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界通常認為,上世紀30年代,英法對納粹德國的姑息是個嚴重的錯誤,這種綏靖政策成為導致二戰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類總是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但現在和歷史的某些相似之處,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憂患意識。當年希特勒擺脫戰后束縛的教訓猶在眼前,日本擺脫戰后秩序的努力值得警惕,而彌漫在世界范圍內的綏靖政策更應該引起注意。
現今與二戰前相似
有評論說,日本目前的狀況和一戰后、二戰前的德國相似。這種觀察極其敏銳。
“現在的日本和兩戰間的德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兩者都曾在世界大戰中戰敗,都在戰后建立了西方民主制度,都受到戰后條約或憲法的束縛,都曾遭遇經濟不振,都有右翼勢力抬頭,妄圖通過破壞民主制度、挑戰戰后國際秩序來重振國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李維概括。
“希特勒當年就是借助老百姓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煽動民族主義情緒,順勢推行法西斯主義。”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許海云教授分析。“安倍上臺后推行了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但在內政中招數不明,乏善可陳,所以只能轉移國內視線,將推進‘強勢外交’當成其建功立業的一種優選。但是,任何一位政治家聽任于政黨利益或者個人偏好,使其凌駕于國家、民族利益之上,而不為國家或民族的萬世基業考慮,這無疑是一種淺識,無異于飲鴆止渴。”
有的論者也指出,日本一直在仿效納粹,在推翻“和平憲法”問題上不遺余力。去年7月29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發表演講稱,二戰前德國魏瑪憲法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納粹憲法,我們是否應該學習納粹的這種方式?
這種論調當然招致了廣泛的批評。但日本政壇右傾舉動卻不斷地被姑息縱容。修改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購買釣魚島、發表“侵略定義未定論”,否認強征慰安婦,否定村山談話,這種種行為,引起了注意,但卻一件件發生。
一些國家想利用日本對中國進行制衡,也有一些國家在侮辱性的舉動前選擇失聲,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一如英法美對當年納粹德國的姑息縱容。
綏靖是愚蠢的舉動
“綏靖政策在上世紀30年代極為盛行,慕尼黑會議達到其頂峰。英法美等國對德意日姑息縱容,不惜犧牲他國的領土主權,去滿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圖茍安。”許海云舉例,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美英指望日本北上進攻蘇聯,對日本侵華不加反對。在歐洲,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英法操縱國際聯盟不加制裁……這些都是綏靖的典型事例。
“甚至在二戰爆發后,綏靖政策也在‘奇怪戰爭’中現身。直到1942年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對抗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綏靖政策才真正結束。”許海云介紹。
西方國家的綏靖史,也是其如意算盤最終落空的歷史。
“英法希望把納粹的禍水引向蘇聯,而希特勒則充分體察、利用了西方國家的戰略意圖。他不斷聲稱納粹德國是抵抗東方布爾什維克的前線國家,是捍衛歐洲文明的堡壘,給西方國家造成納粹‘東進’的錯覺,使英法對納粹抱有不切實際的合作幻想。正是在西方的默許、縱容下,希特勒不斷擴充軍備,挑戰凡爾賽和約,制造了一出出侵略外交的鬧劇。在這場國際政治的游戲中,西方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1940年夏,納粹成功閃擊西歐。西方國家自己也淪為了綏靖政策的犧牲品。”李維分析。
歷史是有可能重演的。“美國希望利用日本牽制中國,反過來很可能也為日本所用。它會利用美國獨霸太平洋的野心,借助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從而達到實現推翻和平憲法、重新武裝的目的。”李維說。
以史為鑒,英法對德意日法西斯的退讓與妥協,最終讓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極度膨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解決之道,最終付出的是喪權辱國、地失人亡的慘痛代價。
歷史怎能允許開倒車
日本前駐華大使丹宇羽一郎在日本媒體的博客上曾說,現在日本國內的氛圍與二戰前相似,應警惕戰爭重演。
這種警惕必不可少,更應引起注意的是,國際社會不能被綏靖政策拖入戰爭深淵。
“歷史的教訓是二戰前世界各國不團結,最終被法西斯軸心國各個擊破。”許海云說,“在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后,美國僅僅表示‘失望’,但它可以做得更多,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不能憑一己之私,只對中國搞平衡,而背后支持日本。美國這種做法的最終結果,只會使自己更大程度受到日本的牽制和影響,最終再次深受其害。”
具體而言,國際社會不僅要利用各個平臺對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舉動表示批判,還要在民間層面讓民眾了解日本要干什么,它這么做有什么危害。
“也要告誡歐美學界、政界、商界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防患于未然。否則一旦允許其發酵,后果不堪設想。”許海云說。
“一部西方綏靖史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一味地茍安、退讓、縱容換不來安定和平的局面。該斗爭的時候不斗爭,最后就會付出更大的斗爭代價。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原則問題上,我們決不能退縮、妥協。”李維建議。
(《環球視野》摘自2014年1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鏈接一:安倍身上的希特勒NDA
付瓊
執政一年多以來,安倍在爭取日本走向“正常國家地位”的道路上已“政績”滿滿。安倍如今努力想要突破“和平憲法”的樣子,不免讓人想到,當年那個帶領著柏林一步步掙脫“凡爾賽體系”的希特勒。
日本目前的狀況正與希特勒上臺前的歷史十分相似。德國是當年歐洲地區遭受1929年至1933年經濟危機最嚴重的國家,到1932年6月,德國官方數據統計的失業人數已達560萬人。經濟危機和魏瑪共和國的日益衰落,給希特勒納粹“極右”勢力上臺創造了機遇。如今的日本也是如此,經濟長期萎靡、民生問題叢生,民眾為國勢衰退焦慮,造成民粹情緒滋長。安倍在2012年強勢回歸之后,集權于一身,在組閣的19人中,就有多達14人是“極右”分子,整個政府已經向右傾斜。安倍同時施展“極右”的政治理念和中立左傾的經濟振興政策,使其在日本國內的支持率一度高達70%以上。
日本的右翼勢力極力主張修憲,修憲派目前占據著日本政界的主流。安倍樂此不疲,實乃寄希望于修憲能為擴軍開路,為保持戰爭力量松綁。在通往修憲的路上,安倍主張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同時又甩出“國家安保戰略”,以此推動《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重整計劃》的修訂。其實,安倍的修憲之路,希特勒早在80年前撕毀《凡爾賽和約》時已經走過。當時德國軍事發展的限制主要來自于國際條約的束縛。希特勒上臺后,大肆擴展軍備,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撕毀洛迦諾公約,再到公然開進萊茵非軍事區,最終一步步瓦解“凡爾賽體系”。
修憲同時,安倍在極力抹去過去的侵略歷史。質疑東京審判、提出廢除“村山談話”、新解“侵略”定義、修改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為罪犯洗刷罪名,意欲重振所謂“日本精神”,這其實是右翼的一種煽動。正如同當年的《凡爾賽和約》對德國人來說,是一種屈辱。它的影響并不限于條款規定的割地賠款,還進一步引發了積怨已久的民族主義情緒。當希特勒的狂熱與民怨相交匯,也就“磨擦出復仇的火焰”。
安倍去年9月在美國紐約的一場演講中說過,“如果大家想稱我為‘右翼軍國主義者’的話,那就請便吧。”安倍,如果改稱你為“希特勒”呢?
(《環球視野》摘自2014年1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鏈接二:警惕日本成為戰爭策源地
勞木
安倍悍然參拜靖國神社,受到全球范圍的譴責,陷入空前孤立。為轉移視線,擺脫困境,他大彈中國軍費高、軍事威脅別國的論調。其實,這是安倍夫子自道、賊喊捉賊,事實可以揭穿他的謊言和圖謀。
日本是軍費最多的6個國家之一,其人均軍費支出是中國的5倍多。據最新統計,按人民幣計算,2013年,中國和日本的軍費分別為7202億和3654億,當年兩國的人口,中國約為13.54億,日本為1.26億。兩相比較,日本人均軍費相當于中國的5.45倍。
作為戰敗國,日本被禁止擁有軍隊,自衛隊人數不得超過10萬人,但日本不斷突破規定,現在為20來萬人。部隊人數有限,加之國土狹小,軍費中用作軍人薪水和后勤支出的比例遠低于中國,而用于研制和外購武器的比例則比中國高得多。經過幾十年處心積慮經營,日本已有著不可低估的軍事實力,包括:“日向號”和“伊勢號”準航母2艘,2013年下水的準航母“出云號”預計2015年正式服役;宙斯盾艦6艘,還將建二艘;現役常規潛艇16艘,未來幾年將增加到22艘;戰斗機F-15約200架,F-2約70架,F-4約90架,共計大約360架,大型運輸機6架,現正準備從美國引進F-35隱身戰斗機;性能良好的10式坦克。外電曽評論說“日本海軍實力亞洲最強”,日本欣然領受,得意洋洋。
在外人看來,日本根本用不著那么多軍費和武器。戰后以來,日本一直在美國的卵翼下,撐著美國核保護傘,披著“日美安保條約”的護身符。至今在日本依然有美國軍事基地80多處,駐扎著數萬名美國大兵。美國提供的導彈防御系統把日本罩得嚴嚴實實。日本若不故意向別國尋釁滋事,可以說毫無安全之虞,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純屬瞎胡說。
日本右翼分子心懷鬼胎。他們把厲兵秣馬、增強軍力視為威懾他國,對抗中國,進而稱霸亞洲,恢復當年“大日本帝國”榮耀的王牌。安倍上臺后更變本加厲,2013年,日本11年來首次增加軍費,還制定什么“登島作戰計劃”,安倍甚至大談日本電影“永遠的零”觀后感,稱贊二戰時日本零式戰斗機飛行員的人體炸彈精神,渲染好戰情緒。一些極右分子更是大放厥詞,狂妄叫囂如果再打一場甲午戰爭,“日本一定完勝,重現當年一幕”。這提醒人們,在日本如此氛圍下,不排除少數好戰分子頭腦發昏,就領土爭端、歷史問題等蓄意制造事端,挑起中日軍事沖突。對此,我們應有充分準備。同時要加緊結成包括日本正義人士在內的廣泛國際統一戰線,制止日本走軍國主義之路、成為戰爭策源地。
(《環球視野》摘自2014年1月10日《環球網》)
鏈接三:日本走向戰爭之路
尤里•塔夫羅夫斯基
目前,許多專家都認為,2014年對亞太地區來說可能是一個轉折點。首先是日本計劃修改禁止任何軍國主義化的和平憲法,并放棄阻止其發展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這將引發極為嚴重的后果。以安倍為首的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公開否認二戰成果,其中最主要的行動是去年底作為首相的安倍公然參拜靖國神社。
從表面看,安倍悼念為國家獻出生命的軍人,包括那些參加非正義戰爭的軍人不應當受到譴責,但問題在于,在1978年14位二戰甲級戰犯的靈位也被放進了靖國神社。日本二戰戰犯中有7人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有16人被判處終身監禁,一些人在監獄中自殺身亡,但多數人很快被釋放并重返政壇。現任首相安倍的外公岸信介就是一名甲級戰犯,他曾于1957年至1960年出任日本首相。
由于日本的侵略歷史,日本戰后和平憲法第9條剝奪了日本擁有和使用軍隊的權利。回憶歷史可以讓華盛頓密切關注安倍的言行,因為他正試圖擺脫華盛頓對東京的束縛。目前他實施的日元貶值政策是為了讓日本產品具有競爭力,同時試圖在東南亞建立自己的經濟影響力范圍,而這些都讓美國感到不安。美國總統奧巴馬實施的“重返亞太”戰略,目的是確保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主導地位,而東京未必喜歡美國的這一戰略,因為日本正試圖擺脫戰后“失敗綜合征”,將日本變成一個擁有強大軍力,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國家。2002年日本民主黨領導人小澤一郎曾宣稱,日本有能力生產核武器,以與快速增長的中國軍力相抗衡。他說,日本核電站中擁有的钚足夠生產三四千枚核彈頭,日本一朝之間就可以擁有數千枚核彈頭,如果到那一步,日本的軍事力量將不會輸給任何人。從日本當前航天領域的成就可以看出,日本獲得核導彈只差做出政治決定這一步。
俄羅斯與日本也有歷史賬要算。從1904年日軍對沙俄駐旅順艦隊發動突然襲擊起,隨后的一系列事件,不僅讓俄軍戰敗,而且造成數萬名俄軍人死亡,讓俄失去了遠東地區大片土地。在二戰戰敗和簽署相應的國際合約后,東京仍繼續向俄羅斯提出南千島群島領土要求。而近年來,由于不滿戰后現狀,日本已開始向其他國家也提出領土要求,結果造成與中國和韓國領土爭端日益尖銳化。
正是由于上述歷史原因,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表達不滿的國家不僅包括中國、韓國、俄羅斯、美國,而且還有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亞、菲律賓、越南及其他一些遭受日軍侵略的國家和地區。更令人不安的是,現在東京出現了企圖篡改二戰成果的趨勢。而日本舉行隆重儀式悼念戰犯可能讓這一噩夢變成現實。
(《環球視野》摘自2014年1月20日《環球時報》)
鏈接四:日猛擴國防預算欲“建軍”硬對中國
李偉 文禮杰
綜合日本《產經新聞》、韓國《首爾新聞》等媒體報道,繼2013財政年度增加國防預算之后,日本再次追加2014財年國防預算。有外媒分析,日本此舉意在增強對東海的軍事控制力。安倍政府還醞釀提出憲法修正案,將日本自衛隊升級為“自衛軍”,“這樣可以在中日爭議海域主動采取軍事行動”。
右翼積極準備“建軍”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安倍內閣已批準日本2014財政年度國防預算。根據預算草案,國防預算總額將達4.88兆日元(約合2814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同比增長2.8%,這是自1996年以來最大的一次預算增幅。據悉,日本陸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分別獲得相應數額的撥款,以用于購買新式武器。此外,日本航空自衛隊還會獲得額外撥款,專門用于加強對與那國島的監視。報道稱,此舉是日本針對中國加強東海防控的應對之舉。國防預算將主要用于為日本海陸空自衛隊添置新式裝備和進行軍事研究。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有了財政上的支持,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將積極推進修改憲法,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將作為“國家象征”的天皇改為“實際上的國家元首”,二是將自衛隊改為“自衛軍”。
日本現行憲法第9條明確規定:“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于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以及以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此目的,日本不保有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擁有交戰權。”
自民黨提出的修正案保留“放棄戰爭”的條款,但要求將自衛隊升級為“自衛軍”,并規定,對行使“集團自衛權”不采取妨礙行動。另外,修正案還要求建立以首相為最高指揮官的“自衛軍指揮體系”,以明確“自衛軍”的地位。
事實上,戰后日本在右翼勢力的推動下,一直在強化其武裝力量。日本于1950年7月成立“全國警備預備隊”,1952年8月將“警備預備隊”更名為“保安隊”。1954年7月保安廳成立后,又將“保安隊”晉級為自衛隊,由防衛廳領導。2009年1月,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從而成為獨立運作的行政部門。
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所起的作用似乎越來越大。特別是在防衛省中,這股勢力早已在為“建軍”進行積極準備。一個例子是,目前整個自衛隊中士官所占的比例已經超過80%,這明顯是在為“建軍”后擴充兵員作準備,形成“士官帶新兵”的模式。自安倍上臺以來,日本國內鼓吹“修憲”的氛圍日漸濃厚。于是自民黨內的保守派抓住機會,試圖把“建軍”提案塞入“修憲”進程。其實自民黨早在2005年就推動過類似的修憲提案,但沒有成功,這次它的決心似乎更大。
韓國《首爾新聞》指出,日本自民黨的目標是將以防御為核心的自衛隊改成可發動軍事進攻的“自衛軍”,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如果日本走出這一步,那么在不遠的將來,它可能再次成為“亞洲地區的軍事大國”。
“自衛軍”對付中國船
日本《產經新聞》指出,安倍推動修憲“有利于應對緊急事態”。將自衛隊明確為“自衛軍”,“可有效應對中國海上力量的崛起,保衛日本的領土和領海”。
日本共同社稱,日本海上保安廳日益感受到來自中方的壓力。海上保安廳的測量船目前已經很難駛入釣魚島海域航行,更難以在該海域從事“海洋科考調查”。因為中國海警船會對日方船只發出警告,并要求它們離開該海域。
《產經新聞》稱,中國海上執法力量在東海的活動日趨頻繁,在這種情況下,光靠海上保安廳難以應對,需要軍事力量出面。但是,目前自衛隊只有在“有事”時才能對針對某目標海域采取行動。韓國《OHMY新聞》指出,日本右翼的設想是,如果自衛隊被升級為“自衛軍”,那么就可擴大行動權限,從而在必要時“主動出擊”,對釣魚島海域等“敏感地區”實施巡航,以威懾中國的海上力量。
揚言不怕打“持久戰”
在日本政壇,推動“建軍”的并非只有自民黨,還有日本的右翼勢力。自民黨已經拉攏其他黨派,以推動修憲提案獲得通過。大阪市的地方政黨“大阪維新會”表示,支持安倍的修憲提案。“大阪維新會”的主張甚至比自民黨還極端,它宣稱,連“放棄戰爭”的條款也應廢除,“日本有權在必要時采取戰爭行動”。日本可先就“修憲”問題展開全民公決,等結果出來后,再由國會對提案進行表決。這樣“國會可充分考慮民眾的意見”。日本NHK電視臺所做的民調顯示,目前超過50%的日本人表示同意對憲法進行修改。不過這項民調并未涉及自衛隊改建為“自衛軍”的內容。
有分析人士指出,安倍內閣在這件事情上很有耐心,不惜打一場持久戰。它可能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推動修憲提案。如果自衛隊改建為“自衛軍”的條款不能獲得通過,那么安倍政府可能暫時放棄,轉而謀求其他修憲條款獲得通過,包括允許自衛隊內設置“軍事法庭”,以加強其軍事色彩。
(《環球視野》摘自2014年1月16日—22日《上海譯報》)
鏈接五:勿忘日本軍國主義罪惡歷史
戴軍
. 近日,英國二戰老兵弗瑞德•塞克致函我駐英大使劉曉明,高度贊賞他本月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的《拒不反省侵略歷史的日本必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一文,稱文章“雄辯有力地批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思悔改,決意將日本帶上軍國主義道路的錯誤行徑”。
塞克以其二戰期間作為遠東戰俘的經歷揭露日本軍國主義殘暴罪行,提醒世人永不忘歷史,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卷土重來。塞克在信中說:“我的許多朋友在修建泰緬鐵路時被日軍殺害。為表示對您發文的支持,我謹以個人名義,并代表那些慘死在日軍屠刀下的朋友,寄去我的拙作《永遠不能忘記》中、英文版本,請您斧正。”
劉曉明認真閱讀了來信和著作后復函塞克,對他在二戰期間的苦難經歷深表同情,并對其表現出的巨大勇氣和人道主義精神表示欽佩。劉曉明表示,為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惡魔卷土重來,必須記錄真實的歷史并正確認識歷史。中、英同為二戰盟友和戰爭受害者,兩國應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承擔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責任。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614期,摘自2014年1月17日《光明日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