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對中國而言是一個喜憂參半的年份。
最大的喜事莫過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憂的是帝國主義國家隨時會對中國進行突襲,甚至是大規模侵略戰爭。
在原子彈爆炸前幾個月,毛主席就已在認真思考這一重大問題。
毛主席判斷是準確的。
1964年4月14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專家羅伯特.約翰遜向白宮提交了一份絕密報告。
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和國務卿臘斯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就此報告進行了討論,并與臺灣方面進行商議。
這份報告于1996年3月解密,其主要內容是建議美國對中國核基地進行徹底打擊。
當時,美國通過衛星、U2高空偵察機、地面間諜滲透等手段,得出了中國原子彈項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結論。
中國的核武器,是用來防御侵略的。然而,對其它核大國來說,你想擁有核武器,你就將成為被消滅的對象。
這有點像小說《三體》里的“黑暗森林理論”。
中國面臨核戰爭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
除此之外,國民黨武裝特務屢次竄犯我東南沿海,企圖建立“游擊走廊”,為大規模反攻做準備;
印度雖然在1962年被我軍暴打一頓,但兩年之后,它又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蠢蠢欲動;
日韓在美國多年撮合之下建交,美日韓勾連在了一起。
北方的中蘇邊境氣氛也是極為緊張。
毛主席和黨中央決定改善中國的工業布局,加強國防建設,進行備戰,這就是“大三線建設”的時代背景。
這是一項具有超前目光的重大戰略部署,“大?三線建設?”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964年4月25日,軍委總參謀部作戰部提交了一份報告--《我國經濟布局已不再適應未來戰爭需要》
報告中提到:
一、一旦發生戰爭,我國東部沿海和東北地區將會是首當其沖;
二、中國工業過于集中,全國14個百萬人以上大城市擁有60%以上的民用工業、52%的軍事工業。
三、14個百萬人以上大城市和25個五十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都處于沿海地區;
四、主要的鐵路樞紐、港口、橋梁多數在大城市附近;
五、絕大多數水庫緊急泄洪能力非常有限;
……
當時解放軍空軍力量薄弱,當遭遇突襲時,人員還可以躲入防空洞,但工業區很難避免遭到嚴重打擊。
總參這份報告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視,毛主席軍事戰略思想有獨到之處,他重視有備無患,主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們不能等著別人打上門,然后再手忙腳亂地轉移工業生產能力,否則,大后方無法有效支持前方作戰。
“大三線建設”正是毛主席這種戰略思想的體現。
圖中藍色為一線地區,綠色為二線地區。
三線是指長城以南、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地區。包括7個省:四川、貴州、云南、山西、甘肅、寧夏、青海,以及6個省面向內圈的局部: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
三線分兩大片:西南三線(云貴川及湘西、鄂西等地)和西北三線(陜甘寧青及晉西、豫西等地)
大三線建設,就是將集中分布在一線地區的工廠,整體或部分搬遷到三線地區。
1964年6月6日,毛主席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講了兩個問題:
一、改變計劃方法,不能再照搬蘇聯那一套死板的制定計劃方法(不考慮老天爺、災害、戰爭等不確定因素)
二、進行備戰。“我們不是帝國主義參謀長,不曉得他們什么時候要打仗”
毛主席在會上指出:要在三線搞工業基地建設,一線、二線也要搞點軍事工業。各省都要有軍工廠,要能獨立生產步槍、沖鋒槍、機關槍、迫擊炮、彈藥。
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建設要快,對于一些人的不同意見,毛主席風趣地說:攀枝花搞不起來,我睡不著覺。你們不搞攀枝花,我騎著毛驢去那里開會,沒有錢,拿我稿費去搞。
會后,大家統一了思想,準備展開三線建設,加強戰備。
1964年8月2日,北部灣事件爆發,美軍驅逐艦“馬克多斯”號與越南海軍魚雷艦發生激戰,越南戰爭規模擴大。
美軍在越南兵力增加到了42萬人以上,海南島和北部灣沿岸都落下了美軍炸彈,直接威脅著中國安全。
越戰打多久?規模多大?戰火會不會延燒到中國境內?都是未知數。
中國一邊要援助越南抗擊美軍侵略;一邊要加快三線建設步伐。
8月19日,國家計委向中央提交“國家經濟建設如何防備敵人突然襲擊”報告,報告提出:
一、一切新的工業項目建設應擺在三線;
二、按照分散、靠山、隱蔽方針進行布點;
三、一線的重要工廠、重要高校、重要科研單位全部或部分遷至三線;
四、沿海暫停興建大中型水庫;
五。積極準備北京地鐵建設,籌劃上海與沈陽的地鐵項目。
……
三線建設納入“三五計劃”。
中央決定,迅速展開三線建設工作部署:
一、新工廠及擴建工廠由國家計委負責;
二、“獨生子”(全國僅此一家的工廠)和配套工廠立刻搬遷,由國家建委負責。
三、為三線建設提供設備和材料,由國家經委負責。
成立西南三線和西北三線兩大建設指揮部。
10月18日,廣東省委向中央提交請示報告,廣東要建設“小三線”。
毛主席對廣東報告作了批示,“現在不為,后悔無及”。
這樣,全國大三線和各省小三線建設全面展開,齊頭并進。
從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由一線遷入三線的重點工廠有49個。
西南三線的軍事工業中心在重慶,主要建設常規兵器生產基地。
航空工業基地中心在成都;
造船工業基地中心在重慶與萬縣之間。
西北地區則規劃了航天工業、航空工業、常規兵器、電子和光學儀器等工業基地。
其實,重慶還有一個天字第一號的絕密工程--816工程。
當時中國唯一的核反應堆是位于甘肅的404廠,但404廠位置有可能已經被敵方偵知。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能為核武器提供核原料的新基地。
1965年中央將重慶東部的涪陵白濤鎮定為中國第二座核原料工廠所在地。
很快,位于烏江邊上的白濤鎮就從地圖上、社會上徹底消失了。
我上個月到重慶時,也特意去了816工程所在地金子山,它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體,令人嘆為觀止。
為了建造這一核工程,前期共有2萬多名工程兵,在山里埋頭苦干兩年多,后又加入了4萬多名軍民,但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項目。
816工程如此絕密,目的就是為了確保中國在戰爭時期能夠繼續生產核武器,擁有給敵人致命一擊的能力。
后來由于國際形勢發生變化,1982年6月,“816”工程開始緩建,1984年6月正式停建(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裝工程)
2002年解密,2009年對外開放,成為愛國主義和保密意識教育基地,但仍有三分之二區域處于封閉狀態。
816工程是大三線建設的一個縮影。
1965年6月16日,毛主席在聽取“三五計劃”匯報時指出:
計劃要考慮三個因素:第一是老百姓,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災荒(后來總結為“備戰備荒為人民!”)
“三五計劃”預算約為900億人民幣(留出50億機動),三線建設壓縮在100億至200億之間。
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項目不要太多, 工業布局不能太分散。
用五年或稍多一些時間,將三線地區建成一個門類比較齊全的新工業基地。
今天,中國已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兩套完備工業體系的國家。
就算打爛一套,還有一套。沒有人知道中國的“內功”是有多么的深不可測,也沒有人知道中國還有沒有未解密的“816工程”。
大三線建設在交通方面也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從成昆鐵路、川黔鐵路、貴陽等6條鐵路線算起,到1980年,共建成了成昆、湘黔、焦柳、襄渝、川黔、貴昆等鐵路線。
除了使西北、西南地區連成交通網絡之外,西南地區與華中地區、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中南地區的交通網也連為一體。
還配合鐵路建設建成了許多公路網。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西部地區交通落后狀況,為西部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交通條件。
還有金沙江、嘉陵江、烏江、贛江的水路運輸發展。
在經濟建設年代,大三線建設所貢獻的價值無法估量。
在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當年有一大批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知識分子投身到了三線建設,他們為這個國家奉獻了自己的寶貴青春和聰明才智。
“三五期間”大三線建設的重大成果,擇其要者:
一、1967年6月16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二、1968年1月,我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建成投產。
三、1968春,中國自己設計的萬噸遠洋輪-東風號投入使用。
四、1968年12月,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五、1969年6月,冶金、煤炭、電力、化工、建材五大部門建成投產項目63項。
六、1969年10月1日,北京東方紅煉油廠竣工,比規模煉油廠工期提早兩年。
七、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八、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
……
如果不是特殊年代前三年的混亂局面,三線建設的成就將更為輝煌。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后來有人在網上貶低大三線建設的貢獻,仿佛“備戰”備空了。
脫離歷史背景,當事后諸葛亮,說話當然輕松。
實際上,即便是從當今世界局勢來看,核戰爭也并非沒有爆發的可能。
中國是一個大國,必須要考慮有人將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的可能。
如何打擊敵人,保存自己,大三線建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緊急狀況下,事關民生和軍事方面必需品的生產,三線建設更顯現出它的優勢,疫情時期物資生產就是證明之一。
縱觀世界風云變幻,我們不能不感嘆毛主席等老一輩領導人的偉大戰略智慧和超前目光!
那些為“大三線建設”無私奉獻的建設者們,都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