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精神貧困與大學生對解決三農問題的貢獻
劉老石
談到農村,我們馬上就會把它和貧困聯系到一起。農村的貧困是眾所周知的,除了東部少部分地區外,絕大部分農村還徘徊在溫飽邊緣,甚至還有3000萬人口在溫飽線以下。
為了幫助農村發展,尤其是特困地區解困,國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一些社會團體也為這些地區送去了扶貧物資,但結果與期望卻是相反,這種給錢給物的扶貧措施最終非但沒有使這些地區富裕起來,相反甚至還滋生出了“等靠要”的懶漢風氣,后來這種被稱作“輸血”式的扶貧方式逐漸被拋棄;隨之而來的是修路,送技術、送文化,人們稱之為“造血”的扶貧方式,扶貧方式由“輸血”轉為“造血”。不久人們發現雖然血造出來了——路有了,農技推廣站有了,文化站建立了,但卻幾乎對貧困地區沒有任何幫助。且不說那些措施本身耗費巨大,更重要的是這些耗巨資建立的東西基本成為了擺設,沒有達到期望的效果。這種所謂的“造血”扶貧的辦法也被證明不可行。
這種結果讓許多扶貧工作者和農村問題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明明肉有了,血造出來了,有血有肉的人卻沒有站起來呢?還缺什么?是不是還有些什么更重要的工作被我們遺忘了?
另外的一些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進一步的反思:為什么有些地方,本地各種資源都很豐富,但是反而不如自然資源稟賦很差的地區發展的快?有些地區雖然有發展的比較快,人們衣食豐足,但是人們卻空虛無聊、無所事事,村里出現的問題并不比貧窮的村子少,各種社會問題、各種公益事業也難以解決,有時甚至是越發展麻煩越多?
農村——精神最為貧困
稍有農村經驗的人都知道,農村的基礎設施已經破敗殆盡,各項公益事業昨日黃花,科技進步空中樓閣,醫療衛生紙上談兵,青壯年和有些知識文化的勞動力絕大部分流失,農村已經沒有可以推進自身進步的人才。村民們似乎都在默默地等待,但如果你問他們在等什么,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在等待什么。農民就是在這種等待和孤寂中變得越來越麻木,走向“絕望”。
農民已經變得越來越懦弱,失去了最起碼的戰勝困難的勇氣、決心和意識,完全沒有了自信力。不僅僅單個個體如此,整個村整個鄉也是這樣。如果你問他們缺什么?他們就說缺錢、缺市場、缺技術,什么都缺,問他們怎么解決?他們一般會告訴你就等待政府的扶貧、外界的支援。他們甚至也會很坦率地讓你幫忙修路、自來水、賣農產品。如果哪個村選舉違法、干部有問題,個人權利受到了侵害,或者默不作聲,私下埋怨,實在忍受不了就上訪,找青天,跪在衙門口哭訴。
我們始終難以明白的是,五十、六十年代,盡管我們的生產能力和物質狀況和今天相比差距巨大,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農民給人們的印象卻是戰天斗地,氣概豪邁。他們克服困難,改造農田,改進技術,興修了無數的水利工程和道路。我們在農村能夠見到的基礎設施,大部分是那時候修建的。人們主動去參與基層政府的管理工作,農民們組織起來,改善社會,活躍生活,把自己看作是鄉村的主人。但是今天,農村技術進步了,生產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各種物質條件也改善了,農村外的城市支持也有更大的可能,更有能力做事情,但是今天的農民卻變得無所作為了。
這是為什么?農民怎么了?驕氣了?墮落了?智力變低了?農民曾經有的自信哪里去了?是什么導致了農民如此的頹喪?
我們會首先想到是因為市場經濟造成了小農經濟的無法自信,基層政權又沒有盡到自己的義務,農民素質需要提高等等。
但是這卻遠不是主要原因。
根本的原因在于農村的非組織化。目前農村已經如同一盤散沙,缺少必要的凝聚力;與此同時基層政府除了要糧要款、刮宮流產之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基層的整合能力基本喪失,靠基層政府和現有的農村組織力量根本沒有辦法把農民再凝聚起來,更沒有辦法從內部產生出推動農村向前走的推動性因素。沒有這些,不僅農村的各項事業沒有辦法進行,富裕小康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處于松散狀態的農戶依靠個人的力量肯定沒有能力克服自然給予的困難,一個人無法治理水旱荒災,一個人也無法應對市場的挑戰,一個人也就無法應對來自政府和其他群體的利益侵害。最后的結果必然是自信心的喪失。所以表面看來農民的精神貧困表現在個人素質和能力的下降,但是根本原因卻是農民沒有自己的組織,失去群體關愛。失去組織的農民個體在市場經濟和強大的政府面前是無法做到自信的。沒有了自信之后,也就只有他信,依靠別人了。
失去了自信的農民不再有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一旦遭遇困難,理所當然把責任推給了政府。基層政府,面對如此巨大的要求,他們也無能為力,所能做的事情最多也只是給些物質援助,后來連物質支援也難以做到。然而因為這種單純的物質扶貧的主導思路是錯誤的,忽視了對農民本身精神的生長,它把政府當作了扶貧的主體,忘記了脫貧的主體應該是農民本人。所以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有時結果甚至是適得其反。
除了政府的原因之外,農村的精神貧困還源于農村自身缺少外來信息的有效流入。由于貧困導致的各種信息載體如廣播電視報紙書籍的缺乏,同時由于農村人員流動也很少,使得信息流動很少,最后導致農民缺少外來的激勵,甚至與外界隔絕。農民為了得到一些可用信息,必須花費平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很多人只好從廢紙中,從不多的廣播中獲得相關信息,有的甚至要花錢賄買中央的政策和相關法律。更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地方政府甚至還有意識地阻礙信息的傳播渠道,使得農民很難得到相關的中央政策和國家法律,在的甚至還會有意地對傳播中央精神的農民進行非法拘禁和各種形式的打擊迫害。本來農民還是相信和依靠中央的支持的,但是基層的現實是連最基本的中央支持都無法獲得。
與此同時,由于農村信息傳播無利可圖,利潤太低,公司只能從農村退出。所以指望用市場的方法來達到信息傳播,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既沒有外來的精神支持,也沒有內在的精神生長可能的農民,如同沙漠上的孤樹,最后自然也就根本不可能有精神生長出來。
解決農村的精神貧困,依靠基層政府不可能,因為政府實在無法或者無能力應對如此龐大的精神需求,更何況其主導思路還是錯的;依靠外來公司不可能,外來公司和農民之間僅僅是一種利益交換,有時甚至還是對農民的利益的侵害。這兩者都沒有可能讓農民的內在精神生長起來。
農村精神生長,農民的精神成長只能依靠農民自己,依靠農民自身組織的成長。但首先就必須在這些村民中找到當地的能夠帶動農民精神成長起來的農民帶頭人。這些人是精神成長的火種,也是現有的村莊中讓村民能夠重新煥發起斗志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對農民的幫助必須從精神扶助開始,這就是所謂的“扶人先扶志。”這種扶貧我們稱之為“精神扶貧”。這是未來農村工作中最為根本也是最為重要的東西。
大學——蛇還沒有來的伊甸園
因為大學代表了人類現階段幾乎最先進的知識進展狀態和學術研究成果,所以人們一般也會以為大學也應該成為人類精神的發源地:大學不僅創造了知識,也應該創造人類的精神。
但是,遺憾的是,大學也是一個精神同樣貧困的地方——智慧的蛇還沒有來的伊甸園,人類精神還沒有誕生。
中國大學的這種精神的貧困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們已經不能肩負起一個時代的使命,甚至無法讓自己負起對自己的責任來。面對市場經濟的挑戰和時代給予的責任,這些被稱為時代先導的大學生們給與的回答是逃避、玩世和自私自利。
這種精神貧困主要原因在于落后的、缺乏責任感的、機械式的教育體制的影響。這種教育體制弊端表現在:
一是封閉式的教育。說得好聽一些,就是象牙塔式的教育,說的不好聽就是書呆子教育。中國的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被裝入鐵罐子中,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在被罐裝著。沒有機會走向生活,實踐社會。本來到了大學階段,終于有機會出來走入社會,但是剛剛換口氣就被重新裝入鐵罐子中——太大的就業壓力和學術傳統的慣性。這種罐頭產品可想而知其新鮮度極差,罐裝食品又怎么可能和時代保持同步?
另一是機器教育。在封閉式教育的同時,與之相輔相成的是更為令人不解的機器教育理念。本來有血有肉的人卻一定要被培養成沒有理念的動物。單純的技術教育,缺少最起碼的人文關懷,這樣的生產過程所得的產品最好的也不過是螺絲螺母,不能稱為一個真正的人。后來興起的所謂的素質教育更被一些人簡單地理解為能力教育,他們以為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生存技巧就是素質。其實這不過是告訴這些螺絲螺母如何扣緊,不脫絲而已,只是機械教育的另一種表達方法。還有些人把素質教育理解為唱歌畫畫;更有些學校把素質教育理解為文科,開幾門文科課程!
在這種發展主義和科學主義的教育理念之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怎么能夠期望他們成為“好人”?又怎么能夠擔負起一個民族的復興使命?道理其實很簡單,沒有一個一流的人才培養理念,絕對不會有一流的人才創生?
所以,雖然大學的投入在增加,硬件設施在不斷地改進,但是我們期望的人才卻越來越少。當有些學校發生學生殺人,有些學生因為父母窮而把遠來探親的父母趕走,有些學生為了享樂而賣淫,這一切也就不再是什么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大學精神貧困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大學里信息傳播體制不足而導致的信息資源嚴重浪費。
本來大學校園是全社會信息最為富集的地區,在大學的校園中有著眾多的新信息的創生源,那里的老師們的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創作活動、各種學術研討活動都成為一個重要的信息源;那里有全社會平均數量最大的圖書擁有量,有最為密集的圖書分布率;那里有最為完備的學習配套設施,有完整配套的學習硬件系統;也有最為分類齊全的學科門類,當然還有最為用功學習的學習群體;還有學習時間最長的、最為集中的時間安排,平均最寬的網帶和密度最大的電腦;所以大學校園是全社會信息流量最大的地方,也是信息資源最為富集的地方,同時也更是文化更新最快和知識產品最具活力的地方。所以,這里理應成為先進文化的發源地。這些信息如果充分流動可以部分地彌補學校教育體制的不足。但是,由于信息流動渠道存在著問題,這里最終成為信息資源浪費最為嚴重的地方。
這不僅僅是因為這里的書籍陳舊,教學方法老化,知識產品投入產出之比極低,知識產品轉化率也極低,而且也是因為這里知識更新最慢,改革成效感最低。那里的學生可以花費四年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習并沒有很大用處但卻決定命運的英語,背誦毫無創造力的概念公式和他們導師那些只是為了混職稱的無用的文字垃圾,目的只是為了一個文憑。近年來尤其如此,我們幾乎看不到大學有任何哪怕是輕微的明顯改進,中國改革幾十年了,但唯有大學幾乎原地不動。面對大學我們有著比農村更大的荒漠感,面對今天的大學我們幾乎絕望。
所以,就在信息最為富集的地方恰恰發生著信息資源的巨大浪費,那些滿臉渴求的青年們最后只是獲得大海中的幾滴水。這是大學?大學的目的?
伴隨這種浪費又加之以“南轅北轍”的人才培養思路。最后結果就必然扭曲了人才,把那些本來不進入大學可以正常生長的人才最后變成了畸形的人才,變成了廢材。
所以,我們終于發現:大學——已經不再是人才產生的地方,雖然它可能在促進知識的增長,但是另一方面它其實更是在創造著精神的貧困,在創生著對社會的反動。
如果一個民族連學校,甚至大學都不能增進民族或者個人精神的生長,那么這個民族怎么還能看到希望呢?我們又怎么能夠期望民族精神的生長呢?
大學生的支持——讓農村的精神重新生長出來
在目前農村基本格局沒有可能根本轉變之前,我們還不能期望單獨依靠現有的基層政府渠道來解決農村精神貧困問題,同樣,僅僅依靠農民自身也很難自發的組織起來并進行自我啟蒙和動員,讓精神成長起來。
農民的精神生長需要一個象征符號和最必要的一點酵母。
能夠作為精神象征和啟發農民這種精神凝聚的東西,在現在基層政府還無意識或者無法承擔此重的情況下,最好有一個沒有利益相關的志愿者隊伍介入,來打破目前的這種相互分割的利益格局。但是由于我們還沒有成熟的志愿者行動傳統可以依靠,而我們能夠看到的NGO隊伍又過于職業化和幼稚,很難依靠他們完成農民的教育工作。所以我們必須尋找一個真正具有奉獻精神并且數量龐大的志愿者隊伍。
恰逢此時,在現有的大學教育制度下,顯然還無法從根本制度上促進現有的教育體制進行變革,大學生必須自己尋找可以增長自己的實踐能力和開闊眼界的機會。伴隨著農村問題的日益突出水面,伴隨著人們對農村的綠色和自然的向往,更多的大學生已經把奔赴到農村去當作自我實現和能力鍛煉的手段。事實上已經有非常多的大學生開始自愿地進入農村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這種活動就大學生主觀傾向而言,相當部分到農村去的大學生不是為了農村發展,而主要是為了自己的能力增長。但是,即使是為了自己的發展也必須做出大量的有益于農民的援助性的活動,這種活動可能是進行扶貧——以自己的有限財力對農村進行幫助,例如有些大學生把舊的文具、舊的衣物捐獻給農村;也可能是進行教育支持,也可能是進行農村調查。甚至有可能是簡單的旅游(即使是旅游也會帶動別人對農村的關注)。所有的這一切都從某種程度上幫助了農村的進步,受到了農民的歡迎。
但是這樣的活動雖然有積極意義,卻并沒有抓住大學生自己的優勢和農村的根本問題。
其實,大學生支農最好的方式是抓住大學生自己的精神貧困和自己現有的奉獻優勢,以及農村的精神貧困和農村對自己潛在的教育優勢,進行互補式的精神扶持,達到大學和農村精神的雙向成長。我們應該意識到:大學生精神貧困的地方正好可以用拯救農村的精神貧困來達到自我拯救;拯救農村的精神貧困的行動正好也同時拯救了大學生自身的精神貧困。雙方正好互相補足,互相增長。大學生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根據農村的需要,把相關精神增長信息傳播到農村,激勵農村精神的生長。
一種實踐經驗是幫助建立農村的信息傳播站,找到那些在農村中關心公益事業愿意為大家服務的農民帶頭人,讓這些帶頭人作為大學生和農村的信息橋梁,大學生志愿者無償地提供給這些負責人精神激勵和相關信息,再讓這些信息站的負責人把這些信息免費地向農民發放,同時反饋農民的信息需要;通過這些大學生志愿者的工作,尋找專家和研究機構為之找到答案,然后再把這些信息反饋給農戶。信息的傳播必須有信息的內在的接受和擴散者,這個載體必須是一個很有公益心的農戶,這個農戶將會逐漸形成農民的一個信息中心,同時也是個精神生長點,是一個農民有可能粘結在一起的核心。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把這些帶頭人塑造成為農村的精神方面的帶頭人(這個帶頭人可能是村兩委,也可能是某些科技或者種田能手,也可能是一些公益帶頭人,但無論是哪一類人,首先必須有道德的感召力),讓農民自身產生可以依附和團結的核心力量,農民精神將會在此生長。雖然這只是開始,但是在農村畢竟產生了精神生長的因子,這個農村的精神凝聚因子如果能夠萌發長大,將逐漸形成農村的新的凝聚力并進一步形成農村的合作,產生出農村精神來。
另一種更為有效的做法是努力促進大學生和鄉村的共建。讓那些富有朝氣和活力的大學生到農村去,農民會因為這些富有獻身精神的大學生的作用而產生一種崇敬感,得到一種精神傳輸,這樣就產生了一種可以凝聚的可能,這種精神可以傳播、渲染,最后被農村中的一些先進群體或者先進分子接受,以此為契機,農村就有了一種合作。在此基礎上,大學生們可以幫助農村建立一些群眾團體,比如文藝演出隊、婦女協會、老年人協會等等,因為大學生的作用也因為這些團體本來就深得農民的需要(只是因為沒有人帶頭而沒有可能建立起來)。所以大學生的到來其實就給農民提供了一種合作的機會和可能,大學生們如果能夠因勢利導,這些群眾團體會很容易建立起來。在此以后,如果能夠獲得大學生行動、社會團體和社會各個階層的繼續關注和呵護,這些初步建立的農民團體就會進一步發展、扎根、擴大。這些就是農村精神的真正生長點。獲得了凝聚好處的農民從此不會輕易放棄這種團體,他們會不遺余力地維護自己的組織。農民的理性、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是足以信賴的。
從目前的經驗看,大學生們已經成功做出的農民發展的典范,其基本發展思路就是這樣。
可能會有很多人疑惑不解:理論上都認為自古農民善分不善合,為什么農民會有如此大的合作可能呢?
溫鐵軍老師認為,這主要歸因于毛澤東時代遺留下來的社會公平觀念和狀態,這種觀念和狀態已經深入農村人心,尤其是那些中老年農民的頭腦中,這使得中國農村社會非常重視社會公平問題。中央政府也因此非常在意社會公平問題,在憲法、一些基本法律上,都承諾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在宏觀環境上就為農民的基本利益要求提供了最大的支持。農民建立各種組織和維護權利的依據就是中央政策。這其中包括了婦女的平等地位,“婦女是半邊天”。婦女的地位曾經是很高的。所以,今天婦女和一些發展中國家比,并沒有非常懸殊的性別差別。
毛澤東時代的遺留下來的另一個重大遺產是良好的農民組織意識和狀態。從1949年毛澤東建立新中國以后,在中國農村進行了大量的農村組織化工作。建立了大約80萬個合作社,建立5萬個左右的人民公社。組織化程度之高甚至最偏遠的鄉村也都有了農民的基本組織。每個合作社里都有婦女聯合會和兒童、青年團體組織。
雖然目前這些組織已經很弱,但是對于農村占主體地位的中老年人而言,這種運動式的教育讓他們對組織化記憶猶新。這就使得農民很容易組織起來,那些婦女組織、青年組織馬上可以恢復起來。在農村中最多的人口是中老年人和婦女,他們對幾十年前的農民合作、文藝團體、婦女團體互幫互助都非常的熟悉,這些人很容易合作,很容易團結。
在農村,大學生們受到了農民熱烈的歡迎,農民給予大學生們的一切足以讓大學生們享用終生,很多人就因為到農村去了一次就自身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同時很多鄉村就因為有了大學生的到來發生了振動,甚至從此走上了自立自強謀求發展的道路。農民感謝大學生的支援,大學生們感激農民的給予,雙方的精神同時生長。
也正因為如此,這種新鄉村建設為主導的大學生支農活動才得到了大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并很快蔓延開來。而農民也已經感受到了這種朝氣和希望,紛紛邀請大學生到自己的村里支援。
新鄉村建設運動及其一般經驗
從2000初開始,在著名的經濟學家溫鐵軍博士的推動下,許多民間團體共同努力開始了一個 “新鄉村建設運動”[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NRRM)],這個運動的核心內容是促進農民的精神自立和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的提高。
現在已經做的工作包括五個方面:
1.進行農民社區組織和發展的人才培訓;建立了推進農民組織化和精神成長的流動性的培訓機構和新鄉村建設學院。免費地培養優秀的農民社區帶頭人,為農村培養組織、技術、社區工作、社區服務的人才。
2.為農民的組織化召開一些交流和研討性的各種會議,其中包括一些高層和農民直接對話的會議。這對于推動政府、知識界加快和農民的交流起到很好的作用。
3.在全國建立農民的組織化試驗基地;在中國各地農村建立組織化實驗基地和培訓機構。目前已經建立了幾十個實驗基地和100多個研究觀察點(信息站);
4.創建了專門為農民服務的媒體和網站,促進農民組織化和權益維護方面的信息溝通和交流;農村版雜志,家喻戶曉的必讀書。有大批的農民志愿者主動加入進來無償的宣傳和推廣這本雜志。
5.建立了進入城市工作的農民工人的技能培訓機構、權益維護組織和工會準備,促進進城農民權益的維護和能力發展。農民工文藝演出隊和培訓團體建立了起來。
雖然這項運動還剛剛開始,但是一些在村級的各種形式的農會組織已經建立起來,有些是經濟互作組織,有些是社會公益組織,有些是農民的權力維護組織,有些是農民工會。這些組織進行了不僅僅維護了本地的經濟發展和維護了自身權利,而且很好的影響了公眾的關注和中央政府的決策。
在所有的活動中,都有大學生的身影,大學生志愿者是主力軍。有大批的志愿者參與對農村的服務,大學生到農村服務如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全社會已經形成了對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關注的熱潮;農村問題已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全社會都知道農民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中央政府也把農村問題列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的拿出更有成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新鄉村建設運動的一些經驗:
第一, 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讓農民組織起來,農民必須組織起來。
第二, 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讓農民自己說話。
第三, 要完整理解村民自治的內容,自治不只是選舉一個內容,全面進行鄉村的建設和發展。
第四, 農村的最大貧困是精神貧困。要提高對農村的精神支持,增加信息流入。輸血——造血——精神成長
第五, 解決精神貧困要有一群具有犧牲精神的志愿群體,大學生志愿隊是農村精神扶貧的主導力量。“大學生是紅軍”。
第六, 所有既定的項目都要經過一定的改造,與當地基層政府和村民的需要結合。
第七, 農村發展要多種支持結合:外界強大的精神支持+宏觀制度上保障+必要的物質支持(最好可以再生)。
第八, 做農村發展要有合適的切入口,現階段要重視個體精英的推動力量。
第九, 解決農村的問題要少花錢,多勞動投入。
第十, 高舉三個代表,堅定不移地和中央站在一起。
我們相信新鄉村建設運動是農村全面發展的的開始,大學生們可以從這場運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有所貢獻;參與這場運動的大學生們必將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潮流中得到鍛煉,得到發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