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歷史正常,篡改美化奸臣沒必要
在近期的網易歷史欄目上, 有一篇《袁世凱遺囑:我死了,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了總覺得渾身不爽。
先說一下我自己,在漫長的叛逆期,也總懷疑東懷疑西的,比如說汪精衛,我當年也如網易評論的這些孩子一樣,覺得他可憐、偉大。一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英俊刺客,怎么會成為千夫所指,遺臭萬年的大漢奸的?是否是有人出于某種目的抹黑他?是否汪精衛是想去做臥底?
但隨著日漸長大,經歷的事情多了,接觸到各方個面的資料,終于明白,汪精衛早已經死了,他的罪行是確鑿的,他現在的最大價值是當一個象秦檜一樣的反面教材。這一認識過程,我可能用了五年。
然后再看看網易歷史上的《袁世凱遺囑:我死了,為日本去一大敵》一文,讀后我是這么理解的,袁世凱處心積慮,為爭取日本人的支持,不惜出賣國家、人民利益,同時心思不用在御敵而用在稱帝上,已經是蓋棺定論的事實。而歷史總是會有人翻動的,最近,網易的這幫編輯,為奪眼球或者象部分網友說的,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炒作一些東西。
我來總結一下,網易歷史是否是這種脈絡:
第一步:歷史不堪,例如:《師哲記憶里的康生:酷吏手段極富創造性》,《光明之夢:1949年的知識分子北上 》興奮冷卻的過程
第二步:當局者迷:《趙本山擊中了春晚的軟肋》
第三步:鼓勵暴力:全氣節"義仆"殺主:上海漢奸市長傅筱庵被刺案,前一段時間還有《為革命籌款,無所不用其極》
網易的小編就象一個誨淫誨道的說書人,在一步一步地煽陰風點鬼火。類似的事例很多,估計不只我一人看出來了,但基本上都笑笑而已,因為歷史如果是那么容易篡改、崇幀皇帝的孝是那么容易戴的話,豈不是都不要生產生活,人人當亂民去,當開國功臣去了?
還是網易的小小伎倆太過拙劣,沒人愿意管?我卻覺得不是很妥當,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曲高和寡,這種俠客殺富濟貧的事情從來就不乏應和者。殺一人總得找他的毛病、找他該死的理由,如果大部分民眾都是那么容易接受這種理論的話,那就很危險了。
看一看一個很可笑的事例:網易今年以來有一個地域攻擊的習慣,特別是有位棗莊的網友,只因為說:“蔣狗該死”,就被冠以“棗莊SB”的外號,甚至有網友說要上門殺他,類似的事情多了,就沒有人在網易上說話了,那些層次很低的網友,已成一統網易論壇的態勢。這和網易網管的明里暗里的支持是離不開的。
媒體激進點是好事,但如果為暴民、網特網奸及部分被收買的漢奸,搖旗吶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既是教育的失敗,也是民族的失敗。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革命的傳統,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深入人心,但,正因為革命成功的巨大利益,不排除有些小人,拿大眾的手去為自己火中取栗,煽動殺城管、煽動殺貪官,下一步是不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開始殺他們的異見者呢?!
網易影響力巨大,特別是現在金融危機,人心思變,再加上網易別有用心潛移默化的誘導,增加社會動蕩因素是肯定的,是否有一天,一些因網易的誤導而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揮舞著血淋淋的兇刀,出現在我們周圍,而那些在商場無辜被殺,在辦公場所無辜被殺的人總有一天會向網易要一個公道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