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伯伯的一句話
近日,我們在四川成都-遂寧做線路查勘,聽到橫山鎮一位農民伯伯的話:“現在搞農業的是3860部隊。”我很納悶,為何叫3860部隊,從事農業的應該是農民啊。一位同事說:“38,當然指的是婦女;60,指的是60多歲的老人,也就是說干農業的是些老人和婦女。”這讓我感觸很深,原來辛勤種糧食和蔬菜來養活這一帶的人竟然是最該養老的老人,和理應照顧孩子的婦女,而不是青壯年男子。
我為此產生極大的憂慮,“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這句話深刻揭示了農民與糧食在國家中的地位。然后,為什么年輕人不留在農田,不從事農業,為何農村會如此蕭條,長此以往會出現如何結局。
那位農民伯伯還說:“過去發生的十年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其實都是為了土地,為了土地,為了吃口飯,不知死了多少人。可現在沒人珍惜土地,不愿意在土地上干農活。哎,前天新聞里發展改革委表示明年將加強農產品市場價格監管,重點整頓糧油、棉花、蔬菜、農資流通和價格秩序,穩定農產品物價。生產農產品更沒什么收益了,這農業還有什么希望?等我們這些老人過了,還有誰來種田?”
老人說的話是真知灼見的,讓我聯想到很多的現象:
1、真正從事農業的是3860部隊。由于谷賤傷農,靠農業難以養家糊口。壯年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空屋,留下留守兒童,留下老人孤單度日,留下寂寞的農村。
2、農田拋荒。山上稍微高點或者山頂上,過去在農業學大寨開墾出來的旱地,長滿了茂盛的荒草和雜亂的荊棘,她們在默默哀怨,要知道過去是多么地綠油油、黃燦燦。
3、農產品價格低,寧可爛掉不賣。成都周邊的農村,有很多桔樹,然而桔子掛在樹上,不去采摘。而樹下長著的碩大的冬瓜,好好地都爛在地里。
4、水利設施荒廢,起不到灌溉作用。縱橫交錯的水利溝渠,昂首挺立的溝渠橋梁,都是改革開放前建設的。如今,溝渠里沒有水,甚至破敗,失去灌溉功能,讓人心碎。
5、農村的經濟條件差。很多破敗的房子,無人居住;看到很多破爛的泥房子、石房子,殘留著過去的精致手工,卻掩飾不住多年來的發展停滯;有漂亮的房子,僅為少數;而在建的,大都為在外打工賺到點錢的人家所建,而不是農業收入。
6、肥沃的水田被開發。由于納入成渝經濟開發區,沿線的鄉鎮都各自在開發,他們占用了最好的良田,用來招商引資,開辦工廠,而不是開墾荒山。失去的是年復一年可食用的綠色有機食物,而混凝土鋼筋決不能用來填飽肚子。洛帶鎮有位失去土地,安居“澳門特區”安置房的人抱怨現在實行的是新“三光”政策,果樹砍光,房子拆光,土地賣光,害得他們沒留一塊土地來養活自己,只能面對更大的生活壓力加入求業者大軍,為生計四處奔波。
李昌平說:“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這句話一直在耳邊回蕩。如果沒有人對農民伯伯說的話在意,沒有人去變革農村現狀,讓更多的壯年人充滿積極性地留在家務農,可以養家,可以養活我們。那么,三年自然災害極可能重現。希望政府、社會、個人重視三農問題,祝愿我們國家人人有飯吃,人人都健康,人人都快樂,人人有所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