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井岡山歲月》,孫國岐,1974
1928年5月4日,井岡山下寧岡礱市紅旗招展,軍號陣陣。
南昌起義部隊與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后舉行的慶祝大會在這里召開,朱德和毛澤東緊緊握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立,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從此,“朱毛”成為中國革命的象征,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紅軍里有這么句話:
“毛是腦,朱是膽,紅軍有腦有膽,將來穩打天下。”
這句話也揭示了黨領導下人民軍隊的本質特征,這支軍隊之所以不同于舊軍隊,是因為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蘇俄紅軍,是因為我們的中國工農紅軍是新型人民軍隊,在革命根據地里,擔負著繁重的任務,它不僅是戰斗隊,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設政權的任務。
油畫《井岡山會師》,林岡,1975
然而革命并不是一帆風順,雖然紅軍的人數增加了,力量增強了,但是新的問題卻出現了:
在“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的井岡山,會師后人口陡增,糧食不夠吃了,再加上敵人的封鎖圍困,吃飯成了大問題!
紅軍就地取材,沒有糧食,我們就吃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從黨代表、軍長到普通戰士,每人每天都是同樣的標準——五分錢伙食費,大家同甘共苦,沒有任何人可以特殊化。那些從國民黨軍隊的俘虜更覺得詫異,怎么大名鼎鼎的“朱毛”,既沒有體面的軍服,也沒有八冷八熱雞鴨魚肉的宴席,毛澤東像個窮教書匠,朱德像個伙夫頭?!
為了打破敵人的封鎖,守住這塊中國革命的第一塊農村根據地,紅四軍發動了挑糧運動。由于來了紅軍,山下寧岡人民的生活大為改善,實現了大豐收,紅軍又公買公賣,所以鄉親們爭著把糧食賣給紅軍。再由紅軍和鄉親們,以人背肩挑的方式,往返百里山路,跨越1300米的海拔,運到山又高,路又陡的井岡山上。
《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在挑糧路上》,鄧澍、侯一民,1976
具體的挑糧路線,一頭是井岡山上,紅四軍司令部和直屬機關的駐地挑寮村,另一頭是井岡山下寧岡以東的柏露村,中間要經過著名的黃洋界哨口。
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每到運糧的那天,同志們天一亮就要出發,趕到裝糧的地點,有的用籮筐擔,有的用口袋背。用具不夠,甚至要脫下條褲子,把褲腿扎緊,滿滿地裝上兩褲腿,往肩上一搭。這樣挑的挑、背的背,翻山過坳,一天兩次,上上下下,直到天黑才能回到山上。
按理說,這樣的工作,讓年輕的干部、戰士來承擔就好了,畢竟歲月不饒人,朱德軍長已經42歲了,還要忙于軍事指揮,哪有時間和精力來挑糧上山呢?可我們敬愛的朱軍長,卻自己削了一根毛竹當扁擔,加入到挑糧的隊伍里,即便扁擔兩次“消失”,仍堅持做了第三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繼續挑糧,這就是《朱德的扁擔》的故事。
朱德的扁擔(江西博物管藏,復制品)
于是問題來了——
朱軍長挑糧食,毛委員在干什么?有朱德的扁擔,有沒有毛澤東的扁擔呢?
答案是肯定的,官兵一致、軍政一體,所有紅軍干部和戰士,不管是軍事干部,還是政治干部,都要參加勞動。各級領導干部參加體力勞動,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逐步結合,是發揚我們黨聯系群眾、艱苦奮斗這個優良傳統的一個制度,所以毛澤東同志也不例外。
時值冬季,天亮得晚,雞鳴三聲,井岡山上還籠罩著夜色,毛委員就了起床,拿好自己扁擔和口袋,準備出門加入挑糧的隊伍。警衛員趕緊攔住他,說:
“朱軍長專門交代的,你晚上會多,又要寫東西,總要搞到半夜,你就不要參加了!”
油畫《毛主席在井岡山》,靳尚誼,1966
毛澤東同志擺擺手,笑著說:“你莫要聽朱軍長那一套,那個朱軍長天天扁擔不離肩,他不忙嗎?可哪天挑糧少得了他?他能去的,我就去不得?”
說完推門而出,大步流星走入下山的挑糧隊伍。
到了山下挑糧的地方,只見紅軍戰士和當地群眾正干得熱火朝天,挑糧的隊伍擠得水泄不通。不看軍服,你分不出哪是群眾,哪是紅軍,看了軍服,你卻認不出哪是干部,哪是戰士,即便是毛委員、朱軍長,也一樣是足蹬草鞋,身穿補滿補丁的舊軍裝,而且一樣排在隊伍中,規規矩矩等待管理戰士給自己分任務。
負責分工的管理戰士看到排在隊伍里的毛委員,不覺有點心疼,傳統鄉下的粗活重活,也沒有讓教書先生來干的啊!何況大家都知道毛委員的工作,不少需要熬夜來做,大家白天軍事訓練或者挑糧,他還要晚上組織談話,進行政治教育,加強思想工作,更別說還要挑燈寫文件,全軍上下都知道,毛委員只用一根燈捻子,多一根都不舍得用,休息時間極少,怎么也來挑糧食呢?
油畫《步調一致才能勝利》,何孔德、高虹、 彭彬,1974
于是只給他裝了半袋糧食,毛委員“生氣了”,說:
“這可不行,你這個同志怎么欺負人,看不起我?趕快給我裝滿,要和同志們一個標準!”
戰士和老鄉們看到了,非常感動,勞動積極性迅速高漲,42歲的朱軍長,35歲的毛委員都搶著挑糧食,和一二十歲的小伙子沒啥區別,從古至今,哪見過這樣的軍隊,哪見過這樣的“官”?朱軍長、毛委員能挑,我們就能加!大家紛紛在原有基礎上,要求管理戰士再給自己加上十斤、二十斤……
挑糧小道上,毛澤東一邊趕路,一邊和戰士們聊天,大家有說有笑,你追我趕。不斷有同志想要趁機“搶”走毛澤東的糧袋子,生怕累著毛委員,可是毛澤東卻堅決不讓,說:
“我們各人挑各人的,你們已經挑得很重了,已經夠累了,再搶走我的,那是要吃不消的,我不要緊,你們能做到,我也能!”
毛澤東詞《西江月·井岡山》,1928年秋
登上黃洋界,在五里橫排小路拐彎的一棵荷樹下,毛澤東和大家一起休息,從腰間飯袋里拿出來是一樣的白薯、紅米飯和辣椒炒南瓜,喝冷水、吃冷飯,毛澤東問大家:
“同志們,累不累,苦不苦呀?”
沒有任何人叫苦叫累。
毛澤東笑了,說:
“大家講不苦不累,那是假的,但是為了保衛井岡山根據地,為了贏得革命最后的勝利,為了將來人民都過上好日子,我們就要不怕苦,不怕累,我們今天挑糧是為了革命,將來我們還要挑更重的擔子,全中國的擔子呢!”
接著,毛澤東站起來,指點著黃洋界山下,又問戰士們:
“同志們,站在這里,可以看到什么地方啊?”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軍事斗爭1927年10月—1930年2月
戰士們七嘴八舌地回答,江西籍的戰士說能看到江西的寧岡、遂川,湖南籍的戰士說能看到湖南的酃縣(今炎陵縣)。
毛委員指著更遠的地方,說: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干革命就是要登高望遠、高瞻遠矚,不僅要看到眼前的江西、湖南,還要從這里看到全中國、全世界。”
一個小戰士怯生生地站起來,漲紅了臉,憋了很久才說出話:“毛委員,紅旗會倒嗎?井岡山根據地有希望嗎?”
“當然有希望了!”
毛澤東豪邁地說:
“此地利人和之邊界,前途希望還是不惡。邊界的紅旗子,業已打了一年,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
革命圣地井岡山
毛澤東的話,讓戰士和群眾都深受鼓舞。
休息一會兒后,大家就跟著毛委員繼續上路了,在毛澤東、朱德的帶領下,紅四軍的干部戰士和井岡山山上山下的父老群眾都爭著參加挑糧運動,最終粉碎了敵人的經濟封鎖。
井岡山有首民歌叫《毛委員挑糧上井岡》,唱得好:
“一根扁擔喲兩頭彎,毛委員用它把米擔,來回走了百多里,從寧岡一挑挑上了井岡山。井岡山喲連青天,汪洋大海不見邊,比起恩人毛委員,高山嫌低海嫌淺。”
井岡山的挑糧小道,看似艱險崎嶇,但卻是因地制宜,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的起點。
有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困難嚇倒。
油畫《向井岡山進軍》,招熾挺、趙淑欽、王孝柏。1975
大革命失敗后,蘇聯式的城市中心革命走不通,中國人學不來,條件也不允許。毛澤東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井岡山創立了第一塊農村根據地,但就是這塊根據地,后來也丟了,直到1949年才奪回了。苦難無處不在,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敢想敢干,這就有了后來的中央蘇區,有了紅軍長征到陜北,有了抗日戰爭中,突破山地游擊戰的條條框框,在平原地區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村落戰等形式的突破創新,最終領導人民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驅逐了蔣介石反動集團,建立了新中國。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經歷磨難和挫敗,曲折和反復,我們的內心才能變得更加強大,直到無堅不摧,正是這種精神的鼓舞和感召,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把井岡的挑糧小道,一直向前鋪開,在沒有路的地方修通路,有了路地方讓路越走越寬,直到通向了北京天安門廣場前那筆直寬闊的長安街,最終鋪就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坦途。
這就是井岡山上,毛澤東扁擔的故事。
紅軍時期的毛澤東,斯諾,1936
毛澤東的扁擔,一頭挑起歷史,一頭挑起當下,這根扁擔的承力點就是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毛澤東的一生就是與群眾建立血肉聯系的一生,更是喚起人民、解放人民的一生,所以毛澤東把人民群眾奉于至高無上的地位,把人民大眾尊為“上帝”,對人民高呼“萬歲”。
如果說,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和建設偉大勝利的背后,有什么“秘訣”的話,我個人覺得就在“毛澤東的扁擔”上。
1945年3月31日,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所作的《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指出:
“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
1961年3月的一天,一位叫雷鋒的解放軍戰士,在當天的日記里,這樣寫道:
“凡是腦子里只有人民、沒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榮譽和威信。反之,如果腦子里只有個人、沒有人民的人,他們遲早會被人民唾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