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國慶宣傳作為國慶紀念的主要環節與內容,能夠推動人民群眾了解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面臨的形勢任務和中心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國慶紀念起步實施的 1950—1952 年,黨和政府通過報刊文章、節慶儀式、文娛活動及報告、座談會等形式多樣的國慶宣傳活動,使人民群眾進一步了解國家發展的成就與現狀,明確國慶紀念的重大意義,增進對新生人民政權的認同與熱愛。這一過程也使人民群眾普遍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愛國熱情,廣泛地凝聚起建設合力,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最終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具體行動,推動新中國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國慶紀念;宣傳活動;新中國;愛國情感
[作者簡介]王倩,法學博士,助理研究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博士后流動站。
*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新聞宣傳工作史料收集、整理與數據庫建設(1949—1966)”(18ZDA31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國慶紀念活動是一種帶有儀式感的集體活動,對于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具有獨特價值和重要意義。1949 年 12 月 2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 4 次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自一九五〇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自國慶日確立起,特別是在國慶紀念起步實施的 1950—1952 年,面對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應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挑戰等現實需要,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領導籌劃各類國慶宣傳活動,旨在借助國慶紀念的時空場域,通過多種形式向廣大人民群眾宣介國家發展成就、形勢任務和中心工作等內容,使廣大人民群眾受到廣泛、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增進其對黨和新生人民政權的認同與熱愛,并促使廣大人民群眾將其愛國熱情轉化為建設新中國的實際行動,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積極投身于國家各項建設事業。目前,學界關于國慶紀念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但專門聚焦于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慶宣傳活動的研究則相對闕如。鑒于此,筆者根據相關檔案、報刊等文獻資料,擬對 1950—1952 年開展國慶宣傳活動的動因、內容、形式和意義等展開歷史考察,以剖析國慶宣傳活動對增強人民群眾愛國熱情進而推動新中國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價值。
一、國慶宣傳活動的緣起與籌備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宣告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紀元。因此,慶祝新中國成立這一重大事件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一)新中國國慶節的由來
1949 年 9 月 21 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常委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開幕詞中就已宣告新中國誕生。10 月 8 日,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在對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時表示,10 月 10 日是有歷史意義的辛亥革命的紀念日, 過去對其紀念是為了喚起全國人民,繼承孫中山及其他革命先烈的遺志,推翻內外壓迫者,建立真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F在全國人民的奮斗,已經獲得成功,舊中國已死亡,新中國已誕生,應當有新的國慶日。全國國民及國外華僑,如有在 10 月 10 日開紀念會的,應當允許,但不應當以這一天當做國慶日來慶祝了。對此,他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規定新的國慶日,這將由中央人民政府在最近規定。10 月 9 日,在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許廣平受馬敘倫委員委托在會上發言:“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 10月 1 日定為國慶日”。對此,毛澤東提出“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于是,會上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認為這一建議是符合歷史實際和代表人民意志的,決定加以采納。12 月 2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自一九五〇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新中國的國慶日自此被確立下來。
(二)黨和政府對開展國慶宣傳活動的籌劃
為隆重慶祝這一偉大紀念日,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并系統籌劃各類國慶紀念活動,要求各地要將“廣泛深入地開展國慶宣傳”視為一項“緊迫的重要政治任務”,并通過國慶宣傳“使群眾認識新中國的偉大和可愛”。為此,在 1950—1952 年國慶前夕,黨和政府均制定和下發了紀念辦法與宣傳要點,對本年度國慶宣傳相關事宜做出綱領性部署和要求。1950 年國慶前夕,中共中央下發關于國慶紀念辦法的規定,明確了首都北京和各大行政區中心城市舉行閱兵式和群眾游行示威,各省會及其他重要城市舉行群眾游行示威,各地駐軍參加。1951 年國慶前夕,中共中央在下發國慶紀念辦法的基礎上還專門制定了國慶宣傳要點,要求各地普遍發動宣傳員、報告員進行宣傳,各報紙也“應在國慶節及其前后發表各種慶祝文字及宣傳材料,例如約請各界代表人物和普通老百姓寫文敘述他們兩年來生活變化思想變化和前途希望等”。1952 年國慶前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繼續通過黨的報告員、宣傳員向廣大群眾進行廣泛的國慶宣傳,并“運用報紙、刊物、廣播等工具”,“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制訂自己的宣傳計劃”,使“這次國慶節的宣傳成為教育全國人民了解國家現狀和動員他們迎接即將開始的大規模經濟建設的一次廣泛而深入的思想教育”。由此可見,國慶宣傳活動承載著向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
(三)各地對實施國慶宣傳活動的準備
各地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開始為實施國慶宣傳活動作具體準備工作。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即成立國慶籌備委員會以統領各類活動的開展,此中最為首要的則是專設宣傳部門以籌備具體宣傳活動的實施。1950 年國慶前,各省、市紛紛成立慶祝國慶籌委會,準備以盛大的慶祝會、閱兵、游行及其他多種多樣的活動,迎接這個偉大節日,并在國慶日前后進行廣泛、深入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如甘肅省成立國慶籌委會,下設宣傳委、秘書處、設計布置處、指揮部 4 個機構,籌劃舉行彩燈會、火炬游行以及各種有意義的展覽會。1951 年,寧夏省銀川市在第二屆國慶節籌委會第一次會議上確定了大致的活動計劃,并專設宣傳、總務、指揮、衛生、布置、文書六股分工協作。其中,籌委會將大力開展宣傳活動作為整體工作的主要內容,計劃通過國慶宣傳使“群眾認識祖國二年來的偉大建設成就”,提高“政治覺悟和愛國主義精神”。1952 年國慶節前夕,中共廣西省委根據中央指示及該省情況作出具體規定,請下屬各級黨委研究定出本地區慶祝國慶宣傳計劃并貫徹執行,以向人民群眾宣傳新中國成立三年來在政治上、經濟上、國防上、文化教育建設上的偉大成就。
綜上,自 1950 年首個國慶日確立,國慶宣傳活動即承載起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任務,成為新中國國慶紀念與宣傳實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國慶宣傳活動的主要內容與形式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反復強調要通過國慶宣傳,“使全國人民真正了解我們祖國三年來的重大變化,認清國家大勢,并懂得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新的偉大任務”。整體來看,國慶宣傳活動主要以刊發文章、舉辦節慶儀式、文娛活動、報告及座談會等形式展開,旨在向人民群眾闡明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和面臨的形勢任務。
(一)國慶宣傳活動的主要內容
宣傳新中國取得的重要成就 1950—1952 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推進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恢復國民經濟等方面不斷取得開創性成就。此類重大成就應作為國慶宣傳的首要內容。對此,中共中央指示各地方可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并與各地工作成績結合起來宣傳”,將整體性與區域性相結合,廣泛地向人民群眾宣傳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以“提高人民對于戰勝一切敵人及建設光明幸福的新中國的勝利信心”。
在首個國慶日到來之前,中共中央即在國慶紀念辦法中明確,各報紙應“出??o念”以“總結一年成績,加強勝利信心”。在此指示下,各地對國慶宣傳內容進一步明確,除著重宣傳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及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偉大勝利之外,還要說明一年來以蘇聯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力量保衛世界和平所取得的成就。1951 年 9 月 11 日,《中央關于慶祝國慶節的辦法》中明確將“慶祝國內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工農業恢復的勝利,加強抗美援朝、鞏固國防”等內容作為宣傳中心。9 月 20 日,《中央關于國慶節宣傳要點的指示》亦強調國慶宣傳應首要介紹一年來全國人民取得的主要成績,其中包括“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斗爭,取得了偉大勝利”,以及“鎮壓了反革命”“完成了土地改革”“西藏已和平解放”等。1952 年,《中央關于第三屆國慶節紀念辦法的規定》再次指出,在國慶節要“宣傳全國解放三年來我們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及文化教育建設等方面的偉大成就,宣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思想改造及‘三反’‘五反’等運動的偉大勝利;宣傳國家經濟恢復及改造工作的基本完成,和財政經濟情況的根本好轉”。概言之,國慶宣傳的中心內容即新中國在各個方面取得的偉大成績,這為人們了解國家成就與發展現狀提供了重要途徑。
宣傳國際國內的形勢任務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十分嚴峻復雜。因此,宣傳國際國內形勢并闡明與之相符的中心工作任務,是國慶宣傳的另一項重要內容。1950 年,《中央關于國慶紀念辦法的規定》指出,要在紀念論文中“著重指出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力量的強大,號召聲援朝鮮人民,并警告美帝國主義戰爭挑撥者如敢向中國人民挑戰,制造世界第三次大戰,必須遭受比德意日更徹底的失敗,并使帝國主義制度完全覆亡”。吉林市還提出要“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臺灣、美機侵犯我國領空,加強保衛邊疆、保衛經濟建設的思想,提高群眾對美國侵略者的警惕”。1951 年國慶日前,中共中央再次強調要以“加強抗美援朝、鞏固國防、反對美英對日單獨媾和武裝日本的斗爭”等內容為宣傳中心,使“全國人民必須繼續提高警惕,全力加強抗美援朝、鞏固國防的斗爭,以便用長期的奮斗來打敗美國的侵略;繼續除奸,防奸,普遍成立治安委員會;爭取在今冬明春基本上完成全國的土地改革;繼續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1952 年,在“朝鮮戰局已經穩定,國防力量已經增強,國家各項政治改革工作已取得偉大勝利,經濟的恢復與改造工作已基本上完成”的基礎上,中共中央希望通過國慶宣傳“務使全國人民真正了解我們祖國三年來的重大變化,認清國家大勢,并懂得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新的偉大任務”,明確今后長期的中心任務是“繼續鞏固國防,保衛遠東和世界的和平,并全面地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可見,國慶宣傳活動為人們直接了解國家形勢任務及中心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二)國慶宣傳活動的具體形式
全國各地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根據不同對象群體特征,以報刊、儀式、文娛活動及各類會議等形式開展國慶宣傳活動。
報刊宣傳 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報紙就受到中國共產黨的高度重視。毛澤東曾指出,要把報紙包括墻報“當做重要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方式”。此后,這些形式均被充分運用到新中國的國慶宣傳活動之中。1950 年 10 月 1 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了周恩來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一周年所撰專文《為鞏固和發展人民的勝利而奮斗》,該文從“人民解放戰爭的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政策”“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準備土地改革工作”“統一財政和恢復經濟”和“培養干部和提高文化”五個方面總結了新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各大行政區負責人也就本地區的工作情況和成績加以回顧與總結。除此之外,各地報紙也在刊載宣傳國家整體性成就專文的基礎上刊發總結各地工作成績的文章。如《浙江日報》刊發社論,展現出新中國成立一年來“改造舊浙江、建設新浙江”的工作實踐;《九江日報》在社論中介紹了九江地區一年來剿匪、反惡霸、秋收、減租等群眾運動情況。1951 年 10 月 1 日,《寧夏日報》刊發中共寧夏省委書記潘自力的文章,總結寧夏兩年來的發展成就。同時,銀川市各機關、團體、部隊也紛紛出墻報進行國慶宣傳。1952 年,廣西各地工人報、農民報組織勞動模范、功臣發表意見,編寫通俗易懂的宣傳材料,陸續刊登各地黨和政府負責人“論述三年來的工作成績及今后任務的文章”。
除報紙外,各類刊物亦從所屬行業領域開展國慶宣傳。如《人民教育》1950 年第 6 期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發表社論《思想戰線上的偉大勝利——為慶祝國慶一周年》。文章指出,新中國成立一年來,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場政治學習運動。這是一場“解放了的人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思想覺醒的運動”,運動的內容是“以毛澤東的思想,共同綱領的精神,教育人民;反對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其意義“在于提高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為國家建設提供了一個最普遍的政治基礎”。為慶祝 1951 年國慶節,《中國農業科學》刊發多位農業工作者的“國慶感言”,如張景華稱“舊中國的農業,一向是在封建制度下停滯著”,新中國“農民分得了土地,生產的情緒普遍高漲了”,各類農業運動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糧食增產、自給自足,“新中國的偉大,有令人說不出的興奮”;黃佩民談道:“祖國建立二年短短時間里,各方面的成就,鼓舞著我,使我認識只有共產黨領導中國才有希望”。1952 年國慶節前后,各行業工作者紛紛在刊物發表紀念專文,以自身體悟回顧并展望了各自行業在新中國的發展成就與前景。
儀式活動 儀式是一種有力的信息傳達方式,通過具有節日特色的國慶儀式活動,如閱兵式、集會游行等,可以進一步向各界宣傳新中國的發展成就、展示全新的國家形象。例如,國慶閱兵式能夠直觀地增強人民群眾對國家國防力量的信心。首個國慶節,首都北京的閱兵式“給了參加典禮的人們以極大的興奮”,觀禮群眾看到由陸、海、空各兵種組成的受檢閱部隊,現場的“掌聲一次又一次地響徹云霄”。1951 年國慶節,首都北京及各大行政區中心城市舉行了閱兵式。貴陽舉行了以炮兵和步兵為主的閱兵式,慶賀“貴州剿匪和反霸斗爭”取得的“基本勝利”。沈陽亦舉行了由步兵、海軍、空軍學校學員以及摩托化部隊、防空部隊、炮兵部隊、坦克部隊等組成的閱兵式,觀禮人群向著會場上空出現的飛機不斷招手、歡呼。1952 年國慶節時,北京、上海、武漢、沈陽 4 地舉行了閱兵式。在天安門廣場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乘車閱兵,閱兵后進行武裝部隊的分列式,受閱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總高級步兵學校、高級步兵學校、步兵學校、戰車學校、炮兵學校、高級工兵學校、海軍學校、航空學校、傘兵和公安部隊等隊伍組成,體現出“祖國國防力量的日益增長和強大,一再引起全場群眾的歡呼和鼓掌”。
此外,在國慶集會、游行等儀式中,人們還可以通過領導人講話、壯觀的現場景象直觀地了解國家建設成就。1950 年 10 月 1 日,寧夏省人民政府主席潘自力在銀川各族各界群眾參加的國慶慶祝大會上指出,一年來中國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已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獲得了重大的勝利和成績”,“西北地區在各民族親密團結下,股匪已基本肅清,已進入和平建設的新階段”。1951 年,在北京舉行的國慶游行中,由 12 萬人組成的工人隊伍高舉字標和模型,展示出工人階級“在愛國主義競賽中增產捐獻的成就和技術上的創造和改進”。1952 年,在北京舉行的國慶大游行充分展示出“中國人民三年來在各個方面的偉大勝利”,彰顯了中國人民“保衛祖國、保衛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
文娛活動 除借助報刊與儀式活動之外,黨和政府還注重以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增添國慶節氛圍,寓教于樂地開展愛國宣傳教育。為慶祝首個國慶節,浙江溫州、紹興等地的國慶籌委會提出應在國慶宣傳中開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腰鼓、秧歌、蓮湘、活報等文娛節目”以豐富節慶內容。北京市文藝界在國慶期間開展群眾秧歌會演、游園活動、戲曲演出等各類群眾性文藝活動慶祝節日。北京人民美術工作室印制 4 種、2500 張國慶招貼畫在城郊各區張貼,展現新中國“人民的勝利”“生產建設”和“保衛世界和平”等主題內容。同時,國慶獻禮影片也是向人民群眾進行宣傳的重要載體。1950 年,全國各大影院放映的由中蘇兩國共同拍攝的影片《中國人民的勝利》,講述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斗爭建立新中國的歷程。因為該電影“具有偉大的政治教育意義”,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特電令各地稅務局免征觀眾娛樂稅,以減輕觀眾經濟負擔,確保“廣大人民都有觀看該片的機會”,推動這一影片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產生更好的宣傳效果。徐悲鴻在觀看后稱該片不僅“富有高度藝術修養”,而且極具“深刻教育意義”,希望“更多的人去看并分享觀后的喜悅”。除此之外,國慶期間的其他文娛活動均貫穿著“熱愛祖國”的主題?!稏|北日報》發起國慶征文活動,征集能夠展現“新的愛國主義精神”“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和新的面貌”的各類文章,以此“鼓舞人民的勞動熱情,樹定建設信心,保衛世界和平”。吉林市國慶籌備委員會在工人中舉辦故事會,“主要以各廠工人在生產中表現的各種生動的愛國行動為題材,或介紹蘇聯及我國其他地方工人階級熱愛祖國的模范事跡”。1951 年,陜西渭南市為迎接國慶,在訓練秧歌隊的過程中,專門指出秧歌隊“必須能夠結合當前的政治任務,及中心工作,演出短小精干的節目,每個秧歌隊,必須會唱國歌及抗美援朝的歌曲”,“不能單純的扭秧歌”,“各縣于國慶日,還可在縣城舉行秧歌比賽以富有政治意義短小精干為優勝”。1952 年國慶節,恰逢天蘭鐵路通車,甘肅人民廣播電臺除播放慶祝大會實況錄音慶賀之外,還播送了歌曲、單弦、快板、秧歌劇等節目以慰問廣大職工群眾。可見,為慶祝國慶而開展的文娛活動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承載著向人們進行政治宣傳和思想教育的功能。
報告、座談會 中共中央反復指出,在國慶期間“除運用報紙、刊物、廣播等工具外”,還應“通過黨的報告員、宣傳員在廣大群眾中進行廣泛的宣傳”。這在全國各地均有著充分體現。如 1950 年國慶節,吉林市組織各機關團體的宣傳員,向工人、市郊農民和各階層人民群眾開展宣傳活動,要求各機關團體邀請部門負責同志作報告或舉行座談會;在干部中舉辦各種講座、座談;在知識分子中圍繞“怎樣才算熱愛祖國”組織一次大討論。1951 年國慶節前,南京市組織全市各行各業共 1 萬余名宣傳人員,深入工廠、農村和街道廣泛宣傳兩年來祖國的進步和成就。廣州市各機關、團體科長以上干部和中共廣州市委的宣傳員向各界人民作宣傳報告,各區居民還舉行座談會、對比回憶會等,普遍進行愛國主義學習,使大家認識到新中國成立兩年來的偉大成就和新民主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銀川市亦組織各機關報告員、宣傳員及讀報組長和學校宣傳隊,向全市人民介紹“開國兩年以來的各項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省級領導也向干部和師生作專題報告,聽眾達 2400 余人。西安市為使國慶宣傳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組織黨政軍民機關團體及在校師生,實行“包干”制的辦法,到居民院落和郊區農村中進行宣傳。渭南市除動員報告員、宣傳員之外,還抽調學校、工廠、團體的干部和自愿參加宣傳者組成小型的宣傳隊,向群眾進行系統、廣泛的愛國主義宣傳。上海市“動員和運用的宣傳力量”更是“相當廣泛”,華東暨市級的報告員 119 人出動報告,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組織黨的宣傳員達 4000 余人,參加全市361 個宣傳站工作的群眾性宣傳隊人員共計 2.6 萬余人,直接受到國慶宣傳教育的群眾“至少在百萬人以上”。
除此之外,各地在國慶期間普遍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張家口市組織宣傳隊、宣傳卡車并制印漫畫、傳單和標語等宣傳品;廣西除舉辦報告、座談會,還輔以廣播、山歌、黑板報、圖片展覽等形式進行宣傳,確保“使全體人民受到一次生動有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多樣的國慶宣傳活動,為人民群眾普遍地了解新中國的發展成就和國內外形勢創造了條件。
三、開展國慶宣傳活動的現實意義
開展豐富多樣的國慶宣傳活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一過程廣泛地增進了人民群眾對于黨和國家的認同和熱愛,并促進人們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建設國家的具體行動實踐。
(一)明確國慶意義,增進了愛國熱情
通過國慶宣傳活動,人民群眾了解了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從根本上明確了為何要開展國慶紀念。
在國慶宣傳活動廣泛開展之前,很多人“對紀念國慶意義了解的很模糊”,并不清楚其中緣由與紀念對象是什么。有人認為,“國慶即是公家人的事和咱沒關系”。例如,中共咸陽縣委宣傳小組在宣傳前“測驗了幾位農民,‘國慶是個什么日子呢?’”,幾乎無人了解,有的說是共產黨的生日,有的說是為“推翻滿清那個事”,還有的說是關于“列寧、斯大林的事實”。由此可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許多人對國慶紀念的認知模糊。正緣于此,黨和政府借助國慶宣傳活動,注重向人們“講解新中國與舊中國的不同”,使其“切實明了十月一日是個什么日子”。通過國慶宣傳,人們基本對國慶節的重大意義和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有所了解,大多“能講出他們親身經過的土改、反霸、生產、鎮反、發放貸款、農具肥料”以及抗美援朝等,由此“增強了愛祖國的熱情”,意識到國慶紀念的重要性。興平一區八鄉的翟懷祿說:“給咱老人賀壽比起國家生日簡直是不可比的,人老幾輩子先人,沒給咱置下土地,常受地主剝削壓迫,現在翻身了,新中國成立了,光景也遇好了。”有的人更借此憧憬未來生活:“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兩年來有這樣多的成績,將來的日子不知道有多么幸福哩!”
同時,國慶宣傳活動極大地增進了人民群眾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1951 年,蘭州市為慶祝國慶節,根據中共中央西北局指示,動員省、市級報告員 59 人,向各工廠、機關、部隊、群眾、學校作愛國主義報告,并利用短劇、歌舞、快板等形式進行重點宣傳,曲藝界 320 人新編“大家愛國”等 8 種街頭劇分組在 16 個地方演出;甘肅省文化館、省友好協會、省新華書店舉行了以祖國兩年來的偉大成就、抗美援朝、蘇聯民主生活與建設為主題的照片、漫畫展覽;等等。通過廣泛的宣傳,使蘭州市20 余萬名市民普遍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認識到祖國的偉大可愛,熱愛毛主席,熱愛共產黨,熱愛人民解放軍,更加加強了抗美援朝的力量”。有群眾反映:“祖國成立兩年以來,做了這么多事情,要不是你們說,我們就不知道”。銀川市“國慶的宣傳是廣泛而熱烈,基本上家喻戶曉”,群眾感到“這個節日真比過年還熱鬧”,各族各界人民的興奮和愉快,全市街巷懸掛國旗,商店住戶張燈結彩,充分表現出中國人民的大團結和對祖國的熱愛。
(二)形成思想共識,鞏固了新生人民政權
通過國慶宣傳,人民群眾由新中國的發展成就聯系到自身生活狀況、社會地位的明顯變化,強化了“翻身”與獲得“自由”“平等”“幸福”等感受,由此增進了對新生人民政權的認同和熱愛。
1950 年國慶節前,浙江省暨杭州市各界慶祝國慶紀念籌備委員會指出,要通過國慶宣傳使群眾普遍意識到,“中國人民趕走了帝國主義以后,緊密團結在人民政府與共產黨的周圍,可以依靠自己力量,按照自己意志,克服困難,自力更生”。對此,浙江省臨安縣農民在慶祝國慶時有著強烈的感受:“如果沒有共產黨、人民政府的領導,將不知如何的過著牛馬生活”,對于當下的豐收“農民們看得清清楚楚這些成績是怎樣得來的”,因而更加期盼著“今年比去年好,明年要比今年強”。人民群眾更多地將對于國家和政權的認同與“毛主席”“共產黨”等話語象征緊密地聯結起來。1951 年國慶期間,駐銀川市部隊和省文工團舉辦文藝聯歡會,為 1300 余名職工演出京劇、話劇、快板、舞蹈等 14 個節目。工人趙順觀看節目后說:“這是我們自己兄弟們演出的節目,我們翻身了,我們永遠堅決跟著黨、毛主席走。”通過國慶宣傳,人民群眾感受到“自己的祖國”出現了“許多的好事情”和“新人新事”,如西安市民認識到自己的祖國在近兩年來“作了許多的好事情”,尤其是“鎮壓反革命和物價平衡”,“深深的感到新中國是可愛的”。有人在談及愛國公約時說:“訂愛國公約是表示愛國,因現在國家好,解放不久,火車就通了,國民黨那時亂七八糟,誰愛過它了!”另有人說:“國民黨那時,今天把這家搶了,明天把那家搶了,現在的世事可穩當了”。蘭州市民也通過“宣傳了祖國兩年來的偉大成就”之后,認識到“國民黨把咱們害咋了,人民政府、毛主席替我們辦了許多好事”,“共產黨和毛主席才是我們的救星”。由此,國慶宣傳“增強了群眾熱愛祖國的情緒”,使廣大群眾都能明確新中國的發展成就,堅定地認同“共產黨、毛主席領導”。國慶宣傳活動的成效正如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在總結中所述:“凡受到此次教育和影響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均普遍提高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增強了對人民祖國的熱愛,更加信賴和擁護毛主席、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有力地鞏固了新生人民政權。
(三)響應號召動員,凝聚了建設合力
將愛國熱情轉化為推動新中國建設發展的實際行動,成為開展國慶宣傳活動的落腳點。
中共中央強調,各地要以國慶宣傳廣泛、深入地發動群眾,使之成為推進“各種工作的政治動員”。對此,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以實際行動獻禮國慶。
1950 年,華北地區各廠、礦職工紛紛制訂生產計劃,以積極開展生產競賽迎接新中國的首個國慶節。吉林市工廠企業將多種多樣的宣傳鼓勵形式運用到現場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激發廣大職工以生產競賽響應中共吉林市委“提前完成第三季度生產任務迎接國慶日”的號召。
1951 年國慶節前,中共中央指示各地應根據自身工作需要,在國慶宣傳中進行發展生產、征糧、擴兵等政治動員,并著重宣傳“當前的中心工作”,使此次國慶宣傳“成為推動工農業生產,推動捐獻飛機大炮及愛國公約運動,推動參軍運動以及其他中心工作的動力”。對此,《內蒙古日報》刊發社論《以實際行動來慶祝國慶節》,號召人們積極投入支援抗美援朝、生產自救、鎮壓反革命三件大事。蘇北人民群眾受到“愛國主義的宣傳教育”,在國慶節前即“掀起了繳納愛國捐獻的熱潮”,提前超額完成增產捐獻計劃,實繳愛國捐獻 327 億余元,可購買 21 架戰斗機。中共陜西省委也動員各界人民以檢查愛國公約的執行、優撫工作及增產捐獻等實際行動,支援抗美援朝,迎接國慶。蘭州市經過廣泛的國慶宣傳,“對捐獻飛機大炮款額入庫起了很大作用”,“國慶日蘭市獻入庫數字即達百分之八十,在宣傳中尚有人繼續捐贈”。銀川市各界人民群眾在聽取國慶報告后亦積極進行愛國捐獻,共繳納獻款 3 億余元;其中工商界集體獻金 1.6 億余元,充分地體現出各界群眾的愛國熱情。
1952 年的國慶宣傳進一步動員全國人民“積極開展增產節約運動,迎接即將到來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并“繼續加強抗美援朝工作,加強國防建設,以保衛國家建設和遠東及世界的和平”。對此,陜西省南鄭地區以秋收評比、冬麥下種、增產節約和清潔衛生等實際行動迎接國慶,其中“鎮巴互助組訂正完成全縣冬麥下種九萬畝的任務”,工商界的 16 個行業“訂正物資交流的購銷計劃”,以展開繳納稅款競賽的實際行動慶祝國慶??傮w看來,國慶宣傳活動極大地增進了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并將愛國情感轉化為愛國捐獻、生產競賽、增產節約等獻禮國慶的實際行動。正如西鄉縣一位村長譙老元所述:“慶祝國慶節要合于實際行動,不能空口說白話,我要努力生產,早交公糧,支援親人志愿軍,徹底消滅美帝野心狼,建設好祖國。”
從整體來看,1950—1952 年的國慶宣傳活動,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領導及全國各地的協同實施下,向人民群眾闡明了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和面臨的形勢任務,使之明確了新中國成立的重大歷史意義,并受到廣泛、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極大地增進了人民群眾對祖國和新生人民政權的認同與熱愛,推動了人們將愛國情感轉化為獻禮國慶的實際行動。同時,黨和政府在國慶宣傳實踐中及時總結、不斷深化宣傳經驗,由此推動國慶宣傳活動在逐年實施中不斷改進和完善。這一過程對促進個人與國家產生命運與共的聯結,推動新中國各項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發表在《當代中國史研究》2024年第5期,注釋從略,引用請參考原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