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馬耀邦 林賢劍、吳楊荷譯, 林小芳校
2011年7月19日,西方媒體紛紛聚焦于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默多克因電話竊聽丑聞,出席了英國議會的聽證會。在過去的幾個星期,英國許多政治精英和執法精英卷入了這樁丑聞。
默多克先生控制了大多數英國媒體,持有許多家報紙和一家衛星電視。在澳大利亞和美國,默多克還控制著數量最多的英文報紙。然而,報業不再是其關注重心,電視廣播開始成為其最有利可圖的事業。但電視廣播是一個受到嚴格管制的行業,廣播的執照頒發和監管權力掌握在政治精英的手中。當時,像默多克這樣睿智的傳媒大亨利用媒體的力量進入圈內,從而成為英國政壇一個極具權勢的人物,這并不奇怪。畢竟,自卡梅倫先生競選成功以來,默多克成為唐寧街10號的首位非政治訪客。事實上,“從瑪格麗特•撒切爾到托尼•布萊爾再到戴維•卡梅倫,這三代英國政客都曾經尋求并獲得默多克的支持。如果默多克先生與你站在同一陣線,他可以讓他的媒體成為一支瘋狂的拉拉隊,同時對你的敵人進行嘲笑和威脅。”(注1)
默多克的新聞國際(News International)也與倫敦警方關系密切,它有權使用英國警方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庫,從而有可能獲得社會名人的私人信息。但是,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在這條道上走得過遠,它“經營著一個龐大的搜集不良信息的情報收集網絡,這為默多克提供了‘抹黑’工具,對任何膽敢擋道的政客、政府官員或是調查記者進行敗壞、威脅、恐嚇、騷擾,必要的話還進行破壞。”(注2)這與埃德加•胡佛(Edgar J. Hoover)擔任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52年里的行事風格毫無二致。在其死后,胡佛被指控,利用“聯邦調查局騷擾持不同政見者和政治活動家,收集有關政治領導人的秘密資料,使用非法方式采集證據。” (注9)難怪默多克的電話竊聽丑聞在英國引發如此大的義憤。
在國際上,過去三十年來,默多克的報紙和電視一直是英美戰爭的重要支持者之一。默多克支持瑪格麗特•撒切爾的馬島戰爭、老布什的第一次海灣戰爭、克林頓的南斯拉夫戰爭、小布什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以及奧巴馬繼續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最近的利比亞戰爭。實際上,“默多克承認其利用媒體途徑,支持伊拉克戰爭,并設法引導輿論支持這場戰爭。這顯然是為戰爭做宣傳。” (注3)伊拉克戰爭前夕,默多克告知其新聞記者,戰爭“是通往廉價石油和健康經濟之路。” (注3)
并非巧合的是,有三位世界領導人一直積極倡導伊拉克戰爭,他們是小布什、布萊爾和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但他們有個共同點。他們都是默多克及其龐大的傳媒帝國的寵兒,默多克傳媒帝國在澳大利亞起家,拓展至‘發源地’英國,最后征服了美國。默多克的媒體一直幫助這三位可靠的選舉勝利者。在為入侵伊拉克做準備時,默多克帝國給了小布什-布萊爾-霍華德三駕馬車以勇氣和新聞支持。默多克控制的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媒體狂熱地為迅速發動戰爭喝彩,為‘使命完成’的消息歡呼。” (注3)
因此,默多克,“這個出生于澳大利亞的美國人,借助其所控制的世界上最大的傳媒集團,真正能夠左右公眾輿論。”4在倫敦,默多克“在公司總部參與了許多危機處理的會議。”托尼•布萊爾在任英國首相期間,極力逢迎默多克傳媒,“在其領導英國工黨執政的第一任期,飛了半個地球,向默多克及其新聞國際主管們發表演說。” (注4)
在西方,借助于新自由主義解除管制,默多克等傳媒大亨與小布什和布萊爾等政客發展起密切的關系,這是很自然的。默多克依靠政客,獲得電視廣播的許可證,政客則依靠媒體的支持和巨額競選捐款而當選。在英國和美國,媒體日益集中,落入默多克等少數個人手中。結果,“當有些人仍在贊美‘新聞自由’時,很少人了解到誰在控制媒體,民主正遭受極大破壞。” (注4)
傳媒巨頭與政客的愜意關系顯然破壞了西方的新聞自由。眾所周知,默多克先生是“一名親以色列的右翼人士”,他還以“支持戰爭的意識形態”而為人矚目。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默多克在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的175家報紙與默多克一樣,都發表了支持戰爭的言論。在英語國家,沒有一位默多克報紙的編輯有勇氣就反戰發表哪怕一言半辭。默多克先生及其編輯顯然完全無視民意,尤其是在全世界數以千萬計人民舉行游行示威、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情況下。
默多克傳達了他的編輯方針,于是他的傳媒帝國遵循了其意愿,這一點得到了《紐約時報》的證實。在伊拉克戰爭前夕,《紐約時報》發表了如下報道:“這場戰爭再次凸顯出新聞集團主席、72歲高齡的默多克手中的獨有權力……在過去的幾個月,其所有英語新聞機構的編輯方針都緊緊遵循默多克本人尖銳的鷹派政治觀點,在關于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的國際大辯論中,默多克在英語世界里發出了最強音。” (注6)
然而,默多克對巴勒斯坦的強硬立場導致了他在中東的一位電視制片人的辭職。這些電視制片人看待問題時,帶有“偏見和種族歧視”。在其辭職信中,塞瑞琳•薩巴赫(Serene Sabbagh)表示:“作為有三個孩子的母親,我親眼目睹了那些圖像,那些孩子們從瓦礫中被拉出來的原始圖像,于是,我切換到福克斯新聞頻道,聽見一些主持人聲稱,這些被殺害的小孩,這些被殺害的無辜犧牲者,是真主黨使用的肉盾。其中一個主持人說得更加離譜,他們是真主黨安置在那里,試圖以此在戰爭中獲得支持。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在我看來,這是在轉移視線。你們不僅是小布什政府和以色列宣傳機構的工具,更是沒有正義感和職業道德的戰爭販子。” (注7)事實上,“整個新聞集團已將戰爭威脅轉變為深度審查,它有意地過濾了正討論的話題”。(注7)
默多克不僅支持小布什總統的伊拉克戰爭,而且實際上幫助小布什竊取了2000年的總統選舉。2000年大選的當晚,第一個宣布小布什贏得佛羅里達州選票的是小布什的堂兄弟約翰•埃利斯(John Ellis),他就職于福克斯新聞頻道。小布什贏得佛羅里達州選票的消息在其他廣播電視網上形成了連鎖反應,他們都做了同樣的報道。這無疑對另一總統候選人戈爾的決定造成負面影響,因為他立即致電小布什,承認選舉結果,并準備舉行敗選演講。在其幕僚極力主張這樣認輸過于倉促之后,戈爾取消了他的敗選演講,開始在佛羅里達著手法院訴訟,最終導致美國最高法院決定支持小布什。(注5)
在《大西洋月刊》的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看來,默多克在美國的行為,“就是利用政治影響力獲取公司優勢。” (注6)在英國,默多克旗下的《泰晤士報》、《太陽報》、《星期天時報》和小報《世界新聞報》都緊隨默多克,在英國選舉中支持新工黨候選人托尼•布萊爾。布萊爾當選后,投桃報李,支持“英國議會通過一項通信議案,這將放松對外國媒體所有權的管制。他還批準一家報紙出版業巨頭持有一家廣播電視臺和一項被批評家稱為‘默多克條款’的條款,因為該條款似乎主要是為默氏新聞集團而設立的。” (注6)
在紐約,默多克利用其政治影響力,為他的新聞集團獲得數以千萬美元計的減稅。作為對默多克社論支持的回報,在福克斯新聞頻道與時代華納公司的爭端中,紐約市長朱利安尼支持前者。(注6)
在倫敦,默多克的星期天報紙——《世界新聞報》惹上了麻煩,它“竊聽了一個已被謀殺的受害者的手機,竊取其中的信息,從而造成她可能還活著的假象。” (注8)這引發了全民義憤,尤其是他們發現英國首相的媒體主管是默多克《世界新聞報》編輯,倫敦警察廳的一位工作人員也是默多克新聞集團的前編輯。在經濟困難時期,“人們真正感受到這個國家腐敗的政治當局,其中有銀行經理、傳媒大亨、政治家、法官和警察。” (注8)
無獨有偶,“自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開始,默多克帝國就控制了英國的政治活動。撒切爾夫人給他提供衛星電視。他破壞了印刷工會,他的報紙則推動了礦業工會的毀滅。他大力培育了一種頌揚私有化、自由市場教條和戰爭的文化。”(注8)而這有助于引入新自由主義。
默多克電話竊聽丑聞揭露了西方新聞業的陰暗面。默多克等傳媒大亨打著新聞自由的幌子,利用其媒體力量,幫助政客贏得選舉,獲取戰爭支持,充當執行具體政治議程的啦啦隊長。作為回報,默多克獲得受監管的特權,從而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壯大其公司。由于電話竊聽丑聞,默多克及其團隊蒙受恥辱,但這只是暫時的。按照其新聞風格、媒體力量和照顧政客的喜好,默多克仍將具有影響力,因為在可預見的未來,西方式民主和商業行為的腐敗本質并不可能有任何改變。
注釋:
1. Sabbagh, Dan: “Barack Obama takes on Rupert Murdoch, the last media baron”, Mirror.co.uk, November 10, 2010.
2. Gupta, Susil: “Murdoch’s Mafia”, www.counterpunch.com, July 15, 2011.
3. Swanson, David: “The Blood on Murdoch’s Hands”, www.counterpunch.com, July 15-17, 2011.
4. Baroud, Ramzy: “Murdoch Almighty”, www.counterpunch.com, September 18, 2006.
5. Hare, Bill: “Murdoch’s Minions Help Steal 2000 Election for Bush” opEdNews.com.
6. Legum, Judd, Harvey, Christy: “Who is Rupert Murdoch?”, American Progess.org, July 16, 2004.
7. Neville, Richard: “The Life and Crimes of a Global Goebbels”, www.counterpunch.com, September 1, 2006.
8. Ali, Tariq: “Murdoch: ‘Will Anything Really Change?’” www.counterpunch.com, July 20, 2011.
9. Wikipedia: “J. Edgar Hoover”.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89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