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數字邊疆:美國網絡帝國主義的形成
楊 劍
原編者按:網絡空間是一個由技術權力、市場權力和政治權力組成的新權力場。它能夠重組人類社會關系,能決定全球財富的分配方式,因而吸引了全球國家行為體和非國家行為體的角逐。
本刊為此組織了該組稿件作為本期的主題文章。文章的作者均是該領域有專門研究的學者,他們分別從歷史文化、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政治、戰略理論的角度,就網絡政治、信息資本主義、美國網絡戰略、中國網絡案例應對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本刊也希望以此引起國際關系學界對網絡空間這一領域的持續關注和研究。
摘要:美國政府和技術企業合作建構了美國歷史上的又一個新“邊疆”——信息技術空間。美國通過對信息技術及其產業的控制獲得了分配世界新資源的權力。美國通過互聯網規范和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維護著美國在信息技術空間中的霸權和利益。美國企業在政府的扶持下,壟斷著全球信息技術產品硬件和軟件核心部分的生產。這種持續壟斷的狀況導致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失衡,也引發了世界政治經濟秩序新的不公正現象。
美國建國以來2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不斷發現新邊疆的歷史。獨立戰爭結束后,美國人就開始向阿巴拉契亞山以西開拓新邊疆。開拓過程也造就了美國的一種獨特的“拓疆精神”。美國歷史學家弗里德里克•特納認為,美國的繁榮和發展要歸功于美國人不斷開拓“邊疆”。當領土擴張到太平洋的東岸后,美國開始向海外擴張;成為海上和陸地的霸主之后,美國總統里根又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將視線轉向太空,推出了美國新邊疆戰略。美國的邊疆拓展史始終與資源占有及權力競爭相關聯。
20世紀90年代以后,信息技術構建了原先并不存在的空間。成千上萬臺計算機和眾多的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通過各種通訊線路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全球信息技術空間。在這個虛擬空間中,決定財富流向和社會關系的權力結構依然存在。美國戰略學界認識到,“新的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爆炸性的成長導致了數字空間的產生。信息技術創造了一個新的領地,打開了一個新的邊疆。而美國作為開拓和利用新邊疆經驗最豐富的國家,應當有這樣的文化傳統來抓住數字邊疆所提供的機會?!?BR> 本文擬從美國特殊的拓疆歷史文化入手,來研究美國數字邊疆的形成和發展,研究美國政府和企業經略數字邊疆的方式,考察美國網絡霸權的確立以及從信息技術空間中獲取資源和財富的過程。
一、數字邊疆開拓期中的國家行為
歷史上任何一次新科技革命都會激勵出一個國際領導者來推動新的國際秩序,這個領導國家往往是新科技革命的發源地。它憑借先進的科技創新能力,建立起最強大的超級產業,并集中全球主要的工業生產和財富,建立起強大的文化影響和政治支配能力,最終成為國際霸主。美國在二戰結束后一直擔心霸主地位受到挑戰,繼續引領科技革命并掌握由此帶來的新資源成為美國政治精英在全球戰略層面的主要思考。
經略數字邊疆是美國積聚財富、維持霸權的一個機會。作為最具決定性的全球經濟活動技術平臺,信息技術網絡構成了一個對社會資源大規模重組的工具。它可以憑借非戰爭的帝國主義手段,將他國資源輕易地轉到技術創新強國手中,或者轉移到技術強國可以控制并利用的位置上。
1.以信息基礎設施計劃建立數字邊疆的控制中心
冷戰時期為應對蘇聯可能的襲擊,美國軍事部門開始研究出聯網式、多節點的通訊指揮系統。1984年,網絡技術走向民用,一場電子信息產業的巨變拉開了序幕。這一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分拆,家用電腦開始進入消費市場。不久戴爾、思科等許多信息技術公司紛紛成立。到了90年代初,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美國的政治精英及時地發現了這一保持國家領先地位的機會。
1991年12月,由參議員戈爾起草的《高性能計算與通訊法案》在美國國會通過,該法案向與高性能計算相關的研究以及國家科研與教育網絡撥款6億美元,極大地推動了美國互聯網的發展。早在1991年9月,戈爾就在《地球村的基礎建設》一文中提出,美國更應當大力開展信息基礎建設,確保所有美國人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到這種改變世界的技術。
1992年,克林頓當選美國總統后積極倡導《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NⅡ)。依照該計劃,美國組建了“信息基礎設施特別工作組”(IITF),參與的部門包括美國商務部、白宮科技政策力公室和美國全國經濟委員會。該小組下設電信政策委員會、信息政策委員會和技術應用委員會等三個委員會,其任務是促進私營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投資,鼓勵技術創新和新技術的應用,確保信息安全和網絡的可靠性,保護知識產權,協調與州政府的關系,處理相關的國際問題。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的頒布和執行,標志著美國政府已建立起數字邊疆控制中心。該行動計劃是要保證美國在全球率先建立起信息技術空間。這個空間是“一個能給用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網絡、計算機、數據庫以及日用電子產品組成的完備網絡”。該行動計劃的成功實施為美國的信息戰略搶得先機。
信息技術空間在技術層面具有可復制性,但是在政治和經濟層面上具有不可復制性。美國政府要以美國為中心建立一個跨邊界的數字邊疆,就需要把握住先占者的權力,因為“初創者往往是標準的創立者和信息系統結構的設計者,該系統的路徑依賴發展反映了初創者的優勢所在。”從技術層面上講,任何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當其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它都有可能創造出一套新的類似的系統。但從政治和經濟層面講,在全球化的條件下,網絡技術必須具有開放性和交互性。在一個統一的系統中獲取信息成本最低,而且網絡用戶很難接受第二個獨立的全球互聯網的存在。
2.將全球納入美國的數字邊疆
僅有國內網絡并不能幫助美國實現壟斷全球信息技術空間并獲取超額剩余價值的戰略,它需要建立一個可供美國信息資本主義利用的、覆蓋全球的網絡平臺。
1994年,美國副總統戈爾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基礎設施計劃(GII)。他指出,“維持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創建連接各個網絡的全球網。必須建成一個全球性的信息基礎結構,一個為每個人提供周游世界的環球信息高速公路?!泵绹_始通過富國俱樂部的共同努力一起將全球納入它的數字邊疆。1995年2月24日,美國政府向7國集團信息技術部長會議提交了“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合作議程”的報告,呼吁全球其他國家加入“全球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此同時,美國、歐洲和日本的信息產業制造商協會制定出一份長期計劃,以期消除建立全球信息基礎設施的障礙。2000年9月,8國集團首腦會議在沖繩舉行并在通過的《全球信息社會沖繩憲章》指出: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2/3的8個國家達成共識,要協調一致,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成果和益處,同時要在這種革命性變化中制訂信息技術的各種相關規則。
一個虛擬的數字空間可以穿越國家領土邊界,無限擴大。其他國家的加入,或許本意是要為自己的民族爭取一片“疆域”,但行為的結果卻是更大程度上擴大了發達國家的數字邊疆。理論上講,這樣一個技術平臺可以使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經濟意義上的人透過對空間資源、時間資源以及信息和知識資源的利用而收益。但實際上,由于機遇和能力的差異,以及在系統結構中的權力地位的不同,每一個參與者的受益是不均等的。趨利性是美國以及相關公司參與開拓數字邊疆的動力。全球信息基礎設施計劃實際上是一場由美國政府主導的、美國企業所需要的培育市場獲取財富的運動。美國相關生產廠家因此獲得巨大的商機。沒有他國參與,美國無法將世界各地的資源吸納到信息技術空間中來。
3.掌控數字邊疆的封疆權
在信息時代,誰控制了國際互聯網,誰就有能力控制未來世界。總部設在美國的非贏利機構“互聯網域名與地址管理機構”ICANN(Intem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代表著美國管理全球的互聯網。在網絡化的數字邊疆中,每一臺計算機都被分配了一個專有的IP地址,每一個國家和機構都被分配了相應層級的域名。
實際通訊中使用的網址最終由處于網絡頂端的13臺DNS(域名服務器Domain Name System)根服務器來決定。這13部電腦指令程序的內容全都由ICANN管理。美國政府通過ICANN掌握了對域名和地址的封疆權,管理并控制著全球互聯網。歐盟信息社會和媒體總局局長Ulf Dahlsten以美國和亞洲為例說明信息技術空間疆域分配嚴重不均的問題。他指出,美國2億多人口,卻擁有20億地址,占已經分配地址的67%,平均每個人有9個IP地址。反觀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6%,被分配的IP地址只占全球IP地址的9%。中國每個人只有0.06個地址,印度每個人只有0.006個地址。
從技術上講,DNS根服務器是可以多元化的,只要在不同的DNS組織之間制定連接規范就可以達成,但美國一直反對DNS根服務器的多元化。當全世界希望將國際互聯網變成國際公共物品時,美國卻堅持對國際互聯網的控制。針對俄羅斯、中國、巴西等國在世界信息社會峰會(WSIS)上要求將互聯網的管理權移交給聯合國的提議,美國參議院表示“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均不得控制互聯網”,認為這侵害了美國的利益,影響了自由表達和國際競爭的價值。美國總統布什也表態反對移交互聯網的控制權。
4.強化知識產權為美國利益提供制度保證
與傳統有形空間相比,信息技術空間“這樣一種無形空間是在非地理性的基礎上進行劃分。它與傳統的有形空間有著共同的問題,也必須確立管理空間的規則,這些規則不僅要保護合法的使用者,懲罰犯罪,還要保護知識產權。規則制定需要權威,且不管它是以公共政策、私有管理還是以社團治理的形式出現?!泵绹枰麌鴧⑴c,但美國一定要掌握數字疆域的管理權和游戲規則。
美國行政當局、國會為配合美國跨國企業的利益需求,著手建立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對《專利法》、《版權法》、《商標法》等傳統知識產權法律不斷修改,擴大保護范圍,加強保護力度。1995年,克林頓政府發布了《知識產權與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白皮書。1997年,國會通過了《網絡著作權責任限制法》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著作權條約實施法》。1998年頒布的《千禧年數字版權法》加強了對數字版權的保護和對網絡版權侵權責任的認定。
美國積極推動WTO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的達成,形成一套有利于美國的國際貿易規則。美國在談判中將電信準入和網絡服務作為談判的重點,不僅要求WTO成員國開放信息和通訊領域的投資,給予美國制造商和信息服務商以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而且要求實現電信運營商和網絡的完全私有化目標。美國運用“先入為主,先行為法”的游戲規則,竭力要求具有市場潛力的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而美國卻在開放本國市場問題上設置重重壁壘。
1997年,美國白宮發表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這是一個信息技術條件下,重新瓜分世界市場和資源的“新圈地運動”宣言。美國在完成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基礎上,以電子商務為手段,確保美國維持數字邊疆中獲取財富最多的超級大國地位。該框架提出的原則包括:1、讓私營企業起先導作用;2、政府要提供一個前后一致的商業法制環境;3、政府應當注重互聯網的獨特作用;4、政府應當在國際范圍內促進互聯網上的電子商務。為確保全球電子商務以美國制定的規則為標準,美國政府先后與日本、法國、愛爾蘭、韓國等國家簽訂了電子商務聯合公報。美國利用創制者的身份,推動電子商務運行和全球財富重新配置朝著最有利于美國的方向發展。
二、數字邊疆規則建設期中的國家行為
1.保衛網絡空間就是保衛美國國土
如果說克林頓執政期間是美國數字邊疆的拓疆期,那么從小布什到奧巴馬執政期間則可以稱作美國數字邊疆的規則建設期。隨著數字邊疆在全球拓展的成功,網絡空間的安全以及規則建設提上美國政府的日程。2001年1月,布什政府開始重視信息系統和網絡安全的問題?!?•11”事件發生后,小布什總統在10月簽署第13231號行政命令,加強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衛。美國國會也在2002年通過了“聯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FISMA)”。
2003年2月,美國發布了“信息技術空間的安全戰略”(National Strategy to Secure Syberspace)。戰略報告稱,信息技術空間的安全是美國整體安全的一部分,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的重要任務組件。報告指出,美國的經濟繁榮、安全利益和全球影響力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依賴日益加劇。制定戰略的目的在于動員包括美國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門在內的美國社會來保護信息技術空間的安全,減少信息基礎設施的脆弱性,防止網絡攻擊和迅速恢復的能力。戰略報告還明確,美國國土安全部是執行這一戰略的聯邦政府的核心,負責協調各方力量保衛信息技術空間。
2008年1月,小布什總統簽署了國家安全第54號總統令,發布了一項秘密計劃,名為《國家網絡安全綜合計劃》(National Comprehensive Cyber-security Initiative)。這項計劃主要通過各級政府和企業的合作,督促社會采取行動,減少安全漏洞,提高預防網絡入侵的能力。同時,希望通過提高美國反情報能力和增加關鍵信息技術供應鏈的安全,應對各種性質的網絡安全威脅。此外,該計劃還打算通過發展網絡教育,協調和調整聯邦政府相關研發工作,制定阻止敵對或惡意網絡活動的戰略,強化未來信息技術空間安全。
2.奧巴馬的全面治理戰略
奧巴馬2009年開始執政后,美國在信息技術領域遇到了三個大問題:一個是技術的擴散。越來越多的國家行為體和非國家行為體掌握了信息技術,使得美國賴以獲取財富的網絡的安全性變得相對脆弱;另一個是美國的技術精英和企業精英在開拓的過程中也將自主權盡可能擴大,挑戰了美國政府的公權力;第三個是新興技術國家在信息技術設備生產中的份額不斷擴大,美國建立一個既有利于推廣價值觀又能幫助其繼續繁榮的網絡新秩序的需要更加緊迫。為了解決這三方面的問題,奧巴馬政府先后出臺了《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報告》、《信息技術空間政策評估》、《美國全國寬帶計劃》、《信息技術空間國際戰略》、《信息技術空間可信任身份的國家戰略》、《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等一系列文件。這些戰略和政策立足于不同的層面,針對不同的領域,相互支撐,形成了立體全面的美國網絡治理戰略。
2011年5月,希拉里•克林頓在白宮舉行的啟動《信息技術空間國際戰略》儀式上發表講話時,將美國網絡治理戰略歸納為七個關鍵的政策重點。它們分別是:第一,擴大經濟參與,鼓勵創新和貿易,保護知識產權;第二,加強網絡安全以保護美國的網絡并加強國際合作;第三,強化執法以提高應對網絡犯罪的能力,加強國際法律和法規;第四,做好軍事準備,幫助盟國采取更多措施共同應對網絡威脅,確保美國軍隊的網絡安全;第五,加強多方參與的互聯網綜合管理方式以使網絡發揮應有的效力;第六,幫助其它國家建立其信息基礎設施和提升抵御網絡威脅的能力,努力發展支持新生合作伙伴;第七,保障互聯網自由,在網上保護隱私權,保護言論、集會、結社的基本自由。這七個方面涵蓋了美國網絡治理戰略的主要內容。與此同時,美國將信息資源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免費信息,美國政府可以利用網絡穿越國界的能力將美國價值觀無障礙地傳輸到世界各地;第二類是商業信息,美國以外的國家和用戶需要通過購買產品和知識產權才可以獲得,美國從中可以獲得巨大的商業收益;第三類是戰略信息,美國為了保持國家競爭力和優勢將牢牢地控制這些信息,防止他國獲得。
概括地說,奧巴馬網絡綜合戰略的目標是,通過對信息技術空間權力和規范的重新安排,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經濟繁榮和戰略優勢。美國需要在國際、國內兩個層面上實施這一戰略。在實施的過程中將納入美國幾乎所有的實力,包括經濟實力,外交實力,法律執行力,軍事和情報能力。工作的內容包括內外收權,制定規范,尋找伙伴,防止挑戰,推廣價值,保障安全等方面。
三、私營部門在經略數字邊疆中的作用
正如“西進運動”時期,幫助美國獲取土地和其他資源的主要動力來自個人和私人部門一樣,在美國數字邊疆的拓疆過程中,美國的私營部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國的科技研發和技術企業承擔著在全球推銷美國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設備的任務。美國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在信息時代共建伙伴關系,攜手占有資源并獲取財富。美國的私營部門在利益的驅使下,利用創制者的角色對信息技術空間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有利于美國的配置,在美國政府強力推銷“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幫助下迅速占領信息技術產品的全球市場。
在數字邊疆的規則建設期,美國政府同樣需要這些伙伴,其2011年發布的《信息技術空間國際戰略》報告中,特別強調了與私營部門的合作;“我們還將與基礎設施擁有者和運營者密切協作,倡導網絡生態系統安全,維護網絡空間的利益和特性,拓展技術革新道路,推廣和平與安全的原則。我們也歡迎私營機構參與互聯網的管理,這有利于維護多方利益。”
1.美國技術精英與技術標準戰略
美國是信息技術的主要發源地。美國大量的技術精英不僅發明了現代計算機和網絡系統,而且將美國人設計的技術標準變成了國際標準,確保在信息技術空間建構中符合美國利益的結構性權力得以嵌入。
標準化的初衷本來是為了信息和技術共享,擴大信息和技術的效用,但是美國的標準化戰略是為了加強美國控制以獲取高額利潤。曾擔任過美國商務部部長助理的梅爾曼(Bruce P.Mehlman)說過:“技術標準日益成為政府干預市場的一個領域。標準已經成為一個極具活力的經濟戰場。在利益攸關的情況下,地方控制還是全球控制的選擇會變得更加困難。”美國在實踐上實際選擇了前者--美國控制。
1980年,在局域網發展的初期,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下屬的802局域網絡標準委員會成立,并相繼提出IEEE801.5-802.6等局域網絡標準草案。絕大部分內容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認可成為國際標準。局域網協議及其標準化的確定,為90年代以后美國生產的網絡組件打開全球市場奠定了基礎。
美國技術標準研究所在2005年底提出了新世紀的“美國標準戰略報告”。該戰略報告指出,美國產業,特別是技術主導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仰仗技術標準化。制定該戰略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美國產業的競爭力,提升美國經濟的活力,為全球平衡的貿易體系服務。當技術標準被他國用作貿易壁壘時,美國產品和技術在國際競爭中將受到不利的影響。同時,該戰略報告要求美國的企業、標準制定部門和美國政府通力合作,支持和鼓勵美國標準制定者參與國際標準發展活動,讓美國的標準變成世界標準,幫助美國的技術產品及其服務銷往全球。
2.跨國企業與全球信息技術產品市場
美國開拓數字邊疆,造就了一大批全球壟斷企業,如生產路由器和服務器的思科公司、生產計算機芯片的英特爾公司、生產軟件的微軟公司、生產個人電腦的戴爾公司、IBM公司和蘋果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共有4500萬美國人買了思科的股票,占了全部美國人口的15%。思科主要產品有兩類:一類是網絡路由器,當時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85%;一類是網絡交換機,全球市場占有率為69%。壟斷企業微軟公司在軟件市場的占有率曾一直處于70%至90%左右,而英特爾公司也曾壟斷了80%的中央處理器芯片市場。
英特爾和微軟是個人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生產的核心企業。英特爾和微軟聯手創建了一種掌握業界技術標準來發展自身并限制對手的機制——溫特制(Wintelism)。微軟和英特爾的結合,形成了視窗系統和英特爾中央處理器結合的“溫特爾平臺”。二者憑借規模實力和快速的創新,形成壓倒性的優勢。與互聯網結合,英特爾和微軟控制的技術平臺周期性提升電腦性能和硬件需求,左右了全球信息產業的市場需求。溫特制的核心是技術標準,企業通過迅速的技術更新創建事實上的技術標準,通過各種企業戰略將事實標準變成行業標準,然后通過知識產權體系將這些標準專利化,這樣就可以占據產業競爭的最優位置。他們掌控著產業的建構權和創制權。因為處于先發優勢,他們能夠使己方的能力最大化,并可以有效限制競爭對手。核心企業只要控制技術標準,就可以控制整個市場的利潤流向。
美國生產廠商將非核心的技術生產轉移到海外生產,迅速擴大規模,避免擁有類似技術能力的企業取而代之,而美國本土的英特爾公司控制核心部件中央處理器。美國跨國企業通過對信息技術產品網絡效應的利用,運用用戶的低門檻進入和鎖定用戶的策略,保證用戶長期連續高價購買產品且無法轉向其他產品提供者的目標,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由賣方控制買方需求的市場。只要在鎖定客戶的基礎上,周期性升級電腦系統軟件和硬件,用戶要承擔更替升級帶來的成本,而更替帶來的利潤則匯集到高端美國的跨國企業手中。在上述這種模式下,企業獲利重點不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而是標準的制定、客戶群的鎖定和知識產權戰略。正是由于英特爾、微軟等壟斷企業占據全球市場的行為,促進了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的超常表現。從1991年3月到2001年3月,大約有10年的繁榮期,是美國歷史上連續經濟增長最長的一次。這表明了信息時代壟斷資本主義向美國集中財富的事實。壟斷企業在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也擴大了美國的數字邊疆。
結語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遍及全球各地,它一定要到處駐扎,并建立起全球的聯系。”“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來。”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樣生產工具象信息技術一樣,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建立起如此緊密的全球聯系,建立起如此一致的技術標準、社會規范和市場規范。美國作為信息資本主義的發源地,對“新邊疆”的拓展再次幫助美國獲得了新的資源,也使美國的經濟得到長期的高速發展,同時幫助美國在信息時代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
這一時期的美國通過政府和技術企業的經略,建構了美國歷史上的“新邊疆”——信息技術空間。對這樣一個空間的擁有和擴展使得美國獲得了重新分配世界資源的權力。美國的政治精英通過建造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和推進全球信息技術設施計劃,建造并拓展了美國的數字邊疆。美國通過互聯網規范和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維護著美國在信息技術空間中的霸權和利益。而且美國政府已經將信息技術空間的安全納入到美國的國土防衛戰略之中。
計算機網絡作為一個新的經濟活動的工具,擁有超強功能,使得全球各國政府和企業甚至個人無法抗拒對計算機網絡的需要。這種需求也孕育著一個巨大的市場潛力。美國的計算機硬件、通訊和系統軟件的制造商壟斷了全球信息技術產品硬件和軟件的核心部分的生產。他們通過信息技術產品的技術特性控制市場需求,甚至通過硬件和軟件的定期升級,迫使已經被鎖定在其系統中的用戶淘汰低級產品,購買高級產品。美國政府與生產企業聯手,通過在信息技術空間中建立起的結構性權力,重新分配著世界的資源和財富,并共同造就了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長期經濟繁榮。 美國政府與企業聯手開拓數字網絡疆域使美國及其企業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居高臨下,成為有著最終決定權的參與者。透過信息技術空間建造過程中所嵌入的結構性權力,美國可以不斷地將各種資源強行納入,或占為己有,或處于自己的壟斷性權力的控制之下,讓自己可以使用的資源不斷積累。這種情況的持續發展不僅導致世界經濟發展的持續失衡,而且導致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資源分配出現新的不公正現象。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49期,摘自2012年第2期《國際觀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