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給咱石鋼來了信
1951年9月17日下午三點來鐘,石景山鋼鐵廠[1]黨委辦公室的秘書收到一封信,信封上的落款是“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毛寄”。秘書一愣,這難道是毛主席寄來的嗎?他急忙拆開信,朝信尾一看,“毛澤東”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映在眼前。啊!真是毛主席來的信,他頓時激動不已,一時不知該怎么辦才好,興奮得直在屋里轉。忽然他醒悟過來,大聲喊著“信!信!毛主席的信!”三步并作兩步向黨委書記的辦公室跑去。
毛主席的信是這樣寫的:
中共石景山鋼鐵廠黨委會同志們:
八月三十一日的信看到了,謝謝你們使我知道你們廠里的情況和問題。我認為你們的建議是有理由的,已令有關機關迅速和合理地解決這個問題。
此復,順祝努力!
毛 澤 東
一九五一年九月十二日
毛主席來信的喜訊和信的內容通過廣播向全廠職工傳達以后,石鋼立刻沸騰起來。職工們奔走相告,歡喜若狂,爭先恐后地涌到廠辦公室來看毛主席的信。由于秘書心情激動,在拆信時不小心撕掉了一角,這時人群中不知是誰建議說“把它裱上!”人們一致表示贊成“對,馬上派人把信送到城里去!”裱信工人見是毛主席的信,二話沒說就給裱好了,連錢也不要。后來,就連住在家屬區的老大娘老大嫂們也都趕來,要親眼看一看毛主席寫的信。
見到毛主席的信,職工們激動地說: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還處于恢復時期,抗美援朝戰爭正在激烈地進行,在國家有困難的情況下,黨中央和毛主席這樣關心咱們鋼鐵工人的生活,毛主席真是咱們工人的大恩人,我們一定要報答毛主席的關懷!為什么毛主席的這封信在石鋼職工中引起這么大的反響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1948年12月17日,石鋼解放后,黨組織為了保障廣大職工的基本生活,分別于1949年1月、10月和1950年1月,在不增加全廠工資總額的原則下,以解放前工資制度為基礎,在降低少數工資特別高的高級管理人員工資的同時,增加了低工資職工的收入。這種抽高補低的調整,對穩定廣大職工的基本生活,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起了一定的作用。廣大職工懷著樸素的階級感情,在生產上創造了十分顯著的成績。1951年4月,石鋼二號高爐最高生鐵日產量達到518.9噸,比解放前最高日產量增加了180.46%,產品質量也有很大的提高;1951年石鋼的勞動生產率比1950年提高了47.5%。
隨著生產的發展,舊工資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由于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工資標準是按照統治者的利益制定的,鋼鐵工人的工資水平都很低,工資等級也很混亂,石鋼職工的工資等級多達105級,級差小到只有二兩小米的錢,計算方法也很復雜。如果繼續實行軍管時期“原職原薪”的辦法,不僅影響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妨礙他們勞動積極性的發揮,而且也影響黨和人民政府在職工中的威信。為了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使職工收入能夠隨著生產的發展不斷得到提高,讓職工從自身利益上感受到新舊社會制度的優劣和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石鋼于1950年5月根據上級指示,向職工宣布調整工資,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執行。1951年,全國不少企業陸續實行八級工資制。石鋼也從當年4月著手制定調資方案,5月22日給北京市人民政府勞動局寫了關于實行八級工資制的報告。5月25日,勞動局批復“同意你廠實行八級工資制”。5月29日,石鋼向中央重工業部鋼鐵工業局寫了關于實行八級工資制的報告,計劃全廠職工增加工資面98%,工資總額增長18.77%。這個測算的結果,突破了上級限定的比例,致使報告幾個月也沒有得到批準。
這種情況使石鋼部分職工產生了不滿情緒。有些高級技工(尤其是石鋼最缺的高級修理工)“跳槽”到市內工資高的輕工企業。有一部分普通職工經常請假,到永定河邊篩沙子,用做臨時工的收入補貼家用。煉鐵高爐等主要生產崗位的一些工人,對于他們月平均收入相當于249斤小米(折合每天8斤多),而市內一個土木工人的日工資為14~18斤小米頗有怨言,認為產業工人的地位低。
在這個背景下,石鋼黨委于8月31日直接向毛主席寫信,如實反映了石鋼計劃實行八級工資制的情況和問題,提出了建議。當石鋼黨委的信送達中央書記處政治秘書室之后,具體辦信的同志沒有及時將信送交毛主席。幾天后,毛主席看到這封信,立即擬就復信,還對秘書室的同志發了脾氣說:“共產黨員不為工人階級辦事,還算什么共產黨員!”
中央重工業部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很快批準石鋼實行八級工資制,并從當年五月份起執行。當新的工資等級、工資標準、工資分值公布后,全廠職工情緒高漲,廠調資委員會一天之內就收到感謝毛主席的工人來信50余封,《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響徹全廠。許多工人流下了激動的熱淚,發自內心地高喊“毛主席萬歲!”,就連家屬區也洋溢著一片歡慶的氣氛。許多職工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工人趙樹聲說:“這是過去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因結婚而欠債的工人趙章喜說:“過去愁賬愁得睡不著,現在高興得睡不著,老婆是毛主席給咱娶的。”全家七口人只有兩床被,五年來從未添置過新衣的工人董文生,樂得合不攏嘴,計劃著買布做新衣。這次工資改革,沒有實行評定工資的老辦法,而是嚴格按照技術操作考工定級,有115人保留了原工資,還有個別的職工降低了工資。由于工作做的比較深入細致,就連減少了工資的職工也服氣地說:“我也心平氣和了”。9月27日,石鋼完成工資改革,工資總額增長30.78%,98.26%的職工增加了工資。
9月29日,石鋼黨、政、工、團負責人聯名代表全廠職工再次給毛主席寫信:“我廠的工資問題圓滿地解決了,9月27日補發了工資。”“真是皆大歡喜,喜遍了全廠”。信中表示要在全體職工中,開展新舊工資制度的回憶對比活動,進一步提高政治覺悟,全面修訂愛國公約,掀起一個新的“抗美援朝愛國生產競賽”運動的熱潮,為超額完成全年389億元(舊幣)的利潤計劃而奮斗。
這次工資改革后,石鋼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紛紛投入到熱火朝天的“抗美援朝愛國生產競賽”運動當中,大家提出了“工廠變戰場,機器當武器,前方猛殺敵,后方多生產”的豪邁口號,各項生產指標眼瞅著往上漲。工程技術人員互相展開挑戰。工程師楊春山穿上工作服和工人們一起猛干。工程師苑金科取消了休養的打算,拍胸脯保證提前完成焦油場的施工。在補發工資的當天,煉鐵部抬鐵打模子工人的勞動效率提高了一倍,爐前工人表示一定要穩定產量,大步前進,完成全年的生產任務。鑄造部小口徑鑄鐵管的日產量達到285根,超過定額30.4%,成品率超過規定標準12.3%,創造了全國新紀錄。修理部工人王國安等同志克服重重困難,硬是使“趴窩”八年未動的八字輪銑床轉動了起來。工人楊華樓試驗成功高速切削法,使工作效率提高5倍。焦爐工人不畏艱險,爬上高高的一號焦爐煙囪,冒著200度的高溫進行搶修,保證了高爐的焦炭供應。
經過工資調整,全廠上下掀起了學文化學技術的熱潮,業余學校在原有1800余人的基礎上,一下子又增加了1000余人,致使教室無法容納。各個車間都成立了識字班,工人之間自發地簽訂師徒合同,老師傅保證要帶好徒弟,青年工人表示要努力鉆研技術,絕不給師傅丟臉。鑄造部翻砂場買來的一批技術書籍,被工人們一搶而光。
這次工資的調整,極大地激發了石鋼職工努力生產、學習文化、提高技術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1951年生產任務的完成:全年產鐵22.18萬噸,焦炭25.5萬噸,鑄鐵管1萬噸,實現利潤745億元(舊幣),大大超過了原定計劃指標。
解放初期,在內有全國百業待興,外有抗美援朝戰爭的情況下,毛主席百忙之中給石鋼黨委親筆回信,支持提高產業工人的收入,他對工人階級的親切關懷永留首鋼史冊。
(湘沅根據有關檔案資料整理)
[1] 石景山鋼鐵廠是首鋼(集團)總公司的前身。1958年8月之前,稱石景山鋼鐵廠,之后稱石景山鋼鐵公司(簡稱石鋼)。1966年9月,更名為首都鋼鐵公司;1992年2月,改稱首鋼總公司;1996年9月,組建首鋼集團(簡稱首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