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一樣,先收集事實,或者通過試驗獲得事實,然后才是根據事實來提出各種理論,然后才有不同理論之間的爭吵,學術上的切磋。但是社會科學到現在為止還在黑暗中摸索的重要原因,就是連事實都是錯的,所有的特別能夠思考的人,他們頭腦中的事實都是錯的,都象臺灣省人認定的“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這種所謂的事實,然后根據這種事實來推出各種理論就統統地不靠譜。在這里尤其是就是共和國前三十年的歷史事實,被歪曲得不成樣子。因此,我這里再根據我從小到大的經歷,再一次告訴大家一些真相,那就是新中國前三十年對戰爭的認真準備,這個準備是處于對真實的而不是虛構的戰爭危險之上,而且是真實的核戰爭的危險之上。
就說中美關系,是一直到文革結束后的第三年,1979年,中美才建交,在這之前,雖然有1972年的尼克松訪華,和1974年的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但是美國始終沒有正式承認中國是一個合法國家。因此美國的這個看法,就是中國共產黨政權不是一個合法政權這一點,事實上是很厲害的一種看法。因此國際上對大陸的禁運是沒有停止的,臺灣省也確實處于反攻大陸的準備之中,有的時候也不止是軍事力量,也包括了等待大陸內亂之后乘勢出兵。美國打越南戰爭也是嘗試新發明的更加現代化的武器還能不能對付共產黨,如果試驗的結果是能夠輕松對付,那下一步進攻大陸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美國倒不是最危險的敵人。我在當兵的時候已經上級反復向我們宣傳的,是蘇聯才是最危險的敵人。事實上中蘇爭端已經掩蓋了兩國的一個最基礎的爭端,就是蘇聯不允許中國發展核武器。從赫魯曉夫的突然性撤走專家,到勃列日涅夫上臺后大談“社會主義大家庭”理論和“有限主權論”,意思就是你中國共產黨必須接受蘇聯的領導,停止發展核武器。如果中國不接受呢?蘇聯是認真地準備在軍事上進攻中國的,并已經在研究對中國進行核戰爭。
因此在我年輕的時候是一直戰爭空氣濃烈的,大家都相信蘇聯一定會進攻過來的。蘇聯當時已經在中蒙中蘇邊境集結了現代化軍隊,是真的準備認真打過來的。而且當時的中國人民都知道這一點。當時我看到的上級文件,說明為什么蘇聯是最危險的敵人,是因為資產階級專政分為兩種,一種是民主形式,就是美國那種,因此美國要打仗就必須先向國會要錢,要國會通過決議,因此中國這邊來得及做戰爭準備和反應。但是蘇聯是獨裁式的專政,因此只需要政治局一個決議就可以決定立即向中國全面開展核戰爭,這種突然襲擊,斬首式的行動才是最可怕的。這確實是我當時接受到的指示啊!可是就一定被現在的所有左派右派,所有的所謂歷史學家們選擇性的遺忘了。
中國在1964年爆炸第一顆核彈,這個時候就已經是舉世震驚了,蘇美英三國都特別慌張,都認為絕對不能夠容忍。因此一定要采取措施。因此當時中國領袖的壓力特別特別大。美國的措施就是下令擴大越南戰爭,也是試驗新的武器,如果管用就進一步進攻中國。而蘇聯就在中蘇中蒙邊境集結一百萬軍隊,且一直研究對中國進行核襲擊。你們就想想如果你們當時是領導人能夠象沒事人一樣安然地考慮什么民生,什么老百姓碗里有幾塊肉的事情嗎?就打個比方,在四川在地震的時候,有人考慮過去一個歌廳唱歌嗎?或者去大吃一頓?其實當時的蘇聯如果進攻下來,對中華民族基本上是滅頂之災,幾百顆核彈落在幾百個城市,那個損失是遠比四川大地震要大得太多的。而且中國人民當時都知道這一點,上級并沒有隱瞞這種情況。當時的周恩來總理已經提出計劃要死三億人民也要搞出核彈的,這些話都是可以查得到的。
但是戰爭準備是一直在認真進行的。你就想想你要正在準備核戰爭,你作為游戲玩家會是什么策略吧。重要的人才呆在城市是危險的,一顆核彈下來就變成灰了,因此需要向農村轉移對不對?傻子都想得到的策略,結果就被所有的左派右派反復地遺忘掉,硬要把當時的社會描寫成一個和平的,沒有任何戰爭危險的社會,這本身就是在嚴重地歪曲歷史。
事實上1969年的珍寶島之戰決不是什么雙方開了幾槍那么簡單,完全是一場特別正規的戰爭,雙方都投入了除原子彈之外的最好武器。因此全國的備戰空氣高度緊張。正因為如此,北京距離中蒙邊境那么近,就開始向內地疏散轉移人口。大家難道把疏散人口這事情給忘記了嗎?
其實知青下鄉不過就疏散人口,防止核襲擊的重要舉措,當然不能夠反復宣傳說是“核彈打來了,大家趕緊逃命到農村去吧”這樣使士氣低落的話,所以才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講法,其實不過就是講法,如果不是核戰爭的危險,根本不會動員那么多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而且事實上每當戰爭空氣緩和的時候,就會又從農村招一批工上來。
而且疏散并不僅僅是知青上山下鄉,還包括有許多城市居民搬遷到農村去,這件事情也被歷史學家的宣傳完全忽略了,當時有許多城市家庭婦女,都轉移到農村的,她們根本就不是知識青年,當時的報紙宣傳是“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家里吃閑飯。”如果你不信去查當年的人民日報啊。
而且大量的工廠和學校都往邊遠地區轉移,許多上海的工廠都轉移到了云南,清華大學許多教授都轉移到了江西和四川,也是害怕核襲擊一來這些寶貝人才都變成了灰。事實上文革中被打倒的干部都是轉移的,也是認為他們是人才,包括鄧小平轉移到了江西。我當時所在的中學,南昌二十一中學,在遷廠遷校的運動中轉移到了距離南昌二十里路的共大總部,因此我每星期六都要步行二十里路去學校,大家當時都知道核戰爭就要爆發了,把我們遷到農村就是為的少一些損失。
所以我的觀點,知青上山下鄉是為的預防核戰爭,這個觀點我認為是唯一符合歷史事實的,卻被大家,包括左派右派,集體地故意性地遺忘了,好象毛澤東沒事找事地要讓大量的知青去農村似的。其實當時的知青也知道是為的預防核戰爭,但是他們現在也故意不說。否則你們講良心話當時是不是在預防核戰爭?明明都知道,就是為的黑毛澤東故意不說。我相信我的這個觀點仍然會被歷史故意性地遺忘。
你作為游戲玩家想想,如果你在一場游戲中準備核戰爭,且準備持久戰,核彈一打來,經濟必然受到重挫,那你第一關心什么問題?就是可能有大量的人民會因為缺少食物而死亡的問題。因此只要用腳指頭想想都知道要有糧食的戰爭儲備,難道不是嗎?而且這并不是在當時保密的啊,只不過是大量歷史學家們選擇性遺忘啊!當時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是反復地宣傳的,是在大街上帖滿了大標語地宣傳的。
那么,當時要搞食物儲備,什么樣的食物是最適合儲備的呢?當然是糧食,是大米白面這樣的東西,如果是豬肉除非要有冰箱,但是在戰爭情況下有可能斷電了,因此冰箱是無法保存豬肉的。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當時的全部生產力量都要盡可能地用在生產易儲備的糧食的生產上面,這叫“以糧為綱”,這樣豬肉的生產當然就少啦,于是就說毛澤東不會搞經濟,所以當年的豬肉少。而且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糧食,也還是盡可能地節約,節約下來的糧食,都在戰備糧庫中儲存起來,導致我在當兵的時候經常吃到的就是幾年前的糧食,特別難吃。而因為需要節約糧食,因此才需要有糧食配給制,要印制糧票,但是這一點又被所有的歷史學家妖魔化成毛澤東不懂經濟所以糧食生產也不行。還有什么糧票是故意用來限制農民進城的。
其實當時的實際情況是農民到全國各地游走根本就沒有任何障礙,象小崗村的社員那是經常在全國到處游的。于是就有學者象三歲小孩那樣睜著天真的大眼睛問,那農民到了一個地方,沒有辦法進飯店吃飯,難道不會餓死嗎?
在我小時候一直有的印象,就是吃飯店那叫下館子,那只有節假日或者特殊的時候,才去吃的,當時根本想象不來一個人在正常的情況下下館子成了吃飯的常態的。
另一點就是不是所有賣的飯都是要糧票的。例如火車上的鐵皮盒飯(當時沒有泡沫塑料的盒)從來都不收糧票!火車站臺上的所有售賣食物的小推車也不要糧票!因為找零困難!
此外當時的農民們出外怎么解決吃飯問題?一是身上帶著從家里烙好的大餅或者慢頭,加上一塊咸菜,或者連咸菜也沒有,就吃了,這俗稱干糧。當時陜北的人走西口都是在身上帶著干糧的,不知道嗎?沒有這種常識嗎?而南方人就是隨身背著米袋子。南方人是到一個地方就要找一些樹枝來生火做飯。平時都是背著鋁鍋走的,你要讓他去吃飯店,他可舍不得。你就是沒有糧票制度人家也是這么旅行的。我當時在軍隊拉練行軍也是身上背著米袋子啊。當時吃干糧是需要有水喝的,因此出外的農民其實是到了吃飯的時候需要找水喝。所以當時的城市里有專門賣開水的,是一分錢一壺!其實火車站里也一直有免費的開水供應,只不過排的隊長。
還有一種現成的技術就是你就直接在任何一個農村闖進任何一家農戶,就聲稱要吃飯要買他們的飯吃,我就和幾個當兵的這么做過啊,直接就進老百姓的家,就說要買飯吃,他們家就頓成飯店了,那供應我們一頓夠他們好多天的工分的。我們當時想要吃點好的那就指著院里的雞說我們要吃那只雞,那農民就會給我們殺雞,不過就是一個價錢的問題嘛。
所以說現在的歷史學家們一提當時就歪曲歷史,好象中國從來就沒有在那個時候正在極度的核戰爭危險之下,硬要描述成一個歌舞升平的,沒有任何危險的和平社會,結果老百姓過苦日子,也沒有任何廣積糧的行動。為什么要這么描述?就是為的黑毛澤東,要說毛澤東不懂經濟。
還有說什么毛澤東為什么不退休的問題。要知道任何一個政權,如果國家領導人已經被其它的強國定為死刑的時候,他根本就無法退休。你能夠讓塔利班的奧馬爾退休嗎?那拉登倒是退休了,過了五年退休生活,不還是被美軍打死了嗎?
就硬要把領導人描述成現在的各國領導人那樣,在任何地方都沒有被缺席地判處死刑,很安全,就硬要戀權呆在領導崗位上似的。
我是希望本文的觀點能夠傳播,以正視聽,至少對歷史的描述符合事實。但是我相信,我的這微弱的聲音一定會被大量的歪曲事實的宣傳所淹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