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新中國前三十年留下的遺產是中國經濟奇跡的重要原因》有感
春華秋實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的GDP增幅為8%,“中國經濟奇跡”的大戲將繼續上演。為什么能創造“中國經濟奇跡”?北大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署文《新中國前三十年留下的遺產是中國經濟奇跡的重要原因》,指出其部分答案,可能還要到前三十年留下的遺產里去找。其中最重要的遺產之一是人力資本基礎。本人年少時經歷過那個時代,所見所聞也證實文中論述。
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的主體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外資來說,一個好的投資環境,既要有低成本的土地、自然資源,工業基礎,還需要有年輕的、健康的、高素質、低成本的優秀勞動力。新中國前三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這些條件,在發展中國家具有相當優勢。于是,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資本擴張找到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中國逐步變成了世界工廠,億萬農民離開田野,加入工業與服務業,中國工人階級以較低的勞動報酬勤奮工作,為全世界消費者生產了價廉物美的商品,國際資本賺的盆滿缽滿。
經過前三十年的建設,中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卓有成效,城市鄉村工廠林立。建立的大、中、小型國營、地方國營企業,社辦、隊辦、場辦、校辦、街道辦企業承載就業、創造財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國是那時的生動寫照。公立醫院、私立診所,機關、企、事業單位、軍隊、院校、公社、大隊醫院、衛生院、門診部遍布城鄉各地,為民眾防病治病。國民教育體系的大、中、小學(其中部分民辦)、中專、技校及在職教育的企業辦各類學校,為國家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勞動者。電影院、戲院、美術館、圖書館、文化宮傳播文化,陶冶國民情操。省、市、區、單位、院校的田徑場、游泳池(館)、球類場館等各類體育場館舉辦競賽,強健國民體魄。這些物質和精神財富是實實在在的,為改開以后的“經濟奇跡”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本人1976年初去蘇北的方強農場工作(知青)。當農場優良品種試驗站得到一筆2萬元的科研經費,要采購電冰箱、扭力天平等儀器時,正逢“限制集團購買力”,在商店購買有限額,于是派我這個大城市來的小知青去找找門路。我來到蘇南地區,蘇州市的機關干部介紹我去郊區社辦企業看看。我在那里初次見到了鄉鎮企業的前身——人民公社社辦企業,他們居然生產電冰箱,也能采購。蘇州郊縣的社辦企業眾多,所以后來蘇州成為工業重鎮也是有原因的。我所在的農場也有工業,如機械廠、味精廠、棉花加工廠等。我在軋棉廠看到的脫籽機,上面均雕刻著“國營方強農場制造”的大字,那時連一個普通農場都能制造工業機械,可見我國的人力資本還是不錯的。棉花經液壓機打包后,運往位于淮安市的江蘇省農墾局紡織廠,紡紗織布。那里是農墾工業園區,我參觀了其中的紡織廠和化學纖維廠。工廠大多沿河岸而建,方便裝卸貨物,挺合理的。我曾短暫養蜂,隨養蜂隊轉場到水鄉興化縣,采集油菜花蜜。工作之余參觀了當地公社的巢絲廠,蠶繭經女工們靈巧的雙手變成卷卷蠶絲。我去的那天正逢工廠停工半天,見到廠方用機帆船送女工們去興化縣城看戲,廠長還在岸邊揮手要大家注意安全。這個景象說明那時的工人(必須)得到善待。
1977年國家制定了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雄心勃勃的十年規劃(后來遭遇“小崗村”,包產到戶,分田到戶,規劃則無法落實)。我小時候的1967年就在老家見過生產隊新買的常州制造的195型手扶拖拉機,這種拖拉機在農村及中小城市非常普及。195柴油機是真正具有知識產權的發動機之一,廣泛作為小型機械的動力。那時的國營農場普遍使用拖拉機、播種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我所在的方強農場就是使用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基本上不用鐮刀,因為田地都是平整的矩形,地塊都有幾個足球場大,非常適合機械作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大型農場還使用飛機播種、除草除蟲。當時農機領域人才濟濟,基礎雄厚,中國的制造業為農業現代化作好了準備。國家也進口了成套美式農機,作為試驗,在黑龍江友誼農場裝備了一個全機械化農場,只用十五個職工。八十年代后期農場也被迫搞包產到戶,大農場變成了無數個家庭小農場,土地、生產資料被個體承包,不適應機械化大生產了。八、九十年代糧食豐收,不是因為“一包就靈”,而是因為除了風調雨順的年景外,前三十年在農業科技上的大量投入,在農田水利的大量投入(農閑時節全國公社社員和農場職工都奮戰在農田水利工地上,哪像現在都跑到城里打工。河海大學的前身叫“華東水利學院”),雜交水稻等良種培育到了收獲成果(獲取紅利)的時候了。
1976年前,各大專院校也有經濟組織,而且是產、學、研一體化的。例如南京大學有儀器廠、印刷廠、低溫材料廠、栗陽農場等校辦企業。1980年,家用電器興起,南大儀器廠也行動起來,搞起了電風扇,生產了兩種型號的臺式電扇,制造速度非常快,發給每一位教職工。
新中國前三十年建立了龐大的國防工業。改開后,所謂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路線,大量壓縮國防經費,下馬國防項目,讓軍工企業涉足民品生產。這些制造飛機、導彈、槍炮、雷達、通訊器材的軍工廠及科研院所只好紛紛干起副業,造起了汽車摩托車、家用電器、小家電、手機數碼等消費品,用一部分制造武器的產能生產民品,的確豐富了市場,同時也荒廢了部分“武功”。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賣過三條錄像機生產線,南京無線電廠(軍工代號“714廠”)安裝了一條,當年就造出了家用錄像機,不過不是“熊貓”牌的而是“松下”牌的。
新中國能夠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極大地提升中國人的數量和質量,是新中國深刻的社會變革所帶來的奇跡,是與當時社會公平的執政理念、政府主導的中國獨創的教育和醫療體系、群眾路線的保障模式分不開的。
基礎教育體系覆蓋全社會。適合中國國情的免費教育是資本主義國家所不能比擬的,新中國的男女平等,在發展中國家也獨樹一幟,這都使受教育人口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文革初期,中小學照辦,1970年大學恢復招生。按照毛澤東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路線,除了公立院校外,各大中型企業都辦起職工大學或技工學校,提高職工的文化科技素質。江蘇省農墾局每個分局都有職工大學,為各農場培養技術人員,我就曾經在大有農場職工大學電子技術訓練班學習過。在教育費用上,除了中小學交一點錢外,大學免費,其它類學校也免費。那時家庭平均有三個孩子,大多數能上學。1967年大城市有點亂,我被送到蘇北老家,在農村繼續讀小學,村子左鄰右舍的小孩都是隊辦學校的同學。新中國教育普及,提高了勞動者素質,使工人、大多數農民(后來的農民工)擁有基本讀、寫、算能力,能較好地參與經濟活動。
政府主導的基本醫療和低成本社會保障模式,降低了嬰兒死亡率,延長了人的壽命,做到了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城市是公費醫療,掛號5分錢,醫藥費全免,農村是合作醫療,有醫院,還有赤腳醫生走村串戶。我小時候在生產隊的打谷場玩耍時,就常看到赤腳醫生在給農民看病。我們農墾系統的每個農場都有醫院,醫生來自于醫學院,護士來自于衛生學校(即護士學校),病房寬敞明亮,重感冒就可以住院,還能接待周圍村莊送來的危重病人。生產大隊有衛生院,有次去看望一位朋友,是該院的醫生,恰遇一個農民被沼氣池的火災重度燒傷,衛生院一個電話,鹽城市的救護車便疾馳而來,救死扶傷。順便一說,那時軍民關系也比較密切,有一次看到村民家里煮很多很多飯,一問,原來是要招待經過本村的解放軍,因為軍隊有時也會幫助地方。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新中國重視體育,舉國體制與全民健身并行。“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前三十年學校體育尤為活躍,各級業余體校為國家發現、儲備了大量體育人才。1973年《參考消息》載文評論中國體操如是說:“女運動員們身體強健,肌肉發達”。那時雖然油水不多,但人們很健康,沒有現在的“富貴病”。各級各類學校每年舉辦運動會,上體育課,做課間操、眼保健操。部分企業也做工間操。國家前后制定過四套廣播體操,主要用于課間、工間,讓群眾鍛煉身體。每到夏天,大專院校和企業的游泳池對外開放,祖國的大江大河是城鄉居民游泳、避暑的好去處。每到冬季,大街小巷都能見到長跑鍛煉的市民。
改開年代,校長追求升學率,老板追逐利潤,人們忙于應酬,健康已經顧不上了。教育一味地傳授知識,訓練考試技能,其他都式微了。當年強調的與工農相結合、面向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等的教育理念,出現一定程度的弱化。我們諾要為下一個三十年進行人力資本儲備,就應該繼承發展前三十年的有益經驗,真正實現“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發展道路。
新中國前三十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盡管經歷了許多政治運動,尤其是文革,但不是什么“浩劫”,也不是什么“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是建成了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否則怎能國門一開就財源滾滾呢?沒有前人栽樹哪來后人乘涼,也就不會有什么中國經濟奇跡了。
附:新中國前30年留下的遺產是中國經濟奇跡的重要原因
李玲
新中國成立60周年,值得慶祝。對學者來說,更重要的是總結60年的經驗,揭示“中國奇跡”的真正原因。不少學者爭論:改革開放之后有沒有一個“中國模式”?有人認為,后30年還是有一個“中國模式”的,比如,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戰略,比如“摸著石頭過河”、“漸進改革”等;也有人認為,中國沒有特殊模式,中國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華盛頓共識的“山寨版”。
無論是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摸著石頭過河”,還是“華盛頓共識”,都不只中國在做,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市場經濟,也對外開放,但都沒有像中國一樣,出現連續幾十年的高速增長。實際上,真正有中國特色的偉大創舉同樣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前30年的歷史當中。“中國經濟奇跡”的一部分答案,可能還要到前30年留下的遺產里去找。
在這些遺產當中,有一些是為大家所熟知的。比如,自力更生和自主創新的科技體系、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統一的國內市場、安定的政治環境,靠抗美援朝和中美建交而贏得的國際地位,“兩彈一星”換來的國家安全等。除了這些眾所周知的遺產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遺產,不容我們忽視。
其中重要的一個,是新中國前30年奠定的人力資本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采取勞動密集型戰略。實現這一戰略的基礎是中國擁有大量年輕的、健康的、高素質、低成本的勞動力,這種優秀的勞動力,在發展中國家是罕見的。來源是1949~1978年,我國在人力資本建設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突出表現在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率的下降。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改革開放時,我國的人力資本水平在發展中國家中遙遙領先,一些指標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其中,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左右增加到了上世紀80年代早期的70歲,高于很多收入水準比中國高的國家,甚至接近某些發達國家。出生嬰兒死亡率從千分之二百五十減少到1981年的低于千分之五十。上世紀50~70年代,中國人均壽命的增長速度、嬰兒死亡率的下降速度,比印度和墨西哥兩國之和還要快(數據均來自世界銀行發展指數,下同)。
再看教育,擁有基本讀、寫、算能力是勞動者參與現代社會生產過程的基本前提。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的文盲率達80%,而1981年,農村青壯年文盲率減少到15%左右,同期,印度仍然維持在60%。因為新中國成立前的文盲率相對較高,如果僅比照青少年的識字率水平,中國在1980年就已經領先于包括巴西、墨西哥等較高收入國家在內的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1949年以前,中國的小學入學率在25%左右。而到了改革開放初期,學齡兒童入學率就基本穩定在90%,接近工業化國家水平。其中小學生中45%為女生。在中學一級,毛入學率是46%(包括未到年齡和超齡的學生),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遠遠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
除了健康、教育,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婦女解放、婦女廣泛參與社會生活,再加上醫療條件的改善,導致了生育率的降低,生育率的降低又反過來促進健康和教育的發展。因此,新中國成立以來,生育率的降低是一個內生的自然過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就降低到了2.0以下,并不是計劃生育之后才下降的。
新中國能夠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極大地提升中國人的數量和質量,是新中國深刻的社會變革所帶來的奇跡,是與當時社會公平的執政理念、政府主導的中國獨創的教育和醫療體系、群眾路線的保障模式分不開的。
第一,社會公平的執政理念。新中國的創立者清楚地認識到,公平的教育和健康權利,是社會公平的基石。人民當家作主,普及教育和醫療,使得所有人都有愿望和能力去追求新的生活目標,煥發出人民群眾無盡的創造力。
第二,政府主導的中國獨創的基礎教育和基本醫療。我國在發展中國家中,較早地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廣泛覆蓋的基礎教育和公共衛生體系。以衛生為例,城市以國有企業和社區為基礎的勞保醫療、農村以集體經濟為基礎的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有效貫徹“預防為主”方針,極大地改善了醫療衛生條件。1978年我國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發展中國家解決初級衛生保健問題的唯一典范”。
第三,符合我國國情的低成本社會保障模式。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之所以能夠在經濟發展水平極低的情況下,在公共衛生和基礎教育方面取得如此的成就,一個最基本的經驗是摒棄了在西方現代化模式下高成本、專業化生產的方式,而是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土法上馬,因地制宜,政府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群眾的創新方法,如赤腳醫生等,各級政府有效地把群眾運動和公共服務的建設結合起來。
盡管前后兩個30年在各方面都有巨大差異,但新中國60年的歷史,是一個不能割斷的整體。
今天,我們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還要很好地為下一個30年進行人力資本的新儲備,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目前,要完成這個任務,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我國醫藥衛生體系在新的條件下還面臨許多問題,1980年以來,我國人均健康水平的改善狀況迅速下降,低于許多同等起點的國家,一些指標甚至出現倒退,這不僅是基數提高的后果,也有政策和發展模式的原因;我國的教育體系盡管實現了數量上的全覆蓋,但是在教育內容和方式上,離培養對國家有用人才的目標還有距離,當年強調的與工農相結合、面向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等的教育理念,出現一定程度的弱化。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新的形勢下認真研究和借鑒自己的有益經驗,真正實現“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發展道路。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