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教育方針 偉大的上山下鄉
毛主席指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這是偉大的教育方針。毛主席指出,我們要使受教育者成為“勞動者”,成為“有文化的勞動者”,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落腳點是“勞動者”。這個“勞動者”一般是指“體力勞動者”,不然不會用“有文化的”來修飾。
解放后與解放前在教育方面最大的區別是勞動人民的子弟都能上學了。幾乎是百分之百的適齡兒童都能上小學,大部分上初中,部分上高中,少部分上大學。從正面來說,也就是全民都能受教育,全民將來都要成為“勞動者”,絕大多數人成為“體力勞動者”,少數人成為“腦力勞動者”。“體力勞動者”也要參與腦力勞動,參與科技,參與管理。專業的腦力勞動者也要參加必要的生產勞動。從反面來說,雖然在學校里勞動鍛煉還是不少的,但是讀了書就不再做勞動者的想法還是在思想深處還是存在的。讀了書就不再做勞動者的想法可能實現嗎?不可能。舊社會勞動人民讀不起書,新社會勞動人民可以讀書,改變的是什么?改變的不是勞動者的本身,而是由沒有文化改變為有文化。有文化也得參加勞動。毛主席說,“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給我們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有些青年人以為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就應當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費氣力享受現成的幸福生活了,這是一種不實際的想法。”所以說,使受教育者成為“勞動者”是最科學、最適當地表述。你熱愛勞動,你就有了社會主義覺悟的根基;你好逸惡勞,你就根本談不上社會主義覺悟。
九十年代以來教育方針的表述發生了改變,變為:教育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看起來比成為“勞動者”更先進,實際上卻掩蓋了我們國家需要一代又一代體力勞動者的事實。我們國家需要專業的腦力勞動者,但這是少數。我們國家需要主要從事體力勞動的勞動者,這是多數。
現在人們走火入魔式爭取考入大學,而勞動教育、勞動鍛煉卻從小學中學以致大學中取消了。取消的后果是嚴重的,一個人二十歲前一點不參加生產勞動,不參加公益勞動,能指望他熱愛勞動有社會主義覺悟嗎?去年教育部聯合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可是,除了當時幾篇配發的文章外,也就無聲無息了,今年就根本無人談起了。成為“勞動者”問題根本就無人關心,那么會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嗎?
毛主席提出了黨的教育方針后,就抓落實。當時小學就有學工勞動,下鄉支農勞動,中學每學期有半個月以上支農或下廠勞動,這是一直堅持的;文革期間對學工學農更有了詳細規定。這還不包括日常的掃除,掃雪,公益性義務勞動。這期間毛主席和黨中央還對小學,初中,高中畢業直接下鄉回鄉參加農業生產的知識青年進行了表彰,周總理還到新疆看望了農墾知識青年。
文化大革命期間毛主席在教育方面做了二件事,一件是把學生學軍學工學農作為制度安排下來,一件是把參加文革的六屆學生都送到鄉下做農民。 1968年12月,毛主席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即在全國開展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
千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意義究竟在哪里?很多同志講述了很好的意見,但是我認為,千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意義就在于它落實了毛主席提出的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了我們的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成為“勞動者”,當然是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我認為這一意義比其他意義都要深刻,因為我們的學生一年又一年絕大多數都要成為職業體力勞動者。一些人在思想深處往往不是這樣想,毛主席以巨大的魄力和胸懷號召全國人民要這么想,要這么做,要做勞動者,受了教育也要做勞動者,做有文化的勞動者。
我們同志紀念文化大革命,就要想一想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要我們做什么、怎樣做。毛主席要我們學軍學工學農,毛主席要我們學了文化還要做勞動者、體力勞動者,這可是千家萬戶家喻戶曉的事,我們現在做得怎么樣?在這個問題上是非是明擺著的,我們絕大多數人要做體力勞動者,要成為勞動者就要從小學勞動,要熱愛勞動,不要好逸惡勞,沒有勞動鍛煉哪能成。
所以,毛主席提出教育方針的是偉大的教育方針,當年的上山下鄉是偉大的上山下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