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一部曾經引起軒然大波的電影,《武訓傳》。
武訓是清末山東堂邑縣人,生于1838年,死于1896年。據傳他出身貧寒,青年時因苦于不識字而受人欺騙,決心行乞興學,以便讓窮人的孩子都能讀書識字,免受有錢人的欺壓,過上好日子。武訓經過30年的乞討,積累了一些錢,在他50歲以后陸續在堂邑柳林集、館陶、臨清辦起了3所義學,而他自己仍然乞討過活,直至死去。武訓的行乞興學活動,受到當時統治階級的贊揚,清末山東巡撫張曜曾奏準光緒帝給予“建坊施表”。武訓死后,其事跡“宣付史館”,被尊為“義乞”、“乞圣”。
這部電影上映以后,引起激烈的討論。
贊揚者認為,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義的好電影”,武訓是“永垂不朽值得學習的榜樣”。批評者認為,電影《武訓傳》是一種“缺乏思想性有嚴重錯誤的作品”、“武訓不足為訓”。這本是文藝界不同意見的正常爭論。
太祖專門寫文章批判《武訓傳》。
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
時間:(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
《人民日報》社論
《武訓傳》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根本性質。象武訓那樣的人,處在清朝末年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和反對國內的反動統治者的偉大斗爭時代,根本不去觸動封建經濟基礎及其上層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熱的宣傳封建文化,并為了取得自己所沒有的宣傳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對反動的封建統治者竭盡奴顏婢膝的能事,這種丑惡的行為,難道是我們所應當歌頌的嗎?向著人民群眾歌頌這種丑惡的行為,甚至打出“為人民服務”的革命旗號來歌頌,甚至用革命的農民斗爭的失敗作為反襯來歌頌,這難道是我們能夠容忍的嗎?承認或者容忍這種歌頌,就是承認或者容忍誣蔑農民革命斗爭,誣蔑中國歷史,誣蔑中國民族的反動宣傳為正當宣傳。
電影《武訓傳》的出現,特別是對于武訓和電影《武訓傳》的歌頌竟至于到了如此之多,說明我國文化界的思想混亂達到了何等的程度!
在許多作者看來,歷史的發展不是以新事物代替舊事物,而是以種種努力去保持舊事物使它得免予死亡;不是以階級斗爭去推翻應當推翻的反動封建統治者,而是象武訓那樣否定被壓迫人民的階級斗爭,向反動的統治者投降。我們的作者不去研究過去歷史中壓迫中國人民的敵人是些什么人,向這些敵人投降并為他們服務的人是否有值得稱贊的地方。我們的作者也不去研究自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多年中,中國發生了一些什么向著舊的社會經濟形態及其上層建筑(政治,文化等等)作斗爭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新的階級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而去決定什么東西是應當稱贊和歌頌的,什么東西是應當反對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號稱學得了馬克思主義的共產黨員。他們學得了社會發展史--歷史唯物論,但是一遇到具體的歷史事件,具體的歷史人物(象武訓),具體的反歷史的思想(如電影《武訓傳》及其它關于武訓的著作),就喪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則甚至向這些反動思想投降。資產階級的反動思想侵入了戰斗的共產黨,這難道不是事實嗎?一些共產黨員自稱已經學得的馬克思主義,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
為了上述種種緣故,應當展開關于電影《武訓傳》及其他有關武訓的著作和論文的討論,求得徹底地澄清在這個問題上的混亂思想。
我是同意人民日報社論的。
武訓的義學改變了窮人受壓榨的地位嗎?
沒有。
為什么山東巡撫張曜曾奏準光緒帝給予“建坊施表”?為什么武訓死后,其事跡“宣付史館”,被尊為“義乞”、“乞圣”?
因為武訓的義學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統治。
武訓的義學究竟教給窮人的孩子們什么?
顯然是有利于封建王朝統治的內容,在當時必然是孔孟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武訓的義學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第一,傳播有利于封建王朝統治的思想。第二,培養一批統治階級的基層觸角。第三,選拔個別出身貧寒的優秀人才進入統治集團。
武訓的義學能改變多數人的命運嗎?
顯然不能。武訓的義學能改變個別被統治階級選中的出身貧寒的優秀人才的命運, 卻不能改變整個被統治階級饑寒交迫的命運。
武訓的義學不是削弱了封建王朝的統治,而是強化了封建王朝的統治。
與之類似的,還有歐洲的教會學校。設立這些學校的目的和最終效果,絕不是削弱統治,而是強化統治。
記住,階級社會中,造成階級差距的絕不是教育水平,而是對統治者有利的經濟基礎。這種經濟基礎,決定了社會產品的分配,決定了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要改變多數人悲慘的命運,必須改顛覆多數人不利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傳播對統治階級有利的思想上層建筑!
為什么太祖勃然大怒?
這個問題還用問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