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容忍度”,誰的容忍度?
余斌
看到一則新聞,說是有關方面要提高明年的通脹控制目標。再一查,居然有人指出,國際上之所以將3%的通脹率作為警戒線,是因為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普遍只有2%至3%,通脹率接近增長率時已相當危險,必須采取緊縮政策。而我國經濟增速常年保持在8%以上,3%的通脹警戒線不到經濟增速的一半。因此,在科學、準確統計CPI數據的基礎上,我國也可適當提高“通脹容忍度”。
如果真的科學、準確統計CPI數據,以往的通脹率都會顯得偏低,因此,即便維持通脹率不變,已經是較高的通脹水平了,如果再把名義值調高,實際值豈不飛漲了?
最關鍵的問題是“通脹容忍度”,誰的容忍度?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就算是常年保持在8%以上,但這是什么增速呢?這只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GDP構成中的多數是由外資企業和房地產企業的相關產值構成的。這些企業的增速遠超過GDP的增速,換句話說,其他企業的增速并沒有作為平均水平的GDP的增速那么高,普通百姓的收入增速更是低得可憐。這是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的巨大差別。在中國這種情況下,提高“通脹容忍度”,對外資企業和房地產企業沒有什么影響,而對于其他中國企業和普通百姓就影響巨大了。外國老板和房地產老板的通脹容忍度,只體現在盈利賬本上數字的微小變動,甚至還會帶來上漲,而其他中國企業主和普通百姓就不得不苦撐通脹的后果了。而苦撐下去的后果又會是什么呢?是使通脹率從達到GDP增速的一半,到接近GDP的增速嗎?
不過,在經濟神學家們的忽悠下,有關方面除了一再考驗人們的承受力和容忍度外還能做什么呢?
附文:
中國醞釀提高通脹容忍度
2010年11月25日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將明年通脹控制目標定為4%
在今年我國CPI增幅不斷提高和美國貨幣政策量化寬松的背景下,將于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望提高我國明年的通脹控制目標。
貨幣政策
“適度寬松”或變“穩健”
一位參與政策咨詢的人士告訴記者,中國明年的通脹目標很有可能從今年的3%提高至4%。在宏觀政策上,則有可能不再強調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自2008年危機以來執行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被“穩健的貨幣政策”取代。
按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只是初步提出明年經濟增長和物價控制目標,更重要的是為明年宏觀政策的方向打好基調。中國經濟有4大目標:經濟增長(GDP)、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就業和失業控制目標、國際收支狀況。
對比發現
貨幣政策描述提法有變
最近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CPI控制目標都是3%,2009年是4%,2008年是4.8%。
“目前討論2011年的CPI調控目標,基本確定需要進行一些上調。具體還要看兩個因素,一是今年最后兩個月CPI有什么表現,或者是到明年3月份‘兩會’召開時CPI會達到什么水平;二是看控制目標需要提高到什么水平。”上述參與政策咨詢的人士表示。
目前各方達成的一個共識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把目前執行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定調修改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在這種背景下,政策語境里慣常使用的“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有可能不再重提。實際上,在央行本月初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已經放棄了這一提法。三季度報告中指出,“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著力提高貨幣政策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而在二季度報告中則是“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對比發現,貨幣政策描述中回避了“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提法。
據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新聞
百姓對物價上漲感受遠超數據
記者采訪發現,多個城市居民和企業對物價感受的“現實之痛”,遠遠高于CPI的“數據增長”,社會各界對于CPI構成是否科學的討論不斷升溫。
盡管10月CPI數據已高達4.4%,但消費者普遍感覺,真實物價上漲幅度還要高于此。騰訊網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11月14日,共有近20萬網民參與調查,其中高達86%的投票者認為CPI數據和他們的消費感受不相符,物價漲幅遠超CPI數據。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東亞區主任肖耿認為,近20年來,中國經濟結構和消費方式發生巨變,原來花很多錢吃飯,但住房不要錢;現在房價迅猛上升,教育、醫療支出迅速增加,理發、洗浴等社會服務價格也上升很快,其中不少都沒有及時充分地反映到CPI中,導致老百姓普遍感覺數據失真。
據經濟參考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