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使中國股市走向絕路
前不久,隨著中國滬市指數從2007年10月的6124點,回到十年前的2200點,關于股市改革的聲音又響起來了。
從主流媒體和證監會的人的發言之中,社會大眾不難發現,這次的股市改革,他們依然是堅持股市要“市場化”的,即以前的那一條老路的改革。
自從證監會在前幾年的“市場化”改革——政府不制定新股上市的價格,由市場去決定新股上市價格以來。政府“市場化”的政策首先在創業板上實施。于是,創業板在券商和上市公司的一致利益下,在政府公開表示不干預的條件下,以比主板高幾十倍的市盈率發行,并且,以比主板市場相同的高市盈率的情況下,堂而皇之的紛紛上市。
正是創業板的這一發展趨勢,造成了中國股市的泡沫化。也造成了中國股市的如今大跌。至今中國股市指數回到十年前,而其中的重災區,就是創業板。創業板指數的跌幅,遠遠高于其他指數的跌幅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創業板的高市盈率,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是由于政府的原因,還是由于市場的原因產生的呢?是由于沒有“市場化”,還是由于“市場化”所造成的呢?
創業板的發行與其他新股發行不同的地方,是政府——即證監會完全放棄了對新股的市盈率的管制,規定,由市場去自由競爭,叫價,來決定新股的價格和市盈率的。由此,完全就是市場在此起到決定價格和市盈率的作用了。這樣的現象,就是市場化的股市——如同美國和其他大部分國家的股市一樣,所必然產生的,普遍的現象。也是中國政府——證監會在中國股市之中,放棄政府干預,實行市場化的改革的必然現象。所以,這種現象就是“市場化”的定義——即政府不干預市場和經濟的必然結果,也是惡果的表現。除此之外,難道還有其他的解釋嗎?其他的,將這一現象稱之為任何所謂“不是真正的市場化”的解釋,難道是可以解釋得同的嗎?
有一些掌握了話語權的“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將創業板的高市盈率現象,稱之為“不是真正的市場化”。而有一些受市場化蒙蔽,將市場化理想化的人,也將他們自己的“市場化”的理想含義,加入到他們認為的“市場化”的理論之中,致市場經濟理論之中的,市場化的真正含義而不顧,硬將這一高市盈率的現象稱之為“偽市場化”。
在市場經濟理論之中,“市場化”的含義是什么呢?是“政府不干預市場和經濟”;或者說,是由市場來決定資源的配置,而政府不干預這種配置。這里的配置,既是由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方向——比如諸多產業之中的房地產領域;比如股市之中的資源類股票或者是創業板股票;也是由市場決定資源在市場之中的價格——比如房地產價格;比如股票市場之中創業板股票的價格。也就是說,“市場化”的提法,只是在政府與市場和經濟的關系之中,是對政府要否對資源的配置進行干預;還是任由市場,對資源配置到某一個領域,以及任由市場對資源進行配置時的價格不進行干預的問題上而言,才有重大的意義的。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在中國的媒體上,公開要“市場化”的言論,是和“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和經濟”的口號,幾乎是同時產生的。當時的中國的平面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都是當時的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市場化”的聲音。由此證明了,“市場化”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和經濟”,而不是其他任何的含義。
當時,筆者就寫了【“市場化”——一個走向極端的錯誤口號 論政府與市場和經濟的關系】一文,寄給了不久之后離任的朱镕基總理。此后,國家在關于政府的工作任務之中,才有了“宏觀調控”一詞。并且,作為國家,政府與市場和經濟的關系,一直延續到現在。由此,才有了以后的“市場歸市場”的提法。“宏觀調控”和“市場歸市場”的說法,也證明了,“市場化”就是在市場與政府的關系之中,對各個主體如何配置資源的關系的定位問題。
同樣,現在一些人所提倡的“利率市場化”,也是反對政府決定市場利率。也是對市場和政府的關系之中,由誰決定利率而提出來的。
由此可見,在理論上,“市場化”是政府與市場和經濟的關系問題,而不是其他的,市場內部的話語權和博弈問題。
在現實之中,證監會對創業板的市盈率高低問題的完全放手不管,任由市場之中的力量——上市公司,券商,私募,股民去進行博弈,定價,決定股票的價格,恰恰是政府不干預市場,完全“市場化”的體現。
證監會對創業板實行“市場化”改革的行為,與現在國外的證券市場的市場化行為,是完全一樣的。美國和歐盟的證券市場之中,難道有政府對股市之中的股票進行定價的嗎?
從世界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之中,人們不難發現,股票市場在其剛產生的時候,政府對其是沒有任何監管,完全由市場自己對自己進行約束的。后來,由于 一系列的,由市場之中的一些人依靠信息不對稱,坑蒙拐騙,發生了“郁金香事件”······等等,才使美國政府不得不開始對股市進行監管。所以,股市的歷史,就是從完全的市場化到政府不得不對股市進行不斷的,越來越多的監管措施的歷史。
由此,理論和實際,實踐,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了,證監會對創業板市場實行的“不干預”的改革,恰恰是完全實行“市場化”的理論和實踐的必然結果,是政府不干預市場,不干預創業板市場的股票價格;而不是政府對股市,對創業板市場進行干預的結果。
面對中國創業板市場的市盈率高企問題,這究竟是中國證監會干預市場的結果?還是證監會放棄責任,任由市場之中的一些人胡作非為的結果?難道這不是上市公司和券商為了他們的私利,而一拍即合的事實嗎?難道上市公司和券商不是市場的主體,而是政府的代表?難道創業板上市公司之中的私企,不是市場之中的一份子,而是政府的代表?難道這些上市公司的高價競買不是為了他們的私利而所為的市場行為,而是政府干預的結果?難道不是這些企業的高價競買的行為,不是他們這些企業在市場之中,利用了他們的資本優勢的地位,利用了他們與其他人的信息不對稱的優勢,以利益互換所造成的?難道市場之中不會產生這樣的丑事?難道市場不會發生這樣的丑惡的利己行為?難道在成熟市場,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丑聞?難道在以利己為唯一的目的的“市場化”的市場,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骯臟行為?美國高盛公司在金融衍生品問題上,被美國法院罰款的事例,不是證明了這種現象的存在嗎?難道政府公開對一級市場進行限價的市場干預行為,會產生如此的高價競買行為?難道政府對市場進行限價,會產生如此高的市盈率?如果政府定價也產生如此高的市盈率的話,那么,則這樣的政府應該也必然會下臺。
那些壟斷了話語權的“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以所謂“政府管制”——對上市公司的審批,來作為創業板市盈率高企的原因,是經不起推敲的。為什么其他股票,主板,中小板的股票,和創業板的股票一樣,同樣需要審批——即管制。但是,那些股票卻并沒有創業板股票的高市盈率?中小板股票的數量,也不算很多,為什么沒有創業板市場的市盈率高?如果說,沒有證監會對主板和其他市場的股票在一級市場的價格進行限制的話,那么,所有的市場的股票的收益率,毫無疑問都會成為如同創業板市場的股票那樣的,以高達幾十倍高市盈率的股票發行的。所以,以所謂“政府管制”來為創業板市場的高市盈率作辯護,是顛倒是非的胡說八道,是為“市場化”的錯誤推卸責任的托詞
也有人以所謂“支持創業”為由,反對政府對創業板市場股票的價格進行干預。難道任由市場之中的人,以比其他市場高幾十倍的市盈率來發行股票,才叫支持創業;而由政府決定,以比其他市場高十倍的市盈率來發行新股,就不能夠鼓勵創業?這究竟是在支持股市泡沫化,還是在支持創業?這究竟是在鼓吹兩極分化,還是在鼓勵創業?難道高市盈率股票上市之后,不是把所有的風險都給了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了嗎?
如果說,政府在創業板市場上,也有錯誤的話,那么,這一錯誤恰恰是政府放棄對創業板市場的干預,放棄責任,任由創業板市場之中的人胡作非為,故意高價競買,造成高市盈率發行和對這些違法行為不作堅決的處理的錯誤。而不是政府對創業板市場的價格不進行干預的“錯誤”。如同美國政府對市場的不干預,結果卻要美國政府最終不得不為市場和私企——投資銀行的錯誤配置資源的惡果,用天量的國債來承擔不干預的后果和不公平的要由大多數人來承擔償還的責任,由此造成了這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是政府奉行“市場化”的必然后果一樣。中國政府在股市之中,對創業板市場的不干預的結果,就是股市泡沫的產生和破滅,而最終還是要由中國政府來承擔這樣的惡果,和由政府來拯救股市。這些例證清楚說明,政府奉行“市場化”的經濟理論的結果,最終還是要由政府來承擔“市場化”所造成的惡果和給“市場化”的經濟理論擦屁股。
如果股市只有少數人得利,大多數人不能夠從中獲得與支持上市公司的發展而同步獲得收益的話,不能夠讓投資者獲得與他們支持的上市公司而雙贏的話,這樣的股市一定不可能獲得持續發展的。而這樣的股市,也就是造成中國加速兩極分化的原因之一。當這樣的股市,一方面在不斷的催生少數人成為百萬富翁,而另一方面卻把風險留給了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的時候,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之后,當二級市場投資者知道創業板的高市盈率——就是泡沫化,只會讓他們負債累累的時候,也是他們遠離創業板的時候;這樣,創業板的跌跌不休,就是必然的了。
壟斷了話語權的,包括在政府之中的那些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不僅僅將市場經濟理論當作宗教來崇拜,而且迷信于這種邪教的自動修復理論。所以,他們是一定要等到市場已經無法維持下去的時候,才會讓政府來進行干預,拯救市場的。所以,中國股市從6000多點下跌到2200 點的時候,信奉市場化的政府才會出來拯救被市場化所造成的惡果的股市的。
中國股市如果再繼續“市場化”的話,那么,中國股市走上絕路,就是只有一步之遙了。
創業板市場就是前車之鑒!
當然,繼續進行“市場化”的話,對即將卸任的決策者而言,是能夠繼續增加他們的政績的。但是,對于后任和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一定只會是新的噩夢的來臨。
創業板市場的走勢,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但愿中國股市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如果是的話,那么,中國股市從6000多點跌到2200點,則說明中國經濟已經泡沫化,今后的經濟發展會和日本20世紀經濟泡沫時期一樣,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但愿創業板不是中國股市和中國科技企業的晴雨表!如果是的話,那么,則預示著中國股市和中國科技型企業已經泡沫化。如果這樣的話,它們也終將走上漫漫熊途。
這兩天,中國股市又開始破位下行。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全國企業盈利下滑;二是發改委指責“壟斷”的國企沒有造成物價上漲,被發改委完全無視的私企所實際壟斷的農產品價格,卻又開始重拾升勢。中國的這種經濟下滑和通貨膨脹同時出現的現象,和美國,歐盟現在所面臨的,失業率高企,政府天量債務而經濟低迷不振的同時出現一樣,都是“市場化”的必然惡果。
如果中國政府和美國,歐盟一樣,沉迷于“市場化”,卻又想解決現在面臨的危機,只能是掩耳盜鈴,根本無法達到目的。其結果,將會是在這一條“市場化”的,進退維谷的絕路上,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快的出現這種,多重因素復合在一起的,在“市場化”和“私有化”的基礎上,將政府迫入窮途末路,無法真正解決,只能夠將困難和問題推給后人去解決的唯一辦法和局面。
徐強
2012-2-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