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一篇關于農民合作社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昆明池 · 2008-11-1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前些天,香港媒體披露了一個這樣的消息,總書記在視察小崗村時提出“未來一項重要的土地流轉形式將是發展農民合作社”。然而,筆者不明白的是,像這樣涉及中國農村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總書記的態度竟然被國內主流媒體忽視得一干二凈。難道是香港文匯報在信口胡說么?我看不是。因為,早在今年9月中旬在河南農村考察時,胡錦濤即表示通過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經濟,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并希望繼續探索,更好地把農民組織起來,給農民帶來更多實惠。由此,筆者得出一個結論,主流媒體與主流學者之所以熱衷于所謂的“第二次土改”、“土地私有化”而對“農民走合作化道路”諱莫如深,恐怕恰恰說明“發展農民合作社”問題,正是他們嫉之如仇、恨之入骨的喉中骨鯁,同時也是當前圍繞“土地流轉”問題諸多爭論的一個要害問題。究竟當前我國農民合作社發展情況如何,怎樣才能確保農民合作社的社會主義方向?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為此,特將某市政協委員關于發展農民合作社的調查與思考轉載如下。雖然這篇調查有一時一域之限,但畢竟是來自農村的一個實際資料,希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共同關注這一問題。


  最近,我們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先后深入到蘭考、杞縣對農民合作社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農民合作社的基本情況與類型

  蘭考、杞縣兩縣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情況,總體上可以說,起步早,發展快,效果明顯,各具特色。兩縣最早的農民合作社都是起步于2003年。由于兩縣縣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僅僅四年多的光景,這些星星之火,已具燎原之勢。

  截至2008年8月,蘭考縣已有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93家,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共9792戶41903人;帶動農戶27649戶116125人。合作社參加和帶動的農戶數量占全縣農戶的比重占22.8%,其所涉及的人口數量約占全縣農民數量的22.6%。涉及的領域有種植、養殖以及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其中,種植業專業合作社24家,涉及農戶數5100戶;養殖業專業合作社33家3722戶;農副產品加工業合作社6家260戶;農機服務業合作社23家190戶;其他合作組織7家520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在種植業方面的經營規模已占全縣的比重的7%,在養殖業方面的經營規模占全縣的比重為18%,在農機服務業方面的經營規模占全縣的比重為15%,在農副產品加工業方面的經營規模占全縣的比重為1%。

  根據成員與合作社的關系,蘭考縣農民合作社的組織形式大致分三類:一是股份合作制的企業管理型。這類合作經濟組織中,成員入股額度大,成員數量少,約l 0余人到2 0余人,成員股金在一定的底線之上多少不等;整個組織嚴格按照企業運作,按股分紅和返利,并承擔風險。這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約占1/5。二是標準的合作社模式。這類合作經濟組織,涉及人員多,從幾十戶到幾百戶不等,甚至上千戶。每戶交納股金按土地畝數或者人頭數較為均等。在經營過程中,具有典型的合作社經營特色,即根據合作社與成員之間的交易額進行年終利潤返還。這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約占2/5。三是大戶帶動的松散合作型。這類合作社具有某種意義上的協會性質,是從協會向標準合作社的過渡形式。基本屬于同類產品的生產者,在大戶的協調和帶動下,成員們在產前、產中、產后階段,在統購、統銷、或者統一技術服務等方面有一定的合作關系,但是彼此的經濟合作較為松散和短暫,很少有統一賬戶管理。這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約占2/5。

  從經營所涉及的業務領域來看,蘭考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有五種經營形式:一是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如搞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充分發揮資金聯結農民的作用,促進合作社成員之間的資金余缺互助。二是在流通領域的合作。如在購買環節上,合作社統一購買化肥、農藥、種子,甚至生活日用品,為社員節省了開支。在銷售環節上,對產品實行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銷售。三是在加工領域的合作。如在有一定投資和技術含量的基礎上,進行無公害大米的深加工、原木畫深加工、蠶絲加工、建筑行業的合作等。四是在生產領域的合作。如土地入股型的無公害大米生產者合作社。五是綜合型的鄉級聯社。如儀封鄉鄉級農民生產合作社聯社。

  杞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66個,其中在民政和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有26家,擁有會員11303人,帶動農戶96862戶。在這些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中,屬于種植業的36個,畜牧養殖業的22個,其他從事技術服務、農資供銷等方面經營活動的8個。這些合作組織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專業合作社,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共有23家。另一種是農民專業協會,共有43家,其中在民政部門登記備案的3家,沒有法人資格。這些合作組織大部分都是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也有一部分是由有關部門牽頭組建的,如杞縣大蒜協會、杞縣養牛合作社等。還有一些類似于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形式的農民合作組織,它們大多分散于民間,一般以一個或幾個村莊的農戶為主體,主要以提供農業信息、技術服務和購買生產資料、銷售農產品為主要活動內容。這26家正式注冊登記的農民合作組織共有社員(會員)11303戶,占全縣農戶總數的4.9%,帶動農戶96862戶,占全縣農戶總數的40%左右。

  二、農民合作社的實踐昭示了破解“三農”難題的希望

  “三農”問題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使“一號文件”成了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專有名詞。中國社會發展到2004年,我國GDP已經達到1.5萬億美元,人均1150美元,財政收入達到創記錄的2.6萬億元。而問題的另一面仍然是處于“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城鄉差距逐步拉大的危局之中。時隔18年,中央一號文件終于再次回歸農業。在這一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出:“綜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胡總書記這一科學論斷客觀地說明了我國工業化的基本發展特征和根本指導思想,也宣布了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之后,重新開始了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偉大探索。正是在這個一號文件中,中央明確肯定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地位與作用,同時也為民間組織農民合作社的實踐指明了方向。

  1、發展農民合作社是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到新的歷史階段之后,從根本上破解“三農”難題的偉大探索。

  農民合作社的探索,與我們所習慣的“輸血”式解決途徑的一個根本區別,就是它是根據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規律、上層建筑必須適應生產關系規律,在農村經濟的組織形式方面的探索,自然具有治本之意。

  對農村經濟組織形式的探索,一直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早在1825年,當時空想社會主義學家歐文就通過在美國的印度安納州購置3萬英畝的土地建立一個有1000多人參與的合作公社來實踐自己社會主義社會的構想;到了1844年,第一個具備國際公認現代合作社基本原則的“羅虛戴爾公平先鋒社”順利誕生,合作社才成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新型組織制度安排。當今世界,合作社組織已經從農業到工業、從生產到消費,全方位地深入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國外的實踐看,發展最快、覆蓋最廣的合作社是農民合作社,已占全球各類合作社總數的36%。在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農民都參加了不同類型的合作社,合作社的立法也受到高度重視。

  我國的農民合作組織也早在民國年間就已開始進行。當時,不但南京國民政府支持,甚至一些高級官員、民間學者也是合作組織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在紅色政權所在地,黨和政府對發展農民合作組織更是大力支持。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農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從互助組、初級社再到高級社大概經歷了四年左右的時間,1958年開始邁進到了人民公社化階段。只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的全面推行,這種農民合作組織才開始在大部分地區消失。這在改革的初期沒有引起爭議,也沒有人認識到或者說基于各種原因不便表達家庭承包制與國家經濟體制轉型要求的相悖,在一定程度上“神化”了家庭承包的作用,以致農民在市場化的演進中逐漸處于絕對的劣勢。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一些相對發達地區農業產業化戰略的實施,這些地方才開始倡導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以解決農民與市場的對接問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就是從那時開始逐步發展起來。根據“一號文件”精神,這一年農業部和財政部也相繼出臺了各自的政策,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扶持合作組織的發展。農業部發布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范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央財政也拿出了5000萬資金作為配套措施。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又審議通過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賦予明確的法律地位。可見,作為協調分散經營的農戶與市場之間矛盾的一種制度創新,農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得到了來自各個層面的力量的注意和重視。

  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發展農民合作社的探索雖然起步較晚,但從蘭考、杞縣的實踐看,同樣顯示了強大生命力,可以說是破解“三農”困局的具有根本意義的途徑。

  2、農民合作社可以有效構建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要素,使一些小農經濟模式下根本無法解決或很難解決的難題迎刃而解。

  農產品的品牌化、農業新科技、新品種的應用與推廣、農產品生產安全方面的誠信建設問題,這是小農經濟條件下靠動員、靠教育、靠罰款也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通過農民合作社很容易就解決了,并且是完全是在農民自覺自愿的情況下得到了解決。蘭考南馬莊村的主要糧食作物就是大米。雖然品質好,但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老是賣不上價錢。2005年他們成立了該鄉第一個農民合作社——南馬莊無公害大米協會。在這個協會的統一組織、指導下,會員們實行標準化種植,先后通過了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QS認證等九項認證,并注冊了兩個大米商標。直接使其產品進入北京、深圳市場,價格也由當地的每公斤3元左右分別提高到10.22和12元。杞縣孟寨村的經濟作物主要是大蒜,已有20多年種植歷史。去年4月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村里100戶300多口人參加。合作社針對大蒜常因農藥殘留問題影響銷售的情況,一方面組織社員按照無公害標準進行統一種植管理,一方面申請無公害產地認證和產業認證,大蒜銷售也上了網,價格也要比普通大蒜高上一截。今年大蒜又出現了滯銷。孟寨合作社靠無公害標志“風景這邊獨好”,鮮蒜一揭皮就賣了5毛錢一斤,價格還是比人家高了不少。現在他們的玉米、土豆也搞了產品認證,還被河南省農業廳命名為名優產品。

  現在,通過學習應用最新農業科技成果、引進高產量高效益農產品新品種、推廣無公害生產模式、進行品牌化生產經營,已經成為農民合作社組織生產經營的標志性主體活動。蘭考縣儀封鄉農民合作社聯社現在正在忙的事就是搞合作社社員的農產品認證。這些產品不僅有小麥、玉米、紅薯等大宗產品,還有蘋果、葡萄、辣椒、蘆筍、蠶繭等經濟作物產品、甚至原木畫、板材加工等深加工產品,都在爭取認證之列。其中,辣椒已于2008年4月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認證。杞縣大蒜協會通過努力,2002年為杞縣大蒜注冊了商標,2003年贏得了河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最近又爭取了農業部和國家進出口檢驗總局給了一個大蒜地理標志的認證和大蒜標準化生產區建設項目的承包。

  合作社成立之后,長期被束之高閣的農業新科技、新品種也成了農民合作社的搶手貨。杞縣辣椒協會成立近四年來,每年七八月份都要給會員舉辦一次大范圍的技術培訓,聘請深內外辣椒專家為會員授課,受訓人員達到4000多人,推廣辣椒先進栽培技術3項,免費編寫印發技術資料7.6萬份。近幾年大蒜市場出現疲軟。孟寨合作社就在調整種植結構上動腦筋。他們了解到,省里有個專家能把紅薯產量提高成1萬多斤,有水果型的、有淀粉型的,出粉芡率能到33%。前幾天,合作社就請他到村里講了兩天,老百姓聽了勁頭很高,一致贊成共同努力,讓紅薯再形成一個產業。

  農民組織起來了,既使他們有了進入市場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同時也使他們日益迸發出參與競爭、駕馭市場的熱情。隨著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迅速發展,杞縣農民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縣從事農產品貯運、購銷的農民經紀人已多達6000人,僅從事大蒜購銷的經紀人就達3000多人。一到辣椒種植季節,杞縣辣椒協會就一方面利用開封農林信息網積極向外發布信息,邀集各地客商聯系收購事宜;另一方面積極向會員們發布全國各地辣椒種植和市場供求信息,用以指導會員們的辣椒種植數量。蘭考南馬莊合作社一年內就購買了13臺電腦,并全部上了網,村民們不用出門就可知天下事,了解各地市場信息。

  3、農民合作社可以有效地打破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釋放被長期壓抑或閑置的農業潛力和資源,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土地流轉問題是多年來農村經濟發展中必須面對的新問題。農村實行“大包干”以后,農村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方式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農業產業化要求的矛盾日益尖銳,農業生產適度規模化經營的呼聲日益強烈。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外出打工農民日益增多,土地撂荒現象嚴重,即使民間進行一些轉包,也多不規范。有的轉包時間過長,一定幾十年,甚至超過了中央第二輪土地承包期限規定;有的是轉包出去以后大撒手,轉包土地用途沒有嚴格規定,有些被悄悄挪用作非農項目,無形中侵蝕了耕地面積,威脅國家糧食安全。于是,土地流轉問題又提上了議事日程。但從目前媒體報道的流轉方式來看,大多有利有弊,難以兩全。比如,我們河南沁陽土地拍賣經驗,看樣子是將土地流轉規范化了,但這是以我國經濟一直能夠健康快速發展不可能出現危機為判斷前提的。事實上,在全球經濟危機這個大環境中,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一旦出現這種危機,這些外出打工的農民就不得不返鄉務農。這樣,他們面對十分規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流轉協議,這些農民工要收回自己的承包土地將十分艱難,極易產生大的社會問題。所以,當前土地流轉問題又是一個兩難問題。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市農民合作社那里就可以看到對這個“兩難”問題的成功破解。蘭考縣南馬莊村是一個無公害大米生產基地村,原有耕地被分割為一條條兒一塊塊兒,加上外出務工者較多,其承包耕地更是影響合理耕種。這兩種情況的存在,既影響農業生產的適度規模經營,有可能影響全村大米的生產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2007年,該村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基礎上,將農民手中的土地轉包回村集體統一管理和耕種。一方面使外出務工者在獲得轉包費的前提下安心打工;另一方面使外出務工者的承包耕地得到有效合理的保護,提升了本村大米的整體質量.實現了“土地增效、農民受益,的雙贏效應。當年就入股和轉包土地200畝。今年又拿出500畝與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種植優質水稻,作為“蓮花”牌大米的生產基地。具體做法是,大米品種、使用肥料全部由對方提供,田間管理也由對方委派農業技術專家指導,社員們的任務就是嚴格按照對方要求進行種植和管理。按照合同要求,對方按每畝340元的標準付給合作社土地使用費;合作社將收獲稻谷按每畝750斤的標準提供給對方,多出部分自己可以作為勞務費用留用,也可按協議價賣給對方。合同還專門注明,無論發生旱災或澇災,合作社按實收產量提供給對方稻谷即可,對方亦應支付全部土地使用費。南馬莊這樣的土地流轉,既深受農民群眾歡迎,又可解農民的后顧之憂,當是目前最好的土地流轉方案。

  農村金融缺位是嚴重制約農村發展的老問題。由于農業貸款風險大、擔保機制缺失以及商業銀行經營戰略的轉移,商業銀行涉農貸款逐年減少,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力度削弱。2004年召開的中國農業國際投融資論壇披露,即使常常自稱為“農民自己的銀行”的中國農業銀行,2003年全部貸款只有10%投向了農村,而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這個比例是98%。以開封市為例:截止2008年5月末,全市金融機構貸款252.82億元,其中,農業貸款 29.7億元,僅占全部貸款的11.74%。從增幅來看,2003年—2007年間,開封市金融機構貸款總額由2003年的199.3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49.1億元,增幅達24.99%;農業貸款由2003年的26.5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9.4億元,增幅僅為10.94%,遠遠低于貸款的增長幅度。尤其令人憂慮的是,在對農“輸血”日益減少的同時,農村經濟“失血”現象卻是日益嚴重。據對蘭考縣調查,2001-2007年,全縣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存款雖然大幅增長,但支持“三農”的貸款寥寥無幾,導致縣域資金累計上存外流約83.4億元,年均11.9億元。據了解,我市每年各金融機構的存貸差就多達70多億元,是國家對農民補貼的許多倍。所以,如何妥善解決農村金融支持問題也是長期困擾農村發展的老大難問題。農民合作社的出現同樣給這一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曙光。南馬莊合作社下屬一個資金互助會,就是一種積極嘗試。互助會有會員75戶,資金3.5萬元,成立兩年半時間,會員共借用資金90筆,近10萬元,為會員們解決了不少生產生活中的資金困難。農民說它最能體現團結互助精神,真正做到了“集千家之毫厘.解一家之危難”。現在這個互助會已經正式更名為“南馬莊資金互助合作社”。另據江蘇一些地區的經驗,他們成立合作社之后,小的資金需求自己就可以解決,大的資金需求,也由于實力的增強大大減少了銀行對貸款質押的擔心,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難貸了。

  農機資源的整合問題也是發展農村經濟必須正視與解決的問題。我們知道,農業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硬件是農業的機械化程度,軟件是農業科技水平。毛澤東同志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可謂一語中的。然而,我們的機械化現狀怎樣呢?在農戶擁有率上,基本上是家家都有,但除了農忙季節用上幾天外,幾乎是戶戶閑置;在農機結構上,則數量龐大,大型專業機械極少,一到焦麥炸豆的關鍵時刻,還得請外地收割機械幫忙。農機資源浪費、難以進行有效整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農村經濟主體的單門獨戶性質。蘭考城關五爺廟成立的農機合作社為我們解決農機具等生產資料的資源整合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鑒。這個農機合作社9戶社員,15臺機械,動力全部在75馬力以上,都是大型農機具。今年剛剛組建,他們就承包了本村收割任務,并且開始了跨區作業,服務范圍南到湖北,北到秦皇島,以后要逐步擴展到寧夏等地。合作社的紅火,又吸引了9個農機戶要求加入他們的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在我市雖然還不算多,但它們帶給我們的啟示還是令人鼓舞的。

  4、農民合作社可以增強農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談判地位,實現農民之間的相互救助,促進農民增收。

  農民合作社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有四:一是提質提價增收。由于參加合作社,可以較好的運用最新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優質高產品種,實現農產品的品牌化,優質自然可以實現優價。同時也由于農民經營活動組織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避免農戶之間的無序競爭,增強自己的談判地位,實現較高收入。蘭考、杞縣兩縣實踐證明,凡參加合作社的社員,一般來說,僅農產品銷售環節增收就可達10%以上。二是降低成本增收。農民合作社一般都有個“幾統一”,并以此來降低生產成本。比如杞縣興發養牛合作社。他們2007年初成立以來已發展單位57家,其中養殖成員146戶。他們實行的是統一飼料供應、統一引進品種、統一育肥牛的銷售、統一防疫、統一養殖技術和飼養管理。成立一年多,僅購進飼料和引進品種兩項,就為社員變相增收300多萬元。三是降低市場風險增收。不論是這些農民合作社、還是那些專業協會,由于市場信息的通達,事實上減少了大量的盲目生產。尤其是訂單農業的發展,效益更為明顯。蘭考南馬莊合作社的大米出名之后,已經開始了“購米包地”經營。就是消費者預付定金,在南馬莊承包一塊地,這塊地產出的大米實行專供。這樣既能保證生產者高價賣出大米,又能保證消費者買到可追溯的新鮮健康的大米。現在開始的與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同樣屬于這種性質。不但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基本排除了市場風險,能夠確保較高的收益。此外,組織化程度高一些的合作社還可以實現利潤分紅,更優秀的還可以通過合作社興辦的其他產業實現就業增收。

  三、發展農民合作社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且還是加強農村政治文明建設、構建和諧農村的必由之路

  任何經濟形態都不可能是純粹的經濟行為,其組織方式必然結成特有的生產關系,其共同利益必然產生特有的政治訴求,其理想追求也必然創造他們特有的文化形態。農民合作社也不可能例外。他們社員之間相互平等的組織方式,決定了合作社形成的生產關系只能是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社員們的共同利益決定了合作社的政治訴求,必然是廣大農民在農村政治、經濟生活中當家作主、共同致富;其理想追求決定了合作社文化必然是追求平等、文明、團結、進步的先進文化。蘭考、杞縣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實踐正在證明這一點。所以,發展農民合作社決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它對于加強農村政治文明建設、構建和諧農村,同樣具有不可估量的深遠意義。

  1、農民合作社的建立,有利于有效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進而確立農民在農村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推動農村政治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農村。

  從蘭考、杞縣兩縣的實踐看,農民合作社的舉辦,使長期處于一盤散沙的農民群眾組織能力大大提高,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明顯加強,農民在市場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得到確立。
  由于組織能力的加強,一是合作層次正在逐步拓展。辦得好的合作社已經開始由簡單的生產范疇合作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生產經營范圍高層次發展;有的正在形成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一體化經營的生產經營體系格局。二是輻射范圍逐步擴大,生產基地輻射到周邊地區甚至跨區域,經營領域、合作空間逐步拓展。三是對農戶吸引力愈來愈強,成員不斷增加。四是內部管理規章制度逐步建立。

  通過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使一家一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進行有效對接,有效緩解了單門獨戶的農民難以進入市場的問題。一是產銷各環節實行統一行動,形成農民有效進入市場的載體。二是品種、技術、病蟲害防治、標準、銷售“五統一”,不但為農民節省了開支、增加了收入,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農民在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加強了農民在農資價格方面的談判地位。三是建立信息網絡平臺,擴大產品銷售范圍。四是培育品牌,擴大合作組織產品的影響。

  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提高給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也帶來了意外驚喜,那就是通過農民合作社,架起了政府與農民溝通的橋梁。一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農民反映在生產經營中的訴求,提高了農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話語權,也為政府開展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據。二是政府可以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把國家三農政策、各種信息、新品種、新技術等有效地傳遞到千家萬戶,把政府的要求變成農民的自覺行動,從而轉變政府職能,降低行政成本,改進領導方式。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會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等系列化服務,可以解決一些政府包不了、村組辦不了、農民個人辦不成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農民合作社凸現出來的這些優勢,不僅有利于農民融入現代市場經濟體系,而且大大加快了農民融入現代生活,提高現代意識和現代文化素養的過程。

  2、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有利于廣大農民共同致富,抑制兩極分化趨勢。

  相對于過去大力倡導的“公司+農戶”模式來說,農民合作社更受農民歡迎。“公司+農戶”模式所強調的主要是“效率”,而農民合作社則主要體現為“公平”。前者雖然有利于農產品的規模化經營,但很難實現絕大多數農民共同致富,即使被帶動農戶,其收益也只能仰仗公司對市場的適應能力,一旦出現市場災難,這些農戶往往成為“冤大頭”,血本無歸。最近釀成重大社會問題的沈陽“蟻力神”事件就是證明。另外,這個模式也從根本上漠視了農民在農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容易拉大農村的貧富差距,形成新的雇傭和依附關系,不符合構建和諧社會要求。而農民合作社模式則完全不同。一是這種模式確保了農民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社員之間的關系是平等關系,是農民自己的經濟體;二是惠及面大,農民參與度高,有利于廣大農民共同致富;三是有利于培養農民的主體意識,提高其政治文明素養。

  3、農民合作社是當前農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最佳形式,有利于農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是農民走向現代化的必要前提,也是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基礎。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蘭考縣南馬莊。五六年前,這個村還是一個出了名的亂村,兩年換了五任班子。縣鄉組織工作隊,多次入村解決問題,往往是“按下葫蘆起來瓢”,東邊剛撲滅了火,西邊又冒起了煙。社會很不穩定,更談不上什么發展。自從他們2005年組建第一個農民合作社以來,情況完全變了樣。村里相繼成立了無公害大米合作社、資金互助合作社、食用菌種植合作社,老年人協會、文藝宣傳隊、建起了圖書室和健身廣場。不但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開始了影響更為深遠的社會主義現代鄉村文化建設。他們在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的同時,按照“村莊綠化、庭院凈化、池塘美化”的要求建設了村文化廣場,鄉村人文景觀蓮藕池也正在規劃建設之中。他們連續兩年開展了“好婆婆”、“好媳婦”、“十好文明戶”、“十大孝子”等評比活動,促進了文明新風的形成。擁有65名會員的文藝隊,分為盤鼓隊、腰鼓隊和秧歌隊。兩年時間,還帶動周邊村莊成立了四支文藝隊。這個文藝隊還多次縣里的文藝活動與體育比賽,在全縣05年度的秧歌大賽中取得了第四名。縣心連心藝術團在全縣巡回演出時,他們用自編自演的節目和專業演員同臺演出十場,贏得了陣陣掌聲和好評。他們根據自己發展歷程自編自演的豫劇《南馬莊》還搬上了中國農業大學百年校慶的舞臺。在文藝隊的影響下,村里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自發成立了南馬莊老年人協會,經常協助村委和合作社開展工作。每星期二、六下午為活動日,一到活動日,文化大院內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熱鬧非凡。現在這里成了遠近文明的先進村,先后榮獲蘭考縣委“先進五好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縣政府“新農村工作先進村”、開封市委“先進五個好村黨組織”、開封市政府“生態文明村”、“市級文明村”、河南省民政廳“民主法制示范村”、河南省委組織部“全省五個好村黨組織”等稱號。

  四、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推動農民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

  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體到農村,這個“最廣大的人民”就是最廣大的農民群眾。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發展農民合作社的工作就不僅僅是針對某些“三農”問題的權宜之計,也不僅僅是要將從事專業生產的農民、或者某一部分農民組織起來,其最終目標應是將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體農民組織起來,使其成為廣大農村最基本的經濟組織。這方面,我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蘭考、杞縣發展農民合作社的實踐,雖然紅紅火火,有聲有色,但普及面仍然太小。截至目前,蘭考縣合作社參加和帶動的農戶數量占全縣農戶的比重占22.8%,正式社員(會員)僅占全縣農戶總數的5.9%。杞縣正式注冊登記的農民合作組織中,參加和帶動農戶占全縣農戶總數的40%左右,但正式社員(會員)僅占全縣農戶總數的4.9%。針對我市發展農民合作社的實際,要注意解決“重視對經濟拉動快的專業協會發展,而對普通農民組織生產合作社關心支持不夠”、“側重農民合作社的經濟意義,而忽視其在推動農村政治文明建設、構建和諧農村方的深遠影響與作用”、“注重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農民合作社建設,而忽視偏遠落后地區發展”等片面認識,切實加強領導,采取切實措施,將發展農民合作社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健康發展。建議成立市、縣、鄉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總結、研究、指導全市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工作。

  要強化培訓、示范與引導,推動農民合作社的健康發展。鑒于我市農民合作社大多起步慢,不少農村地處偏僻,信息相對閉塞,強化對合作社負責人、合作社社員的有關知識培訓就顯得十分必要。培訓內容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市場營銷、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等。要及時組織合作社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參觀考察,不斷提高其認識水平和組織能力。要做好示范引導。選擇產業化發展規模相對較好、龍頭企業相對較多的地方,建立、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點單位,以充分發揮優秀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和影響力,提升合作社組織層次和發展水平,促進合作社的健康發展。也可以選擇有大學生村官的村莊做合作社試點,把大學生培養成合作社的輔導員。要幫助農民合作社健全規章制度,規范運作。要積極為農民提供農民合作社章程、入社申請書、社員證、農民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等有關規章制度樣本,為建立農民組建合作社提供便利和規范。要在大力推動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基礎上,逐步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組織、生產、經營方式,并使之逐步規范化。需要指出的是,我市各地農業發展水平不一,農民對合作的需求多種多樣,現實中存在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必然的,決不能要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整齊劃一。對那些成員聯結比較緊密、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合作經濟組織,通過規范化建設,賦予它們應有的市場主體地位,提高其生產經營能力和對農民的帶動能力。而對于尚處于發展初期、聯結比較松散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仍然要一如既往地給予鼓勵和支持,充分發揮其組織農民參與生產經營的作用,絕不能進行強行規范。

  農民合作社是農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偉大創造,對待這一事物,各級黨委、政府不能袖手旁觀,任憑其自生自滅,必須給以熱情支持與幫助,推動其健康發展。鄭州、焦作等市為推動它的發展,每成立一個農民合作社支持3萬元經費。有些地方還為縣鄉從事農民合作社發展工作的機構和人員提供了較好的辦公場所與工作經費。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的。

2008年9月28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