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美國政府打造了一個完全私密、匿名的網絡空間——“深網”。如今,這個空間成了毒品交易、兒童色情、偽造身份等非法活動的“罪惡天堂”。
10月1日下午,一名瘦高個的年輕人離開位于舊金山15大街的家。他和另外兩人合租一套房子,月租1000美元。室友只知道他叫喬希•特里,是一名性格內向的外匯交易員。
其實,他真名叫羅斯•烏布利希,現年29歲。他走進格倫公園附近的公共圖書館,將筆記本計算機接入免費的無線網絡。就在這時,幾名身著便衣的聯邦調查局探員突然將他拿下,押送出大樓。
犯罪活動藏身“深網”
烏布利希是“絲綢之路”網站的創立人和管理員,網名叫“恐怖海盜羅伯茨”。在這個網站上,人們可以自由交易各種非法商品:毒品、假身份證、煙花、盜版軟件等,卻不必擔心被追蹤,因為“絲綢之路”位于因特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深網”。
“深網”是谷歌等搜索引擎不去搜索或無法搜索的網站和數據庫,信息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同時,它還有一大特點:完全匿名,將你與現實世界里的身份徹底分離。要想進入“深網”,只需花不到三分鐘下載并安裝一個免費軟件即可。
“深網”本身并不違法,絕大多數使用者也并非罪犯,但其匿名特質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尤其是與虛擬電子貨幣“比特幣”相結合后,極易成為“罪惡天堂”。
負責對烏布利希提起訴訟的紐約南區公訴人普里特•巴拉拉說:“它為各類犯罪分子提供了一個交易場所,就像昔日的露天毒品市場或進行骯臟交易的深街小巷一樣。”
長達39頁的起訴書說,過去兩年半里,“絲綢之路”扮演了類似票據結算所的角色,為全世界近100萬客戶提供了價值12億美元的違禁品,網名為“恐怖海盜羅伯茨”的烏布利希從中斂財約8000萬美元。
一些檢察官和政府機構認為,“絲綢之路”只是冰山一角,“深網”是一個潛在的夢魘,是竊賊、兒童色情產品經銷商、人販子、假幣制造者、刺客、出賣國家情報者的樂園。
軍方設計“洋蔥路由”
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和毒品管制局等機構耗資數千萬美元打擊“深網”上的犯罪行為,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深網”的始作俑者恰恰是美國軍方。
1996年5月,美國海軍研究實驗所的3名科學家提交了一篇論文,題目是《隱藏路徑信息》,提出打造一個系統,使用者在連接因特網時不會向服務器泄露身份。他們稱之為“洋蔥路由”,因為保護數據的口令像洋蔥一樣層層迭迭。
2003年10月,這一想法開始正式實施。系統最初被命名為Tor,是“洋蔥路由”英文首字母縮寫,后來被稱為“深網”。它設計高度精密,以至于設計者本人都無法摧毀它。在因特網早期,使用者可以利用假名在網絡上創造“另一個自己”,與生活中的真實身份毫無瓜葛。但隨著網絡的發展,尤其是“臉譜”網站的出現,網民的在線身份與真實身份日趨重合。如今,我們無論到哪,都在散播自己的信息:我們的瀏覽痕跡、視頻喜好、社交圈,甚至具體在哪。但“深網”上不是。
美國政府為何要建造這樣一個系統?原因很多。利用它,警方可以調查非法網站而不打草驚蛇;軍方和情報機構可以進行秘密聯絡;國務院可以培訓國外異見人士……
Tor目前由一個非營利組織運作,得到谷歌、奈特基金會等贊助。但直到2011年,其60%資金仍來自美國政府。
然而,“深網”建立不久就走向“墮落”。2006年初,一個名叫“農貿市場”的網站開始出售大麻和克他命。在2012年被毒品管制局端掉之前,它在34個國家和全美50個州建有客戶網絡。
“深網”不僅是毒品的“窩點”,還是極端分子的聯絡站、垃圾郵件的生產基地、武器交易站、兒童色情網站……今年8月,聯邦調查局搗毀一家立足于“深網”的公司——“自由招待”。它自稱是“地球上最大的兒童色情機構”,所有者是28歲的埃里克•馬奎斯,眼下正面臨從愛爾蘭被引渡的命運。
交易使用虛擬貨幣
“絲綢之路”網站上交易的一大特點是:所有交易不使用美元,而是采用比特幣。
比特幣最早出現于2009年,由一個代號“中本聰”的網民提出,此人的真實身份至今仍是個謎。比特幣既是一種支付體系,也是一種數字化的虛擬貨幣,價值完全由供需關系決定,僅在承認它的商家和個人間流通,相當于因特網上的現金。因為它沒有實體形式,所以交易起來無跡可尋。
Tor的匿名性加上比特幣的隱蔽性,讓烏布利希嗅到“商機”。他模仿亞馬遜和億貝模式,于2011年創建“絲綢之路”,既有買賣雙方互評,也有客戶論壇,還有紛爭解決機制。
“絲綢之路”的交易信息通過普通電子郵件傳送,看起來很像垃圾郵件。收到包裹后,得仔細翻查才能找到毒品。
經過近兩年的調查、設局,烏布利希這個“深網”中的風云人物終于被抓獲歸案。
烏布利希落網是一系列抓捕行動的序曲。10月8日,瑞典警方逮捕兩名男子,罪名是通過“絲綢之路”銷售大麻。同日,英國警方逮捕4名男子,罪名同樣是在“深網”上從事毒品交易。
英國國家反犯罪局負責人基思•布里斯托說:“逮捕行動向犯罪分子傳遞了一個清晰信息:隱秘的因特網并不隱秘,匿名活動并不匿名。我們知道你在哪,在做什么,我們會抓到你。”
真是這樣嗎?“棱鏡門”揭秘者斯諾登泄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2012年6月的文件,題目是《Tor糟透了》。文件講述了國家安全局在摧毀Tor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困難,并明確表示:“我們將永遠無法破解所有Tor用戶的真實身份。”
網絡面臨兩極困惑
烏布利希的落網令“絲綢之路”遭遇重創,但眼下已有東山再起的苗頭。論壇上有帖子討論利用備份版本重建“絲綢之路”,同時加入更多安全設計。
聯邦政府內部對Tor的態度一直存在分歧,連參與“絲綢之路”案件的執法官員也急于澄清,他們對支持“絲綢之路”網站的技術本身沒有任何抱怨。公訴人巴拉拉說:“在因特網上匿名沒有任何不妥,像比特幣這樣的貨幣形式也沒有任何問題,但如果允許毒品交易、洗錢、雇兇謀殺,問題就來了。”
有一點可以確定,Tor之類的系統不會消失,因為人們需要它。眼下,人們受困于兩種追求之間:一個是可以匿名但十分混亂的網絡空間,這是網絡的初始形態;一個是秩序井然卻無隱私可言的地方,這是網絡的發展趨勢。
當這兩個世界走向極端,便出現最糟糕的結果:“深網”隱藏了太多秘密,而另一個世界則還有缺陷。
相關鏈接:FBI用“釣魚”抓獲“恐怖海盜羅伯茨”
羅斯•烏布利希的網名叫“恐怖海盜羅伯茨”,他先在得克薩斯大學學習物理,后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得材料科學和工程碩士學位。在朋友眼里,他聰明,低調,不善言辭。
烏布利希推崇自由市場經濟,曾宣稱:“我要創建一個經濟仿真體,讓人們體驗:生活在一個沒有系統化權力使用的世界里是什么樣子。”
“絲綢之路”網站建立沒多久,烏布利希便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盯上了。
今年1月,“絲綢之路”一名雇員盜用用戶的比特幣。“羅伯茨”花8萬美元雇一名號稱是網站客戶的職業殺手前去收拾他,先是逼其退還比特幣,然后將其殺害。其實,這名“殺手”是聯邦調查局探員,之前的網上毒品交易是“釣魚”行動的一部分,他交給“羅伯茨”的殺人照片當然也是假的。
加拿大一名網站用戶企圖敲詐“羅伯茨”,威脅說要將網站客戶名單公之于眾。于是,“羅伯茨”又花了價值15萬美元的比特幣,雇一個叫“紅與白”的網民將敲詐者干掉。這回,他同樣收到了照片。
6月,“羅伯茨”從“紅與白”處訂購了一套假身份證。不久,美國海關截獲來自加拿大的包裹,發現9個貼有烏布利希照片的假身份證。包裹還泄露了他的住址。
線索越來越清晰地指向烏布利希,警方開始收網。7月,聯邦調查局黑客追蹤到位于國外的一個“絲綢之路”服務器,獲得自網站建立以來“羅伯茨”的所有電子郵件拷貝和交易記錄。7月26日,國土安全部探員敲響了烏布利希的家門,從側面進行了一番問訊和調查。
7月31日,案件獲得另一個重大突破。警方在西雅圖抓獲一名曾在“絲綢之路”上出售海洛因的客戶,他很快同意做“線人”。10月1日,聯邦探員跟蹤烏布利希來到格倫公園公共圖書館將其逮捕,當時他正在從事非法交易。
目前,烏布利希被單獨關押在加州的阿拉米達縣監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