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隨俗”這句話在很多鄉村都流行,當客人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必須了解當地的民俗。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尊重當地文化習慣,二是避免當眾出丑。鄉村民俗,簡稱鄉俗,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年俗、節令風俗、食俗、居家、服飾、出行、農事(春種秋收冬藏)、人情、婚喪嫁娶、禁忌。在中國北方鄉村,臘月里殺年豬、做臘八蒜、臘八粥、蒸年糕、做豆腐、掃塵、辭灶、寫春聯、貼掛錢、剪窗花、貼年畫、貼春條、豎燈籠桿子、趕年集等,都是春節期間著名的鄉俗。
農村規矩多,這些規矩代表著的是一種鄉土文化。我們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養育人的不僅僅是當地生產的食物,還有精神食糧。農村里,一家辦事,大家送禮。人一多,事就雜,就需要主人統籌規劃,合理安排。比如主人需要提前定好做事當天禮房里接錢的和執筆的人;廚房的主廚,副手預計共五六人;飯前接客的和斟茶的;干雜活兒的(包括提前找別家借桌子和凳子以及將其擦拭干凈,飯后打掃衛生);飯時陪客喝酒和活絡氣氛的。細究到具體事件時還有很多細節,比如嫁女時本地講究來單去雙,寓意忠心耿耿與成雙成對;入新房時客人進門時需要為主人燃放鞭炮,以示紅火熱鬧;入殮則規矩甚多甚繁,在將死者送入棺材前,需要在棺材內點燃七星燈,人們會在死者口中放入一枚銅錢,死者一名直系親屬需含一口燒酒,喂給死者,死者入棺要由其親屬親自釘上棺材釘,入棺后送行的人要給死者作揖,死者親屬要為送行人下跪,送行時死者下一輩直系親屬要戴全孝,非直系親屬戴半孝。
鄉村習俗反映的是鄉村人與人直接的關系。人是群居性的社會動物,鄉村與城市所不同的是,鄉村人見面都打招呼,甚至還要按照輩數稱呼對方,即使對方年齡比你小,也要叫“大叔、二老爺、三姑”之類的,而對于輩份小的,則可以直呼其名,而小輩的還得按照輩數稱呼你,否則會認為不懂禮貌。在城市里,你可能記住很多人的電話號碼,往往不知道對門鄰居叫什么,這在鄉村是不可思議的。鄉村鄰里之間幾乎沒有什么秘密可言,彼此知根知底。筆者家鄉見面打招呼以前是“吃了嗎?”,現在是一問一答“干嘛去”。“干什么什么去”,或者到那里去甚至幾十年不見了,打招呼竟然也主動告訴你他干嘛去,充滿的是一種鄉村鄰里之間的信任,短短幾句招呼,就了解你最近的動向。這其實反映的是鄉村一種親情——本來鄉村大都是同族同宗的多。
鄉俗體現更多人與人之間的積極合作與互相尊重,對于維持人與人之間良好感情有積極作用,是值得我們傳承與發揚的鄉村文化。因此,一些在城市有抑郁癥的,到鄉村就可能好了。鄉村勞作多,互相幫助是有的,鄉村人的樸實無華,在某種程度上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基因。當然,鄉村也不乏陋俗,如封建迷信、賭博、好勇斗狠、攀比嫉妒,這在今后的鄉村建設中是需要拋棄的習俗。
因工作關系,筆者曾多次到過偏遠經濟欠發達的貴州苗寨,那里的民俗就很令人難忘。他們說苗寨人“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會喝水就會喝酒”,跳舞、唱歌、喝酒,人與人之間表現的不是爾虞我詐,而是真實的人生。那里的鄉村文化竟然吸引了很多城市人甚至國際友人流連忘返,可見健康的鄉村習俗是最有價值、最不可替代的旅游資源,是那些絢麗多姿、神妙奇特的民族文化。凡到過貴州民族村寨的旅人,無不為其古樸寧靜卻又熱烈親睦的生活方式而贊嘆。
來源:《鄉村振興:選擇與實踐》
作者:蔣高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