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網友說:“二十年內,城市房價很難下跌因素如下:
其一,政府對入城農民工的優惠政策,將會使更多的農民入住城市。
其二,農業生產技術含量不斷提高,也將促使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
其三,政府對農用地的保護政策及對城市征地的限制政策,很難滿足城市人追求住大面積住房的心理需求。
這三點是房市的剛性需求——注意:剛性需求并非是指購買能力。比如:現在的電視機價格非常便宜,有許多人具有能力購買電視機。這就是電視機市場有許多購買能力的客戶。但是,這些有購買能力的客戶并非需求電視機。所以,電視機市場不存在剛性需求。相反,房市雖然有許多沒有購買能力的客戶,但是,在這些客戶中,存在著許多需求房子的客戶。這就是剛性需求。”
住房是必需品,只要商品化了,確實就存在所謂的“剛性需求”。不妨設想:有一天,空氣也商品化了,“剛性需求”肯定更大,而且更“賺錢”。
然而,無論是房地產的“剛性需求”還是“生產成本”,其實都不是“房價不下跌”的原因。此前的房價上漲,也并不是“剛性需求”導致的。
認為“剛性需求導致房價上漲并且不下跌”,實際上是假定:房價完全是由生產成本、需求和供給決定的。
實際上并不是這么回事。
無論是正宗市場經濟,還是任何別的市場經濟,商品的價格都不是僅僅由生產成本和供需關系決定的,還必須考慮到隱藏著的“彈性成本”。
關于房屋的生產成本,已經有轉行去種菜的重慶房產商指出:“土地費一般占銷售價格的40%左右,建筑成本占20%左右,銷售成本約占5%,另外還有配套設施的打造、環境的打造、管理成本等約占5%,再加上10%的稅收,因此,搞房地產開發最終的毛利約為20%。”(見《重慶2800企業下鄉種菜》
建筑成本、銷售成本、管理成本這三項算是“剛性成本”,加起來只有房價的30%,房產資本家得到的毛利潤率是20%。
而“土地費”和“稅收”這兩項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的“彈性成本”就占了房價的一半!
也就是說,如果以計劃經濟的方式生產住房,成本實際上就是建筑成本(20%)和配套環境與管理(5%),再加上稅收(10%),頂多也就是目前房價的35%。而且,計劃經濟的稅收還沒有那么高。
當然,這只是純粹從建筑成本的角度分析,沒有考慮到“土地的稀缺性”。那么,土地是不是真的很“稀缺”呢?這就涉及到“我國農村和城市的建設用地究竟有多少”這個問題了。
這位網友說:“其一,政府對入城農民工的優惠政策,將會使更多的農民入住城市。其二,農業生產技術含量不斷提高,也將促使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其三,政府對農用地的保護政策及對城市征地的限制政策,很難滿足城市人追求住大面積住房的心理需求。”這些都是空泛的“說教”,沒有任何數據支持,是不可能說服任何人的。
“城市人追求住大面積住房的心理需求”究竟有多大?城市建設用地究竟有多少?是否夠用?只有知道了比較可靠的相關數據,才能有把握地回答這些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說:“現在農村的建設用地是17萬平方公里。。。城市的各類建設用地與農村的占地差不多。。。”其他資料也給出了相近的數據。
那么,不妨假設城市建設用地也是17萬平方公里,這17萬平方公里能夠住多少人呢?
讓我們假設,“城市人追求住大面積住房的心理需求”平均而言是每人40平方米,全國80%人口成為城市人口(發達國家城市人口比例平均為70%),假設全國總人口達到20億,則全國城市人口將有16億。這些人想要達到人均40平方米,需要多少住房面積呢?16億X40平方米=640億平方米=6.4萬平方公里。
當然,這里的6.4萬平方公里只是住房面積,并不是占地面積。
一方面,公用面積、住房之間的間隔、綠地這些必須有的面積,都會增加占地面積。
另一方面,在保持住房總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每棟樓的層數又會成比例地降低占地面積。
以容積率為2計算,上述6.4萬平方公里的住房面積,只需要占地3.2萬平方公里。因此,實際上城市建筑用地容納16億城市人口是完全夠用的。
所謂“剛性需求導致房價上漲并且不下降”,主要是在市場經濟下以盈利為唯一目標而制造出來的漲價借口。
推動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既不是“剛性需求”,也不是“剛性成本”,而是土地費和稅收這兩項“彈性成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