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毛老師的第658條理由——“用先進農民教育農民”
農民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農民的素質是決定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成敗的重要問題。中國農民長期深受地主統治階級的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文化專制,陷于貧窮和愚昧,承受著舊中國最深重的苦難,是全國各階層中最廣泛而又最弱的群體。毛主席對農民有著深切的了解和親密的關系,他曾指出: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他們受“三座大山”的壓迫最深,反帝反封建的積極性最大,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但由于小生產者的地位,亦存在著狹隘保守和散漫等弱點。建國前夕,主席在他全面闡述新政權形態的著作《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嚴肅指出“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
中國農民的特點是樸實善良,能吃苦耐勞;但又目光短淺,自私迷信,缺乏合作精神。毛主席的農民教育思想,首先是肯定農民的革命性,同時又看到農民的弱點和不足。在教育方式上,則充分考慮農民的利益和愿望,采取了“幫”和“帶”的方法。如幫助農民提高文化,幫助農民組織起來;干部起帶頭作用,先進典型帶后進等。其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就是讓農民自己教育自己,用先進農民來教育農民。
毛澤東時代,先進農民的典型也是層出不窮,有些事例實在讓人難以忘懷。 在大于的印象中非常深刻的有陳永貴的三件事。
一件是新中國成立前解放區人民響應毛主席組織起來的號召,紛紛辦變工隊、互助組,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時候。在大寨,最早組織互助組的人就是第一任黨支部書記賈進才,他的互助組叫“好漢組”,組里的土地好,牲畜好,可謂兵強馬壯。有一天,陳永貴發現16歲的梁便良,一邊在地里干活一邊哭。就問他是怎么回事?梁便良說他很想參加好漢組。但是,因為年齡小,個頭不大,挑不起擔子,半天也干不下多少活,所以,沒有人要他。這使陳永貴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村里的老弱病殘,都存在無人幫助、難以致富的問題。顯然,這些人缺一個帶頭者。于是,陳永貴對梁便良說:“你跟我干,聽話就行。”經過與賈進才的溝通后,陳永貴毅然宣布退出好漢組,重新成立了一個互助組,叫老少組。他們專門吸納村里的老弱病殘,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而包括梁便良以及賈承玉、賈承聯、趙小和等這些孩子,也就從此一直追隨陳永貴,成為了他的得力干將。老少組成員村民賈承玉說:“大寨那時是六十來戶,不上三百口人,那時是好漢組與老少組并存。我那時是老少組,為什么說他是老少組呢?老的老小的小,他是互助的。老少組的組長(陳永貴)說:‘老的有經驗,小的是能長大,只要聽黨話,這路子走不岔。’”在這個老少組里,最初只有九戶人家,其中有四位是年過半百的老漢,6位是8至14歲的娃娃,真正的強勞力只有陳永貴一個。但是這些人真的如同一個家庭一樣,出力大小與獲得多少并不很計較,各個奮力爭先、鬧得紅紅火火!當年秋,老少組平均畝產高達150斤,比好漢組多了30斤……
第二件是1963年8月,陳永貴正在縣里開會的時候,一場不停地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不期而至。這場災難幾乎毀掉了大寨人辛苦近十年的成果,人們的情緒降到了零度。陳永貴參加完縣人代會后趕回大寨,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震動了所有人,即使是當年省委書記陶魯笳,提到這件事情也是非常激動:“陳永貴不能開會了,他聽到這消息馬上就回到村里了!回到村里邊,村里的人抱住陳永貴就痛哭流涕:‘永貴呀,你看這么大的災,我們可怎么活呀?’陳永貴問:‘大水沖走人沒有?’大家說‘沒有,沒沖走一個人。’‘沖走牲口沒有?’大家說‘沒有,一頭牲口也沒沖走。’‘沒有沖走人沒有沖走牲口,你們哭什么?毛主席講過;‘人是最可寶貴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結果,陳永貴帶著大寨人真是創造出了人間奇跡。當時,上級決定從國庫中調出一批救濟糧和救濟物資,從地方財政上再撥一部分救濟款,扶持大寨大隊。但陳永貴和大寨黨支部卻作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決定——不要國家救濟糧,不要國家救濟款,不要國家救濟物資;當年社員口糧不少,社員收入不少,上交國家的統購糧不少。1963年下半年,大寨大隊的社員在陳永貴的帶領下,搶修梯田,重建房屋,搶種莊稼,經過幾個月的苦干,大寨在大災之年奪得了大豐收。據統計,大寨在1963年的糧食產量非但沒少,反而比上年增產,不僅社員的口糧充足,還能為國家上交余糧。
再就是陳永貴當了副總理后,平時不能隨便外出。據說有一次他想去王府井的東安市場,秘書請示保衛部門,說沒法保衛,不能去。他還曾提出干脆去北京郊區的中阿公社勞動,因沒法保衛,也不能去。他接近不了群眾,聽不到社會的各種聲音,了解不到真情實事,又看不了許多材料,這樣下去,時間長了,他覺得非變成個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不可。于是他就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提出搬出釣魚臺,實行三三制:三分之一時間在北京,三分之一時間在大寨,三分之一時間跑全國。主席馬上批準了陳永貴的要求,并贊揚了他。陳永貴就搬到了東城區交道口四條一個老四合院里。他回大寨,不讓北京的警衛戰士同行,他說:“我是個農民,回家勞動,你們還能給全國農民都派上警衛戰士嗎?”當了副總理的陳永貴,不改自己農民的本色。
陳永貴就是這樣一個代表了中國農民優秀品質的老農民。據當年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回憶說:“陳永貴這個人可不是一般的農民,我跟毛主席報告就是這樣講的:我說我做一輩子的農村工作,我所碰到的農民沒有一個能抵得上陳永貴——陳永貴是最杰出的農民!他這個人記憶力特別強。因為他經常傳達毛主席的講話,所有毛主席講話他都能記得非常清楚,而且還能用得非常好。所以我說他不是一般的農民能夠達到的,思想境界很高。我講給毛主席,我坦誠地說:他是一個杰出的農民!毛主席聽得非常有興趣,一直聽我講。講到最后,問‘你帶了陳永貴的文件沒有?’我說‘有’,把準備好的文件給他。”毛主席的農民教育思想當然喜歡這樣的典型,他要用這樣的典型來教育和帶動廣大農民,讓農民自己教育自己,造就出一代社會主義新農民,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
人民群眾也喜歡和需要陳永貴這樣的典型。據說那個年代人們把能看上一眼陳永貴,近距離目睹他的風采做為一種光榮。一次陳永貴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回家的途中,在列車上不知是誰走露了消息,同車人幾乎都知道他坐在列車的一節車廂里,各個車廂為此騷動起來,都想看看這位從山溝里走出來的杰出農民,都怕錯過這個良好的機會。列車長實在難于維持秩序,就領著陳永貴在列車上走了一個來回,滿足了大家的愿望??梢娔莻€時代先進典型對人民群眾的號召力和感染力。
用什么樣的思想和典型來教育和引導農民,不僅表現出一個領導人的胸懷,也決定著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和民族的興衰。面對如今已成為老大難的三農問題,一盤散沙問題,“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依然存在,毛主席的農民教育思想依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時代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