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國全年糧食產量1.13億噸,僅及1936年(1.5億噸,建國前最高產量)的75%,人均糧食可分配量416斤,扣掉種子、飼料等,人均消費原糧不及1天1斤,當時中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僅35歲。 中國1956年糧食產量是1.93億噸,人均糧食占有量614斤,人均日可供糧食1.64斤,這是第一次突破600斤大關,基本達到了熱量安全線。
至 1974年,中國人均糧食可分配量再次突破600斤安全線。1978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05億噸,是1958年的157%,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634斤。
我們再從中印糧食產量中比較一下中國農業:
在大家普遍的印象里,我國國土面積排全球第三,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我國的三分之一。殊不知,印度次大陸的土地特別肥沃,幾乎所有土地都可以用作耕種,印度耕地面積達1.6億公頃,中國耕地面積1.2億公頃,印度的耕地面積其實比中國還多。
雖然印度耕地足足比中國多了0.4億公頃,但是印度的糧食年產量僅為中國的一半。
?2017年,中國糧食產量6.17億噸,印度大約是2.8億噸。也就是說,幾乎相同的人口,印度人每年只產出了我們一半的糧食產量。 即使到了2019年,印度糧食總產才達到3.136億噸,印度人口總數是13億6千萬人,年人均糧食產量461斤左右,僅及中國1950年的水平。
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每年發布的全球饑餓指數顯示,2020年有107個國家屬于饑餓狀態,印度竟然排名第94位,屬于重度饑餓國家。 而為了解決吃不飽飯問題,印度不得不每年出口1200萬噸左右的優質稻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出口賺外匯后換取廉價的玉米小麥和工業化食品,以解決民眾 最基本的食物問題。
印度在 1966年后推行綠色革命,開展以推廣高產品種為中心的農業技術改革,糧食生產獲得較大發展,農業生產年增長率約2.7%。70年代中期以來,初步扭轉了糧食長期不能自給的局面,且略有出口。1980—1981年度糧食總產量約1.3億噸,人均年擁有糧食190千克(合380斤)。
?農村實行個體經營,比中國耕地面積多出0.4億公傾的印度,在農業實行“綠色革命”前,年糧食總產量僅僅在0.72億噸左右徘徊。
而比印度可耕土地少的中國,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1960年 糧食總產是1.4350億噸 當時中國人口6.6207億,人均年擁有糧食 432斤 ,每日每人可供應 1.18斤,比印度還好一些。
同期比較印度綠色革命成功后的1981年,中國農業在1981年的糧食總產達到3.2502億噸 當時中國人口 10.0072億,人均年擁有糧食 650斤 , 每日每人可供 1.78斤,是同期農村實行個體經營方式印度的1.71倍。 這個成就是新中國實行農村集體經濟那一階段的產物。
從這個側面不難看出,前三十年中國農業并非某些黑子所言的那樣一無是處。
對于上世紀三年困難時期,一些人把災難歸咎于農村集體經濟。這種觀點是這樣表述的:
告訴你一個客觀、真實的事實:如果當年不是集體化、而是單干制,就不會有那樣嚴重的“自然災害"。因為你的前提錯誤,所以你的“如果"不成立,就象數學中用零做除數,無意義!
問題真是如此嗎?非也。
三年困難時期是多重因素疊加而產生的,而不是集體經濟的罪過,否則在此農村集體經濟期間中國為何能夠承載多增加的三億人口?如果黑子說集體經濟生產的糧食無力負載八億多張嘴,請問黑子?這種現實如何解釋?
?有道是在什么山就唱什么歌,可以說在前三十年當時的客觀歷史條件下,農村農業生產集體化是必由之路!因為經過長期的戰爭,大量的烈士家屬缺少勞動力,大量的復轉傷殘軍人喪失了重體力勞動的能力,這些家庭不能獨力承擔個體農業生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農村在一家一戶的時候自發的聯合成了集體互助組,而這種互相幫助扶助弱勢群體的農業生產方式便成為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端。
?從數據上來分析,前三十年除三年困難時期外,全國糧食總產除少數個別年份因天氣原因有小幅波動外,新中國的糧食產量一直是呈穩步直線上升趨勢,前后三十年上了四個臺階,從五六十年代近兩億噸,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三億噸。再到八九十年代的四億噸左右,再到本世紀初的五億噸。
這說明前后三十年中國一直在致力于糧食產量的提高。 前三十年六七十年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度重視農業糧食生產,甚至制定出“土肥水種密保管工”農業八字憲法,以期在農業上有所突破。 實際上中國七八十年代農業糧食產量的大幅度上漲,主要方面上是得益于起源于七十年代初農業生產技術和農田水利建設上的發展和全面工業化體系的建立。
農業技術的發展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種子革命: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各種農作物如水稻、小麥、棉花、油料都 陸續發生了種子革命,對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袁隆平雜 交水稻技術引發了水稻產量的革命性增長。這項技術于 1973 年 10 月“三系雜交稻”研制 成功,1975 年多點示范 5600 多畝,畝產比常規品種增產 20%以上;1976 年示范推廣迅速 擴大到 208 萬畝,1990 年全國推廣 2.4 億畝,占水稻面積的 50%,而總產量占 61.1%。
?第二是化肥革命:最初1970 年開始,中美關系開始緩和,圍堵中國的鐵幕被打破,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等老一輩領導人的策劃下,全國各地陸續新建了一大批化肥廠。
1972 年 1 月 13 日, 從國外引進化肥等成套設備 8 套,之后又引進 43 億美元成套設備和單機的四三方案。 1973 年,我國化肥產量比 1965 年增加一倍以上。
第三是改革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顯示了成效:1976 年與 1965 年相比,拖拉機、手扶 拖拉機產量增長 5.7 倍和 65 倍,農業用電增長 4.7 倍,農用排灌動力機械擁有量增長 4.9 倍,農用化肥每畝施用量增長 2.1 倍。1977 年和 1965 年相比,全國農田灌溉面積增長 41%, 全國機電排灌面積和水電站機電總裝機容量分別增長 355.58%和 643%;
1975 年全國機井 數比 1965 年增長 935.89%。抗自然災害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以全國受災面積基本相同的 1976 年與 1965 年相比,成災面積由 53.9%下降到 26.9%。這些農田灌溉和排澇條件的較 大改善,為以后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下的個體經營方式抗御旱澇災害的侵襲提供了重要 的保證。?
尤其是 80 年代,國家對農田水利的投資相對較少并逐年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 70 年代的投入在發揮效益。
寫在最后:
工業和農業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中印在農業上產生巨大的差距原因就是印度工業化水平和農業水利建設不如中國。目前印度還有10%的村莊沒有通上電,農業基礎設施和灌溉系統嚴重匱乏,導致印度全國70%的耕地無法灌溉!只能依靠雨水,也就是俗稱的靠天吃飯。
現代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工業總共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已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
文革動亂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中國的工業化,但是遠遠沒有到崩潰的邊緣。各種資料顯示,70-75年代增長比80-85年代怎么都是要快的。70年代完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從鋼鐵煤礦發電水泥,還有鐵路網與工公路網,衛星上天輪船下海。水平不高但是是完整的,門類齊全,可以自力更生。這就和所謂的亞洲四小龍四小虎有著天壤之別的優勢。
在上世紀70年代西方就已經判定中國是世界第七大工業國了。從五十年代完全的農業國,到七十年代衛星上天,感覺中國工業化速度也算是奇跡。其增速大約是世界第二,僅次于蘇聯,略高于日本德國美國,遠高于英法。
認真的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依靠英國人遺留下來的家底,印度在發電量,鋼鐵產量等很多關鍵數據方面都是高于我國的,但是到了六十年代,中國就已經全面趕超印度。
可見前三十年的建設為中國的發展打下了物質基礎。這個結果也用事實回答了所謂集體化是造成吃飯困難的說辭是不成立的。 毛主席他老人家走后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家底,5000億斤戰備糧,500多萬噸棉花,1280萬盎司黃金及23.5億外匯儲備!完整的軍工體系,完整的工農業生產體系!并且做到了即無內債,也無外債!憑良心說話,這已經為后來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