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在總統競選民意調查中一直遙遙領先的波羅申科以約56%的得票率當選。稍稍出乎一些預測者預料的是,他竟一次過關,省去了第二輪競選的熱鬧和麻煩。
波羅申科能順利登頂,不是他有多能,而是競爭對手太弱。在21個參選者中,除他本人外,能上得了稱盤的也就3個。為首的是季莫申科,她兩次當過總理,烏克蘭頂級富婆,還被政敵關過兩年多監牢。這些競選資本,被其兩個致命傷抵消:6年前她主導的“顏色革命”攪亂了國家,百姓們至今心有余悸;她堅決主張烏克蘭應加入北約,懼怕捅俄羅斯這個“馬蜂窩”的很多選民不敢把票投給她。另外兩位,羅布金和季吉普科,都來自東部地區,而東部兩個已宣布獨立的州抵制大選,投票者寥寥無幾,注定了他們得票有限。
當然,波羅申科獲勝主要是得益于他非凡的平衡本領。憑借兩面下注的表現和兩邊站隊的靈活手腕,他成為國內很多民眾寄托期望和西方、俄羅斯都能接受的人物。
競選時,波羅申科承諾,他若當選,將結束動亂,帶來和平。去年烏克蘭危機爆發時,他是第一個站出來資助反政府示威的富豪,他的電視臺“第5頻道”不停地播放示威的鏡頭,為之造勢;他主張烏克蘭實行“歐洲一體化政策”。這一切,使他既贏得西部選民的認同,也得到歐洲和美國的青睞。
同時,波羅申科又向俄羅斯搖橄欖枝,聲言當選后要同俄關系正常化。與季莫申科不同,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他持不同看法,做出決不碰俄羅斯劃出的這條紅線的姿態。加上他與俄羅斯有很強的經濟關聯,“羅什”糖果公司占了俄羅斯1/3的糖果市場。普京表示尊重烏克蘭大選結果,大概料定他會取勝,暗示俄羅斯可以接受他。
烏克蘭大選會是危機緩和的起點還是更大動蕩的開始?對國際社會的這一普遍疑慮,似乎可以說,波羅申科的當選,為緩和國內危機和減少俄羅斯與西方對立提供了可能性。但要將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波羅申科在對立的雙方之間玩的平衡術是否高明。
有人建言,當上總統的波羅申科應讓國家走“芬蘭化”道路,使烏克蘭成為21世紀脫離國際紛爭的“中立國”。他顯然對此不予理睬,另有盤算。他重申,決不承認東部各州的公投結果;決定關掉跟俄羅斯有有大買賣的“羅什”糖果廠,但不撤掉他電視臺的“第5頻道”;上任后首訪的國家不是俄羅斯而是波蘭,屆時奧巴馬也會去那里。對于波羅申科偏向西方的舉動,俄羅斯的容忍度有多大尚未可知,但毫無疑問的是,俄羅斯有足夠的手段讓波羅申科不敢在靠向西方的路上走得太遠。大選落幕后,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宣布進入“戰爭狀態”,聲稱要將政府軍清除出境,民間武裝還襲擊并占領一個機場。這算是給波羅申科一個不大不小的警告。
顯然,波羅申科還應不斷磨練“夾縫中求生存”的本領。否則,真的會使世人的憂慮變成壞的事實:烏克蘭大選不是緩和的起點,而是更大動蕩的開始。(勞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