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4日,北京時間19點36分,遼寧省海城、營口縣一帶突然地光閃閃、地聲隆隆、地動山搖、天崩地裂。
這是該地區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強度達到了里氏7.3級,震中區面積750平方公里,震源深度16-21公里,區內房屋及各種建筑物大多數傾倒,鐵路彎曲,橋梁坍塌,地面出現裂縫、陷坑、噴沙、冒水,煙囪幾乎全部摧毀。
眾所周知,遼寧省是我國當時的工業基地之一,而地震又發生在工業集中、人口稠密的遼東半島中南部。在地震烈度7度區域范圍內,僅鞍山、營口、遼陽三座城市就有167.8萬人口,還有海城、營口、盤山等11個縣的660萬人口,合計人口834.8萬,人口平均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而且,地震又發生在冬季的晚上,按照當地多數人的習慣,震時都已經入睡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像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樣,人員傷亡必定十分慘重。
出乎全世界意料的是,這場強烈地震,雖然摧毀了大多數房屋和建筑物,但人員傷亡卻只有18308人,僅占地震烈度7度區域內總人口數的0.22%,其中,死亡1328人,占總人口數的0.02%,重傷4292人,輕傷12688人,輕重傷占總人口數的0.2%。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一個人,確切地說,是因為一個人下了一道強硬的命令——所有人都睡到曠野去。
這個人就是沈陽軍區政委、遼寧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毛遠新。
從1974年底開始,遼東半島中南部就斷斷續續出現了上百次小地震,甚至在2月3日,還出現過好幾次。不過,雖然是實打實的地震,但由于震級低,并沒有什么破壞力,只是有感而已,所以大家都對地震習以為常了。
1975年2月4日早上,遼寧省委辦公廳收到了省地震辦的一個預測意見報告,報告指出,最近營口、海城區域可能會發生五到六級地震。
因為地震達到六級就是強震,會造成嚴重破壞,所以省委辦公廳主任不敢怠慢,馬上就把這個重要情況報告給了遼寧省委書記李伯秋和革委會副主任毛遠新。
毛遠新和李書記接到報告后,立即召開省委會議,商量怎樣有效引導群眾避震。
在會上,毛遠新率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破壞性地震可不是小事,為了群眾安全著想,我提議用廣播直接給群眾發警報,讓群眾馬上從房子里出來,哪怕是晚上也別待在屋子里。”
此話一出,馬上就有人表示反對。
有人說:“地震什么時候發生還不清楚,如果讓群眾馬上從房子里出來,那讓群眾在外面躲多長時間呢?現在外面天寒地凍,群眾肯定會有怨言,這個責任誰來擔?”
有人講:“要是廣播說有地震,結果地震沒發生,群眾在室外要是被集體凍病凍傷,那可不光是在全世界面前鬧笑話的事兒,群眾那邊又該怎么安撫呢?”
毛遠新明白這些同志的擔心并非多余,可是人命關天,不能因為害怕擔責任、怕被人笑話就置群眾的安危于不顧。他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地震預報肯定得發,不過要以穩妥的方式來發,可以用電話、省內有線廣播之類的方式去傳達避震預報。”
隨后,他又下了一道強硬的命令:
“今天晚上開始,海城、營口的所有人都要睡到空曠的地方,說啥也不能在屋里睡,哪怕是農村的牲口也不能留在圈里。出了事我負責!”
既然有人肯出面擔責,大家自然無話可說。
于是,省委當機立斷,通知海城、營口等市縣各級組織和干部采取緊急行動,向群眾進行緊急動員、避震疏散的宣傳工作,讓群眾盡快轉移到室外空曠的地方,并用大喇叭不停地廣播。
說實在的,毛遠新因為地震辦的一個預測報告,就讓群眾離開暖和的屋子到冷得滴水成冰的室外去過夜,這困難不言而喻,這責任更是重于泰山,一旦強震不會降臨,別說群眾有怨言,就是上面都會有意見,到時候,只怕所有職務都保不住。
然而,正是他心系群眾生命安危而不顧自己職務周全的擔當,挽救了百萬群眾的生命。
而海城地震,也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在正確預測地震的基礎上,由官方組織撤離民眾,明顯降低損失的唯一成功案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