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社會中的“學者力量”
2005年初江西擬定的“十一五”規劃和省內一些報告文件中,均提出將建設環鄱陽湖城市群、贛西城市群、贛中城市群的規劃。一些學者就分析認為這個提法欠妥,可操作性不大。接受記者采訪時,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員麻智輝說,“讓我喜出望外的是,此次黨代會上果真只提了一個城市群。這讓我感到,有時學者還是蠻有力量的。”(1月15日《中國經濟周刊》)
美國學者喬姆斯基認為,知識分子享有更多的資源,他們更有影響力,他們比大眾幸運。此言不虛。2004年底,四川省社科院離休研究員魯家果致信溫家寶總理,對南水北調的西線工程提出不同意見,此后,四川60多位學者介入。如今,西線進度明顯放慢。日前,水利部官員坦陳,四川專家的意見是西線調整和延遲的原因之一。“學者還是蠻有力量的”絕非孤例。
學者孫立平認為,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國社會發生了重要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社會結構上,就是不同利益主體的出現。顯然,利益主體越分化,表達的訴求就會越熱烈,代表不同利益群體的學者也就紛紛走上了前臺。這是一種進步。此外,學者的發言乃至學者力量化,同時是對行政力量的反撥和調節,在行政力量一手遮天的情勢下,容不下異見。如今,有力量的學者挺身而出,并能矯正不正常的行政行為,這也是一種進步。
“學者有力量”大致有三種類型:
一種是公益型。近年來,一大批頗具公共知識分子之風的專家學者不斷涌現出來,比如,建議公開養路費年征收額的法學教授周澤等。這樣的公共學者令人敬佩,他們的發言與公眾福祉、公共利益緊密相連。盡管他們的力量是孱弱的,但由于根植民意,他們的作用不可低估。
一種是自利型。這些學者維護的是當地利益或團體利益,比如,河南七知名學者籌建“新學術俱樂部”,希望這個俱樂部成為河南經濟學術界的“發聲器”。這無可厚非。利益博弈時代,不同的利益群體必然有自身的學者代表。
第三種類型的學者則讓人警惕。近年來,不少經濟學家飽受詬病,有的甚至成為公眾抨擊的對象。究其原因,許多不成熟、不合時宜,甚至傷害民生的決策背后,或多或少有一些經濟學者的影子,在某些特殊利益集團里,不少學者也赫然存焉。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李曙光說:“……打著‘與國際接軌’的旗號,以接受國際慣例為借口,謀取部門利益,甚至不顧國家利益,成為境外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這是說的某些部門,某些學者何嘗不是如此?令人悲哀的是,這些學者由于靠近或者本身就置身于權力中樞,往往具備非同尋常的影響力和掌控力。顯然,這樣的學者越有力量越是國人的不幸。
一個成熟的社會,必然日趨走向透明,學者可以影響決策,但影響的程序和機制必須透明;一個成熟的社會,必須盡力促使各方利益群體走向均衡化,學者可以影響決策,但因為有糾錯機制和平衡機制,可以避免利益獨享;最終,一個成熟的社會,必然是多元力量并存,必須容納多種聲音,“大狗叫,小狗也要叫”,讓學者有話語的力量,也要讓普通民眾發出自己的聲音,并凝聚成強大的力量。(王石川)
李克勤濟學網轉自新華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