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涌動”需防“外資政績沖動”
中國網 時間: 2008-07-22 作者:亦菲
近日,中國國家發改委一個措辭很強硬的“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投資項目管理,防止外匯資金異常流入”的通知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
盡管發改委在通知中沒有使用“熱錢”這個被專家媒體普遍使用的熱門用詞,只是使用國家外匯局“外匯資金異常流入”那個概念,但明眼人心知肚明,兩者決不是毫無關聯,均涉及到一個共同的問題。
發改委出臺有五大舉措的通知,有著眾所周知的背景。央行近日公布,6月新增外匯儲備急劇減少,當月外匯儲備金額為190.8億美元。而長期跟蹤地下錢莊“熱錢”的廣東省社科院經濟學一位教授認為,國家境內“熱錢”存量可能超過5000億美元,并預測大量的“熱錢”可能會在奧運后撤出(見《廣州日報》2008年7月20日)。對“熱錢”與“異常資金”兩者的區別多大暫且不提,但這么多“異常資金”涌入就值得人們警惕。或許是這個背景使人們對國家發改委出臺規范外資管理的通知刮目相看。
國家發改委此通知的措辭很硬。比如,重申“堅持外商投資先核準項目,再設立企業的原則,防止設立空殼公司”。把核準項目放在外資管理的第一位。而在過去,在某些地方,外資進入只經外經部門形式上審批即可,許多外資項目只領了營業執照,設立企業后就沒有下文,成了空殼公司;比如,對外資項目或外商并購境內項目的增資和再投資項目,過去也只由外經部門辦個手續即可,而今一律由發改委(局)進行核準,這就為外資的進入進行重要的規范。
應該說,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不能不高度關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與經濟安全。而“熱錢”的大量涌入,就威脅著經濟安全。前些時候,中國周邊某個國家經濟上發生重大困難,媒體指出一個癥結也是“熱錢”的大量涌入。在這種情況下,發改委出臺對外資項目進行規范的規定,無疑也是著眼于國家經濟安全,公眾大多報以理解。
不管是說“外匯資金異常流入”也好,還是說“熱錢”也罷,不能從天上飛進來,都必須通過一定的管道進入。因此,管理外資進入管道就是一個很具體很現實的措施。按理,外資按中國法律法規進入并經批準設立項目進行投資是沒問題的。問題就出在“空殼公司”和某些不規范環節方面。其中,如發改委指出,先設外資企業再辦項目就容易造成監管失控,也會令“熱錢”進入提供方便。筆者曾調查過幾家外資企業,發現他們在注冊外資公司后,賬戶資金營運不間斷,卻遲遲沒有按計劃上項目,這就增加了“熱錢”涌入的隱患。
本來,對外匯管理問題上存在隱患也是顯而易見的,但一個怪象是,相關部門對此往往是熟視無睹,眼瞪眼閉。個中之因也是不言而明:“外資政績沖動”。
“外資政績”是一個客觀存在。在某些地方,實際利用外資是與地方財政收入、GDP總值等列為地方政府每年考核幾大指標之一。有考核必伴有獎勵,利用外資獎則是一個大獎項之一。為著名利雙收,在外資管理問題上,一些地方基層政府層層分解利用外資實績指標;而為著完成外資硬任務,一些基層官員就變著法在外資企業資金往來方面作文章。在這樣的氣候下,一些“熱錢”就乘機竄入。可見,“熱錢”的源頭是“外資政績”,只有清醒地認識“熱錢”對經濟安全的危害,才會以堅決的態度堵住“熱錢”的涌入;只有嚴格外資管理的規范,“熱錢”才會望而卻步。而今,面對“熱錢”的涌動,確實需要地方官員對外資管理來一番冷靜思考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