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三農面臨三大難題: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的供給問題;農村土地問題;城鎮化進程中農民變市民問題。
陳錫文還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還將面臨更多、更難解決的問題。
一是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的供給問題。像2011年這樣的農業豐收好年景,我國農產品還是供不應求,糧棉油糖肉都要從國際市場進口,去年進口糧食包括大豆在內5800多萬噸,即1160多億斤,去年國內總產糧食11424億斤,進口糧食超過國內產糧的十分之一,今年還會略有增加。
中央反復強調糧食問題要居安思危。如何解決好這件事,首先當然是要保護好耕地,不斷改善農民生產條件,不斷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不斷調動農民積極性,努力提高產能。但增加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我國耕地面積18.2億畝,全球的耕地面積是211億畝,去年我國產糧5.7億噸,全球是23億噸,我國利用不到全球9%的耕地生產出全球22%左右的糧食,已經非常不容易。所以,中央反復強調要守住耕地紅線,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為解決糧食問題,有人提倡“走出去”買地租地種糧,更多利用國際市場、國際資源,但我國的盤子太大,買少了不解決問題,買多了驚天動地。因為土地問題非常敏感,歸根結底都是國土。近年來,我國大規模對具有潛力的落后國家進行經濟技術援助,幫助當地提高糧食產量,在非洲14個國家建立了農業技術援助機構,這樣一來,糧食總量上來了,價格也穩定了。這是我國對世界糧食安全的貢獻。
二是農村土地問題。我國征地的補償太低。主要問題是工業用地價格太低,有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出臺低地價甚至零地價,于是拼命壓低對農民的征地補償,另一方面推高城市住宅用地的供給價。當一個企業的發展是基于低地價甚至零地價時,它可以根本不考慮技術落后,轉變發展方式從何談起。我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工廠,低價工業用地產生了極大作用,但是時代不同了,應當有所改變。
三是城鎮化進程中農民變市民問題。去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首次超過農村,城鎮常住人口6.9億,其中至少有2億多是沒有當地城鎮居民戶口的。農民轉市民的問題要有頂層設計,如果前期沒有制度設計,后期就很難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