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亡者魏巍
★ 郭松民
我走進病房的時候,魏巍老人已經處于彌留狀態了:他的鼻孔里插著氧氣管,瘦骨嶙峋的手臂上插著針頭,整個身體深深地陷在病床上。老人的女兒魏平附在他的耳邊,輕輕地呼喚道:“爸爸,您看誰來了?”老人無力地睜開眼睛,茫然地看了我一眼,又沉沉睡去。
不知怎的,老人閉目躺在病床上地神態,讓我想起了電影《上甘嶺》中重傷陣亡的那位七連指導員,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質問撤入坑道的八連連長:我交給你的陣地呢?!
和七連指導員一樣,魏巍也陣亡了——是的,他的確是陣亡了!不是“溘然長逝”,更不是“駕鶴西去”,魏老走得沒有這樣輕飄,這樣灑脫,在人世間,他還有太多的牽掛,他為了捍衛那些他認為比自己生命還要寶貴的信仰和價值,戰斗到了最后一息。在骨子里,魏老從來都是一個軍人,他和那些酸腐的,渾身上下散發著狐臭的精英文人并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我想,老人如果在天有靈,也是會同意我把他定位為一個“陣亡戰士”的。魏老這次住院以后,一位老友曾贈詩一首,祝他早日戰勝病魔:
戰云壓城戰士稀,
為何眾星早離去?
你身寄托人民望,
咬緊牙關硬堅持。
魏老則和詩一首:
戰云壓城戰士稀,
喜看新星已崛起。
大地思潮終涌動,
中華山花爛漫時。
顯然,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關頭,老人也仍然是以堅守陣地的戰士自況的,而且,他對“戰云壓城戰士稀”的嚴重局勢也沒有任何悲觀,心中仍然充滿了勝利豪情,這一點,他和當年堅守在上甘嶺陣地上的那些志愿軍戰士,也是完全一樣的。
雖然魏老在抗日戰爭爆發的第一年就參加了八路軍,但應該說,從那時起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前三十年,他主要還是以一個體制內軍旅作家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里的,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文化人”。但是,可能連魏老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在其后的三十年,他卻漸漸轉型成了一個真正意義的戰士。尤其是在1990年代初,已過古稀之年的魏老,在發表了《認識真理也需要時間》一文后,他的處境,簡直像是處于上甘嶺的塹壕之中了——但,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好一個魏老!在槍林彈雨,萬炮齊轟中卻巋然不動,面對泰山壓頂一般的嚴峻形勢,卻略無懼色,真稱得上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了。
記得是新世紀初的一個早春時節,我有幸陪魏老去北京郊區看望他的老朋友寒春老人。途中休息的時候,我提了一個很普通的時事問題,魏老因為已經有些耳背,便讓我再重復一遍,這時魏平便急忙用眼色示意我不要再說下去,看了旁邊警覺的“隨行人員”,我心里明白七八分,魏老當時的處境之險惡,由此可見一斑。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魏老的名篇,而其中關于“松鼓峰戰斗”的描述最為驚心動魄,讓我摘引一段在這里:“烈士們的尸體,做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卡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還有一個戰士,他手里還緊握著一個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國鬼子,腦漿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個戰士,他的嘴里還銜著敵人的半塊耳朵。在掩埋烈士們遺體的時候,由于他們兩手扣著,把敵人抱得那樣緊,分都分不開,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斷了……”
志愿軍戰士所以能夠如此英勇,自然是因為他們有著堅定的信仰,愛其所愛,恨其所恨。而魏老也正是這樣一個信仰堅定,憎愛分明的人。1995年,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會成立,魏老前去祝賀。當他看到成立會場的橫幅上寫著:“我們的旗幟是共產主義”,禁不住老淚縱橫。在他75歲生日時,魏老曾經寫過一首《自題》詩:“黃河岸上一少年,不覺霜雪飛鬢邊。煙飄青春從不悔,霧迷關山志更堅。魯師遺訓銘心底,癡牛永俯孺子前。胸中自有青松氣,盡瘁不唱夕陽殘。”詩言志,這首七言詩就是魏老對理想和信念的真實表達,我們從魏老這些年來的實踐中,看到的也正是這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
“他們的靈魂是多么的美麗和寬廣,他們是歷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戰士,第一流的人!”——這句話是魏老用來贊頌那些志愿軍戰士的,也完全可以用來贊頌魏老本人。
魏老是陣亡的,因為如果不是在垂暮之年,他不得不奮不顧身地投入到一場烈度不下于“松鼓峰戰斗”的斗爭中去,他現在還應該很健康地活在人間。以魏老的聲望和資歷,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過一個享盡清福的晚年,但他卻選擇了戰斗。不過我想,魏老應該是無悔的,因為對于一個戰士來說,可能再也沒有什么能夠比陣亡在陣地上更能讓他感到光榮,更能讓他含笑于九泉了。
魏老走了,但后人還要繼續堅守陣地。因為魏老,以及那些無數已經犧牲的前輩和先烈們,還會在冥冥之中注視著我們,并時時向我們發問:“我交給你們的陣地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