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股村莊改造之風正在全國部分省市盛行。據新華社消息,山東某縣級市自2007年開始,全面開展農村社區化建設。其做法是,將轄區內1249個行政村全部撤銷,合并為208個社區,每個社區涵蓋5個村莊1500戶左右。
按照有關說法,撤村建立社區,是為了醫療、勞動保障、教育扶貧、人口計生等公共事務方便,并減少村干部開支,是讓農民過上城里人那樣的“好日子”。然而,筆者所擔憂的是,如果“一刀切”地進行上述村莊改造,不光剝奪了農民的宅基地,造成農民利益的新一輪損失,還將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試分析如下:
第一,千百年來形成的村落消失,村莊所承載的文化多樣性消亡。中國鄉村有數百年到幾千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短期內,撤銷村莊建立所謂的社區,將村址、村貌、村名連同其所承載的文化一起“鏟除”,這樣大的動作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農民上樓”后,鄉村文化可能會變味;中國村莊形成目前的格局,是長期歷史演變的結果,“撤村改居”將造成村民傳統鄰里情感喪失,村民的自治權力被進一步削弱。
第二,建筑資源被大量浪費,環境污染加大。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山東農村,筆者所見過的村莊改造大體有三輪:一是在“文革”后期,村莊劃排房,將自然布局的村落化成整齊劃一的“軍營”式民房;二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在排房基礎上建造平房;三是本世紀初,開始推倒平房建樓房。在這一系列村莊改造中,鄉村古建筑、祠堂、老林(家族墓地)、大樹已蕩然無存。農村建筑壽命平均僅15~20年。建筑需要沙子、磚頭、泥土、水泥、玻璃、鋼材、木材、石材等,其原材料大多是不可再生資源。頻繁改造農村,浪費了大量建筑材料,污染了生態環境。以前的鄉村改造是分階段進行的,而今天的“農民上樓”,由政府和開發商在短期內聯合操作,對建筑材料的大量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農民生活方式改變,生產活動難以開展。將社區集中成片,顯然有利于農民居住。然而,農民離農田遠了;牲畜、家禽、農機具不好上樓;生產不方便了。在云南農村,筆者了解到,村莊合并后的農民,原來走十幾分鐘就能到的農田,現在需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更重要的是,原來的村落布局,可將糞便、草木灰等廢棄物作為積肥使用,而“上樓”后的廢棄物只能進污水處理廠,加大了污染物處理難度,造成可再生有機肥浪費,不利于生態循環農業實現。
第四,村莊整合騰出來的土地農民難以獲得實際收益。山東另一縣級市,對960個村進行拉網式摸底,共查出農村拆舊區等土地2萬余畝,其中可用于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土地約5000畝。對這些騰出來的土地,開發商一可以變賣指標,二可以通過房地產開發賺錢。“農民上樓”后將不再擁有宅基地。雖有些農戶可以一次性得到10萬~20萬元的補助,但這些錢還要用于購買新居,農民手頭剩不下什么錢,可能還要負債。更關鍵的是,騰出來的土地農民說了并不算,而是開發商說了算。這樣,今后土地的增值部分,農民可能難以享受到。在商業行為面前,單一的農戶永遠是弱勢群體。
第五,部分“被城市化”農民可能會淪落為“三無”人員。目前的村莊改造模式,說穿了就是城市房地產模式的翻版,是城市房地產開發商進軍“不設防”的農村。有些農民交出宅基地后,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再加上不善經營,可能會變成“無土地、無工作、無社保”的“三無”人員。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個當年對農民極富鼓動作用的宣傳口號,如今正在中國部分鄉村變成行動。然而,我們建造的住房太多了,許多房屋變成了無人居住用以炒作的商品。如今,這股“歪風”吹到了農村。其實,農民對“被上樓”是本能抵觸的,一些地方出現了極端的自焚事件,但愿農民的抗爭能夠喚醒一些人的良知。其實,明白人都知道,一些地方搞的農民上樓工程,背后就是房地產開發工程,建筑質量差不說,一些高樓沒有電梯不能供暖,沒有考慮到農民的農業生產需求——農業機械,農戶養殖的雞、鴨、鵝、狗、豬等,很難上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