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新中國農田水利建設成就(1949—1976)

愚笨到底 · 2007-05-17 · 來源:文革網
旱災與水利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新中國農田水利建設成就(1949—1976) 
(附:新中國水利大事記1949—1976)

作者: 愚笨到底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在新中國28年中,在毛主席、周總理的英明領導下,進行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輝煌的建設成就。通過江河治理和修建水庫,實現放洪排澇,抵御旱災,灌溉農田的最基本的保障。

解放前我國只有大型水庫6座,中型水庫17座,小型水庫1200座(含部分灌溉工程數),大中小水庫1223(1222)座(含部分灌溉工程數),總庫容估計200億立方左右。

1949—1976年,全國建成大型水庫302座,中型水庫2110座,小型水庫82000多座,大中小水庫84000多座,總庫容4000億立方。

截止到1976年底,全國有水庫大中小水庫85400多座,總庫容4200億立方。


大型水庫建設年代表(1949—1976)
建 設 大型水庫 中型水庫 小型水庫 大中小合計
年 代 (座) (座) (座) (座)
1949年前 6 17 1200 1223
1949-1957年 19 60 1000 1079
1958-1965年 210 1200 44000 45410
1966-1976年 73 850 37000 37923
總 計 308 2127 83200 85635


附:
新中國水利大事記(1949—1976)

1949年

·全國發生大面積水災,20多個省的354個縣市、4450萬人受災。長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的西江災情最為嚴重,長江中下游干支流普遍大水,810萬人受災,5.7萬人死亡。珠江流域廣東、廣西兩省370萬人受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把“興修水利,防洪抗旱”寫進《共同綱領》。

·各解放區水利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水利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在北京成立。

·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氣象局成立。1953年轉建為中央氣象局,1982年改名為國家氣象局。

·“導沂整沭”和“導沭整沂”工程開工,開挖了新沂河和新沭河。新沂河自老沂河華沂開始,過駱馬湖,切開嶂山嶺,向東會合老沭河,至灌河口入海,打通沂河入海出路;1958年對堤防進行復堤加固,1964年續建,80年代中期進行了除險加固。新沭河從山東大官莊經大興鎮、沙河、至臨洪河口入海,把沭河洪水分入沙河經江蘇直接入海。1971年新沭河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擴大治理。

1950年

·中國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淮河洪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關于治理淮河的決定》,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政府就大江大河治理作出的第一個決定。《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為根治淮河而斗爭》的社論。

·中國全面整修江河堤防。

·毛澤東對淮河治理先后作出四次批示,指出淮河治理要長遠規劃、科學治理。

·周恩來主持治淮會議,提出“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聽取了關于荊江分洪工程的匯報,同意荊江分洪工程興建方案。

·中央防汛總指揮部成立。1971年更名為中央防汛抗旱總指揮部,1985年恢復原名,1987年更名為國家防汛總指揮部,1992年更名為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

·第一次全國防汛會議召開。

·對京杭運河進行恢復和擴建工作。1957~1961年重點擴建了徐州至長江的河段,70年代又不斷增建。

·湖南大通湖蓄洪墾殖工程開工并完建,是長江流域第一個蓄洪墾殖區。

·《人民水利》雜志創刊。1956年更名為《中國水利》,1958年與《人民電業》、《水利電力工人報》合并為《水利與電力》(半月刊),“文化大革命”期間停刊。1981年復刊,再次更名為《中國水利》,改為月刊。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成立。

1951年

·遼河洪水,干支流決口419處,受災農田37.6萬hm2,受災人口87.6萬,死亡3100人,沈山、長大鐵路中斷行車40余天。

·毛澤東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淮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條全面治理的大河。

·中國開始布測全國天文大地網。

·編制完成了《關于治淮方略的初步報告》。

·根治淮河一期工程完成。

·對洪澤湖大堤進行修復。1979年對其進行抗震加固,三河閘、高良澗進水閘先后進行加固整修。洪澤湖大堤逐漸將直墻改為斜坡和平臺防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座新建的水電站——福建古田溪一級水電站開工。

·北京水利學校成立。1958年與其他學校聯合成立北京水利水電學院。1969年該校由北京遷往河北岳城水庫,后改名為河北水利水電學院。1976年遷往邯鄲市。1978年改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1987年遷往鄭州。

·江蘇蘇北灌溉總渠開工,1952年建成。全長168km,引水過流量800m3/s。

·荊江大堤加固工程全面動工,以后多次進行整治和修復。

1952年

·毛澤東視察黃河,號召“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毛澤東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點水來是可以的。這是中國領導人針對中國北方缺水問題第一次提出的南水北調的宏偉設想。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作出《關于荊江分洪工程的決定》。荊江分洪工程開工并完建,設計分洪流量8000m3/s。

·引黃灌溉濟衛第一期工程竣工,改名為“人民勝利渠”,1951年開工,1953年建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引黃灌溉工程,有效灌溉面積達4萬hm2。

·中國最大內陸河——塔里木河在新疆輪臺縣依拉河口筑壩,使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與孔雀河分開,塔里木河南流入故道。

1953年

·遼河洪水,27個縣市受災,167人死亡,沈山、長大鐵路中斷59天。

·由13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水利援藏干部工作組開赴昌都,成為首批援藏工作者與西藏現代水利的開拓者。

·在江蘇洪澤縣建成洪澤湖三河閘,設計過閘流量1.2萬m3/s。

·中國自己設計制造的第一艘海客貨輪在上海下水。

1954年

·長江洪水。宜昌站洪峰流量6.68萬m3/s,長江流域農田受淹317萬hm2,受災人口1888萬人,死亡3.3萬人,京廣鐵路中斷100天。抗洪中先后三次啟用荊江分洪區。

·淮河洪水。淮河大堤在禹山壩和毛灘分別決口,受災農田408hm2,受災人口2000多萬。

·中國第一部流域綜合利用規劃——《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編制完成。

·中國紫金山天文臺編算、出版《航海天文歷》。

·永定河官廳水庫竣工,總庫容22.7億m3,是全國第一座大型土壩水庫,也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工程于1951年開工建設。

·長江上游獅子灘水電站開工,是中國最早實現梯級開發的河流——龍溪河上興建的第一級重點梯級電站。總庫容10.28億m3,壩高51m,是中國第一座堆石壩。

·在安徽霍山縣建成佛子嶺水庫,壩高75.9 m,總庫容5.01億m3,電站裝機21.7萬kW,是中國第一座混凝土連拱壩,發電廠安裝了中國首次設計制造的水輪發電機組。該工程于1952年開工,1984年大壩加高1.5m。

·武漢水利學院成立,其前身是武漢大學水利學院,1959年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學院,1993年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2000年并入武漢大學。

1955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于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

·水利部制定和實施水庫、水閘的等級標準。

·第一次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1956年

·中國采用第一個全國性國家高程系統——1956年黃海高程系。

·中國編制第一個海洋科學遠景發展規劃。

·組織進行第一次全國水文站網規劃,1959年基本實現。

·編制完成《淮河流域規劃》,70年代進行修訂。20~30年代曾制定《導淮工程計劃》,但實施的工程極少。

·水利部建立水利科學研究院,1958年與中國科學院水工研究室、燃料工業部水電科學研究院合并成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1994年更名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在安徽金寨縣建成梅山水庫混凝土連拱壩,壩高88.24m,為中國最高的混凝土連拱壩,也是當時世界最高攔洪壩。

·漢水杜家臺分洪工程建成,設計分洪流量4000 m3/s,該工程于1955年開工。

1957年

·松花江洪水,哈爾濱市水位超過1932年受淹水位0.58m,全流域受淹農田93萬hm2,受災人口370萬人。

·黨中央、國務院對水利建設提出“必須切實貫徹執行小型為主,中型為輔,必要和可能的條件下興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設方針,并提出“還必須注意掌握鞏固與發展并重,興建和管理并重,數量和質量并重的原則”。

·開始進行全國范圍的歷史暴雨洪水調查。

·編制完成了《海河流域規劃》,1986年進行修訂。

·國務院決定,成立全國水土保持委員會。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興建,1960年蓄水,1962年發電,成為黃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由于泥沙淤積,從1964年開始多次改建或增建泄洪設施,改變運用方式。

·浙江新安江水電站開工,1965年建成,壩高105m,裝機容量66.25萬kW,為中國首次采用寬縫重力壩和溢流式廠房,也是中國第一座自己勘測、設計、施工和制造設備的大型水電站。

·武漢建成中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長江橋,全長1670 m。

1958年

·“大躍進”時期(至1960年),全國興起大辦水利的建設運動。《中共中央關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水利工程“以小型工程為主、以蓄水為主、以社隊自辦為主”的“三主”建設方針,建設了900多座大中型水庫,對當時防洪、抗旱、排澇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規模過大,質量較差,留下了很多后遺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蓄水為主、小型為主、社辦為主》的社論。

·黃河洪水,花園口站洪峰流量達2.23萬m3/s。京廣鐵路交通中斷14天。經全力防守,在不分洪的情況下,黃河大堤未發生決口。

·中共中央成都會議形成了《中共中央關于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流域規劃的意見》。

·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提出《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要點報告》,明確三峽水利樞紐是治理、開發長江的關鍵工程。該報告1990年修訂,成為長江流域綜合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活動的基本依據。

·中國開展全國海洋調查,1960年結束。

·水利部、電力工業部合并為水利電力部。

·分淮入沂工程動工開挖,1972年基本完成。全長98km,后逐年進行續建和加固。

·在安徽霍山縣磨子潭水庫建成中國第一座大頭壩,壩高82m。

·在廣東流溪河水電站建成中國第一座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高78m。

·北京十三陵水庫舉行落成典禮。

·丹江口水利樞紐正式開工,是治理開發漢水的關鍵性工程,也是實現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的重要樞紐。1968年首臺機組發電,1974年按初期規模建成,總庫容209億m3,裝機容量90萬 kW 。

·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正式開工,1967年建成,為中國首次采用閘墩式電站。總庫容7.35億m3,裝機容量27.2萬kW。

·劉家峽水利樞紐開工建設,1961年停建,1964年復工,1974年建成,壩高147m,裝機容量122.5萬kW,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設的第一座100萬kW以上的大型水電站。

·安徽淠史杭灌區開工修建,渠系還具有通航、發電、供水等綜合效益,總控制面積1.31萬km2,設計灌溉面積68.4萬hm2。1959年開始灌溉農田,以后逐年續建配套。

·新豐江水電站開工興建,是珠江流域第一座大型水電站。總庫容139億m3,電站裝機容量29.25萬kW,壩高105m。1962年水庫發生6.1級地震,是中國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

·北京密云水庫開工建設,1960年建成,總庫容43.75億m3,逐漸演變為向北京供水的主要水源。

·大連造船廠建造的中國第一艘萬噸遠洋貨輪“躍進號”下水。

·中國創制出蛙式夯土機。

1959年

·中國科學院治沙隊開始對中國沙漠和戈壁進行考察研究。

·中國在新疆烏魯木齊河源建立中國第一個高山冰川研究試驗站。

·中國提出農業的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字憲法”。

·新疆瑪納斯河灌區骨干工程建成,具有引、蓄、灌、排和水力發電等多種功能,設計灌溉面積21萬hm2。后幾經擴建,總干渠全長18 km。

1959~1961年

·發生連年干旱,災害影響到1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平均受災面積3659萬hm2,成災1533萬hm2。全國遭受三年嚴重自然災害,農業嚴重歉收,出現國民經濟嚴峻困難局面。

1960年

·河南林縣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動工興建,1965年建成人造天河——紅旗渠。總干渠長70km。

·珠江流域南盤江支流上的六郎洞水電站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座利用地下水發電的中型水電站。

·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編制了下荊江系統裁彎工程規劃。經過比較選擇后,一部分工程相繼實施,其中中洲子裁彎工程1966年開工;上車灣裁彎工程1968年開工;沙灘子裁彎工程未及實施,1972年自然裁彎。

·在黑龍江省興凱湖附近新開流建成中國第一座魚道,總長70m,寬11m。

·廣東省乳源南水堆石壩采用定向爆破筑壩技術,壩高81.3m,長215m。

·中國第一艘自行設計和建造的萬噸遠洋貨船“東風號”下水。

·南京長江大橋動工興建,1968年建成通車。大橋正橋長1576米,為公路、鐵路兩用橋。

1961年

·江西上猶江建成中國第一座空腹重力壩、壩內廠房,壩高67.5m。

·江蘇江都排灌站動工建設,1977年建成,裝機容量4.98萬kW,最大提水流量為470m3/s,是中國最大的電力排灌站,也是連接長江和淮河兩大水系的大型工程。

·內蒙古河套灌區總干渠建成,改多口引水為一口引水,后來相繼開挖排水總干渠,并進行了渠系配套工程建設。

1962年

·中國首次采用碾壓混凝土修建的防滲心墻在臺灣省塞門壩建成。

·中國完成第一次全國性森林資源調查。

1963年

·海河洪水,受災農田440萬hm2,沖毀鐵路75km,受災人口2200萬,死亡5600余人。

·廣東、廣西、海南及福建、江西、湖南、云南、貴州、四川等省(自治區)發生嚴重干旱,以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受災最重,全國受旱面積1686萬hm2,成災面積902萬hm2。

·毛澤東題詞“一定要根治海河”。

·國務院作出《關于黃河中游地區水土保持工作的決定》。

·《中國水文圖集》出版。

·湖南雙牌船閘(兩級)建成,提升高度達43 m,為當時中國提升高度最大的多級船閘。

1964年

·國家海洋局成立。

·美籍華人周文德編著的《應用水文學》問世,受到國際水利學界的重視。

·東江—深圳供水工程開工,1965年正式向香港供水。1978年完成一期擴建工程,1987年完成二期擴建工程,1994年完成三期擴建工程。向香港年供水能力達11億m3,向深圳年供水能力達4.93億m3。

·1.2萬噸壓力巨型水壓機宣布建成。

1965年

·中國開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

·全面總結了“四重四輕”(重建輕管、重大輕小、重骨干輕配套、重工程輕實效)的水利建設特點,制定了“大、小、全、管、好”(發揚大寨精神,小型為主,全面配套,狠抓管理,更好地為農業增產服務)的水利工作方針。

·國務院批準《水利工程稅費征收使用和管理試行辦法》,這是第一個全國統一的水費制度。

·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員會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地圖集》出版。

1966年

·“文化大革命”時期(至1976年),全國展開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群眾性水利建設得到發展。[本人69年時,曾經去過一個中型水庫建設工地,那里工地上的建設熱火朝天,有非常明確的水利工程指揮部的存在。當時曾經進過機器轟鳴的掘進隧洞。也是在那個時候,參考消息上有一條消息,中國赫魯曉夫——劉少奇死了(死亡日期1969年11月12日)。]

·淮河新汴河開工,1970年完成,全長128km,是一條橫貫豫、皖、蘇三省的綜合性利用的大型人工河道。

·海河子牙新河開工,1967年全部建成,全長144km。

·在海河流域首先采用升臥閘門。

1967年

·鴨綠江云峰水電站建成,1958年動工建設,是中國和朝鮮共同建設的,中國自行制造的第一臺100MW水輪發電機組安裝在此。

1968年

·中國第一臺抽水蓄能機組在河北崗南水電站投產,機組裝機容量1.1萬kW。

1969年

·中國第一座充氣橡膠壩在廣東省流溪河水電站建成。

·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一期工程開工建設,1974年竣工。二期工程1984年開工建設,1994年建成,1999年竣工驗收。該工程是一項高揚程、大流量、多梯級的電力提水灌溉工程,設計提水流量28.6m3/s,裝機容量24.8萬kW。

1970年

·毛澤東批準興建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開工,成為長江干流上興建的第一座水利樞紐工程。1972年停工,1974年復工,1981年首臺機組投產發電,1988年竣工,設3座船閘,水電站和船閘的規模是當時國內最大的。

·開挖永定新河,1971年完成,全長61.9km,設計流量1400m3/s,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

·大型人工河——湖北漢北河竣工。

·上海用盾構法鑿成黃浦江打浦路隧道,全長2761m,為中國第一條水底公路隧道。

1971年

·周恩來連續三次聽取關于葛洲壩工程的匯報,指出“長江出了亂子,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整個國家、整個黨的事,是要載入黨史的問題”。

·治淮骨干工程茨淮新河開工,1991年完工,總土方2.1億m3,總投資5.44億元。

·中國在映秀灣水電站首次將沉井用于水利工程。

·在河南焦作建成群英壩,高100.5m,為世界最高的漿砌石重力拱壩。

·上海建造的中國第一艘兩萬噸級貨輪“長風號”下水。

1972年

·北方大旱,以京、津、晉、冀、陜北、遼西、魯西北為主,是1949年以來黃河和海河流域一次大范圍的嚴重干旱,受旱面積3070萬hm2,成災面積1360hm2,受災人口達1539萬。

·黃河下游河道第一次發生明顯斷流。到20世紀末有22年黃河下游出現斷流,累計斷流86次,共1084天,其中1991~1999年連年斷流。

·國務院決定從河南省人民勝利渠引黃河水支援天津,解決天津水源危機。

·治淮骨干工程淮洪新河開工,1979年停緩建,1991年復工續建。

·湖南青山水輪泵站竣工,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輪泵站。

·白山水電站開工興建,1991年竣工,總裝機容量150萬kW,壩高149.5m,是中國第一座三心重力拱壩。

·《人民日報》發表專文《探索江河規律,當好水利尖兵》。

1973年

·中國大壩委員會在北京成立,1974年中國成為國際大壩委員會(ICOLD)成員國。

·中國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在北京召開。

·召開北方17省(自治區、直轄市)抗旱會議,全國開展大規模的抗旱打井建設,至1998年,全國配套打井達372萬眼。

·臺灣省曾文壩竣工,壩高133m,為當時中國最高的土石壩。

·在晉西和陜北利用水力沖填法筑壩,又稱水墜壩。

·災甘肅省蘭州建成黃河西津電灌站,裝機11440 kW,10級總揚程684m,為中國揚程最高的電灌站。

·浙江余姚市在河姆渡建造防洪排澇工程時,發現了7000年前的我國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1974年

·云南省東川蔣家溝發生一次極粘稠泥石流,含水量僅11%。

·國際水文計劃(IHP)中國國家委員會在北京成立。

·臺灣省德基壩建成,壩高181m,為當時中國最高壩。

·中國建成25000噸級的“黃山”號浮船塢。

1975年

·淮河洪水,板橋、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垮壩失事,全流域受災面積184.5萬hm2,2.6萬人死亡,京廣鐵路中斷18天,造成毀滅性災害。兩座水庫的復建分別于1993年和1997年完成。

·開始引進和研制水文遙測系統,并建設水利系統防汛通信網。

1976年

·河北唐山發生強烈地震,死傷40多萬人,城市遭毀滅性破壞。地震波及京津地區。

·編制完成了《南水北調近期工程規劃報告》,選定東線工程作為南水北調近期工程。

·甘肅省引大入秦調水工程正式開工。由于資金和技術問題兩次停工,1994年總干渠全線通水,是一項跨流域調水自流灌溉工程,設計引水流量32m3/s,總干線全長87km,隧道33條,總長75.1km,其中的盤道嶺隧道長15.7km。

·中國最大的牧區水利樞紐工程——內蒙古海日蘇水利樞紐動工,1978年建成。

·黃河龍羊峽水電站開工,1987年發電,1989年建成,壩高178m,總庫容247億m3,裝機容量128萬kW。

·開展應用計算機進行水情電報翻譯的研究,計算機應用與水利通信網建設開始起步。


-----------------------


444座大型水庫建成時間

全年報送水庫蓄水量的444座大型水庫庫名表
單 位 座數 水 庫 名 單
長 委 3 丹江口59(67)(73)(74)、陸水67、三峽06
黃 委 4 三門峽60、故縣58(92)(94)、萬家寨99、小浪底01
松遼委 1 察爾森89
海 委 3 潘家口79、大黑汀79、岳城70
北 京 4 海子60、密云60、懷柔58、官廳54
天 津 2 于橋60、北大港80
河 北 18 廟宮60、洋河59(61)、陡河56、邱莊60、云州72、友誼、安各莊、西大洋60、王快58、龍門、口頭、橫山嶺、崗南62、黃壁莊60(64)(68)、東武仕、朱莊76(85)、臨城58(90)、桃林口97
山 西 6 冊田58、漳澤60、后灣60、關河60、汾河60(61)、文峪河61(66)
內 蒙 8 打虎石76、紅山60(65)、孟家段(上)、孟家段(下)、莫力廟59、舍力虎、土爾基山59、他拉干
遼 寧 28 桓仁68(72)(75)、回龍山、鐵甲65、南城子65、清河59(60)(66)、柴河74、榛子嶺76、鬧德海42、大伙房58、參窩74、湯河69、土門子77、轉角樓69、朱家隈子58(60)(65)(68)、碧流河86、劉大71、松樹71、石門嶺71、宮山嘴62(77)、佛寺71(84)、烏金塘73、大風口(74)、龍屯76、觀音閣94、東風96、水豐43(58)(88)、太平哨、太平灣87
吉 林 12 月亮泡71(75)、向海、亮甲山、白山74、海龍65、豐滿37(53)(59)、石頭口門65、星星哨、新立城60、太平池、二龍山59、紅石
黑龍江 19 蛤蟆通、青年、太平湖、音河、龍鳳山68、泥河、東方紅、鏡泊湖、樺樹川、向陽山、桃山93、團結、庫爾濱、雙陽河、西泉眼、西溝、龍頭橋水庫、蓮花電站、山口電站
江 蘇 8 洪澤湖1578、石梁河、小塔山、安峰山、駱馬湖、沙河73、大溪、橫山69
浙 江 23 青山、對河口、老石坎、賦石80、富春江、長詔、烏溪江、銅山源、橫錦、新安江60(65)、陳蔡、南山、四明湖、亭下83、皎口75、里石門、長潭、緊水灘、橫山、南江、牛頭山96、石壁、黃壇口
安 徽 12 梅山56(57)、響洪甸、磨子潭58、佛子嶺(56)、花涼亭、陳村、龍河口、董鋪58(81)、黃栗樹、沙河集、大房郢、港口灣
福 建 17 古田56、安砂、山美72、東張58、東圳60、惠女63、池潭(60)、水口、山仔、峰頭、南一、東溪、沙溪口、水東、萬安、棉花灘、芹山
江 西 25 上猶江57(61)、團結、油羅口、長岡、白云山、社上、老營盤、江口、紫云山、飛劍潭、上游、潘橋、共產主義、七一、濱田、軍民、柘林、洪門、萬安、大段、龍潭、東津、南車、廖坊、大坳

附件7(續) 全年報送水庫蓄水量的444座大型水庫庫名表
單 位 座數 水 庫 名 單
山 東 34 太河(01)、臥虎山60、雪野、光明、田莊、跋山、岸堤、唐村、許家崖、沙溝、青峰嶺、小仕陽、陡山、日照、尼山(58)、西葦、馬河60、巖馬60、會寶嶺南、會寶嶺北、冶源、墻夼東、墻夼西、峽山、高崖、牟山、白浪河、產芝、尹府、沐浴60、王屋59、門樓58、米山60、龍角山60
河 南 19 窄口、陸渾、南灣(56)、石山口、潑河、五岳、宿鴨湖、薄山(56)、鲇魚山、昭平臺、白黽山、孤石灘、白沙53(56)、鴨河口、宋家場69、板橋52(56)(93)、石漫灘(56)(97)、南海、趙灣
湖 北 55 張家嘴、梅店、南川、王英、青山、溫峽口、鞏河、大洪山、漳河(李家洲)、煙燈內、石門(64)、惠亭山、高關、三湖連江、富水、吳山、黑屋灣58、封江口、先覺廟、徐家河、天河口、鄭家河、花山、觀音巖、夏家寺60、金沙河、道觀河、浮橋河、三河口、明山、尾斗山、牛車河、白蓮河、大同、花園坳、龍坪58、天堂、危水70、黃龍灘、華陽河、熊河、云臺山、孟橋川、西排子河、三道河、石門集、紅水河、英河一庫、隔河巖、太湖港、霍河、黃坡、西北口、水布埡、高壩洲
湖 南 22 鳳灘80、黃石68、王家廠、涔天河、雙牌、歐陽海、東江、酒埠江、水府廟、官莊、黃材、鐵山、青山垅、柘溪、五強溪、株樹橋、六都寨、竹園、江埡、白云、三江口、艷州
廣 東 30 流溪河58、錦江72、大沙河61、鎮海62、大隆洞59、南水60(71)、潭嶺66、長湖73、小坑、新豐江60(62)(76)、顯崗、楓樹壩75、白盆珠(87)、湯溪60、龍頸60、石榴潭59、公平60、龍潭61、合水57(64)、益塘74、高州良德60、高州石骨60、羅坑60、東湖61(74)、鶴地59、長青59、大水橋57(64)(76)、長潭、天堂山、飛來峽
廣 西 28 大化、麻石、拉浪、洛東、青獅潭、大龍洞、澄碧河61、仙湖、那板、客蘭59、鳳亭河、大王灘、屯六、西津、平龍、武思江、達開、六陳、龜石、合面獅、小江、旺盛江、洪潮江、靈東、老虎頭、巖灘、爽島、左江
海 南 6 萬寧68、長茅64、松濤70、石碌63(76)、牛路嶺、大廣壩
重 慶 4 大洪河、獅子灘、大河口、石板水
四 川 10 黑龍灘72、龔嘴、三岔、魯班83、升鐘、銅街子、寶珠寺、二灘99、大橋、江口
貴 州 8 紅楓、百花、烏江渡83、觀音巖、天生橋(一)、紅家渡、東風、普定93
云 南 7 毛家村、獨木58、松華壩、魯布革91、漫灣、漁洞、清水海
陜 西 9 王瑤72(79)、馮家山、羊毛灣73、石頭河、石泉、石門、安康、金盆、喜河
甘 肅 5 雙塔堡、鴛鴦池、劉家峽、巴家嘴、碧口
青 海 2 龍羊峽(89)、溫泉
新 疆 4 福海、西克爾、唐巴湖、克孜爾
兵 團 7 躍進、磨菇湖、柳溝、小海子、上游、大西海子、勝利、
寧 夏 1 青銅峽67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