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精神風范和人格魅力——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
彭臻 滄南
〔摘要〕毛澤東的精神風范和人格魅力,是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通過他的言行體現在愛國家、愛民族、愛人民、黨的建設、軍隊建設、敢于革命、敢于勝利、奉獻、助人敬老、律己、儉樸、不搞特殊、不徇私情、不謀私利、好學、對子女和親友的嚴格要求等等各個方面。嚴于律己、艱苦樸素的家風,處理至親好友的兩個“原則”,全黨務必繼續保持兩大“作風”是毛澤東精神風范和人格魅力的真實寫照。
毛澤東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戰略家、學問家。毛澤東的精神風范和人格魅力,是毛澤東思想深層次的東西,是它的核心內容、活的靈魂。學習毛澤東思想,首先就要學習、認識、把握它的核心內容、活的靈魂。毛澤東離開我們已經37年了,人們不但沒有淡忘他的嘉言懿行,反而在大江南北,城市鄉村更加廣為傳頌。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提出:全黨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重視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強調反腐倡廉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今天,學習和研究毛澤東的精神風范和人格魅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嚴于律己、艱苦樸素的家風
文有文風,學有學風,校有校風,黨有黨風。同樣,家有家風。家風是一個歷史概念。不同的家,有不同的家風。同一個家,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其家風也是不同的。家風是三種不同類型社會關系的綜合,即對家庭的關系,對親友和鄰里的關系,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關系的綜合。說得具體些,共產黨員的家風就體現在: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妻子兒女親情、嚴于律己、艱苦樸素、樂于奉獻、鄰里和諧、助人敬老、熱愛國家和人民等各個方面。這種家風,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又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毛澤東的家風,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融于一體的家風,既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又重視對子女和親友的言傳身教。
(一)嚴于律己,不搞任何特殊
毛澤東一生儉樸,進城后,雖然條件好了,但是,他仍然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從不講究吃穿。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做了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就補,補好再穿,一共補了73個補丁。破得實在不能再補了,1971年入庫。現陳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據衛士長李銀橋說:從1953年到1962年,毛澤東沒有做過一件新衣。他的被褥、睡衣、毛巾被、長筒線襪,都是補了又補,直到不能再補為止。在吃的方面,名義上,每餐四菜一湯,其中一碟辣椒,一碟豆腐乳是不可少的。但他卻很少按時吃飯,有時吃幾個烤芋頭就算一頓飯,而且從來不吃滋養品,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周吃兩次紅燒五花肉。他對李銀橋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吃世界,而是為了改造世界,這才叫人,人跟其他動物就有這個區別。”〔1〕
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同全國人民一樣吃定量。那個時候,糧、油、肉都定量。糧食按工種和職業定量,油每戶每月半斤,肉每戶每月一斤。毛澤東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全國人民都在定量,我也應該定量。是不是肉不吃了?你們愿意不愿意和我一起帶這個頭啊?”大家回答說:“愿意。”毛澤東說:“那好。我們就實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定量!”在國家困難的日子里,毛澤東曾經連續七個月沒有吃過一口肉。周恩來曾多次勸說毛澤東吃豬肉,毛澤東總是搖搖頭說:“你不是也不吃嗎?大家都不吃。”〔2〕
(二)送子上戰場
抗美援朝戰爭剛一開始,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就打報告給彭德懷,要求赴朝參戰,彭總不表態,于是岸英就去找父親。毛澤東說:“好哇!你去朝鮮,可以在戰火中經受考驗嘛。”〔3〕毛澤東支持岸英赴朝參戰,許多同志都曾勸阻毛澤東。據李銀橋說:“毛澤東講了應該去的道理。給我印象最深的仍然是那一句話:‘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4〕
1950年11月25日上午11時左右,志愿軍總部遭到敵機轟炸,岸英不幸犧牲。彭德懷向毛澤東談起自己沒有照顧好岸英。毛澤東承受著喪子的巨大悲痛,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革命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戰士,為國際共產主義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盡了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不能因為他是我的兒子,就不應該為中朝兩國人民共同事業而犧牲。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呀!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所生?”〔5〕岸英的妻子劉思齊曾請求將岸英的遺體運回國來,毛澤東卻搖搖頭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不是還有千千萬萬志愿軍烈士安葬在朝鮮嗎?”〔6〕他主張毛岸英同志愿軍烈士一樣,也安葬在朝鮮的土地上,這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同人民患難與共,呼吸相通,沒有任何特殊要求的人民情懷。
(三)教育子女艱苦樸素,不能有任何特殊
毛澤東對子女的要求極為嚴厲,不許他們有任何特殊。李敏曾說:“父親要我們夾著尾巴做人。”“小時候父親經常要求我們艱苦樸素。解放以后,要求我們不要穿得太講究,要和老百姓一樣,穿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就行。”〔7〕
李納考取北京大學,住讀,只有在星期六下午上完課才能回家。北大在北京西郊,若是碰上搞活動,那就要到天黑才能離校回家。李銀橋覺得一個女孩子獨自走夜路不安全,便瞞著毛澤東派車去接。這件事被毛澤東知道了,狠狠地訓了李銀橋一頓。李銀橋爭辯說:“天黑了,一個女孩子獨自走夜路不安全。”毛澤東嚴厲地盯住李銀橋問道:“別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別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為什么不行?不許用車接,說過就要照辦,讓她們自己騎車子回來。”〔8〕
三年困難時期,李納的定量不夠吃,饑腸轆轆,臉色也不太好。李銀橋搞了一包餅干悄悄地送給李納。這件事,又被毛澤東知道了。他把李銀橋叫進屋,聲色俱厲地說:“三令五申,為什么還要搞特殊化?”李銀橋小聲嘀咕:“別的家長也有給孩子送東西的……”毛澤東說:“別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塊餅干也不許送!”〔9〕
按照一般人的觀點,就會覺得毛澤東對自己的兒女太嚴格了,嚴得似乎有點不近人情。毛澤東不愛李納嗎?當然不是。毛澤東說李納是他的“好娃娃”。毛澤東買不到一包餅干嗎?別說一包餅干,就是再高級的、再富有營養的食品也可以買到。可是,毛澤東就是不準送一塊餅干給李納,并說:“和全國老百姓比起來,她還算好的。”“還是各守本份的好,現在這種形勢尤其要嚴格。”〔10〕毛澤東非常愛自己的子女,但是,他沒有把愛局限在私情上,而是把愛擴展到對黨的愛,對國家的愛,對民族的愛,對人民的愛。在毛澤東的精神世界里,家事再大也是小事,黨的事、國家的事、民族的事、人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而且這種“大”和“小”的位置,不論在什么時候、什么條件下、什么問題上都是不可以改變的。毛澤東有權,但是他從不以權謀私,從不為自己的子女謀取一官半職;毛澤東有錢,但是他從不享受,也不給子女,而是用“中共中央中南海第一黨小組”的名義存放在中國人民銀行。
二、處理至親好友關系的兩個“原則”
中國共產黨不同于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其成員不論擔任什么職務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一個普通勞動者。眾所周知,毛澤東做了多年黨的主席,新中國成立后,又當上了國家主席。但是,他仍然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在人民群眾中。共產黨員在某個時期,或在某些方面堅持艱苦奮斗,廉潔奉公,不謀私利,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艱苦奮斗,廉潔奉公,不謀私利,并且教育自己的子女和親屬也要艱苦樸素,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和老百姓一樣,這才是最難的。毛澤東就是這樣的共產黨員,總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黨所倡導的艱苦奮斗,廉潔奉公,不搞特殊,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的新風尚。他處理至親好友關系的兩個“原則”,就是踐行這種新風尚的體現。
(一)“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能有任何特殊”
毛澤東恩師、岳父楊昌濟的兒子、夫人楊開慧的兄長楊開智,來信要求推薦工作,毛澤東婉言拒絕了。1949年10月9日,他在致楊開智的信中寫道:“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11〕楊開智聽從了毛澤東的勸告。
開國大典后,毛澤連和李軻代表家鄉人民到中南海去看望毛澤東。看到20多年沒見面的堂弟澤連和表弟李軻,毛澤東非常高興,熱情地接待兩位韶山來客并詳細地詢問家鄉情況。客人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后,李軻想請求毛澤東準許他在北京工作,毛澤東拒絕了。他說:“我們是共產黨人,是革命者,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工農勞苦大眾,要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而不是為少數人謀福利。”“你們在家鄉種好田,多打糧食,支援國家建設,爭取財政經濟的好轉,也是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爭光嘛。”〔12〕
唐家圫(今屬韶山市大坪鄉大坪村)文家,是毛澤東的外婆家。20世紀50年代初,文家經常有人去北京看望毛澤東,回鄉以后,有人就驕傲起來了,不大服政府管。毛澤東得知這一情況后,于1954年4月29日在致石城黨支部、鄉政府的信中這樣寫道:對文家“我的態度是:第一、因為他們是勞動人民,又是我的親戚,我是愛他們的。第二、因為我愛他們,我就希望他們進步,勤耕守法,參加互助合作組織,完全和眾人一樣,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為,應受批評,不應因為他們是我的親戚就不批評他們的缺點錯誤”〔13〕。
“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文家任何人,都要同鄉里眾人一樣,服從黨與政府的領導,勤耕守法,不應特殊”。這就是毛澤東處理親友關系的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充分體現了毛澤東當國家主席是為人民辦事、謀福利的,不像封建社會那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毛澤東懇摯地對自己的親屬說:“我是國家主席,我只能解決大多數人的困難,要為大多數人謀福利。如果只解決一個人的困難,只考慮自己的親屬,那么我這個主席就當不成了。”〔14〕
(二)“在人民中有所表現,取得信任,便有機會參加工作”
毛澤東不大愿意為親友推薦工作。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許多親友紛紛來信要求推薦工作,毛澤東都婉言拒絕了,間或也有,但極少。在毛澤東看來,要求參加工作是好事,非常贊成,但是,不宜由他推薦,而應該首先在人民中有所表現,“取得信任”,“為人所重”,自然就有機會參加工作了。
1950年正月,表兄文南松寫信給毛澤東,要他出面給其胞兄文運昌推薦個工作,毛澤東回信斷然拒絕了。毛澤東的童年,是在外婆文家度過的。他兩歲時就住在外婆家,一住就是六年,直到八歲才接回韶山讀私塾。在這六年間,他同文家五位表兄朝夕相處,關系融洽,情同手足。所以,毛澤東十分眷念文家兄弟。毛澤東十六歲時,父親毛順生要送他到湘潭縣一家米店當學徒,以便將來繼承家業。可是,毛澤東一心一意想讀書,不愿意去學做生意。就在這個時候,表兄文運昌告訴毛澤東:湘鄉縣有一所新式學堂,不讀“四書”“五經”,到那里可以學到很多新知識,并且“隨表兄到那所學堂報了名”。毛澤東看了文南松的來信,怎么能不懷念表兄文運昌呢?他說:“我是愛他們的。”但是,毛澤東并沒有因為愛他們,并沒有因為非同一般的關系,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為文家兄弟推薦工作。此時此刻,毛澤東只能把對表兄的思念、關懷之情深深地埋在心里。他在致文南松的信中寫道:“運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薦,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現,取得信任,便有機會參加工作。”〔15〕
毛澤東少年時期很要好的同學毛森品寫信給毛澤東請求推薦工作,毛澤東委婉地予以拒絕。1950年4月18日在致毛森品的信中寫道:“吾兄出任工作極為贊成,其步驟似宜就群眾利益方面有所贊助表現,為人所重,自然而然參加進去,不宜由弟推薦,反而有累清德,不知以為然否?”〔16〕
三、務必繼續保持兩大“作風”
列寧說:“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17〕在中國共產黨的“領袖的人們”中,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最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的是毛澤東,并且做了多年黨的主席,無疑,他的精神風范和人格魅力對于黨的建設會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除了體現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外,還表現為民主革命勝利后,黨務必繼續保持兩大“作風”。
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后,機關陸續進入城市,黨政干部不僅要同工人、城市居民、自由職業者打交道,而且要同商人、資本家打交道;不僅受到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包圍,而且要同資產階級思想及其生活方式進行激烈的較量,工作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毛澤東預見到,因為勝利,黨內可能生長一些不良情緒,一些意志薄弱者,在糖衣炮彈面前要打敗仗。因此,他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諄諄告誡全黨:“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因為勝利,人民感謝我們,資產階級也會出來捧場。……資產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有些共產黨員“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他又說:“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毛澤東向全黨提出務必繼續保持兩大“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18〕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除了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正確和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支援以外,就是因為我們的黨具有馬克思主義的作風。前一“作風”的關鍵詞是“謙虛”,就是不自滿,不自以為是,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愿意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只有“謙虛”,才能夠謹言慎行,不驕不躁,把工作做好。后一“作風”,不僅是防止和克服驕傲自滿,不求上進,貪圖享樂的銳利思想武器,而且是解決進行建設與資金短缺之間矛盾的好辦法。
為了使全黨繼續保持兩大“作風”,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還特意提議不作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并列。毛澤東的這個提議得到一致擁護,被作為“六條重要規定”〔19〕。兩大“作風”和“六條重要規定”,從根本上回答了如何防止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其生活方式的侵蝕。
毛澤東以身作則,帶頭實行兩大“作風”和“六條重要規定”,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不作壽。當然有的時候,毛澤東過生日也請客,主要是請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不是吃頓便飯,就是布置工作。
據毛澤東的保健醫生王鶴濱說,1952年12月26日,毛澤東吩咐值班衛士叫他去吃飯。王醫生看見餐桌擺放著四碟菜:醬菜、辣椒、腐乳、醬牛肉,沒有毛澤東經常吃的炒菜和米飯,卻多了一小盆連湯面,桌面的東西兩側,各放著一只高腳玻璃杯,都已斟了半杯葡萄酒。“王醫生,來,干杯!今天是我的生日。”毛澤東微笑著說。“祝主席身體健康。”王醫生說。“王醫生,咱們不祝壽,但可以吃湯面,是吧?”接著又微笑著補充說道:“人活百歲就不得了啰,哪有什么萬歲的呀!”〔20〕
1960年12月26日,毛澤東叫汪東興、葉子龍、李銀橋、林克、封耀松等七位同志陪他吃生日飯,沒有魚,沒有肉,沒有酒,只是菜里多放了一點油。毛澤東的心情很沉重,他拿起筷子看了大家一眼緩慢地說:“現在老百姓遭了災,你們都去搞點調查研究。那里到底有什么問題啊?把情況反映上來。人民公社、大辦食堂,到底好不好?群眾有什么意見?告訴我,要講實話。”并一再囑咐:“要講實話,不許說假話,不許隱瞞欺騙!”〔21〕其實,這不是過生日,而是一次布置工作會。
197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80大壽,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馬列主義政黨及其領袖紛紛向毛澤東致賀電、賀信。但是在國內由于毛澤東不允許,幾乎所有報刊、電臺都未公開宣傳和報導。〔22〕毛澤東的80壽辰,在神州大地就這樣“偷偷地走過去”了。
毛澤東的精神風范和人格魅力,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毛澤東思想,就是要學習毛澤東全心全意為民族、為人民服務,不怕犧牲,敢于革命,敢于勝利的精神,學習他一生儉樸、不徇私情、不謀私利、不搞特殊的崇高品質。在革命年代,我們需要這種精神和品格。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更需要這種精神和品格,這是我們的真正優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愈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共產黨人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就愈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兩大“作風”和“六條重要規定”。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如果不是這樣,我們自己就解除了思想武裝,這樣,怎么還能夠教育、領導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呢?我們共產黨人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
〔參考文獻〕
〔1〕〔2〕〔4〕〔8〕〔9〕〔10〕〔21〕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十五年〔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40,267,160,165,166,168,169.
〔3〕〔5〕〔19〕〔22〕魯海德等編著.生活中的毛澤東〔M〕.北京:華齡出版社,1989.198,199,132,281.
〔6〕鄭宜,賈梅編.毛澤東生活實錄(1946-1976)〔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89.47.
〔7〕文摘周刊,2012-05-23.
〔11〕〔13〕〔15〕〔16〕毛澤東書信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43,481,366,356.
〔12〕〔14〕趙志超.毛澤東和他的父老鄉親〔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34,30.
〔17〕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
〔18〕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20〕王昌連編著.幽默的毛澤東〔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85-8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