潮洗劫后,中國政府手中掌握的資源已經不多了,土地雖然未賣光,但剩下的多為不太值錢的市郊地;國有企業也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有那些現在還沒人敢要也不敢賣的軍工企業。戴相龍承認的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為25.37%,為22,898億元,這還不算已經剝離到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壞賬15,688億(已收回1,360億元)。據業內人士透露實際不良資產比例遠高于50%,中國的銀行體系隨時可能遭到擠兌風潮的襲擊。從1999年起財政赤字以每年45%的速度遞增,分別為:1997年582.15億,1998年922.23億,1999年1,743.59億,2002年3,098億。到2002年底,國債余額將達到25,600億元,相當于2001年GDP的26.7%。這還僅僅是正式的國債。
各地政府向中央政府學習,也搞欠債繁榮,每一任省、市、縣長甚至鄉長、村長都爭相搞建設、上項目,銀行貸款不夠就集資,集資不夠就挪用教師工資、棉花和糧食收購款,一任接一任地積累起龐大的地方債務(含未登記外債),累計達60,000億人民幣。此外,考慮到越來越多的失業、越來越早的退休,以及人口老齡化,社會保險基金的缺口達4萬到8萬億。所有這些債務、不良資產、基金缺口最終都是要由國家來承擔,以最低數字計,高達162,826億人民幣。
那么國家還有多少資產呢?據2001年統計年鑒數據:中國共有國有及非國有企業162,885萬戶。企業擁有的資產總額為126,211億元人民幣,負債93,271億人民幣。負債率高達73.9%,凈資產32,940萬億人民幣。經過大規模私有化后,國有企業資產比例已降至全國企業總資產的30%左右,而負債率高于其他類企業。若按相同的資產負債率計算,國有凈資產只剩下9,882億人民幣。
這就是我們的家底。這是一個吃完祖宗飯,又斷子孫路的家底。共和國億萬人民五十多年來創造的財富就這樣流進了少數先富起來者的腰包,卻留下了上萬億人民幣的債務黑洞。填補這個黑洞的,只能是惡性通貨膨脹,屆時,老百姓手頭的存款將被洗劫一空。
張平平轉貼的文章用數字、用事實告訴人們什么叫“假改革”,什么叫“竊國大盜”,什么叫“觸目驚心”。
面對這樣嚴酷的現實,“改革精英”們在忙什么?在鼓吹“銀行民營化”,也就是“銀行私有化”。什么意思?要害就是私人銀行可以隨時破產。如此一來一切存款、一切債務都可以一掃而空。換句話說,要把竊國大盜們盜走的億萬財富通過銀行倒閉沖帳等方式全部轉嫁到全國人民頭上。
金融危機不比一個具體企業具體行業的危機,一旦爆發就是全面的。“國有資產流失”聽起來似乎很空洞,很遙遠,跟個人關系好象不大。但一旦這天文數字般的壞帳通過金融危機、銀行倒閉等方式雪崩般實實在在砸到每個普通老百姓頭上,那時就有切膚之痛了。有人暗自慶幸自己既不是工人又不是農民,能夠躲過下崗、失地、生活無著這一劫。殊不知在金融危機風暴面前各行各業誰也休想僥幸,誰也休想逃脫“精英”和竊國大盜們的魔掌。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想象一下,你不玩股票,不搞投機,不賭博不吸毒不冒險,卻突然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銀行存款竟然一下子如同廢紙,一輩子的血汗積蓄突然蕩然無存,接踵而來則是倒閉狂潮、失業狂潮、人人自危、朝不保夕,那時將如何感受,如何自處?而銀行反過來又用這種可怕前景訛詐國家:你要保持安定嗎?那就別追究我把別人的錢揮霍一空后留下的壞帳,而且必須繼續給我投錢,把今后用于發展經濟、人民福利、教育衛生的錢都拿來給我補窟窿。也就是說借此把子孫后代的資源全部吃光。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提到,當年他長大懂事之后發現某宮殿里的珍寶古董有不少被人偷盜或偷換,便打算清點一下,找出家賊。不想當晚便宮中失火,一切付之一炬。(電影《末代皇帝》中亦有此情節。)顯然這是家賊故意縱火。皇宮盜賊如此,其他地方盜賊亦如此。看倉庫的監守自盜,盜完了放一把火把整個倉庫燒光,這樣誰也查不清哪些是被偷掉的,哪些是被燒掉的。
國營企業主管人把企業財產偷光然后宣布破產賣掉,這樣誰也查不清國有資財究竟是賣掉的還是偷掉的。制造危機、制造混亂、毀滅證據、保全自己是一切盜賊們的共同心理,共同行為特征。江洋大盜為保全自己不惜殺人滅口,竊國大盜為保全自己不惜毀國滅跡。當謀私利的假改革搞到現成的國有財產能偷的差不多都偷完、能賣的差不多都賣完、能糟的差不多都糟完、再也沒辦法吃老本、賣現在、混將來地拼湊虛假繁榮時,當竊國大盜們的一切彌天大謊即將被揭穿、自己即將原形畢露、自身難保時,他們最需要便是來一場全國性的金融大風暴,大危機,大動亂(當然是在他們兌換外幣轉移贓款之后)。如此一來他們可以乘機把一切罪責推得干干凈凈,把自己的一切不義之財全部漂白,順便再把全國人民的一切積蓄洗劫一空,不折不扣“坑盡天下以利己”。
一旦竊國大盜和“精英”們通過“私有化”控制了金融系統,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那讓執政黨下臺真是易如反掌。只要利用中國銀行系統空前的壞帳形勢,觸發一場金融風暴,輕而易舉就可以搞得中國人人財產一貧如洗,失業破產,朝不保夕,立刻會人心浮動,怨聲載道。然后再放出輿論:這都是不尊重“精英”、不尊重“市場規律”造成的結果。那時再逼宮政變自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