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股市的救贖
——再透視A股的市場機制
清湖漁夫
今年以來,隨著A股市場的不斷下跌,股市的廣大參與者們的股市賬戶市值縮水也越來越大,市場上哀鴻遍野并怨聲載道,因此“救市”的呼聲也在蔓延;與此相應的是,證券市場監管當局也發表講話或者推出所謂進一步的監管措施試圖提振市場信心,從目前的實際效果看,這些講話或者措施均收效甚微。勤于思索的人們對在執著的“救市”行動失敗中蘊含的意義進行了諸多解答或者解釋,但是筆者認為這些解釋遠未深入到市場過程本身及其實質,因而救市行動也就陷入了盲目的“試錯”實驗之中,老問題因為錯誤的對策實施而不斷衍生出新問題,從而使局面更加復雜化并且更難于找到解決之道。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市場過程和市場機制本身,相應的市場干預措施只能會再次“失靈”?! ?/p>
以大眾行為為基礎的市場機制
很顯然,反復的救市行動沒有意識到市場機制實際上是怎么回事。筆者認為,市場是一種相互作用的人群的集合,是一種通過人的行為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利益流轉過程和財富轉移過程。在大眾行為的市場機制當中,存在三個必要的要件:1、起主導作用的資本,我們這里稱為主導資本。在相對簡單或者初級的市場階段,就是商人資本,商人資本在這里有兩個特征:一是因為投機的需要和以資本作為基礎,成為大量的市場參與者的交易對手;二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者與私欲有關的林林種種的想法和構思,利用自己在市場的交易中建立的聯系,向廣大的市場參與者傳遞或者灌輸。在其它種類或者歷史階段的市場上,只要具備這兩個條件,我們都界定為主導資本。2、市場價值,這是一種趨同的理念或者觀念體系,形成于商品交換或者交易過程之中并且存在于一組價格當中。它是在主導資本和市場大眾的互動或者博弈中形成的。市場價值是市場中的資本和人群的社會聯系的基礎。3、市場大眾,也就是在交換中形成和與主導資本相對的大量的市場參與者。他們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在市場中居于被動地位,因為時間、空間和信息限制,在交換過程中只能接受被市場中主導資本和市場大眾自身互動或者博弈所“證明”的市場理念和價值,因為自利和自我保護的動機,構成市場中追漲殺跌的群體行為或者大眾行為,這也是羊群行為或者羊群現象在市場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p>
市場中的人的行為有多種方式,羊群行為是最普遍和最常見的一種。羊群行為指動物(牛、羊等畜類)成群移動覓食。后來這個概念被引申來描述人類社會現象,指與大多數人一樣思考、感覺、行動,與大多數人在一起并保持一致。按照既有的理論對羊群行為的解釋,金融市場中的羊群行為是一種非組織化群體行為,它是指市場參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從眾決策,或者過度依賴于輿論(即市場中壓倒性的觀念)盲從的行為。羊群行為也稱為群體心理、社會壓力、傳染等?! ?/p>
與西方的研究不同的是,我們在這里將羊群行為作為市場機制的一個正常的必然的要件。市場中活動是人的活動,是參與到市場中人的行為的總和,市場從而成為主導資本的財富聚斂來源;脫離人的行為的市場分析也就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我們知道,資本的利潤通過投機從市場中產生,亦即最樸素和最常見的低買高賣行為。主導資本的這種低買高賣行為,因為以市場中參與羊群行為的人們為交易對手,產生的主導資本的利潤,也就來源于這些人們的高買低賣及其損失,市場總體上呈現零和特征?! ?/p>
在市場中的零和博弈是在市場主導資本和參與羊群行為的人們的資本之間展開的,我們將參與羊群行為的的人們的資本集合稱為羊群資本。羊群資本和羊群行為常常充斥人們的視野和經驗,主導資本則作為市場機制的另一個要件而被人們忽視和否認;盡管人們不愿意相信和承認市場主導資本的存在,但是我們在這里只需要指出,在股市波動的底部,作為羊群行為的一方,出現了一致的或者傾向性的賣出行為,那么作為他們交易對手的買方又是誰?在股市波動的頂部,作為羊群行為的一方,出現了一致的或者說傾向性的買入行為,那么在幾乎每個人都在買進的同時又是誰在賣給他們?股票的交易,永遠需要交易對手,缺乏對手顯然無法成交。從交易的成立我們能夠推導出市場被掩蓋的一面;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在市場人人虧損的背后,參與市場羊群行為的人們的損失究竟流向了何方!很顯然,伴隨著羊群行為的市場下跌,成就了主導資本的低價買進,在發生必要的低價買進之后,伴隨著羊群行為的市場上漲,在漲勢的末期又成就了主導資本的高價賣出;市場如此反復不已,從而成就了主導資本的利潤和羊群資本的虧損,投機過程也就以此種方式演繹?! ?/p>
偶爾的羊群行為過程對于市場的利益流轉和資本分配而言,可能是隨機的;而反復的羊群行為按主導資本的愿望演繹,從而達成市場過程中定向的利益流轉和財富轉移,從而成為一種固定的市場模式,顯然就需要羊群行為按照主導資本的意愿或者說利潤企圖發生,而這種羊群行為也就必然會受到主導資本的控制。對羊群行為的控制和操縱,又是通過對參與羊群行為的人的觀念的引導和塑造來完成的。這個市場運行方式也就是題材價格模式。市場觀念或者說市場價值將市場中的所有參與者組織起來,通過交易行為融合到一個市場當中,他們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構成市場的一般過程?! ?/p>
跨國資本推動的市場過程
“跟著外資走”,現在已經成了不少股民的經驗之談。外資大舉撤資,意味著股市當中的大量賣出行為,也就是外資在股市找到了它們需要的交易對手,完成股票向現金的轉換,兌現他們的利潤,隨后的股市寒冬就會到來,市場下跌過程也就不可避免。下跌達到外資認可的適當程度就又會引發外資大舉入市,說明股市的底部已現。這也是以高盛為代表的跨國投行和跨國資本機構每次都能把握中國股市的先機的根本原因?!案赓Y走”的一個意義也就是要占到市場先機,努力地使自己居于主導資本陣營;如果是個人的精明的早期卡位行為,當然有可能利用隨后發展的羊群行為獲利;如果不幸趕上了羊群行為的熱潮和高峰,與過多的人一起行動,那么就可能在洶涌的人潮中迷失而掉入陷阱?!案赓Y走”的另一個意義也在于,意識到了外資在中國股市的主導地位和作用。
去年11月份,高盛一份唱空A股的報告引發了滬指162點的暴跌還讓人記憶猶新。這份高盛發布的被人民日報含蓄批評的陰陽臉報告,當然是高盛為代表的外資控制和主導中國股市的又一個例證。給予國內市場人們的是看漲的報告,而向高盛的相關客戶或者說外資機構發布的是看空的報告,兩個方向的行動在市場會合,國內的股市參與者成了外資在股市高位的接盤人,外資利用國內的羊群行為大規模賣出。高盛在公開而無顧忌地操縱著中國股市,通過發布兩種報告,從而推動兩種相互矛盾或沖突的市場分歧和市場行為,引導并形成市場交易,創造著一個市場的重大轉折點?! ?/p>
匯金的例子或許更能證明以高盛為首的外資在中國股市的主導地位。2011年11月11日,根據四大行發布的公告顯示,匯金公司當日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已增持工行1458萬股A股,增持農行3906萬股A股,增持建行738萬股,增持中行351萬股,按照四大行當日的收盤價粗略計算,匯金增持資金近2億元。當時這一舉措被認為是股市的重大利好消息,如果能夠對市場的人們的行動產生足夠的影響,引發隨后的羊群行為,那么就能夠產生一個可期望的市場上升運動。然而中國國有資本“救市”的企圖被幾乎同時進行的外資減持銀行股的行動所扼殺。10月底,高盛還看好中國概念股,其中工行H股正是其最為看好的股票之一。高盛在報告中預測,工行H股潛在升幅將達50%。而就在近一個月內,工行H股漲幅超過了30%,而高盛也由此多賺了近3億美元。到了11月10日,高盛計劃在場外減持工行H股的文件曝光,高盛擬以最低4.88港元的價格出售24億工行H股,套現120港元;14日聯交所文件顯示,高盛最終出售17.52億股工行H股,套現85.49億港元。期間推動更多的市場買盤的羊群出現,以對自己更有利的價格賣出套現,隨后推動向下的市場過程。也就是高盛減持消息曝光的當日,工行股價暴跌2.75%,中行、農行也有近2%的跌幅。緊隨高盛,11月14日晚間美國銀行官網發布公告,將以私人交易方式出售104億股建行股份,涉資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9.66億元)。交易完成后,美國銀行持有的建行股份將降至1%。此時距美國銀行承諾繼續保持戰略投資者身份(持股比例不低于5%)之后不足三個月,變臉速度之快同樣令人震驚。11月15日,IMF發布了 “金融部門評估計劃”(FSAP)報告,指出中國金融部門近期面臨幾大風險:快速的信貸擴張導致貸款質量惡化;影子銀行和表外活動導致銀行脫媒(金融非中介化)現象加劇;房價下跌;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11月16日,在銀行股的帶頭下,A股應聲下跌。建設銀行跌1.86%,工行跌0.93%,當日上證綜指暴跌62點,最多時跌去72點,跌幅達2.48%?! ?/p>
很顯然,國有資本和外國資本在這里才展開了一輪較量,匯金的增持被高盛和美銀等跨國資本認為是對其市場主導權的威脅,因為市場或許還沒有跌到跨國資本認可的低價區,這從高盛、美銀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恰合時宜”的中國銀行業看空報告可以看到,跨國資本認為市場還應該跌下去。市場繼續看跌的“報告和理由”又反過來印證了這樣一點:匯金公司雖然具有能夠短期影響股市價格的資本實力,但是在市場觀念的推廣和交鋒中落了下風,匯金關于支持買進行動的理由未見公布,而支持跨國投行報告及其觀點的媒體輿論可謂盛極一時,成為看空中國的一部分,推動著市場羊群的殺跌行為。市場仍然按照跨國資本主導的方向運行。盡管高盛和美國銀行都聲稱減持乃是出于自身需要,并非看空中國銀行股乃至經濟前景,但是IMF的上述報告提出的中國銀行業值得警惕的觀點,顯然有其減持背書的意味。工行行長楊凱生曾對此做出回應,稱高盛減持是出于自身資產配置的需要,工行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營能力沒有問題。前者是對跨國資本主導中國股市的現實的掩飾,后者則是對市場主導權問題的漠視和無視;忽悠和愿意被忽悠可謂在此相映成趣?! ?/p>
在匯金增持消息披露次日,滬深兩市A股共有43只股票登上交易信息公開平臺,其中機構、券商總部、券商交易單元等代表機構資金的席位共出現了66次,其中買入12次,賣出54次,而從機構買賣席位對比看:中小板是4:8,深市主板是4:20,滬市是2:19,從當日盤面上看,機構借匯金增持利好大舉砸盤的意圖顯露無遺;每一次的利好都是一次出逃機會。與此同時,作為市場上的公募基金,其所持的重倉股也遭到了機構的“大甩賣”。10月12日,鵬華基金旗下鵬華盛世創新持有160萬股的張化機遭到5家機構的同時甩賣;金鷹基金旗下3只基金持有的中環股份也在10月11日遭到5家機構席位聯合賣出。一些機構的分析師說看好的行業,往往卻是被大舉拋售的。散戶所能做的只有空倉、等待和觀望?! ?/p>
國際投行聯手做空A股在歷史上并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連續發生。外資做空A股的“原因”很多,但是看空輿論的制造,既可能是在期指上布局做空謀利,也可能為了在更低位置把股票買回去。三季度的財報統計顯示,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持股占流通股本比例最多的前十位中,銀行股占據半數。根據上市公司三季報公布十大流通股東對A股的持有情況看,遭到QFII拋棄或者減持的公司明顯多于增持和新進的公司,數量上也呈現出明顯凈減持的態勢。根據有關機構統計,QFII三季度僅新進A股38只,且多數買入股數占流通A股比例都較小,相對于二季度,三季度末在A股十大流通股東中QFII消失的個股達到了65家,其中10家QFII中期仍持有超千萬流通A股公司在三季度盡數遭到了拋售。比如瑞士銀行三季度拋售了農業銀行A股25740.92萬股和中信證券5095.84萬股,減持了萬科1124.47萬股。強生控股則同時遭遇瑞士銀行、挪威中央銀行、荷蘭安智銀行和東方匯理銀行的減持。一項統計顯示,QFII三季度投資股票的市值為540.84億元,較二季度的648.56億元減少107.72億元,若剔除因限售股解禁的興業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華夏銀行等,QFII三季度持股市值189.58億元,較二季度減少75.09億元,減幅達到28.37%?! ?/p>
渾水公司做空分眾傳媒或許成為市場運作過程的一個縮影或者無數的市場操縱案例之一。像渾水這類公司通常的做法是尋找“問題公司”,賣出該公司股票,建立倉位,然后發布做空報告,在公司的股價下跌中獲得盈利。在整個過程中常常存在著一條脈絡清晰的利益鏈,包括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會計事務所、研究機構和對沖基金等。一旦做空機構確定了對象,便開始著手分析“獵物”的財報,最后利用社交網絡放出報告,企圖以負面報告讓目標公司股價跳水,從而對其做空并獲取暴利。做空機構一般和對沖基金保持緊密關系,例如渾水公司就與華爾街機構投資者、對沖基金緊緊聯系,向部分機構有償提供其研究報告。對沖基金在收到報告后,一般會暗中收購股票,等報告發布后配合打壓股價,如果成功的話,雙方獲得的暴利將極為可觀。渾水等做空機構發展這些中國公司的內部人、競爭對手乃至中介公司等成為其可能信息舉報者,也會雇傭中國民間的一些調查機構,進行調查取證;如站在中國企業的門口,看你這個企業一車拉料的多少,來判斷這個企業公司業務的真假,或者直接找公司的客戶、競爭對手們的高管和及第三方中介機構的高管去做調查。渾水在質疑另一家上市企業中國高速頻道時,曾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報告稱,這家公司實際所擁有的巴士數量比他們所宣稱的一半還少,是通過電話咨詢中國高速頻道的銷售人員和媒體購買者來印證這個事實。據分眾事后回憶,曾經有可疑人員不斷找公司業務人員索要很多資料和數據說要談合作,然后不了了之。針對渾水公司出具的分眾傳媒長達79頁的報告,分眾傳媒副總裁嵇海榮坦陳:我們一點防備都沒有。很顯然,一方面渾水公司會參與做空陣營,與其他國際做空機構一起成為主導資本集團,另一方面,渾水公司又是一個信息收集者和發布者,竭力尋找和精心挑選加工的市場報告,誤導所有參與分眾傳媒股票市場的人群,啟動可預期的市場下跌過程,使得它們的做空倉位盈利?! ?/p>
跨國資本的市場交易行為和它們對市場觀念發展的引導和操控是渾然一體的。從去年11月份以來,特別是今年4月份以來,伴隨著跨國投行、評級機構和西方資本控制的國際組組織對中國經濟的唱空浪潮,對中國銀行業和房地產業的諸多質疑,A股市場出現了反復殺跌的羊群行為和下跌趨勢,為了控制市場下跌過程持續,不惜在中途采取針對性賣出行動,炮制和拋出進一步看空的各種報告和操縱選擇性市場輿論浪潮,民族資本的市場買進行為不僅遭到打壓,而且國家層面的各種對經濟的研究意見也被淹沒。參與A股市場羊群行為的人們,因為無法認識這個市場過程的實質,對這些跨國資本和相關機構的所謂“中立性、科學性”仍然篤信不已,彼此推動的羊群行為也加深了自己陷進去的陷阱深度。市場不公的感覺和判斷來自于賬戶市值的巨大縮水以及個人無過錯,而賬戶市值的巨大縮水卻是根源于跨國資本推動的市場運行機制,這種市場機制的財富流動本來就是跨國資本對市場大眾的財富聚斂過程。
挽回市場信心的救市行動
作為強力的救市舉措,匯金公司的的市場行動不過是諸多救市舉措中的一個,與監管部門的其它舉措一起,意在提振市場信心,推動市場回暖。11月9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出面解答四大市場熱點問題,擬進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醞釀多項措施完善新股發行體制,同時還解答了股市擴容和資本市場誠信等問題。證監會有關負責人18日又表示,將推進債券市場制度規范統一和監管審核統一;多管齊下逐步改變高市盈率發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堅決遏制惡炒績差公司的投機行為,先在創業板探索試行退市制度改革;將啟動創業板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債券工作;堅定不移地打擊內幕交易行為;在國務院領導下,協調有關方面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這些措施從實際的市場情況來看,基本上沒什么效果。就提高市場信心的層面而言,這些措施并沒有帶來市場的決定性轉折,也就是啟發向上的市場過程或者說足夠規模的羊群行為,即使存在規模有限的短線買入。就這些措施本身而言,顯然無視股市的基本的資本主導的大眾行為機制,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滿足于在根本性架構之外市場細則的修修補補,盡管這種修補也有必要;而就市場干預的政策目標而言,這些措施是無法對既有的市場過程發生根本性作用和有效改變的。措施無效的根本原因在于,這些措施所代表的背后的觀念,與作為市場主導資本的跨國資本的企圖相悖,被跨國資本主導的市場下跌過程能夠無視這些舉措的市場觀念意義;換言之,就是我們的監管當局還沒有足夠的市場的話語權;這一點可以從西方國家六大央行30日宣布向全球市場金融體系提供流動性而導致西方市場大幅上揚得到佐證;而我們的股市對自己國家的監管當局的舉措反應平平,而對六大央行的政策舉措卻與西方市場的反應驚人的一致。西方資本主導著金融市場的運行,相應的監管機構是配合資本的利益動作的;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我國股市的話語權已經被跨國資本掌控?! ?/p>
對于郭樹清擔任新一屆證監會主席,我們的股市的人們也給予了過高的不切實際的希望。郭樹清的建樹,取決于中國證監會對市場的實際話語權,在跨國資本操控我國股市運行的情況下,新的證監會主席的歷史功績,要么來自于協助國有資本重新掌控市場運行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從而由國有資本在市場較低位置買入,強行啟動市場的再次上升過程和羊群行為,改變市場趨勢;要么郭大主席得去和高盛等跨國投行協商,要求這些跨國金融機構改弦更張,放棄做空中國。后一種結果,要么就是政策對跨國投行讓利,以足夠的利益引誘他們或者以新規制裁威脅損害他們的利益,迫使他們用大筆資金進場買入;要么就是這些跨國投行看到美好“錢景”做多,開始新一輪剪羊毛過程;這對億萬股民而言是飲鴆止渴,從而在未來的更高位置套住更大的一群人。從郭主席要求證券市場更加國際化和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思路來看,跨國資本的股市主導權不會是他考慮的問題,留給我們的可能是后一種結果的可能性;屆時我們的股市和國際市場也就進一步聯動了,郭主席的種種經濟理念在跨國資本的利益認可的前提下也能流行起來?! ?/p>
很顯然我們的政界和金融界盡管天天在高喊市場化,但是對市場究竟是如何運行的這一點尚不清楚;而在這種不知其所以然的“自由化和市場化”的喧囂中,他們已經迷失,政策措施屢試無效還不肯放棄和改弦更張,仍然不知道最重要和最應該做的究竟是什么!
股市提款機
IPO近期以來成為社會輿論和情緒攻擊的靶子,中國股市的發行制度飽受人們詬病。近期成為輿論漩渦中心的是中國水電的上市和過去一年來11家銀行的上市。其實單就功能而言,股市本身是一個長期投資和長期信用市場,如果失去其融資功能,那么股市對經濟發展而言也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市場設置;通過股市將社會閑散資本加以集中,使得資源被更有效充分利用,是IPO機制的應有之義。人們應該真正詬病的應該是IPO的高定價機制。IPO的高定價機制的形成實際上是與目前的投機性市場機制密切相關,因為股票價格的被刻意操控和大幅起落,作為股票的發行者而言,在更高價格發行股票,一方面可以在盡量減少上市公司控制權分散的前提下籌集足夠的資金,另一方面從制度設計上而言IPO的定價依然吸收了投機性市場價格的歷史經驗數據,比如以同行業公司的產生于這個股市的市價作為參考。我們不可忽視的還有一點,因為既有市場運行機制中人們的觀念邏輯的特點和IPO發行后即下跌的市場經驗,人們也就習慣性地將IPO上市與股市下跌相聯系,而且一些媒體和評論者又出于對國有企業的成見或者自身的認識局限,將兩者聯系起來炒作,從而加深這種成見的社會普及,有“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嫌疑?! ?/p>
被人們稱為股市提款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中小板和創業板的造?,F象,IPO機制的高價圈錢盡管因為市場機制不合理而呈現出怪異特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錢是走向實體經濟。而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東和高管們將股市作為提款機,表面上是所謂的投資行為,實際上是在兌現投機利潤,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與我們的股東制度有關,比如股權激勵機制,這些公司財富分配的制度實際上在造富,偏向這些股東和高管們的利益,加劇社會不公平;另一方面股市成為這些股東和高管們的提款機,他們能夠兌現投機利潤,只能是依賴于現有的市場機制及其炒作性質,僅就他們的個人而言,利用這種市場高價套現純屬正常。無視市場機制的不合理而諉過于這些股東和高管,對這些人也是不公平的?! ?/p>
人們在論及股市提款機這個方面,也有抓小放大的誤區。因為沒有認識當前市場機制的本質,也就無法清晰地認識到這種市場機制本身的提款機特征;在這個市場上,因為市場主導資本的聚斂財富,市場大眾的財富一方面流向了國內的既有利益集團,造成了他們的暴富現象,如上市公司大股東、董事和高管的高薪和市場收益;另一方面流向了跨國投行和跨國公司,比如高盛、美銀和QFII的暴利,這種財富流動更加恐怖,因為是從國內流向了國外?! ?/p>
國際板
關于國際板的新聞近期又成為股市的利空消息。不過這至少已經說明人們對國際板的本質有所認識,這種市場觀念當然也包含了國際板成為新的“圈錢板”或者中國股市成為跨國公司提款機的覺悟。國際板當然意味著我們的資本市場走向更加開放,與國際市場更加并軌,因為目前中國股市既有的市場機制架構,國際板市場運行方式和我們目前的A股市場并無不同。這種變化唯一的方面在于,賭場只是換了籌碼的顏色和式樣,但是參賭的莊家和賭客依然如故。因為跨國公司的國際慣例運作,跨國資本對中國市場的掌控將要求股市與國際更加接軌,因為跨國公司內部資料的公開的定向性,跨國資本在這個市場更容易炮制報告和操縱市場輿論,包裝出“全球優質”的跨國公司,因為跨國資本本身的全球運作和逃避中國法律監管,這些公司對中國市場大眾的上海將不會受到制裁。因而,國際板也就使跨國資本操縱中國市場更加得心應手,中國股市市場大眾的財富更順暢地流往境外。當然在目前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那些類似于美國航空、德國曼羅蘭的跨國公司經過包裝,在各種“會計和規則魔術”下在中國市場就有了融資續命的機會?!翱茖W和中立”各種研究報告和信息在市場利益面前不過是擦手紙!我們的股市大眾說不定還會熱情踴躍地去填這些公司的黑窟窿?! ?/p>
股市的救贖
當前關于救市的呼聲不絕于耳,關于救市的舉措也可謂連綿不斷,而對于我們到底應該從股市中救贖什么和怎樣去救人們往往見解不一。最常見的當然是恢復股市的信心,然而多種恢復股市信心的舉措似乎脫離了市場大眾利益受損的現實;離開了對現行市場機制本身的投機和財富聚斂特點,不從根本的市場機制架構上尋求改變,而只是在市場非主要和非關鍵環節修修補補,如同對一個千瘡百孔的信心氣球打氣一樣,市場信心永遠不會因為賣力的充氣行動而鼓起膨脹。一輪又一輪的市場大幅波動,一輪又一輪的市場大眾的財富被剪羊毛,一輪又一輪的“救市”使得問題依然故我,因為市場大眾的利益不斷受損而使他們越來越清醒和深入地認識到市場的恐怖性和欺詐性,市場公平如同一個夢想般遙不可及,這個市場的參與者會越來越少,最后歸于沉寂和瓦解。監管當局徒勞的救市也就越來越喪失自己的公信力,被人們等同于謊言的制造所。
因為跨國資本已經事實上掌控了我國股市運行的主導權,使得我們面臨一種兩難困境。一方面,如果股市按照跨國資本的意愿下跌到跨國資本認可的程度,將會導致跨國資本的低價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在西方國家具有普遍量化寬松態勢的情況下,用印刷貨幣來收購我國的優質公司和龍頭企業是合算的買賣,從而進一步加強對我國的產業控制力。另一方面,如果市場由此轉入一個迅猛短促的上升過程,比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股市指數翻番,市場信心恢復,引發新的大規模羊群行為,跨國資本就有可能在不喪失對中國產業控制力的前提下大量減持套現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權,兌現他們的投機暴利,再次套住一批股市的高位接盤者,同時對我們的股市融資規模進行擠壓;并且在套現基本結束后再次推動市場下跌過程,從我國抽逃資本,對我國經濟釜底抽薪。這是我們所謂救市的現實困境,這種有利于外國資本的市場狀態出現將使我們的股市存在和發展意義越來越小?! ?/p>
要救贖的是市場本身,而不是所謂的信心。股市的救贖的唯一成功的可能只會在于重新創造一個對所有參與者而不是部分參與者更公平的利益流傳機制的市場,也就是對目前的市場機制進行根本性變革或者重構。由此我們要著力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摒棄目前以西方經濟理論為基礎的市場觀念,首先要認識到以供求關系為基礎的所謂市場機制是一種欺騙性幻象。供求理論遮掩了資本主導市場的實質,而以所謂的供求關系取而代之,因而其中的利益流轉過程也被掩蓋。現實的市場是資本主導的以大眾行為為基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供求關系的“調節”是因主導資本的利益需要進行的,主導資本對供求雙方進行控制和匹配,在市場中的供求只有經過主導資本的匹配之后才能進入市場過程而具有意義,供求的相對關系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同向發展,在不同的交易行為和價格水平上對應,成為交易行為的兩個對立方面。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股市的成交量隨價格的漲跌而循環性地擴張和收縮而得到明證。
其二,要恢復我們的市場主權,限制和設法驅逐跨國資本勢力,民族資本重新獲得股市運行的主導權,從而開展國內資本(國有資本和私人資本)的市場競爭,完善跨國資本進入股市的準入壁壘和行為規則,在利用的前提下嚴格監管?! ?/p>
其三,針對主導資本在市場的財富聚斂特點,開征超額累進資本利得稅。超額累進稅盡管針對的是市場分配的不公平,但是實際意義不在于稅收獲取,而在于限制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結合市場機制的整體設計,完善這種稅收的細則。將該項稅收收入用于社會保障來源,回饋市場大眾。
其四,廣大市場大眾應對市場運行及其實質保持理智和清醒地認識,市場行為獨立而客觀,努力避免羊群行為的危害性發展,防止自身的財富被社會機制性洗劫,與其要求屆時救市,不如先行自救。在國內資本競爭的條件下加強經濟理論建設,重塑我們的股市價值觀,從而推動股市機制的根本變革。
參考文獻:
《論金融市場的題材價格模式》,清湖漁夫,
http://blog.people.com.cn/open/articleFine.do?articleId=1319703024664&sT=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02e4d80100t0s1.html
《論市場機制和市場重構》,清湖漁夫,
http://blog.people.com.cn/open/articleFine.do?articleId=1319703024851&sT=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02e4d80100tkq0.html
《消息的市場效應》,清湖漁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02e4d80100u86y.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