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的十大信念
毛澤東政治經濟學是一座博大精深、義理淵明、個性顯著、信念堅定的精神寶庫,它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中國政治經濟學領域里的普遍應用,而且充滿了中華民族強烈的唯物辯證思維、首創意識、經典再造與深厚的人文情懷,大力推動了中國經濟從“一窮二白”向繁榮富強的偉大跨越,代表了社會主義國家獨立于全球腐朽沒落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外文明發展的新高峰。
理論是觀念的集成,意識的升華,一切社會、一切國家、一切人物的經濟思想或理論,無不打上了本階級思想或理論主體自身之精神信念的深刻烙印,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理所當然地閃耀著毛澤東精神信念的萬丈光芒!歸根結底,毛澤東的精神信念就是閃耀在毛澤東政治經濟學里的活的本質與靈魂,毛澤東的精神信念就是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無產階級本性及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道義原則、哲學旗幟與創新路標!
今天的世界經濟,已經進入了各種經濟制度大開放、大競爭、大整合、大取舍的全球化時代;今天的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必須放眼世界的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新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資本主義經濟強國尤其以美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突出地把最自私最貪婪最野蠻的信念規則置于其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理論核心,由此加快推動其大力度、深層次的戰略創新,全力爭奪世界經濟領導權,企圖形成全球資本主義的利益霸權。
在這樣激烈的國際競爭時代,背離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是不行的,繼承西方經濟學理論牙慧的洋奴主義也是行不通的,放棄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偉大精髓更是不行的。這正是我們重溫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目的之所在——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偉大信念,是照亮中國經濟巨輪滾滾向前之全球征程上不落的紅日,是中國全球經濟發展戰略設計、調動和組合國內國外一切積極因素不可或缺的精神指南!
第一節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國格信念
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捍衛中國之尊嚴與國格不容動搖的理論底線,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立足點。它的完整表述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一信念貫穿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始終。
“革命是自主,建設也是自主。”在經濟建設問題上,毛澤東始終堅持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描繪出中國經濟的發展之路。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這些經濟綱領完全是中國獨立自主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產物,在中國傳統經濟學理論里是罕見的,在馬克思主義現成的書本上找不到,在蘇聯老大哥的“經驗寶庫”里也沒有。
獨立思考、“以蘇為鑒”,走中國自己的路,這是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特點。1956年4月4日,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毛澤東明確地提出:蘇共二十大給我們的教益,“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在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我們是主張自力更生的。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體軍民的創造力。”
“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么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我們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對帝國主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我們強調自力更生,我們能夠依靠自己組織的力量,打敗一切中外反動派。”
“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干工業、干農業、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驗,也一定要研究外國的壞經驗——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
這些論述可以說是毛澤東對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論的高度概括。正是在這一偉大理論信念的激勵與動員下,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奮發圖強,戰勝了資金、技術、設備、經驗均嚴重不足的困難,以及帝國主義的封鎖等不利的情況,創造了那么多無法用所謂的西方經典經濟學理論解釋的“人間奇跡”:紅旗渠、大寨田、大慶油田、萬噸巨輪、成千上萬個水庫,甚至把兩彈一星也送上了天。在不太長的二十多年里迅速建立起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今天,堅持毛澤東“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國格信念,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什么時候中國經濟背離“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偉大信念,什么時候中國經濟就會墜入喪失獨立性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精神附庸、“與國際接軌”的規則附庸、“參與低端分工”的業務附庸的全面奴化之境。與此相應,失去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信念的中國,不僅在全球高科技創新大戰中就會乏善可陳,鮮有掌握全球頂級核心知識產權的戰略突破;代表中國經濟主權的國內經濟立法活動,就會受到以美國為主的西方跨國公司的干擾擺布;而中國經濟的命脈、中國的金融控制權,必然日趨旁落在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者的手中。這更是防止中國經濟在全球化進程中易于沉淪迷失、有辱國格的警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警覺,堅持和發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信念,
正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繼續奮勇前進。
第二節 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歷史信念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所在。作為中國人民最偉大的民族英雄,毛澤東心中總是裝著人民、信任人民、為著人民,其政治經濟學理論無疑體現著“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歷史信念。
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擁有無限的創造力,蘊藏了極大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精神,是中國經濟向深度、廣度和高度進軍的主要依靠力量。毛澤東深情地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群眾中蘊藏了一種極大的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
我們應當相信人民——方向明確、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意氣風發的中國人民,將掌握中國的命運,創造中國的財富,并戰勝一切困難與挑戰:“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我們應當相信黨,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如果懷疑這兩條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除了黨的領導之外,六億人口是一個決定的因素。人多議論多,熱氣高,干勁大。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象現在這樣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意氣風發。”
“社會的財富是工人、農民和勞動知識分子自己創造的。只要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又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不是回避問題,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任何人間的困難總是可以解決的。”
依靠人民,是我們的取勝之法寶;服務人民,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應該使每一個同志懂得,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而只會被我們所壓倒。”“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今天,堅持毛澤東“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歷史信念”,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財富轉移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強有力地改變著大國競爭的格局與國民利益的分配,中國當然也不能置身于世外。須知,中國社會的財富是中國人民自己創造的,這些財富的服務目標只能是中國人民,而不能是中外貪婪腐敗的官僚和資本家。我國堅持毛澤東“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歷史信念繼續開拓前進,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政治命運進而掌握自己的經濟命運,必然迎來更加偉大而輝煌的成就!中國共產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正行進在這樣的偉大時代!
第三節 群眾做主、群眾受益的管理信念
社會主義中國是人民的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勞動者即人民群眾擁有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和事業的權利,這是勞動人民最大最根本的權利;同時,還享有相應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人民群眾是中國經濟的管理主體,也是中國經濟的受益對象。“群眾做主、群眾受益”的管理信念,是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突出特點。
為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指出,蘇聯只講勞動者的享受權,不講勞動者的管理權,是不對的。而管理權才是最大最根本的權利,沒有管理權,受益權就得不到保證:“我們不能夠把人民的權利問題,了解為國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險等等權利。”
企業管理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毛澤東的管理創新更是帶有顯著的中國特點、中國氣魄與中國風格:“企業如何管理的問題,這也就是人與人的關系問題。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對企業的管理,采取集中領導和群眾運動相結合,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不斷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等等。這些方面都是屬于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是改變還是不改變,對于推進還是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都有直接的影響。”
管理創新體現著管理決策者對經濟發展模式的思考與設計。毛澤東主張中國的企業管理走“政社合一”、“黨委掛帥”、“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兩參一改三結合”的道路,這樣做就是尊重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增強人民群眾監督,領導和干部一刻也不脫離人民群眾,也是從動員人民群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角度出發的。
鞍鋼憲法尤其是體現這一管理理論精髓的設計典范。1958年11月,毛澤東最早提出“兩參一改三結合”的原則。1960年3月,毛澤東在對鞍山市委報告的批示中,又對這一原則做了進一步的明確:即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技術人員、工人、干部三結合。這樣高度重視,多層次設計,得到國家層面肯定與推廣的鞍鋼憲法,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基本模式與科學方法。
必須說明的一點是,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也就是人民利益的突出表現,鞍鋼憲法的重點就是強調政治掛帥,突出政治解放是煥發廣大人民首創精神的基本條件,政治運動是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的強大推動力,由此展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當家作主的精神風貌,體現了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積極主動性,體現了政治與經濟、革命化和現代化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以上重點介紹了“群眾做主”,現在簡要介紹一下“群眾受益”。
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毛澤東領導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以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為動力與目的。在分配問題上,兼顧各方利益:“我們歷來提倡艱苦奮斗,反對把個人物質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時我們也歷來提倡關心群眾生活,反對不關心群眾痛癢的官僚主義。”“總之,國家和工廠,國家和工人,工廠和工人,國家和合作社,國家和農民,合作社和農民,都必須兼顧,不能只顧一頭。無論只顧哪一頭,都是不利于社會主義,不利于無產階級專政的。這是一個關系到六億人民的大問題,必須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間反復進行教育。”
毛澤東強調:“要從全體人民的統籌兼顧這個觀點出發,就當時當地的實際可能條件,同各方面的人協商,作出適當的安排。”“在分配問題上,我們必須兼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對于國家的稅收、合作社的積累、農民的個人收入這三個方面的關系,必須處理適當,經常注意調節其中的矛盾。”
今天,繼續堅持毛澤東“群眾做主、群眾受益”的管理信念,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和主導的社會主義經濟,作為公有制經濟代表的國營經濟,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踐行毛澤東“群眾做主、群眾受益”的管理信念的優秀典范。然而那些貪婪腐敗的現實卻讓人民失望而憤怒,在那些群眾不能當家做主、黨委班子陷于癱瘓、不講政治原則的大型國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對外合作中,因為缺乏有效的制約與監督,出現了招商腐敗、收購腐敗、拍賣腐敗、消費腐敗、管理腐敗、特別是高管高官腐敗等各種腐敗現象;相應地,企業的巨大收益也特別地向中外資本家、一些政府和企業的官僚主義者傾斜,人民群眾的利益被無恥地掠奪和出賣了。周永康、蔣潔敏、李春城、王三運等等的腐敗案例就是典型的寫照!因此,加強和完善黨的監督,堅持反腐敗斗爭,深化國營企業的管理改革,牢牢掌握國營經濟全球化的控制權,是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使命!
第四節 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的整體信念
中國經濟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各條戰線,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只有在整體上做到統籌兼顧、綜合平衡,才能使健康、科學、協調、均衡的經濟發展成為可能。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制度優勢、國家計劃的強力實施,是毛澤東實現“統籌兼顧、綜合平衡”整體信念的有力保證。
毛澤東把統籌兼顧作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項戰略方針,突出強調地提出來,有著廣泛的指導意義。這里的統籌兼顧,是指對于全體中國人的而不只是對于部分人的統籌兼顧:“……統籌兼顧,是指對于六億人口的統籌兼顧。我們作計劃、辦事、想問題,都要從我國有六億人口這一點出發,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統籌兼顧的戰略方針,當然也要關注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比如糧食問題、災荒問題、儲備問題、就業問題、教育問題、社保問題、醫療保障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關系到全國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實行統籌兼顧,不僅有利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同時也有利于維持社會穩定,做到安定團結。正如毛澤東所說:“統籌兼顧、各得其所,這是一個戰略方針。這個方針,就是調動一切積極力量,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實行這個方針比較好,亂子出得比較少。”
對于解決生產與生活這對矛盾,同樣需要統籌兼顧。毛澤東強調生產是基礎,必須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他說:“沒有生產就沒有生活,沒有多的生產就沒有好的生活。”同時,毛澤東歷來也反對忽視人民生活的偏向,他說:“建設了社會主義,丟了人民;建立了重工業,丟了人民,這是不成的。”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著名的《論十大關系》講話中,從十個方面,論述了綜合平衡、積極平衡這一重要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
中國經濟的總體結構是相對平衡的,中國的經濟規劃沒有犯和蘇東國家一樣的忽視農業、輕工業與重工業的關系而使之嚴重失衡的結構性失誤:“在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上,我們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我們比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作得好些。像蘇聯的糧食產量長期達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問題,像一些東歐國家由于輕重工業發展太不平衡而產生的嚴重問題,我們這里是不存在的。”
在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上,毛澤東尤其注意相對平衡布局,三線建設正是平衡理論的產物:“我國的工業過去集中在沿海。”“這不是說新的工廠都建在沿海。新的工業大部分應當擺在內地,使工業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備戰,這是毫無疑義的。”“好好地利用和發展沿海的工業老底子,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來發展和支持內地工業。”
在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方面,毛澤東提出要鞏固各民族的團結,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避免蘇聯民族關系嚴重失衡的不良局面在我國出現:“我們著重反對大漢族主義。地方民族主義也要反對,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點。”“我們要誠心誠意地積極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在蘇聯,俄羅斯民族同少數民族的關系很不正常,我們應當接受這個教訓。”
當前繼續堅持毛澤東“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的整體信念,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地方和部門無論在經濟格局還是在利益分配上,均已背離了這一偉大信念,造成了經濟失調、產能過剩和一系列非常深刻的社會矛盾與經濟矛盾。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扭曲經濟配置和利益分配原則,甚至使一部分人貪污腐敗暴富起來的現象,嚴重傷害了絕大多數人的經濟利益;忽視亦工亦農,離土不離鄉,農村工業化,而推行孤立的城鎮化,加深了某些地方農村經濟社會的貧困;在產業引進方面,盲目、重復,以致引起沖突,甚至搞內部尋租競賽,給外商創造從中漁利的機會;在向外發展方面,不明敵情、孤軍奮戰,缺乏應有的整體規劃與有效的戰略協同;在應對世界經濟大勢的運籌方面,缺乏周密調研、難以運籌帷幄,缺乏整體的感知能力、把握能力與主導能力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和全國人民正在努力貫徹毛澤東“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的整體信念和習近平治國理政理論,深化改革,理性發展,著力解決上述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
第五節 實事求是、駕馭矛盾的動力信念
人類社會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矛盾體系,其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構成了兩對密切相關、緊密聯系的矛盾,是社會經濟的基本矛盾,它們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只有實事求是地承認、分析和正確認識這些矛盾,才能駕馭矛盾,避害趨利,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因此,“實事求是、駕馭矛盾”,是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動力信念。
早在1937年8月,毛澤東就在哲學論著《矛盾論》中,強調了矛盾的普遍性及其對于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社會的變化,主要地是由于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階級之間的矛盾,新舊之間的矛盾,由于這些矛盾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推動了新舊社會的代謝。”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全國第八次代表大會分析了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認為:“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面對社會矛盾,共產黨員應當實事求是地分析和看待矛盾:“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模范。因為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只有遠見卓識,才能不失前進的方向。”
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問題,毛澤東在《讀蘇聯〈經濟學教科書〉談話》中進一步給出了答案:“沒有矛盾就沒有運動。社會總是運動發展的。在社會主義時代,矛盾仍然是社會運動發展的動力。”“我們要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為綱,來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問題。”
毛澤東又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做了進一步的詳細論述:“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不過社會主義社會的這些矛盾,同舊社會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罷了。”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中,實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國建設的十大問題,也就是十大關系,十大矛盾,提出了駕馭矛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
“提出這十個問題,都是圍繞著一個基本方針,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一共講了十點。這十種關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我們的任務,是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當前繼續堅持毛澤東“實事求是、駕馭矛盾”的動力信念,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在強大的美帝國主義主宰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情況下,中美經濟的戰略矛盾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向外發展的關鍵矛盾。如果我們不能實事求是,而相反卻刻意回避這一對抗性矛盾,勢必迎合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使中國經濟在全球化進程中充滿挫折、舉步維艱。實事求是地分析中美經濟的戰略矛盾,是成功地駕馭這一矛盾并將之轉化為中國經濟與各國經濟合作共贏之動力的必要前提。因此,既不必害怕矛盾,也不需要回避矛盾。我們繼續堅持毛澤東“實事求是、駕馭矛盾”的動力信念,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于“一帶一路”國際協調發展戰略,既克服洋奴主義,又反對霸權主義,在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偉大進程中,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國際合作、互利共贏的全球遠征必將迎來新的偉大勝利!
第六節 反對爬行、激情躍進的趕超信念
毛澤東認為,中國不能走其他國家技術發展的老路,堅決反對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一窮二白然而人口眾多的中國,必須鼓足干勁,點燃熱血,激情躍進,高速發展,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完成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對于資本主義強國的全面趕超。這就是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反對爬行、激情躍進”的趕超信念。
毛澤東把盡量采用先進技術看作是中國現代化建設成敗的關鍵,反對爬行,提倡趕超:“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
人口眾多、一窮二白,既是中國的突出弱點,也是中國的顯著特點,在毛澤東的眼里這正好有利于描繪中國建設的趕超之路:“除了別的特點之外,中國六億人口的顯著特點是一窮二白。這些看起來是壞事,其實是好事。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
實際上,毛澤東激情躍進的趕超信念,更來自于帝國主義一百多年來對中國的野蠻侵略、掠奪和壓迫,面對日益殘酷的國際競爭。他說:“中國是一個大國,但又是一個窮國。敵人希望我們永遠窮,就是那些朋友,……有的也未必愿意我們超過他們,還得靠自己喲!我們還要走得很長很長的路,我們要贏得時間。像老太太那樣一步一步扭不行,像一般人那樣走路也不行,要像比賽跑步那樣,非鼓足干勁不可”。
對于超越資本主義的最大強國美國,毛澤東內心更是抱有強烈的危機感與使命感。半個多世紀前,毛澤東就說過:“超過美國,不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應該。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中華民族就對不起世界各民族,我們對人類的貢獻就不大。”毛澤東甚至警告說,趕不上美國就要被開除球籍!“美國建國只有一百八十年,它的鋼在六十年前也只有四百萬噸,我們比它落后六十年。假如我們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應該超過它。這是一種責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塊大地方,資源那么豐富,又聽說搞了社會主義,據說是有優越性,結果你搞了五、六十年還不能超過美國,你像個什么樣子呢?那就要從地球上開除你的球籍?”
正是在毛澤東激情躍進、趕英超美的偉大信念指導下,運十、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還有一系列的國防高科技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此,我們請問那些揪住大躍進的某些局部的、一時的失誤,甚至一些人為的破壞,而喋喋不休地污蔑和攻擊的敵對勢力及其歷史虛無主義,難道中國經濟只能奉行爬行主義、洋奴主義的奴隸思想而永遠匍匐于歐美之后嗎?然而,這才是死路一條,中國共產黨和我國各族人民決不會上當!
當前,繼續堅持毛澤東“反對爬行、激情躍進”的趕超信念,仍然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中國要在全球競爭中超越美國,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的復興,中國人民要擁有高度的共同富裕的文明生活,沒有大無畏的創新斗志,沒有激情躍進的趕超精神,這些目標怎能完成?“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將毛澤東兵法融于華為公司戰略發展實踐的任正非先生,以挑戰極限、逐鹿全球、趕超第一的雄心魄力,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二十多年里就發展成為全球通訊技術的王者,其實力與速度令歐美通訊巨頭無不膽顫心驚。這從實踐上證明了,中國的全球趕超之路不僅可行,而且將戰無不勝!當中國經濟在各大主要產業中,都能產生一個或者幾個像華為公司一樣反對爬行、激情躍進的趕超勇士時,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領先全球的時代就會到來!
第七節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奮斗信念
毛澤東歷來提倡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勤儉節約的辦事原則。艱苦奮斗是對于中國革命的漫長性與艱巨性的正確回應;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是愛惜國力與民力的必然體現。應該說,毛澤東終其一生踐行著“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奮斗信念,為我們樹立了崇高的榜樣。
艱苦奮斗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是我們執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證。毛澤東指出:“我們民族歷來有一種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要把它發揚起來。……共產黨歷來提倡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這種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與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不能脫離的,沒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發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沒有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也就不能執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在干部中必須掃除一切無需艱苦奮斗、就能僥幸取勝的投機心理。毛澤東說:“干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幸取勝的心理,必須掃除干凈。”
中國革命的漫長性與艱巨性,更加要求我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毛澤東強調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關于勤儉節約問題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需要執行一個勤儉建國的戰略方針。毛澤東說:“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
勤儉節約是我們辦一切事業的原則,無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在將來也不過時。毛澤東指出:“勤儉辦工廠,勤儉辦商店,勤儉辦一切國營事業和合作事業,勤儉辦一切其他事業,什么事情都應當執行勤儉的原則。這就是節約的原則,節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原則之一。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現在還很窮,要使中國富起來,需要幾十年時間,幾十年以后也需要執行勤儉的原則……”。
注意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艱苦奮斗,反對大吃大喝。毛澤東在建國前夕的鄭重警告,對于當前改革開放中一些地方和部門放肆地講排場、追求豪華、鋪張奢靡、不惜浪費的作風,依然有著警示教育意義:“為了迅速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和市鎮上的工業生產,在消滅封建制度的斗爭中,必須注意盡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一切可用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采取辦法堅決地反對任何人對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破壞和浪費,反對大吃大喝,注意節約。”
當前繼續堅持毛澤東“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奮斗信念,仍然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必須深入反思熟慮的是,物質的畸形繁榮、“接軌”的洋奴思想、浮躁的夸富心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風口浪尖,我國一些地方和部門,飄飄然地干下了那么多違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原則的所謂“政績大事”:有錢投資數百億給迪斯尼在上海建立入侵中國的橋頭堡,卻在上海人民的住房保障上裹足不前;有錢在華爾街做一些不倫不類的“國家形象廣告”,卻在中國人民最珍視的國家獨立奮斗信念的傳播上置若罔聞;寧肯給外資入華鋪路搭橋、慷慨配套,謀取私利,卻舍不得給事關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保和醫保增加投入;講排場,比闊氣,大搞豪華樓堂館所建筑,卻舍不得增加扶持貧困地區的撥款……這樣做十分不利于中國的獨立強大、踏實奮進;這樣背離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作風,勢必助長腐敗墮落、奢侈浪費;這樣的作派,既不符合我們黨的一貫提倡,也不是中國人民需要和歡迎的。因此,我們必須高度警覺起來,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奢侈腐化!繼續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奮斗信念,把反浪費、反腐敗的斗爭進行到底!
第八節 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工作信念
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辦事,與人合作,為人民服務,勇于擔當,繼續努力,向著既定目標行動,做出應有貢獻,從而帶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生活改善,國家富強。工作就是斗爭,越是有困難,就越是要斗爭,就越是要主動承擔這樣的工作,這樣的工作者才是好同志;全心全意,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已奉公,埋頭苦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樣的工作精神,才是可尊敬的。可以說,做事情,比貢獻,崇尚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克已奉公、埋頭苦干”,代表了毛澤東的工作信念。
1945年10月17日,毛澤東在《關于重慶談判》一文中,就有這樣兩段關于工作的著名論述:“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艱苦的工作就象擔子,擺在我們的面前,看我們敢不敢承擔。擔子有輕有重。有的人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揀輕的挑。這就不是好的態度。有的同志不是這樣,享受讓給人家,擔子揀重的挑,吃苦在別人前頭,享受在別人后頭。這樣的同志就是好同志。這種共產主義者的精神,我們都要學習。”
這些論述將不怕苦難、不懼艱苦、迎難而上、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工作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對于中國革命與中國建設,“我們需要的是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
歸根結底,共產黨員必須將個人利益服從于總體的利益,以克已奉公、埋頭苦干為光榮,以消極怠工、貪污腐化為恥辱。毛澤東指出:“共產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于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極怠工,貪污腐化,風頭主義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已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毛澤東尤其強調,干部也是普通勞動者,干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與勞動人民一起工作,這是一件聯系群眾,改造干部精神世界的大事。“必須堅持干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制度。我們黨和國家的干部是普通勞動者,而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干部通過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同勞動人民保持最廣泛的、經常的、密切的聯系。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一件帶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義,防止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
為了改變中國的貧窮面貌,達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想境界,需要全體人民包括青年們的辛勤勞動、團結奮斗。毛澤東教導說:“要使全體青年們懂得,我們的國家現在還是一個很窮的國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根本改變這種狀態,全靠青年和全體人民在幾十年時間內,團結奮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富強的國家。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給我們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
當前繼續堅持毛澤東“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工作信念,也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應該看到,時下之中國,自私自利、消極怠工、假公濟私、投機取巧等可鄙現象,在工作中大量存在;而克已奉公、埋頭苦干等無私奮斗的精神,卻顯得缺乏、難能可貴。究其根源,就在于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舊的意識形態依然存在,自私自利的傳統觀念自由泛濫;同時,西方以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為核心的所謂“普世價值”、“自由主義”等西方意識形態入侵,個人主義和西化思潮泛濫。西方帝國主義搞亂中國的圖謀就靠的是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價值觀,西方最恐懼的價值觀卻是毛澤東提倡的為人民服務的中國集體主義精神。因此,中國經濟全球化的取勝之道就在于:在制度上,堅持和發展壯大公有制經濟,正確有限地利用資本主義,做到公私兼顧,互利共贏,共同富裕,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力量;在觀念上,大力提倡“大公無私”、“無私奉獻”的集體主義價值觀,以抗拒西方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個人主義價值觀;在工作上,義無反顧地將毛澤東所倡導的克已奉公、埋頭苦干的偉大信念繼續發揚光大!
第九節 學習借鑒、平等互利的國際信念
在中國和外國的關系上,毛澤東認為應該向外國學習,展示了中國的勇氣和智慧。由中國首倡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平等互利關系的規則典范。“學習借鑒、平等互利”,體現了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國際信念。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指出我們要學習借鑒外國的長處和優點,揚棄外國的短處與缺點,抵制批判外國資產階級的腐敗制度和思想作風:“我們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我想是提得對的。現在有些國家的領導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這個口號。這是要有一點勇氣的,就是要把戲臺上的那個架子放下來。”“應當承認,每個民族都有它的長處,不然它為什么能存在?為什么能發展?同時,每個民族也都有它的短處。有人以為社會主義就了不起,一點缺點也沒有了。哪有這個事?應當承認,總是有優點和缺點這兩點。”“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外國資產階級的一切腐敗制度和思想作風,我們要堅決抵制和批判。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去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學的方面。”
歸根到底,我們學習的目標乃是為了建設一個社會主義新世界:“我們能夠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毛澤東學習借鑒、平等互利的國際信念,還集中體現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中:“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半個多世紀以來,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經受了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促進了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不僅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倡導者,也是忠實的奉行者,中國在國際交往上要堅決拋棄有違平等互利價值觀的大國主義傲慢態度:“我們決不可有傲慢的大國主義的態度,決不應當由于革命的勝利和在建設上有了一些成績而自高自大。國無論大小,都各有長處和短處。”
即使對于帝國主義國家,也要做一些平等互利的工作:“至于帝國主義國家,我們也要團結那里的人民,并且爭取同那些國家和平共處,做些生意,制止可能發生的戰爭,但是決不可以對他們懷抱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當前繼續堅持毛澤東“學習借鑒、平等互利”的國際信念,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借鑒外國成敗的經驗教訓;同時,拋棄外國的短處與缺點,抵制批判外國資產階級的腐敗制度和思想作風——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少走彎路、后發制人,從而超越全球競爭對手的重要必修課。平等互利、友好合作,將為中國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提供容易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從而優化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在國際上增加我們的朋友,減少我們的阻力。堅持毛澤東“學習借鑒、平等互利”的國際信念,我們要力避兩種不良局面的形成:一種是對于富國、強國,中國要站直了腰板,不能奉行屈辱的洋奴主義;一種是對于窮國、小國,中國要真心相待、平等相待,不能奉行傲慢的大國主義。這樣,中國經濟的全球化事業,就會更加接近成功。
第十節 敵我分明、制度決勝的革命信念
無論革命還是建設,分清敵我永遠是極端重要的;分不清敵我,就等于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社會主義事業是嶄新的事業,它不僅需要直面資本主義的競爭,還要警惕其潛藏在我們內部的敵人破壞與和平演變的黑手。毛澤東對社會主義最終必將戰勝資本主義充滿信心。這就是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敵我分明、制度決勝”的革命信念。
我們不是在真空中搞建設,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仍然面臨著各色各樣的敵人,多年來相當囂張的帝國主義敵對勢力及其歷史虛無主義就是突出的實例。國內外的階級敵人企圖從內部進行腐化、分化、破壞、瓦解、顛覆政權、改變顏色的陰謀活動一天也沒有停止過。正如毛澤東明確指出的:“在拿槍的敵人被消滅以后,不拿槍的敵人依然存在,他們必然地要和我們作拚死的斗爭,我們決不可以輕視這些敵人。如果我們現在不是這樣地提出問題和認識問題,我們就要犯極大的錯誤。”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論述了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指出必須堅決鎮壓反革命,剔除這一破壞因素對中國所造成的危險:“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極因素,破壞因素,是積極因素的反對力量。”“鎮壓反革命還要作艱苦的工作,大家不能松懈。今后,除社會上的反革命還要繼續鎮壓以外,必須把混在機關、學校、部隊中的一切反革命分子繼續清查出來。一定要分清敵我。如果讓敵人混進我們的隊伍,甚至混進我們的領導機關,那會對社會主義事業和無產階級專政造成多么嚴重的危險,這是大家都清楚的。”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是敵我之間的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他們之間的勝負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毛澤東指出:“資產階級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無產階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在這一方面,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
社會主義國家由于共同的性質、利益和理想,加強合作,共同對敵,是完全必要的。展望未來,社會主義制度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國家是完全新型的國家,是推翻了剝削階級而由勞動人民掌握權力的國家。在這些國家間的相互關系中,實現著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相統一的原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理想把我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社會主義制度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這是一個不以人們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不管反動派怎樣企圖阻止歷史車輪的前進,革命或遲或早總會發生,并且將必然取得勝利。”
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大競爭、大對決中,一定要警惕和平演變這只黑手:“帝國主義的預言家們根據蘇聯發生的變化,也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中國黨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我們一定要使帝國主義的這種預言徹底破產。”
當前繼續堅持毛澤東“敵我分明、制度決勝”的革命信念,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認清誰是中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敵人,這是中國經濟全球化的首要問題。一切在正面上對抗或者在暗地里破壞中國經濟全球化的帝國主義勢力和資產階級壟斷寡頭,就是中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敵人。一般說來,在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中國人民的勤勞奮斗面前,這些敵人對于中國經濟的全球崛起,采用正面圍堵封鎖和直接對抗的方法往往并不是非常見效。因此,在暗地里陰謀破壞,包括制度詆毀、戰略誤導、規則轄制、思想統戰、行業斬首、策反或培養內奸、派遣第五縱隊、瘋搞歷史虛無主義等等,均成為國際敵人對付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手段。殘酷的敵我斗爭,正以喬裝打扮的各種姿態,擺在中國崛起和經濟發展的面前。作為中國經濟全球化主導者的中國政府,必須意識到的是:不分敵我、麻木不仁、被動挨打、任其破壞的時代應該結束了!分清敵我、清醒奮起、主動應對、爭取勝利的時代已經到來!
總而言之,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十個偉大信念包括: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國格信念,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歷史信念,群眾做主、群眾受益的管理信念,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的整體信念,實事求是、駕馭矛盾的動力信念,反對爬行、激情躍進的趕超信念,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奮斗信念,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工作信念,學習借鑒、平等互利的國際信念和敵我分明、制度決勝的革命信念。這些偉大的信念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它們絢爛奪目、交錯縱橫,猶如紅日之光芒普照世界,構成了中國經濟全球崛起的精神背景與觀念指南,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到底,爭取不斷的勝利。
放棄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指導是錯誤的,教條主義地理解毛澤東政治經濟理論也是錯誤的,機械主義地照搬照抄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某些具體觀點還是錯誤的。毛澤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創造性,正是集中反映在毛澤東這個全球第一偉人的精神信念之中。這些偉大的精神信念短小精悍,句句真理、字字珠璣,樸實堅定、歷久彌新,必將經得起全球化的任何推敲與考驗,必將無可爭辯地成為中國經濟全球化的理論舵手與精神航標。經歷了四十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必將由此而進入到一個更加覺悟奮進的新時代!
物質的進步乃是為了人類精神的解放,經濟的發展乃是為了人類大我的實現。還需要強調的是,毛澤東從來不單純追求經濟發展,而是以政治與經濟、物質與精神辯證協調的發展,尤其以獨立強大的戰略思想,一體互動的革命手段,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追求人類精神的全面解放。僅此可以說,毛澤東就完全可以被稱作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最有階級性、最偉大的政治經濟學家,最有眼光、最具鋒芒的國家經濟戰略設計大師,最有深度、最具力量的全球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整合者與指路人!毛澤東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政治經濟理論的偉大信念,已經并將繼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全人類的徹底解放,作出超越時代的歷史貢獻,而這一切將永遠彪炳史冊,銘記人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