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遠方的貧窮》、《城市的貧困》中分析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批人口從農業生產中閑置下來,稱為工業或服務業從業者。這個過程,在資本主義國家,城市化過程中,由于農村土地兼并,城市獲得廉價勞動力,城市房租上漲,農村與城市財富集中,大批農村和城市貧民經濟無法自足,必然加大對農村地主、城市資本家和社區有活力的“公益人士”的依附,往往存在巨大的經濟利潤、政治利益,與之相伴的是大部分農村人口放棄農業,進入城市,陷入貧困。
城市化過程在社會主義國家一樣也存在。
不論什么社會制度,只要生產力發展了,單位勞動力可以生產的農產品數量增加了,農業不需要那么多勞動力了,自然有大批勞動力閑置出來。
從1970年代尼克松訪華,引進大化肥項目,1970年代末大化肥項目紛紛達產,農業剩余產品不斷增加,工業化進程加快,1980年代農業機械不斷廉價以來,中國的農業勞動力被大量的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糧食不斷豐收,需要的勞動力不斷下降。
大量農民脫離土地,進城務工,為工業發展,提供了拉動力。
就我所知,沿海發動機省份,在工廠里日夜工作的,基本都是外省人。本省人的主要工作一是開公司組織生產,二是出租廠房收地租,三是從事各種相對高端的服務業,四是各種金融活動。
一方面由于農業迅速發展,畝產不斷提升;一方面由于工業發展,工資收入上升;一方面由于國家坐莊糧食市場,高拋低收;一方面由于美國大肆補貼農業,國際糧價低迷。
一家10-20畝土地收獲的糧食利潤,遠遠比不了打工的收入。
免除農業稅以后,農民再也沒有強制性種糧的必要。
于是雖然有耕地上限,但是土地撂荒、轉租、種樹、種植經濟作物越來越普遍。個別散戶種一些糧食,也是自己吃的口糧。
有些地區,因為糧價低,種糧成本高,連口糧都不種。沿海地區想方設法變農業用地為建設用地,蓋別墅、蓋商城、蓋廠房。內陸地區則干脆撂荒。
糧食生產的隱患越來越大,糧食安全日益成為問題。
為此,國家出臺了糧食補貼,以玉米為例,每公頃土地,只要種玉米就補貼3000-4000元。
中國有18億畝耕地,1公頃合15畝,一共1.2億公頃。以每公頃補貼3000-4000元計算,每年的補貼大約4000-5000億?,F實之中,未必達到這個數量,畢竟不是所有農民都種玉米,也不是所有耕地都種玉米,其他糧食作物的補貼未必和玉米相同。
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筆巨大的財政開支。
由于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業收入太低,一家一戶10-20畝地,不值得購買農業專門機械,就出現了購買專業化農業機械的農業工作者,比如稻客和麥客。
當年勞動力密集時代,中國也有稻客和麥客,農忙時節,帶著鐮刀和農具,幫人收割糧食,收取一定傭金或糧食。這些人之中,沒有土地的,屬于雇農。
現在,稻客和麥客都購置了專門的設備,由南到北,談好價錢,翻地播種。播種差不多了,再開回來,這次是用聯合收割機,由南到北,一路收割。散戶農民出地,出錢,稻客、麥客出力,出設備,農民獲得糧食,稻客、麥客獲得現金。
由于大量的土地被撂荒,有些地區出現了專門的種糧大戶。這些人或者從農民手中長期轉包土地,或者從國有農村承包土地,少者100畝,多者上1000畝,一般擁有自己的農業機械,大規模單一種植某一種作物。
由于規?;洜I,種糧大戶的利潤較高。但是,投入也大。農業機械基本沒有租賃和二手市場,貸款購買,用廢為止。
種糧大戶,屬于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毛收入雖然高,但是處于高風險運營。
目前,我國的糧食主要來自三類生產:丘陵、山區,一家一戶,人力、畜力原始耕作;平原地區農業散戶和稻客、麥客合作生產;平原地區、土地長期租賃地區的種糧大戶。
三種模式,其實都是微利經營,靠國家巨額財政補貼維持。
我們現在既需要增加糧食供給,保證糧食安全,又不能提高糧價。
考慮到目前有大批耕地,處于撂荒、半撂荒狀態,有大批耕地用于種植經濟作物,還有大批土地可能轉為生產糧食的耕地。至少目前,糧食成長的瓶頸,并不受制于土地。
不難理解,提高糧價,自然可以增加糧食供應。
但是,提高糧價,必然推高通貨膨脹。糧食和能源一樣,是最基本的生產生活必需品。相比能源,糧食更重要,直接影響勞動力的生活成本。糧食價格上漲,必然推動所有商品價格上漲??紤]到目前的貨幣總量和去年以來豬肉的表現,就會知道這并不是杞人憂天。
在勞動力大部分收入用于支付城市地租(房價、房租)、教育和醫療費用后,勞動力很難承擔更高的生活成本。
反過來考慮, 如果要提高糧價,就必須壓低(房價、房租)、教育和醫療費用。
何況,在市場經濟中,僅僅提高糧價,大部分利潤也是被上游企業(能源、化肥、種子、農藥)吞掉。
美國農民的產量,遠遠高于中國農民,即使國內的種糧大戶擁有的土地面積,和美國農民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
盡管如此,美國農民大多處于破產的邊緣。一方面是農機價格、種子、農業、化肥價格不斷上漲,一方面是銀行利息步步緊逼。
相比大公司和銀行,美國農民依然是沒有議價權的散戶。每次大危機,美國農民都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糧價下跌,貸款利率上漲,大批農民破產——這些農民擁有的土地數,往往遠遠超過我國的種糧大戶,但是在市場經濟中,他們仍然難逃一劫。
這些農民被迫主動放棄家園,背井離鄉,舉家遷徙,四處逃難,尋找糊口的機會。
從1930年代就屢次證明,不改變資本主義的分配模式,僅僅增加農民擁有的土地數量,那么在經濟危機時期,農民還是會損失慘重。
問題的關鍵,在于農業生產者的生產規模太小,同行太多,博弈能力太弱,他們沒有能力與控制土地、金融、教育、醫療、農業科技等要素的資本議價。在市場經濟中,他們天然處于不利的地位。他們生產出世界上最重要的物資,但是他們在社會總產品的大餅中,很難獲得較大的份額。
直到出現大地主之前,農產品價格低迷的趨勢難以改變。
在私有者條件下,要徹底改編農業從業者分配份額少的不利的處境,除非農業生產和土地、金融、能源、工業生產一樣高度壟斷。
但是,如果全國的糧食由幾十個、百十個,至多不超過一千個地主控制,那就是另一回事。不過,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那絕對是災難。
市場經濟,不論擁有哪一類資源的人有較強的博弈能力,對他人來說,都不是好事。但是,資本的本性就是趨于集中和壟斷,自我強化博弈能力。
這是私有制的死結。
由于農業天然不利因素,隨著生產率不斷提高,農民必然或主動或被動離開土地,他們進入城市,尋找工作和存身之處,這就是城市化進程。
社會主義國家由國家統籌,將農業人口有序轉化為工業人口,并不是難事。國家收回農民的耕地和住宅,耕地交給國有農場或者集體農莊種植,住宅復墾。同時,由國家在城市給農民安排住宅和工作。那樣一來,農村不會出現大地主,城市房東沒有發大財,城市工業資本家也沒有廉價勞動力。除了大地主、房東、資本家以及他們背后的銀行家,皆大歡喜。
實際上,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過程不是由資本利潤決定的,可以就近解決城市化。合作社進化為集體農場,富裕人口進入縣城,國家在縣城設立工廠,為中心大城市工廠提供原料和零件。這種工廠成為縣城的經濟支柱,不必集中設立在沿海地區。與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聚集才有信息優勢,才能找到上游原料、接到下游訂單不同,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充分利用國家的信息優勢,統籌全國生產,把生產環境相對分散在全國各地。
在資本主義國家,那就是另一回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一項政策不能滿足控制經濟基礎的大地主、房東、資本家和銀行家的利潤,那么這項政策是很難推動的。如果損害他們的利潤,這項政策必然成為一紙空文。反過來,如果這些政策,對這些人有利的話,那么就必然會被全力推進。至于底層的血淚并不重要——他們是沒有社會權力的,甚至是沒有發言權的。
私有制條件下,農村土地所有權的變動,必然推動生產生活資料集中,導致嚴重的貧富差距。
當年的圈地運動,就是這樣。
圈地運動至少實現了五個目的:
1、農村耕地大規模的兼并,鄉村大地主把耕地變成牧場;
2、農民在農村的住宅用地,成為鄉村大地主的財產,農村大地主把這些民宅推倒一部分,剩下比較好的改建成別墅出售或出租;
3、農民進城,或買或租,接盤城市房產,城市房價(房租)推到極限,城市地主獲得巨大利潤;
4、農民進城,失去退路,失去討價還價的能力,勞動力價格被壓到最低,產業資本家獲得廉價勞動力;
5、由于大規模人口流失,管理機構撤并,大批小官吏被裁撤,節約大批財政經費。
需要注意的是,英國貴族并沒有直接侵占農民耕地或住宅,而是圈占了公地。農民無法從公地獲得柴火、草料、野兔等燃料、飼料和食物。無法繼續維持生活,不得不放棄住宅和耕地,進城謀生。英國貴族把這些住宅和耕地半買半搶,劃為己有。
耕地和住宅,只要強行占有一樣,農民就無法繼續在當地謀生,只能交出另一樣。失去耕地自然要離開,失去住宅也是一樣——離開村莊,農民住進鎮上或縣城,顯然無法回去耕種自己的農田。
整個過程,從14世紀開始,到19世紀中業結束,持續了4、500年,通過這個過程,財富迅速聚集,農村大地主、城市地主、資本家和金融家完成了資本積累。反過來,失地農民從此跌入社會最底層,成為廉價勞動力,在貧民窟和工廠中被榨干,從此難以翻身。
人口凈流出的,不止是農村,還包括各種為農村服務的小鎮,甚至為小鎮服務的三四線城市。于是,人口單向流動,城市兩極分化。小城鎮不斷退化,大城市不斷膨脹。
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時代,是圈地運動的尾聲,無產者和有產者尖銳對立,社會矛盾不斷醞釀,階級斗爭日趨激烈,無產階級革命一觸即發。他們被勞動者的悲慘命運所打動。
農村土地所有權的變動,很容易導致糧食產量劇烈波動,必須有大量的糧食儲備以防萬一。
圈地運動把大批生產糧食的土地改為牧場,卻并未造成嚴重的饑荒,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英國是世界強國,可以以高價從全球購買(掠奪)糧食;一方面是英國人口總量并不大,可以依靠全球其他地區生產的糧食養活;一方面是因為英國可以向全球輸出饑民,讓國內生活不下去的人,去美國、澳洲、加拿大、南非、印度殖民,去海外找吃的,去海外消滅當地人,重新成為小農。
英國把災難轉嫁給其他國家的土著居民了。
蘇聯就沒這么幸運了。
農業生產周期長,風險大,勞作艱苦。如果農民預期到秋天的收獲與自己無關的話,自然不愿意再去土里刨食?;蛘撸词罐r民播種了糧食,在秋天收獲前,土地所有權發生了變化,地里的莊稼缺少人照顧的話,也很容易減產甚至絕收。
蘇聯就吃了這方面的虧。
斯大林時代,各國磨刀霍霍,蘇聯強敵圍繞,東有日本,西有德國,英國是武裝干涉蘇聯的帶頭人。為了生存,蘇聯必須加速推動工業化,只有這樣蘇聯才有可能在未來的世界大戰中幸存。
為了加速推動工業化,養活迅速增加的工人,出口糧食換取外匯購買機器設備,斯大林放棄了新經濟政策,一面推動集體農莊建設,一面使用武力大規模搜集糧食。
大批農民,尤其是富農,一是減少糧食生產,二是大吃大喝,三是藏匿糧食。
結果一面是工業化飛速發展,一面是農村出現了嚴重的饑荒。蘇聯雖然完成了工業化,戰勝了德國法西斯,但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據說,丘吉爾曾經問過斯大林,最危險的時候是德寇兵臨莫斯科城下嗎?斯大林回答,不是,是我們推行集體農莊,征集糧食,加速工業化的時候。因為,紅軍指戰員的相當一部分,來自農村??梢哉f,蘇聯的肅反運動也與蘇聯的工業化進程和農業、糧食政策導致社會矛盾激化有關系。
1950年代末,我國在這方面,也吃過虧。不展開講。
所以,調整農村土地政策,必須在有豐富糧食儲備的前提下。最好在糧食收獲以后展開,春耕開始以前結束,以免影響糧食生產。
當年的分產到戶,能平穩運行,與1970年代積累了大量儲備糧密切相關。有大量的儲備糧,即使改革失敗,導致農產品產量劇烈波動甚至下降,也不會發生饑荒,吃大虧。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批人口脫離農業和農村是大勢所趨,這個過程,需要國家統籌,不然必然在中長期導致嚴重的貧富差距,甚至可能在短期內導致糧食生產劇烈波動。
如果不能像英國那樣處于全球金字塔頂尖,可以向往輸出人口,輸入糧食,那么所有的矛盾都需要自己內部消化。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嚴重后果。
這方面,教訓深刻,不能不謹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