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革命為“禍”:毛澤東也并不喜革命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也并不喜歡革命:
1916年6月6日,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死了。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宣布恢復民國元年的臨時約法。段祺瑞出任內閣總理,控制著北京政權。曾參與策劃護國戰爭的梁啟超,轉而致力于南北和解,以防事久引發革命危機。毛澤東對袁世凱稱帝深惡痛絕,但對袁氏所培植和依賴的北洋軍閥并沒有清楚的認識,因而很贊成梁氏的主張。六月下旬,他趕回韶山看望病臥在床的母親,因南方軍隊在銀田寺一帶騷擾,被阻隔途中,越發認為政局應該穩定。他兩次寫信給蕭子升,陳述對時局的看法。他說: “國局自上月30日約法、國會、內閣三大問題解決后,南方相繼取消獨立,撤除軍務院,漸趨統一。此由于南部諸英之深明大義,和段氏之中樞斡運,黎公之至誠感人,其力尤多。……中央舉措,究可佩服。”
湖南南人這時驅逐了袁世凱任命的都督湯薌銘。他列舉驅湯后的一些消極現象,諸如“暴徒乘機報復”,“自推長官”,無視中央而不得統一等,憂心忡忡地覺得 “湘省之禍,比之辛亥為烈”,“殺機一起,報復未已。法蘭西之禍,最為可懼,不意此次竟演此惡劇”。
革命就是這樣,不是請客吃飯,不能夠溫文爾雅,作為師范生的毛澤東當然還要經歷很長時間去認識,直至革命者的鮮血流在眼前。我想這里還有一個教育問題,傳統的教育無不將歷代起義者丑化,妖魔化,描繪成殺人魔王。這樣教育有什么好處呢?有的,培養順民和良民,這就是孫中山說的一盤散沙的原因之所在,也是日本人可以輕易奴役國人原因之所在。
五千年的歷史,抗爭的偶爾一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