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我的觀點有些碎片化,能否把觀點系統化,寫成類似馬克思《資本論》那樣的專著,便于理解和傳播。這的確是個大問題,我也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覺得有些困難。首先,經濟理論,不光是對經濟本質、規律、特點的研究探索問題,更主要的是關注經濟理論、實踐的斗爭問題,文章、觀點、理論,要隨著經濟斗爭的不斷演化而深化,是對經濟斗爭、經濟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并指導經濟斗爭和經濟建設實踐,一刻也不能脫離經濟斗爭實踐;脫離了實踐,經濟理論也喪失了生命。理解經濟理論和觀點,也要充分地結合經濟斗爭和建設實踐,脫離了實踐,同樣不能準確理解經濟理論。其次,我本人精力、學識、條件、時間都很有限,恐怕一時之間難以完成。所以,我就想出這么一個偷懶的辦法,編制了下表。
自從2012年起,我開始撰寫經濟理論方面的文章。我記得第一篇此類文章,是關于外匯儲備為什么不發給中國人民的問題的;第二篇,題目《貝殼論》,是反對引進外資、美元結算、儲備外匯的。此后的大約12年中,我大約寫了一千多篇此類文章,平均每年一百多篇。都是針對當時的經濟斗爭形勢、經濟實踐、中外經濟關系的具體問題的。撰寫文章的過程,是深化對貨幣、金融、工農商業、貿易及相關歷史認識的過程,是斗爭的過程,也是個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永遠不會結束,理論認識也永遠不會停滯,經濟理論的重點會隨著經濟斗爭、建設的重要而發生變化。可能,并不存在一個固定的、不變的經濟理論體系,讓我們一勞永逸地理解相關經濟問題。但“萬變不離其蹤”,一些基本的原則、觀點,應該是穩定的,不會輕易發生變化。
下表,算是我近些年經濟、貨幣、金融、貿易及相關歷史問題研究的一個小總結,雖然并不能包括我所有的觀點,但是,就中國當前經濟學界的分派問題,應該是比較全面的,應該是抓住了當前經濟領域斗爭的主要矛盾,特別是把“稅收”派作為批判對象,這在當前的學術界,應該是不多見的。我還會繼續豐富、充實這張表。這張表,相對比較系統,應該也較容易理解。希望對大家理解經濟斗爭有關問題有些許幫助,也請同志們批評、完善。
附: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沒有把貨幣納入生產力-生產關系的分析框架,這應該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者的一個問題。我個人認為,貨幣,應該是一種生產工具,尤其是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的工具;而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應該是屬于生產關系。
二、把政治經濟學區分為資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或許有些粗糙。
三、關于中國古代社會,我認為應該是“國有制社會”,不應該西方式的私有制社會。
四、馬克思主義的貨幣理論,應該是針對當時西方貨幣現實的,無法涵蓋我國古代社會以及我黨的貨幣實踐。
五、可能,學術界對我國古代及我黨的貨幣理論及實踐的認識,是嚴重不足的。而我國古代貨幣理論和實踐、我黨的貨幣理論和實踐,應該是解決當前政治經濟問題的重要“營養”,決不能低估、更不能忽視。
六、我個人認為,社會主義的貨幣,與資本主義的貨幣,有不同的本質和特點,必須區分開來,不應該混為一談。
七、有些同志,對于我的那些與馬克思主義貨幣理論不太相同的觀點,認為我反對馬克思主義。我覺得,我們是解決經濟斗爭的實戰問題,并不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專業考試,所以,不能“書本化”。馬克思主義是經濟斗爭的指南,不是經濟斗爭的“說明書”,不可能直接給我們開具解決當前經濟斗爭、建設發展的“藥方”。
八、與上一稿相比,本表把“稅權”改為“稅收”,我想,那些主張“稅收”解決中國財政和國計民生問題的人,并沒有把政權的“稅收”當作是政權的一種權力,而是當作資本對政權的施舍。
貨幣、金融、經濟、貿易理論的研究,是一項偉大的革命事業,也是全世界反霸斗爭的重要領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為了維護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打敗美元霸權,請同志們批評我的觀點,以便于深化、完善這些領域問題的認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