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面臨輸入型金融危機的威脅
未知
·
2006-06-02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北京金融大街27號投資廣場,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走進中國期貨協會副會長常清的辦公室,滿滿一墻的圖書映入眼簾。在“硝煙四起”的金融戰場上,這里讓人一下子放松了神經。
“中國經濟最大的內傷”、“財富轉移和流失”、“輸入型金融危機”……但是,提及大宗原材料暴漲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常清痛切而無奈地甩出這一連串讓人為之震撼的表述和詞語。
價格暴漲顛覆傳統思維
從最近兩周開始,國內外期貨市場上有色金屬、能源和貴金屬期貨價格大面積暴跌,再次引起了市場各方的爭議和關注。
“商品價格經過持續大幅上漲之后出現回調整理是很正常的修正,短期價格的調整,幷沒有改變整體商品的大牛市格局。”常清說。自2001年始,全球貴金屬、有色金屬、能源等大宗基礎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尤其是今年以來,商品價格一路飆升,迎來了風光無限的“超級大牛市”。
對此,常清表示,對大多數人而言,國際國內商品大牛市的來臨已無疑義。然而,在這波行情中,原材料和能源的價格漲幅之高卻令業界和一些經濟學家們跌破眼鏡。
從供給角度看,世界商品市場在上世紀90年代一直處于過剩狀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2001年以后,中國經濟開始爆發式增長,對基礎商品的需求急劇放大。這時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反差開始凸顯。美國經濟在擺脫9·11的陰影后也開始高速增長,這無疑加劇了商品市場供求關系的緊張。
從金融角度來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和低利率政策使得國際市場上資金供給比較充裕,因此導致了“流動性泛濫”;同時,美元的貶值也會影響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的價格。但美元貶值也非近日之事,甚而在美元升值的時候大宗商品價格照舊處于漲勢之中,經典的貨幣理論也無法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粗放型增長難掩中國經濟“內傷”
“大宗原材料價暴漲,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最大的‘內傷’。”從2003年,常清就開始研究大宗原材料上漲對中國經濟影響。他認為,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暴漲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他深為這場世界經濟增長的“盛宴”最終由中國來“埋單”而感到憂心忡忡。
近年來,全球商品市場逐漸成為最大的投資亮點。但是與此同時,中國為這次商品牛市付出的代價也在不斷增加。國土資源部最新公告顯示,2005年,中國礦產品貿易總額突破3000億美元,較2004年增長25%。大宗短缺礦產品的進口量也在繼續增加:原油進口達12682萬噸,鐵礦石進口27523萬噸,錳礦石進口458萬噸,鉻鐵礦進口302萬噸,銅礦石進口406萬噸,鉀肥進口917萬噸。
常清表示,“中國支援了全世界”,然而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卻照賬全付了這場經濟增長盛宴的“單”。
他說,當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的時候,會通過中國初級產品的進口直接帶動中國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但是由于產業結構落后,制造業產品無法形成壟斷性的競爭優勢,因而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無法通過下游產品價格上漲來轉移價格風險,導致制造業企業利潤下降,經營狀況惡化。
從2005年中國上市公司年報來看,加工工業上市公司利潤已在不斷下降。由此可見,每一次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都會造成國內財富的流失,對中國經濟造成中長期的傷害。
常清指出,財富的流失還表現在其他方面。從數據來看,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達到8500多億,但如果考慮到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因素,按當期購買力來計算,我們的外匯實際購買力卻在降低。拿原油價格來說,1999年時是12美元一噸,而現在是75美元,翻了六倍多,但我們的外匯儲備1999年時是1500多億美元,目前祗增長了五倍多,這說明外匯增長的速度趕不上原油價格的上漲。
常清指出,中國經濟的“內傷”目前還祗是隱憂,幾年后人們會感受到切膚之痛。在粗放型經濟增長的掩蓋下,人們祗看到當前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卻對伴隨而來的效益很差的問題視而不見。
變“中國因素”為“中國力量”
商品價格狂舞,牛市前所未見。在這輪國際范圍內的超級大牛市當中,國內企業叫苦不迭,經濟有可能陷入“悲慘型增長”,那么中國到底該怎么辦?
常清的基本判斷是“市場永遠是對的”,最為明智的做法就是要尊重市場、順勢而為。
從宏觀上來講,政府已經不能左右市場的價格。他說,中國的國儲體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體制,已遠遠不適應今天的經濟形勢,所以才出現了干擾價格信號的問題。如前幾年橡膠價格每噸漲到1.5萬元左右時就拋出了庫存,使價格暴跌。國內膠價一段時間在1.2萬元左右運行,但后來大漲到每噸2.3萬元以上后長期居高不下。國儲在2003年至2004年期間幷沒有給企業發出在國際市場大量進貨、訂長期合同的信號,眼下國內橡膠幾乎已斷炊。
從中觀上看,加強行業自律,發揮企業協會的積極作用,對行業將會起到保護作用。中國正處于體制轉軌過程中,行業自律體系有待完善。現在的行業協會官方色彩濃厚,協會組織者都是政府官員,與行業幷無直接利益關系。所以在商品價格上漲時,就無法寄希望于行業協會。
從微觀上說,常清強烈反對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大量套期保值業務。
由于客場作戰的原因,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套保量大了之后,短時期內容易成為國外基金狩獵的對象。量做得越大,價格往反方向運動就越快。因為期貨市場是多空對峙的市場,在運行中,資金實力、追加保證金的時間、市場頭寸持有技術等,都需要有體制保障和非常專業的資深人士,而中國企業體制目前還不能完全適應其運行。中國企業在境外保值,常常出現一些意外事件就源于此,如中航油、國儲銅事件等等。
既如此,結論已經很清楚,那就是面對能源、原材料價格暴漲,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國內期貨市場,進行全面風險管理,鎖定成本,提高競爭力,讓價格波動不影響企業經營。
而作為政府來講,要認真思考如何將中國期貨市場建成亞洲時區乃至全球的定價中心,讓一些受“中國因素”影響巨大的商品在中國期貨市場上形成合理均衡的價格。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以國際視野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 |
|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最近關于人民幣匯率的討論中,頻繁出現的一個概念就是“全球流動性過剩”。簡單地說,就是前幾年世界三大主要經濟體——美國、歐盟和日本——為了刺激經濟復蘇,都紛紛降低利率,以增加貨幣供應量。
南方都市報發表Manatt Jones國際咨詢公司顧問吳向宏文章稱,傳統上,降息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它創造的大量貨幣資金,主要會投資于本土境內,促進本土經濟復蘇。然而當代經濟是一個開放的全球化經濟,金融信息化、電子化使得資金的國際流動十分容易,幾乎沒有成本。這三大經濟體降息創造的大量貨幣資金,就不再滿足投資于本土境內,而是像蒼蠅追逐食物那樣,全球飛來飛去尋找投資機會。很明顯,像中國這樣經濟連年高速增長、通貨膨脹又較低的經濟體,是國際流動資金的最好投資對象。
資金的國際流動導致了國際貨幣供應的不平衡。一方面,美國等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政策遲遲不能奏效,不得不延長低利率的時間;另一方面,像中國這樣面臨經濟過熱危險的經濟體,明明采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卻仍然難以壓縮貨幣供給,投資仍舊快速增長,房地產等資產的價格依然不斷上揚。
文章分析,要抑制國際資金的上述不平衡流動,一個理論上很完美的辦法,就是讓匯率隨行就市地浮動。比如國際資金進入中國,就會推動人民幣匯率上升,也就是人民幣“越來越貴”。當 人民幣升值到一定程度,國際資金就不敢再“購買”人民幣,亦即將停止流入中國。相反,如果保持僵硬的匯率政策,國內的資金供給,很大程度上就會和國際上的資金供給同步。換句話說,國際上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就會很快輸入中國境內。中國自己的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將失效。這個道理,正是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蒙代爾教授提出的所謂“不可能三角”定理:在資本自由流動的前提下,一個國家要么采取浮動匯率,要么喪失貨幣政策的自主性。不可能既穩定匯率又保持自主的貨幣政策。
但是,這種理論上的完美狀況是不會出現的。現實生活中,一個國家總要在穩定匯率和自主貨幣政策二者之間進行適當的平衡。問題就變成了:在中國當前的條件下,二者究竟哪一個更重要?很顯然,不同的利益群體可能對此有不同看法。金融部門可能更加關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希望強化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貿易部門則可能更擔心匯率波動加大外貿企業的成本,更看重低價人民幣帶來的出口競爭優勢和創造的相應就業機會。宏觀經濟部門也許擔心流動性過多、資產價格上漲可能造成經濟泡沫,尤其是房地產泡沫;而另一些部門和地方政府也許覺得房地產價格上漲幷不是壞事,自己正好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財政收入……總之,匯率問題最終是一個政治問題,需要政治家權衡不同集團的利益需求,妥善地加以解決。
文章認為,這種利益博弈,還要結合國際范圍內利益博弈的大環境去理解,才更有希望得到合理解決。正如美國試圖將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國際化一樣,中國也應當考慮到,在匯率政策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貨幣政策其實就變成了一個國際課題。像美、歐、日這樣的經濟體,制定本國貨幣政策時,就應當考慮到其國際影響。事實上,貨幣政策的國際合作早已在一些大國、大經濟體之間開展。歐元就是貨幣政策國際合作的最大成果之一。G8俱樂部也是發達國家間協調貨幣政策的重要機制。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政策合作中,不能被動依賴美國等大國的“善意”,而要扮演一個積極行動者的角色。比如說:中國應當更積極地參與到G8俱樂部等組織當中去,也應當更積極地考慮地域性的貨幣合作。例如對于主要由日本方面通過亞洲 開發銀行提出的“亞洲貨幣單位”,就可以考慮采取更靈活積極的態度來促其盡快完善成熟。采取這類積極的姿態,不僅有助于人民幣匯率機制的穩定和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也更能向世界昭示中國“和平崛起”的形象。
|
“我們不能再被動地適應國際市場,現在是反過來考慮影響國際市場的時候了。”
5月26日,在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主張,在大宗能源商品的定價方面,中國應有意識地主動干預和威懾國際市場。
“國際能源商品市場基本形成了寡頭幷存的競爭格局,中國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但我們參與定價的能力被人為壓低。”這是他得出的結論。
“中國正處于這樣一個石油消費快速增長、供求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國家石油安全面臨著嚴峻挑戰。”中石油發展研究部處長朱建軍說,中國石油安全面臨油價、油源、通道和政治等四大風險。
據專家預計,到2020年,國內石油消費量4.5-5億噸,國內原油產量保持在2億噸左右,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
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是,中國正在建立的石油戰略儲備,面臨著成本抬高的壓力。隨著低油價時期的結束,短時期內很難再遇到低價建倉機會。
“我們不應僅僅局限于追求儲備的直接回報,而應從爭取國際定價權的角度上,考慮加大在原油戰略儲備上的資金投入。”白明認為,從宏觀上看,祗要能夠對控制原油進口價格有利,戰略儲備的建倉成本高一些甚至在一定范圍內出現儲備虧損也是值得的。
他主張,現階段應適當將一部分外匯儲備轉化為石油儲備,不僅能夠增加中國在國際市場上行使國際定價權的回旋余地,還有利于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鑒于中國在國際能源市場上資金的參與程度遠遠小于實物層面上的參與程度,白明建議,國家可以考慮在國際市場上投入一部分不以投機為目的的資金,進行風險對沖,甚至在必要情況下付出一定的資金“護航”成本。
這些資金可以用來購買國外石油期貨和期權,形成隨時可以投入開采的后備生產能力。“這樣一方面增加國內供應的安全預期,扭轉國內企業對于石油價格波動的非理性逆向反應;另一方面強化對國際市場的威懾能力,加大國外投機資本炒作的成本。”
中國能源企業繼續實行“走出去”戰略,是中國爭奪國際定價權的又一有力手段。“海外項目決不僅僅是為了多掙幾個錢。”白明認為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項目,中國可以將自身對國際市場的定價影響力,向貿易同行或者貿易伙伴延伸,促動契約化的能源定價合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李明三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