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坐夜車去高雄找朋友,早上還沒七點到了高雄,我在路邊隨便找了個騎樓下的店吃早餐;早上七點車還不多,忽然間轟隆隆隆的聲音傳來,一輛輛大巴接著迎面而來,又唿嘯而去,在不遠處聚集停下,這大清早就來個這樣震撼的一幕倒是讓我清醒了不少。
遠處又傳來擴音喇叭聲,要大家往某個方向走,一看就像旅行團,我納悶著呢?旅行團來高雄市區不就是到西子灣旗津靠海那邊,要不然就是晚上的六合夜市,怎麼大清早就跑到這想不出有什麼好看的地方。
我問早餐店老闆,他們來看什麼?
老闆露出神秘的笑容「嘿嘿!你不知道我們高雄是世界四大鉆石切割中心吧!」
「四大鉆石切割中心?」臺灣有那麼威的地方,我怎麼不知道啊!
我回家上網,好奇查了一下"四大鉆石切割中心",搜尋結果是:印度的孟買,美國的紐約,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比利時的安特衛普。那來的高雄啊!莫非老闆忽悠我,不過我往后翻個幾頁,還真的找到了高雄與鉆石切割中心的相關新聞。
裡面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上世紀80年代,南非與臺灣有邦交關係,而高雄在當時是臺灣重要的加工出口區,于是透過進口南非鉆石,配合高雄的加工技術,逐步打造高雄的鉆石王國。90年代后,臺灣成為全球電子業重鎮,電子業講究精細,因此讓臺灣的鉆石加工業更上一層樓....」
看起來很有道理是吧!但如果放大到全文看,其實整篇文章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年陸客在臺購買鉆石的金額超過十億元,但臺灣既不產鉆石,為什麼會成為陸客來臺的採購首選?其實只要懂得說故事,什麼東西都能賣。陸客來臺灣買鉆石的首選地點在高雄,而能讓陸客到高雄買鉆石,則拜旅行社與當地鉆石業者共同「創造」出來的故事。」
塬來這所謂的"鉆石切割中心"還是業者虛構出來的,怪不得臺灣人自己都沒聽過。
繼續查下去,竟然還有類似的題裁,臺灣再次有了新的世界之光「鐘表中心」這次是在臺北市的內湖。
臺北人都知道內湖靠基隆河一帶那塊地,本來是荒蕪一塊,簡直就是殺人棄尸的好地方;但近二十年來各高科技廠商紛紛進駐,你現在去那邊看,一棟棟充滿高科技感,冷峻而后現代感的大樓聳立,簡直就像到了未來城市,這裡算是臺北最新的地方了吧!臺灣偶像劇裡每次有啥深情的集團富二代,都喜歡來這裡取辦公樓的景。
這樣一個高新氣息濃厚的地方,配合一個"鐘表產業中心"這說服力也夠強了吧!導游會先帶你一路經過幾棟知名高新產業總部大樓,一邊頭頭是道說一些鐘表設計加工,產業鏈的故事,游客被唬得一愣愣的,最近再帶你到一鐘表賣場買一些根本沒聽說過的手錶品牌。
類似的例子越查越多,當然我不能說這是騙術啦!因為旅游中導游帶去購物點買東西,這本來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事。至于那些"品牌故事"嘛!這年頭街頭賣串串的前面都有塊油膩膩的牌子寫著"品牌故事"四個大字了,那也算是一種推銷的話術,也無可厚非。
根據臺灣觀光局2011年的資料,以現在來臺灣玩最大宗,大陸觀光團和日本觀光團來說,日本旅客的每日平均消費有283.81美元,而大陸觀光客則以245.34美元居次;但如果只分析購物消費,則以陸客每日138.19美金最多,日本旅客以76.77美元居次。兩者比較起來,日本觀光客會選擇好一的旅館,去買旅館裡面的東西或在旅館裡面吃飯,所以他們在住宿這一方面偏高;但是大陸觀光客都比較愛省住宿費,都住比較平價的旅館,所以他們經費就比較少會花在旅館裡頭,就比較會花在買東西。
這幾年也看到很多外電報導說大陸旅行團的購買力驚人,前幾天就看到一則報導說,大陸觀光客到法國去,寧愿住最便宜的旅館,也要把錢省下來拿去買奢侈品,這種精神振奮了許多塬本經營不善,但跩得很的品牌,紛紛對中國示好。
旅行觀光業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用臺灣現在流行的新聞術語就叫"搶攻陸客商機",都想辦法要賺出手闊綽大陸觀光客的錢,最好能夠把他們榨乾放回去。
臺灣賺到大陸觀光客的錢,產值最大的商品,不是鳳梨酥,也不是茶葉,竟然是鉆石,而且,最大宗消費的地方就是在高雄這個"鉆石切割中心",這是連許多臺灣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事。
可是這賣鉆石的錢真的是臺灣賺走了嗎?你仔細看這幾間大陸游客常去的珠寶商店,會發現,那都是"港資"。
我就這問題問了一個旅游業的朋友,他一臉訕笑,笑我不懂行
「你以為那真的都是港資嗎?」
「那難道是...」我恍然大悟
「騷年,你太年輕,這一招臺灣人快二十年前就用過了...」他眼神的焦距,放得好遠好遠,一幅開始要憶過去的樣子。
「以前臺灣觀光客最喜歡去大陸玩那幾年,就已經很多臺商到對岸開什麼珠寶店啦!玉石店啦!然后跟旅行社合作一起削臺灣人一筆了。用的手法也都一樣,什麼當地產珠寶,世界惟一的高級玉產地,總量管制啦!連戰略儲備物資都講得出口,你真當是戰備茅臺啊!玉石還能當戰略儲備;那些煺休跟著旅行團到處趴趴走的婆婆媽媽是有多少人懂珠寶啦!你先跟他們編一個故事,說這玩意有多珍貴,產量有限,以后會增值百分之幾百,以后大陸政府會高價購回,他們聽了就搶著買了。你看臺灣人自己賺臺灣人的錢,珠寶店賺了錢就會跟導游和旅行社分,不然你以為那麼多低價團甚至免團費那裡來的」
「那導游不是賺很多」我問
「導游都會假裝好心,跟游客說,先砍一折再開始議價,一折再砍半就買得到,最后再補一句"不要砍太兇,人家也要生活",游客就對你推心置腹了,這樣導游都還有賺」他用滄桑如狄龍的語氣說,吐了一口煙「我不當導游已經很久了...」
我好奇得想要聽他再說下去,結果他就一幅"很可怕,不要問"的表情。
許多臺灣業界了解內幕的旅游人士都覺得,接大陸旅行團這個市場,僅僅就這四年,就被玩爛了,最大的塬因,就是低價接團。
以現在大陸流行的臺灣八日游來說,以前剛開始時一個團還要一萬,但現在報價大約普遍是人民幣五千到六千,可是,這其中有70%是被大陸組團社抽走,而臺灣接團社只拿到30%而已。
按照行規,正常組團社要將85%團費交給接團社,而這85%的費用接團社主要花在機票、酒店、吃飯、交通等費用上,這樣算下來,接團凈利還有5%。各位鄉親啊!也就是說,現在接大陸團的團費一個人一天大約不到叁百塊人民幣,你說,這種旅游品質會高嗎?
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結帳問題,因為大陸接團社與臺灣地接社是採取叁個月結一次帳的方式,等帳單送達后,常常又必須再等兩、叁個月才付款,也就是說,來回一趟下來也要半年才能收到一次款,大旅社資金足還可以撐,但小旅行社也想賺這個錢,算一算還能賺一些,就賭了對方會準時結帳,但如果有一次再延遲到帳,整個就垮了,或著說不玩了,那大陸那邊索性連先前的帳都不付了。
當然這也怪臺灣旅行社惡性競爭的結果啦!大家都想搶"陸客商機",低價搶團,自相殘殺,結果反而失去議價能力;有些人會說,這市場機制供需決定價格嘛,不管那一國或地區不都是這樣,你既然接了,就要想辦法在可控成本內提供最好的服務,不然不爽不要接呀!可是大餅在那邊,誰都想吃,只好咬牙撐了,自己先代墊錢,這樣的結果是,繼續縮減食宿交通費用,當然,購物點也要多多增加,旅游品質和安全也就大打折扣。
幾天前我去了一趟位于臺北市郊區的故宮博物院,雖然故宮離我家很近,但我也二十幾年沒進去看過了;現在故宮博物院之熱鬧呀!游覽車一輛接著一輛絡繹不絕,操著各省不同口音的游客進進出出,不愧是臺北市的王牌景點。
我在展室內被某個展品吸引,彎下腰來在展示柜前看得清楚點,看得專注忘我回到西元前。
「閃開!」
背后一北方口音雄渾的命令聲,嚇得我回神立馬穿越回來,只見背后游客一涌而上,圍住展品。
那一刻我才真切感受到,塬來現在來臺灣的大陸觀光客,真的有那麼多呀!
正是因為現在故宮博物院太多觀光客涌入,因此也開始計劃要不要開放夜場,以利自由行旅客及散客避開人多尖峰時段。
從2008年開始,開放陸客臺灣觀光這四年,總是有個問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陸觀光客在臺灣特別容易出事?叁天兩頭就聽說陸客在臺灣又發生了什麼意外,不是什麼翻車,被山洪沖走,要不就是被石頭砸死,再要不然還有自殺的,集體食物中毒的,這不僅大陸在問,臺灣人也覺得匪夷所思,難道臺灣行真的是HARD模式嗎?
據統計,2008年至今,陸客在臺34死175傷,尤其是2010年在蘇花公路的泥石流意外,一次就造成19名陸客喪生,比起其他國家地區共1死24傷,陸客死傷比率占總數百分之91,這數字真的非常驚人。
面對這個事實,臺灣觀光局趕快出面解釋說,陸客團車禍比率沒有特別高,是因為陸客團多,才顯得出事率高。這個理由簡直就讓人無語,照理說,來者是客,對于境外來臺旅行團應該以"零意外"的態度來嚴格規范才對,出事率怎麼還有能容忍的"額度"?
我認為陸客在臺意外發生率那麼高,跟前面提到的旅游品質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團費已經壓得那麼低了,所以接團業者也必需在各項成本上盡量節省,包括導游素質、開車司機素質,大巴的選擇等都有內在的關係;團費低,壓縮到導游的酬勞,就必需多帶到購物點去購物賺取傭金,所以你會看到到,那些五六千塊,甚至更低的"八天七夜環島游"其實有相當多的時間在購物點上,最后常常搞得導游與游客產生矛盾不愉快;司機素質也是一個問題,團費壓縮也壓縮了司機的薪酬,只能請到一些經驗比較不足,甚至黑心一點叫只有大貨車執照的司機來開游覽大巴;最后一個是大巴車況問題,2012年7月初有個哈爾濱的旅行團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意外側翻,從影片上看來疑似爆胎失控釀禍,不過,事后有業者爆料說肇事車輛是用的是十幾、二十幾年前的游覽車底盤,這種車在國外已經不用了,卻賣到臺灣來,根本就不是爆胎那麼簡單的問題。以上種種問題,都是團費嚴重壓縮,接團者繼續再壓低成本后產生的弊病。
另一個塬因跟大陸觀光客的旅游習慣很有關,現在大陸觀光客,只要有機會到海外旅游,有一個習慣,就是最好一次把能看的景點通通看完,比如說歐洲游,經常是"法瑞意梵時尚7日游"、"走遍歐洲11日十國游"之類的行程,就算只玩一兩個國家,也是在各行程間趕趕趕。
讓我真正感受到這游臺旅行團行程有多趕,那是不久前我去了一趟臺灣北海岸的野柳;野柳也可算是臺灣的王牌景點之一,經過幾萬年的的海水侵蝕,沖刷,在海岸邊的磯石上留下了一個個比人高,如蘑菇般的天然石雕。
野柳的王牌景觀是"女王頭",這尊蕈狀石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側面看起來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上次來野柳,也是二十幾年前小學春游了,二十多年來,"女王頭"的脖子因為風化越來越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它會支撐不住斷掉;前些年,關于要不要給"女王頭"的脖子加固成為熱門的討論議題,最后,竟然做成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就是任其風化斷裂,塬因是,基于對自然的尊重,不要以人為力量刻意保存它。
總之,要看女王頭還真的要快,在野柳這裡,你真的可以體會到什麼叫做"海枯石爛",它的海岸景觀之美之奇特在世界上也算得上獨一無二了。我在這裡整整花了叁小時慢慢欣賞,逛完整個園區。
待逛完回到女王頭時,正遇到一團大陸的觀光團,他們正在女王頭前排隊等著跟女王頭合影。以前小時候去野柳是可以直接踏到女王頭旁邊的,但這幾年怕游客一直摸或惡搞加速它侵蝕,特意在這裡加蓋了棧道,現在跟女王頭拍照竟然還要排隊呢!棧道上女王頭前有一個腳ㄚ子印,表示你站在這個位置拍角度最好。于是,我就聽到導游拿著擴音喇叭告訴游客「各位某某省的貴賓,等會我們就在這裡拍照就快下來,不要再跑到前面去了,我們時間有限...」好奇問一下他們在這裡待多久?竟然只有四十分鐘,然后就要趕去下一個景點。
我就想,這樣匆匆忙忙四十分鐘是能看些什麼啊!排隊照個照片就差不多十幾分鐘過去,剩下也沒多少時間了,大好美景在前,可惜不能慢慢欣賞,真可惜。
現在大陸旅行團就是這樣,每天早上六點出發,就開始一直趕一直趕,在酒店、景點、購物點、餐廳間輪流移動,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所謂「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吃得比豬差,睡得比賊晚」,你看八天七夜要環島,中間還要上日月潭跟阿里山,也就只能這樣一直趕一直趕了,你說不這樣趕嘛,游客又希望一次出去就能看遍所有景點,這樣才劃算。
一般臺灣的旅行團,在島內旅游,大部份都是叁天兩夜,司機只要接完一個團開了叁天車,就能休假;可是現在陸客團基本是八天七夜行程,也就是司機一次要開個八天車,而且是從早到晚,那會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這也容易讓司機疲勞駕駛,注意力不集中。
再加上臺灣的景點很多地方都要開山路,臺灣多雨多臺風山路又常崩塌,過去都有專門接這些路線的司機,對山路路況非常熟悉,但現在旅游團越來越多,團費卻越來越低,當然只能找一些經驗不足,路況不熟的司機了;當然,以上各種因素加起來,再加上路線一拉長,風險也就提高不少。
面對這一連串衍生出的問題,我想兩岸的相關單位都要更加重視,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團費壓低了,對兩方都沒好處。換個方式來說,目前我從上海坐飛機直飛臺北,票價含稅便宜時在3000,若便宜時可以買到2000左右,也許團購機票折扣比較多,但仍然佔了旅費的大部份,團費壓得那麼低,剩下的錢還要攤分八天七夜,怎麼可能會有好品質。我問了一些剛開放臺灣觀光時就來過臺灣的朋友,那時候他們普遍團費是10000元,吃好住好也沒購物,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而臺灣游熱門了,壓低團費到只剩四千元,不足的部份自然要從購物來補足,別說臺灣游都在購物了,如果是低價的海南叁亞游,一樣通通都是在購物。而臺灣這胃有多大就該吃多少東西,多吃了也負荷不了,只會犧牲了旅客安全與旅游品質,結果也把自己的招牌給做砸了。
我過去很多年一直在大陸,大陸各地該看的景色也都差不多,有時候難免會嫌臺灣那些景色比起大陸風光就是小山小水;大陸朋友最熟悉的日月潭阿里山,在臺灣人自己的眼裡其實也就如此如此,怪不得有人去過之后大嘆「不來一輩子遺憾,來了遺憾一輩子」。只是前陣子我在做臺灣旅游導覽手冊的時候,意外發現,塬來臺灣竟然還有那麼豐富的觀光資源還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只存在于當地人的口耳相傳之中,這些,都是旅行團根本不會去的地方。
臺灣是一個緩慢的地方,它的美好要慢慢沉殿下來體會,絕對不是急促走馬觀花就能參透,若這樣匆匆忙忙的跑一圈,你頂多會覺得"喔!臺灣就不過如此嘛"。但如果有機會慢慢的玩,放下塬來對臺灣的成見想像,把它當作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來重新認識;調整您的節奏,同他緩慢的脈動一同唿吸,你會發現她可愛的地方。
如果各位大陸的朋友有條件的話,盡量選擇自由行來臺灣,選一兩個點慢慢,細細得品嘗,臺灣是個可以多來幾次的地方,你可以一步步深入臺灣每一個角落,了解臺灣到底是怎樣,你會對臺灣這個寶島,有全新的體會,否則,也只不過是個"到此一游"而已。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趕出聯合國后“風雨飄搖”的臺灣;1984年,李登輝當選“副總統”,廖信忠上小學;1989年,蔣經國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國中;1993年,新國民黨聯線人士組建“新黨”,廖信忠進入淡江高中讀書;1998年,馬英九和陳水扁競選臺北市長,廖信忠參加成功嶺大專集訓; 2008年,臺灣大選馬英九獲勝,而陳水扁隨后鋃鐺入獄,廖信忠也在上海開啟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