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對普世大潮的政治反擊
張志坤
聲勢浩大“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前落下了帷幕。這次會議內涵豐富,中國所展示出來的大手筆、大動作,大雄心令全世界聳然動容。現在人們都已深刻地認識到,“一帶一路”完全不是一種忽悠或一個噱頭,而是一項事關重大的世界戰略,因而紛紛就有關其意義及影響進行深入的探究。
有關“一帶一路”戰略意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中國而言,主流輿論與學者的闡述照例是一個“高”字了得。他們不單單把“一帶一路”拔高到全球戰略層面,而且還拔高到人類歷史的高度,如有人說,“一帶一路”將重塑世界秩序,開啟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還有人斷言,“一帶一路”是一場世界革命,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還有人宣告,“一帶一路”為人類發展開辟新大陸,是世界“東方化”的開始,等等,總之都非常地“高大上”,“高”到九霄云外,“大”到無邊無際,“上”到虛無縹緲,以至于雖然看得見,但卻摸不著,也更抓不住,離人間那是相當地遠矣。
但是,智者雖有千般慮,愚者不妨有一思。筆者對此就很有一點自己的想法,以為,“一帶一路”除了上述諸般“高大上”描述之外,其現實的政治意義不可忽視。從政治的角度看,“一帶一路”構成中國一次強大與強有力的政治反擊。
眾所周知,冷戰結束以來,中國在政治上一直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突出表現在社會主義這一社會模式似乎已經遭到歷史的唾棄,成了被顛覆和被取締的東西。中國依然所秉持的特色社會主義也不例外,因為它畢竟還掛著社會主義的招牌,因而也被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看作是人類政治錯誤的代表與典型,也屬于被淘汰之列。這是一個巨大而沉重的政治陰影,可以說,被歷史淘汰的巨大陰影如此嚴重地籠罩中國,以至于中國不得不在相當長的時間盡可能地把自己雪藏起來,尤其是在政治上努力淡化自己的角色,以此來降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政治敵意與攻擊力度。形容這一戰略最到位、最形象的詞匯非“韜光養晦”莫屬,所謂“韜光養晦”,最關鍵的涵義就是政治上縮頭,這樣的話盡管難聽,但事實就是如此。
為改變這等不利的局面,一方面中國必須做好國內的政治文章,標志性題目是從“四項基本原則”到“四個自信”,以此穩住內部,一方面還要努力做好國際政治的文章,這些年來所耗費的心血精力以及資源不計其數,甚至連不起眼的亞運會與作用不大的奧運會都被當成不可多得的平臺與抓手,籍此來改善與樹立中國的新形象、新姿態,說到底還是為求得某種政治上的認可與認同。過去若干年類似的這些舉措不能不說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惜乎作用并非很大,更不具備任何轉折性,完全無法同“一帶一路”相比擬。
“一帶一路”就實際內容來說是一項中國所主導的國際性經濟規劃,但是,這項經濟規劃所加強與改善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經濟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治地位。任何時期任何范圍內,經濟地位的變化必然引發政治地位的變遷,進而在更高程度上引發戰略格局的改變,這是人類社會一條基本規律。“一帶一路”也是這樣,雖然這項規劃著手與著重的是經濟,但圍繞經濟所進行的卻是政治活動,或者為了經濟必須進行相應的政治活動,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是經典案例,所以,未來“一帶一路”不但將在經濟上發酵,而且還將在政治上空前發酵,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現在,“一帶一路”的政治溢出已經出現端倪。通過舉辦高峰論壇和實施“一帶一路”的各項工程,中國開始豎起自己的政治旗幟,打造了自己的影響力品牌,中國的話語權得到了強有力的體現,號召力有了堅實的基礎與依托,中國的政治地位有了顯著的改善,政治姿態出現了明顯主動積極的新趨勢,雖然總體上還沒有出現根本性的轉折與轉變,但過去那種只守不攻的局面已經完全改觀。
這是普世大潮迄今為止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普世大潮是西方及“國際社會”的政治利器,“顏色革命”是冷戰結束以來西方最重要的戰略大行動?,F在,這股大潮與這個行動不但在中國這里被擋住了,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大的障礙,而且還被反推了回來,中國非但沒有因此而萎縮困頓,反而愈發生龍活虎,這樣一來,普世大潮與顏色革命的前途與命運就很是黯淡無光了:如果大潮不能克服中國這個障礙,在這個障礙面前鎩羽而歸,則這股大潮的前途暗淡;如果顏色革命對中國無能為力,中國反而在政治上愈加活躍得志,則顏色革命的命運就有宣告終結的危險。筆者相信,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嘉賓們大概都心里清楚,中國主辦和主導如此規模的國際盛會,搞出這等活躍的國際政治舞臺,潛臺詞等于是在宣告顏色革命的破產,西方所發動所依賴的這股大潮與這件利器因此出現了壽終正寢的征兆,對于這一點,西方國家的政客們心知肚明,正因為這樣,所以西方主要國家政壇的頭面人物一個都不來,做出了集體抵制的姿態。竊以為,他們這樣干,主要原因不是經濟上的,而是政治上的。
簡單而直接地說,當今世界在政治上能對西方進行強有力應戰與反擊的只有中國,而中國正在這樣干。
當然,中國歷來宣稱不同任何人搞對抗,不但戰略上不對抗,經濟上不對抗,政治上也不搞對抗。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是這樣,中國照例高舉“合作”“共贏”的大旗。但是,不對抗并非不競爭,相反,在不對抗的宣告下,經濟上、政治上與戰略上的競爭也許來得更加猛烈,。“一帶一路”表象上看是經濟活動,其所承載并滾滾而來的是中國的資金、中國的技術、中國的產品,但由此必然要產生的政治影響與戰略拷問就是,究竟誰才能帶來繁榮與發展,究竟誰能道濟天下之溺,究竟誰才代表未來與方向。過去中國公知群體中流行一句招牌語言,即“跟著美國的國家都富裕了”?,F在不妨從“發財致富”這一狹隘的視角拷問,當今世界跟著誰才能有錢花呢?這樣看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所強化的,就不僅僅是或不單單是中國的經濟地位,而是中國的政治地位。
所以,從任何意義上講,“一帶一路”都堪成是中國的大戰略或全球戰略。
長期以來,有關中國的全球戰略問題一直都為有識之士所熱烈討論,因為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沒有一項系統完整的全球戰略是不可想象的。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日漸增長,同中國經濟地位相匹配的大戰略或世界戰略更顯緊迫。現在,“一帶一路”承載著這樣的要求與使命,任何人都看得明白,“一帶一路”如此這般地持續發展下去,即使不至于因此發生戰略上的顛覆,但政治上的破壞性也不堪承受,結果必定是世界上許多國家、許多地區的發展進程落入中國的軌道,美國及西方的戰略空間與領導效力要遭受極大的壓縮與削弱。
對此,自詡領導世界的美國與西方集團該怎么辦呢?
一種辦法是放任自流、不管不問。
采取這種態度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從美國的戰略秉性出發,當今世界上沒有那件事可為美國所忽略,其中任何對美國有所影響、所有牽連的事情,美國都要插手干預,這也是霸權的秉性。
他們不可能眼看著中國得逞!面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美國及西方集團的選擇無非是兩種,一種辦法是狙擊遏制,如同慣常他們所干的那樣;另外一種辦法就是試圖駕馭,將其偷梁換柱,來一個螺殼蟹居?,F在看,他們還在猶豫搖擺,還沒有確定究竟應該采取何種有效的辦法加以應對。
這堪稱是一個時期以來中國在戰略上的巨大成功。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陸游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革命家列寧說過,通向巴黎的道路經過北京。當代中國在戰略上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美國及中美關系,但是,要在這個問題上求得主動,僅僅做中美關系本身的文章遠遠不夠,或者嚴重一點說,改變不了被動的局面,也改變不了美國出題中國答題的難堪處境,必須在中美關系之外開辟新天地、新領域,實行間接路線戰略,如此才能爭取主動,制人而非受制于人。“一帶一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F在,人們都清楚的看到,在戰略上,“一帶一路”標志著中國在挺近,在向西挺近,可以簡稱成為“戰略西進”。而此前一個時期,美國進行了聲勢浩大的戰略東移,標志性的工程就是“重返亞太”。一個東移,一個西進,兩個巨大的戰略工程對比下來,一個正日趨暗淡下去,一個正蓬勃發展之中,這樣的態勢將產生怎樣深淵的政治影響,相信一切秉持普世價值并逐其流而揚其波的人都有十分痛切的感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