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經歷了一波過山車式的暴跌,從今年6月高點的107美元一路重挫甚至一度跌破80美元大關,讓許多分析家大跌眼鏡。對此,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再進一步,對于諸如國際油價、黃金、外匯、糧食等重大國際事件,應當秉持怎樣的一種思維方法,站在怎樣的一個觀察視角?
輸贏立判,冷暖自知
石油價格的潰盤,直接挑動了能源出口國的神經。作為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之一的俄羅斯首當其沖,投行摩根士丹利預計,2014年因為油價下跌俄羅斯已經損失了600億美元,GDP被直接抹去4.8%。根據俄羅斯聯邦銀行的計算,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羅斯財政收入將因此銳減12%,而低至80美元,就會讓俄羅斯財政大出血。在此輪降價潮中,伊朗、委內瑞拉同樣遭受重創,陷入困境。而另一產油大國沙特,卻表示對此沒有感到不適,而且可以“在兩三年內忍受每桶80美元油價”。德意志銀行也稱,即使布倫特原油降至每桶83美元,沙特政府也能夠“挺”八年!再看美歐等石油進口國,正享受著每天約18億美元的“意外之財”,當然中國也在之列。
陰謀論還是市場說?
屁股決定腦袋。不同的利益立場決定了不同的意見訴求。在油價暴跌的影響上,一方面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嚴正警告:“如果油價繼續維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太長時間,全球經濟可能會因此崩潰”;另一方面卻是花旗集團拍手稱贊:“低油價可令全球一年節約1.1萬億美元的開支”,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論予以進一步肯定,“對全球毫無疑問是個好消息”。在油價暴跌的原因上,意見也分為兩派。一派以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為代表,堅稱是西方搞的“政治陰謀”,普京直言“陰謀隨時都在上演”;另一派以高盛公司等為代表,他們認為,作為大宗商品,油價漲跌理應受供求關系驅動,美國智庫“美國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安德魯·霍蘭德也說:“油價下跌,是中長期內市場供需變化的結果”。
一面是陰謀論言之鑿鑿,但缺乏關鍵證據;另一面是市場說老調重彈,更早就沒了新意。
試問,既然是“中長期”的市場供需變化,何以導致在短期內驟然崩盤?中國、印度、歐洲等主要石油消費國并未出現重大需求衰退,何以引發市場情緒如此悲觀?
油價暴跌背后的政治深意
如果我們留意,撥開鋪天蓋地的“主流觀點”,可以找到這樣的新聞,或許揭示出另外的一些事實:“沙特石油政策戰略研究中心利雅得分區的總裁Rashid Abanmy稱,為了敦促伊朗限制核項目、促使俄羅斯改變對敘利亞的立場,沙特準備在亞洲和北美市場上以每桶50至60美元的低價拋售石油”。還有,《紐約時報》稱,油價持續下跌,“正符合美國和沙特的戰略利益”。
事實上,油價在幾個月內如此罕見的持續暴跌顯然不是單純的市場波動、供求失衡所能解釋的,而且也已經超越了經濟范疇,必須要放在國際政治格局的大背景下予以考量。
我們知道,石油從來不是一般的商品,是世界政治經濟命脈所在,油價漲跌關系到整個世界局勢的走向。因此,對油價漲跌的關注,有助于我們研判世界局勢走向,這正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反過來,既然石油與世界格局的聯系如此緊密,甚至能夠左右局勢發展,石油就不再僅僅是石油了,它可能是撬動世界的一個支點,也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羽毛,它可能是戰爭的手段,也可能直接就是戰爭本身。
回顧歷史,上世紀80年代,美國和沙特就曾經操縱油價,讓國際油價從每桶32美元下跌至不到10美元,導致蘇聯每年損失200億美元,最終導致經濟崩盤。今天,面對油價暴跌,我們仍然不能忽視這樣的事實:承受損失最大的幾個國家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都身在反美陣營,而且俄羅斯正處在抵御歐美經濟制裁的最緊迫、最關鍵的時刻,此時油價暴跌無異于釜底抽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撰文稱“油價暴跌可能是美國和沙特故伎重演”,他還給文章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加油戰”。
經濟政治學視角的提出
分析評判此輪“油價暴跌”現象,本文嘗試著從一個經濟政治學的視角出發。所謂經濟政治學,就是除了分析經濟事件對政治格局的影響,也要注重從政治博弈的視角來重新評判經濟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的國際事件,很可能是國與國、國際聯盟組織之間激烈交鋒的一種手段、為觸發一系列連鎖反應而推倒的一張多米諾牌。從這個意義出發,沒有今天的“加油戰”,或許會有明天的“面包戰”,沒準也可能是“盧布戰”。
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對于諸如國際油價、黃金、外匯、糧食等重大國際事件,應當秉持怎樣的一種思維方法,站在怎樣的一個觀察視角?
我以為,經濟政治學的提出,可能是我們順利解開一系列重大事件謎團的一把金鑰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