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匯講堂的一次講座中,我曾提醒聽眾西方部分謀略家正在利用逆推“黑天鵝效應”來策劃對中國的“顏色革命”。事后有聽眾稱對此感到“困惑和不解”,這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們對我們潛在對手的心理研究實在是一個空白。所謂“黑天鵝效應”是一位黎巴嫩學者提出的概念。過去歐洲只知道世界上存在著白天鵝,且被事實反復證明。然而在發現了澳洲大陸后人們才知道,世界上還存在著一種黑天鵝。流傳數百年的定論被推翻了。于是“黑天鵝效應”就成為指一種憑經驗認為是不可能的事、但事實上卻發生且影響巨大的現象。
在西方,人們基本上已經認定,中國的崩潰大致已經被反復證明是不可能的事了。我們中國人也確實這么認為。我認識的很多堅定的愛國者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論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已經超越了“不可逆轉”的歷史結點,因而中國將毫無懸念地走向世界頭號大國的地位。然而我讀了好幾本西方出版的預測中國未來的書籍,從某種意義上,他們竟都不約而同地認為,即將發生在中國身上的“黑天鵝效應”將會推翻上述人們普遍的對中國的樂觀預測。
更令人“恐怖”的是,這批謀略家居然“創造性”地對“黑天鵝效應”進行逆推理,即“既然發現黑天鵝效應將推翻世界上僅存在白天鵝的理論,那么就讓我們盡一切努力去發現黑天鵝”(既然中國最終果然會崩潰,那么就應該竭盡全力去尋找促成中國崩潰的“澳大利亞黑天鵝”)。于是他們便一條條列出可能導致中國崩潰的種種因素,并努力去促使這些因素成為事實。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種種針對中國而出現的輿論戰此起彼伏,延綿不斷……
我們目前對此采用的是“鴕鳥政策”:閉上雙眼,于是這一切令人煩惱的現象便“不存在”了……我曾一再探究為什么國人不愿意面對令人不愉快的事實,意外地發現,是因為我們這個民族在面對我們找不到解決方法或應對策略的時候,往往喜歡否認這些沒有答案的令我們不安的因素之存在。這是我們獲得心理平安的一種“靈藥”。問題在于,即便我們不承認,“地球也依然在繞著太陽轉”。如果我們真的一直閉上眼睛,總有一天,我們將會被迫睜開雙眼……
普京(資料圖)
其實,如果我們睜開眼睛,會發現是有辦法的。而且俄羅斯的普京告訴我們,辦法還很多……
我們已經知道,這次烏克蘭抗議運動已被多方證實是一場被外界操控的“準政變”:美國副國務卿與美駐烏大使討論新政府總理人選、愛沙尼亞外長告訴歐盟外長是反對派雇傭狙擊手殺害民眾與警察、中國中央電視臺采訪“領薪參與運動”的反對派,這些先后被曝光的信息從各個角度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與十年前美國大亨索羅斯資助的“橙色革命”一樣,目標都是一個:徹底切斷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聯。讀過美國戰略問題專家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的人都明白,這是阻止俄羅斯重新成為跨歐亞大陸的全球性大國的殺手锏,防止其再次挑戰美國霸權。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戰術籌謀甚為耐人尋味,值得我們深思。
2008年北京奧運前夕,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突然對反叛的南奧塞梯等地區發動軍事進攻。但未料到俄羅斯早“恭候多時”。8月7日格軍動手,翌日俄迅疾反擊,四天后即12日格軍全面崩潰。顯然,俄羅斯早已對事態可能發展的方式方法以及應對方略成竹在胸,因而未雨綢繆、以靜制動、后發制人,在事發后的實際行動中得分甚高。
這一次基本上亦按同類模式發展。在索契冬奧會期間,俄羅斯沉著、低調;直到22日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非法罷黜,俄都未做強烈反應。然而24日冬奧會閉幕,25日克里米亞就出現了親俄民眾示威,兩輛坦克出現在市中心。莫斯科開始向烏克蘭俄羅斯裔民眾發放俄羅斯護照。26日出現“身份不明的武裝人員”迅速占據了克里米亞各個戰略要點,包括機場、市政府等地。27日克議會決定舉行“回歸俄羅斯”的全民公決。3月1日“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包圍了忠于烏克蘭的軍隊營地。當天克里米亞新上臺總理呼吁俄羅斯給予幫助,25000名俄部隊進入該地區。2日俄議會兩院授權普京“運用一切手段保護俄公民和僑民”。一切都已掌控在手后,普京4日召開記者會,全面吹響反攻號角……
顯然,俄羅斯早就對烏克蘭可能發生的事態做好了預案,提前部署好應對策略。不僅在事發前就已經完成相關情報搜集任務,為后來兵不血刃地一舉將軍事力量全面部署在克里米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對西方的可能反應也都制定了對策。面對西方可能的軍事威脅,俄羅斯又是試射洲際導彈,又是向黑海派出大型水面艦艇,令奧巴馬措手不及。在美、法等國的“制裁威脅”面前,普京也毫不退讓,甚至在西方威脅要“抵制G8峰會”時亦毫不動容(“不想來就不要來了”)……
西方絕對不會自動放棄對俄羅斯及其周邊國家進行“顏色革命”,以徹底包圍俄羅斯,克格勃出身的普京顯然對此無絲毫幻想,因而他一直在預做準備。反之,美國和歐盟總是高估自身的力量而低估對手的力量,特別是低估甚至蔑視普京的意志。確實,烏克蘭事件開始時,西方占據著主動權。只是華盛頓沒有想到,普京在實施“你不動、我不動,你欲動、我先動”的后發制人策略。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非常有耐心,最終使亞努科維奇領導的烏克蘭決定采取“去歐親俄”的政策。而當西方主動挑起“獨立廣場”運動試圖推翻倒向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時,普京不動則已、動則一招“致勝”。在輿論、軍事和國家意志較量三個方面與西方角力,并正確地判斷歷史,堅信自己站在歷史前進的方向上。至少到目前為止,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部署了軍事力量,實際影響著烏克蘭國內格局的發展,使歐盟和美國處于一種非常難受的尷尬境地(打,不敢;支持烏克蘭,沒錢),應該說得分不少。
冷戰后美國和歐盟從來沒有停止視俄羅斯為“潛在的對手”,因為俄羅斯目前仍然是惟一一個在軍事上同時又在意志上敢于與西方對峙的大國。盡管西方戰略家們早已看出,西方更大的心腹之患在東方,因而大張旗鼓地“重返亞洲”,但西方同時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俄羅斯可以說是明目張膽的遏制。而這一次,恐怕西方是搬起石頭瞄準了自己的腳!
正如我在2008年評論格魯吉亞事件時所寫的那樣,金融與經濟危機使西方自身的能力正在像巴爾扎克筆下的“驢皮”一樣急劇縮小。結果導致西方“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碰到意志力薄弱的對手時還能夠虛張聲勢地嚇住對手,但在深知西方個性的普京那里,則討不到任何便宜。西方在格魯吉亞碰壁,今天又在烏克蘭重演撞墻,它依然說明了我當時所寫的三個要點:一是國際關系格局開始產生柏林墻倒塌后最為深刻的改變;二是俄羅斯對西方的態度發生了質的變化;三是西方對俄羅斯已經沒有王牌可打。
俄羅斯的做法,對我們(無論是臺灣、釣魚島、南海,還是香港、西藏或新疆)有沒有借鑒意義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