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中國地勢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地勢從西到東是逐級下降的,從青藏高原最高峰8848米,一直下降到沿海海拔只有一兩米。中國地勢分為三級臺地,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以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為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為主,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就分布在那里;二三階臺地以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為界,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以東地區,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為主,有黃淮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兩廣丘陵等,是中國糧食的主要來源區域。
西北部和青藏高原等地因暖濕氣流被阻礙,降雨很少。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等各種原因,水資源也很緊張。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四川盆地交界處,特殊的地形導致水資源十分豐富。中國人群最高的居住地在4000多米左右,而沿海只有幾米。這樣的特點恰好說明,在長期的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具體格局,這些格局是從食物供應、水源、建筑材料、防御等特點考慮的。中國村鎮形成因此具備其自然屬性的合理性。
我國到底有多少城鎮,相信很多專家也說不清楚,這是因為不同年代中國城鎮數量變化很大。1978年,我國萬人以上的城鎮共1497座,平均每萬平方公里1.56座。城鎮密度最大為江蘇、浙江兩省,分別為8.74和6.38座/萬平方公里,密度最小為西藏和青海,只有0.02和0.11座/萬平方公里。城鎮密度大的省份包括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和福建等五省,而小的省份包括云南、內蒙,甘肅、寧夏、新疆、青海和西藏等七省(區)。
而到1985年,我國共有各類城鎮7928座,平均每萬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鎮。由于我國正處于城鎮經濟大發展時期,城鎮網密度的分布既繼承了歷史上城鎮分布的基礎,又受到了國家生產力布局自東而西推移的影響,表現為代表歷史遺存主流的城鎮網,密集分布于東南的格局基本未變;同時作為新城市(鎮)迅速崛起的“三線”建設地區,其城鎮網密度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
1999年,全國城鎮人口3.89億人,占總人口的30.9%。全國設市城市668個,建制鎮19000多個。1978-1998年期間,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了13個百分點,年均增長0.63%,是前29年我國城鎮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鎮化平均速度的2倍。期間,我國城鎮化過程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
從全國城鎮網密度看,全國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城鎮,而東部地帶每438.6平方公里擁有一個城鎮,中部和西部則分別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擁有一個城鎮,總體上仍然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城鎮網分布規律。而從各省區城鎮網密度圖看,我國“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如黔、滇、陜、豫、鄂、湘及川等省區,城鎮網密度與城市網密度有明顯的變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區最為突出。全國城鎮網密度表現為環渤海灣最密,東部、東南沿海、陜、鄂、湘次之,豫、皖、贛、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帶最疏的特征。海拔越高,居住的人越少,那里地廣人稀。
這就是說,我國的城鎮密度是由東向西逆降的,是與我國各省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密度相適應的。就全國范圍講,集聚型城鎮主要分布在東半部,集中在幾個平原三角洲地區,如黃河、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與這些地區良好的水熱資源條件有關,即能夠生產大量人口所需要的食物,并由此帶動了產業化分工。城鎮分布受自然、技術及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制約,而天然的地勢條件是決定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原因。
來源:《鄉村振興:選擇與實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