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參加朝鮮戰爭60周年之際,可以說媒體和研究者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對朝鮮戰爭歷史過程本身的回顧,而對于朝鮮戰爭的長期影響關注不足。即便是關注朝鮮戰爭影響的,也大多著眼于其對中國的國家安全與國際關系方面的影響,而較少研究其對中國經濟的長期意義。至于分析這場戰爭對于中國在戰場上的主要對手美國帶來了何種長期后果,這種后果又是如何改變了全球格局的,則少之又少。
實際上,朝鮮戰爭就戰場范圍而言,可能只是一場“局部戰爭”,但其影響所及,卻遠非“局部戰爭”所能概括。甚至可以并不夸張地說,朝鮮戰爭的影響范圍不但涉及政治、軍事、外交,更通過影響美國金融體系進而改變了世界經濟大格局,甚至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也與這種后果有不可忽略的關聯。
沒有朝鮮戰爭,很可能就沒有三十年后中國經濟起飛的國內和國際條件,也就沒有今天中國在世界上與美國被并列為“G2”的經濟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在世界體系中的崛起不應該被看作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的事件,而是應該看作朝鮮戰爭以來六十年一以貫之的過程。這個過程今天實際上依然在繼續,并可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塑造未來。
當我們站在六十年一甲子的中國傳統時空觀意義上的循環之際回首這場“立國之戰”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應該看到它對整個六十年歷史時空的意義,甚至更長遠的歷史與未來。
中國作為現代國家的成型
朝鮮戰爭之前的中國并非現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傳統國家與現代主權國家的區別可以理解為:現代主權國家在屬地意義上能夠明確其邊界線,并在邊界線范圍內只有唯一主權;在屬人意義上能夠明確居民的國籍,并擁有對國民的最高司法權,而傳統國家則不具有這兩種屬性。
典型的傳統國家如清代中國,存在屬地和屬人雙重意義上主權隨著與首都距離漸遠而遞減的狀況,導致帝國存在廣大的外圍地區。在外圍地區的邊緣地帶,國家沒有明確邊界,居民與國家間也只是疏散的藩屬關系或羈縻關系,他們完全可以同時隸屬于清國和別的國家,而事實上與兩個國家都只有松散的聯系。
打個比方的話,傳統國家就像水面上的漣漪,具有一圈一圈向外擴散的“形狀”,兩個國家之間的交疊地區,可以像兩圈相遇的漣漪一樣存在“波形疊加”——這也是無休止的沖突與戰亂之源。而現代國家則是一個邊界線明確的圖形,兩個國家之間不允許存在邊界線交疊。
辛亥革命之后中國出現了多次構建現代國家的努力,但到朝鮮戰爭之前,都由于版圖破碎而未能確立唯一主權,至于明確邊界線則更無現實可能性——就連邊境地區的系統勘測都做不到。
不是現代主權國家的地區,在殖民時代的世界體系中就意味著領土可以被分割,法權可以被割裂,并且無法擁有完整的對外主權,實際上19世紀中期之后的中國長期處在這種狀況之下。
朝鮮戰爭的最直接后果是中朝邊界的確立。歷史上,朝鮮半島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在朝鮮李朝和中國明清兩朝,作為傳統國家的雙方在交界地區的屬地和屬人管理上存在過前述的“波形疊加”情況,如在現今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境內,19世紀中晚期曾有大量朝鮮平民渡過圖們江到中國東北地區開荒,這就是今天中國朝鮮族的主要源頭。朝鮮李朝當時也曾事實上出于傳統國家屬人管理的因素派官員向這些朝鮮族平民征稅。在傳統國家體系中,這些朝鮮族居民向中國納稅和向朝鮮李朝官員納稅是可以并存的,至于他們的國籍,在傳統國家體系中是個“沒有相關部門去管”的問題。朝鮮戰爭后,中朝邊界的確立才具有了現代主權國家框架下意義,中國能夠在清晰的邊界范圍內確立唯一領土主權,并確定領土內居民的國籍。
朝鮮戰爭的另一大直接后果是中朝邊界線外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而非大韓民國,這種區別甚至具有決定中國發展路徑的根本意義。
從地理上說,朝鮮半島可以構成一塊外來入侵力量進入中國的跳板。1894年甲午戰爭中,日本侵略軍就是從朝鮮半島進入遼西走廊形成直逼京師之勢的。甲午戰爭使中國付出旅順大屠殺和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的慘痛后果,更為嚴重的是,日本侵略勢力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才在中國宣告滅亡。而這一慘痛歷史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才過去不到5年,相信這不能不構成中國做出參戰決定的主要考量之一。
從海上區域來看的話,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存在,中國的海防前沿線就在山東威海到朝鮮夢金浦里地區(角狀突出)一帶,這樣三八線以北的黃海海域大部分就位于這條海防前沿線內側。而如果沒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存在的話,中國海防前沿線就只能在山東煙臺到遼寧旅順一線,這樣遼東半島東側從鴨綠江入海口到大連金州的海岸線完全暴露于美軍炮口之下,三八線以北的黃海海域也會完全落入美軍控制中。果真如此的話,2010年的美韓聯合海上軍事演習就完全可能在這里進行,而這一帶海域正是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喪失制海權的大東溝海戰所在。
以朝鮮戰爭為發端,中國的陸上和海上邊界逐步開始成型(盡管這一過程時至今日并未完成),中國第一次具有了現代主權的國家的基本要素。
新中國成立初期,大部分工業基礎集中在東北地區,尤以長春—沈陽—大連一帶密集。東北的工業體系是日本在偽滿洲國時期所建,1932年8月,日本曾公布《滿洲經濟統制根本策案》,提出“日滿經濟一體化”,把偽滿洲國當作日本本土來建設。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時,東北工業規模已超過日本本土,擁有包括冶金、礦業、飛機、機車和汽車制造、造船、紡織、交通運輸和能源等工業部門的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據統計,1943年時,偽滿洲國部分產品產量占全中國(含偽滿洲國在內)比例為:煤49.4%,生鐵87.7%,鋼材93%,電93.3%,硫酸69%,水泥66%,機械95%。東北鐵路里程1945年達到11479公里,而中國1949年鐵路總里程為22000公里。
可以說,沒有朝鮮戰爭的勝利,就沒有東北地區的安全保障。這一點,只要看到時至今日韓國民間仍有所謂“間島地區”(中國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等地)主權屬于韓國的叫囂就不難明白。而沒有東北地區的安全保障,就沒有朝鮮戰爭后中國工業體系的大規模發展。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后,東北地區安全的外在威脅解除,“一五”計劃有了全面展開的條件,以東北地區由前蘇聯援建的156個工業項目(實際完成146個)為核心,中國開始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正是這個工業體系的存在,使中國成為20世紀70年代之后歐美制造業大規模向外轉移的首選目的地,造就了20世紀80年代之后的中國經濟起飛。而20世紀70年代之后歐美制造業大規模向往轉移的原因,也是與朝鮮戰爭的后果密不可分的。
從兩霸超強格局到中國大國地位的確立
二戰后形成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導國際秩序的兩霸超強格局,但朝鮮戰爭的結果卻造成中國逐步崛起為美蘇陣營之外的另一大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雅爾塔體系的歷史軌跡,并最終使得美國承認了中國的大國地位,對華態度從對抗轉為合作。
發軔于歐洲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合約以來的近現代國際政治的核心規則是結盟關系:擁有強大武力的大國通過安全承諾組成以自己為主導的同盟并與外部同盟對抗,被納入同盟的國家會喪失一部分國家安全方面的自主決定權,并有可能喪失經濟自主甚至政治自主。二戰前主導世界格局的主要是擁有最大規模殖民體系的英法等歐洲國家,二戰后美蘇崛起為新的主導者,以這兩個超級大國為締結盟約的核心形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兩大陣營都在力圖把更多的區域納入自己的同盟體系。
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并沒有改變中國只能被大國納入同盟體系的命運。當時的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形式意義大于實質意義:二戰前亞太區域的霸權國家是日本。二戰后日本被打敗了,亞太區域形成“權力真空”,新崛起的全球霸權國家美蘇在這個權力真空角力,誰也排擠不掉誰,所以形式上由就由當時的中華民國“填空”,以造成“全球的和平與安全”沒有大面積的責任真空地帶的表象。
而朝鮮戰爭中國把美國打退到了三八線以南卻改變了全球只能由美蘇兩國主導的格局。因為戰場上的事實等于宣告了世界體系中的“弱小國家”也能把作為盟主的大國打得頭破血流,這實際上是近現代國際關系體系形成以來“被主導”國家第一場(也是迄今為止最大一場)對主導大國的大規模造反。這無疑極大鼓舞了全球非西方現代民族主義對殖民秩序的反抗,促進了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興起,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在“東西方兩大陣營”的結盟關系劃分之外,產生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南北關系”新格局。
對于美國而言,朝鮮戰爭成了一枚不得不強吞的苦果。基辛格在《大外交》中總結朝鮮戰爭對美國的意味認為:“美國民眾對朝鮮戰爭的反應最顯著的一面,并不是戰爭拖延不決造成的紛擾不安,而是美國(對戰爭結果)竟然容忍接納。”中國成了美國陣營打不敗的對手,只好勉強容忍。而對于前蘇聯而言,中國的勝利也并非利好,在確認中國不可能像東歐一樣被納入蘇聯的同盟體系之后,中蘇關系急轉直下。
這樣,中國實際上成了游離于兩大陣營之外的國家,而在擁有了原子彈之后,中國成了國際格局中事實上的大國。大國間的和平來自武力的均衡,這是近代以來國際體系的基本規則。二戰后擁有核武器成了大國身份的標志。由于朝鮮戰爭過程中美國在戰場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對中國進行核訛詐,促使中國下定決心發展核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原子彈試爆成功,大國地位由此奠定。
核武器的制造成功實際上意味著其背后的工業體系已相當完備并在一些關鍵環節上具有一流的技術能力。核武器的制造本質上是對基本粒子運動過程控制的工程實現,而其外圍又包括鈾礦勘查與提煉、系統工程組織實施、投送能力等相關環節的建設。因此核武器的制造必須以基礎物理、控制論、電子工程、航空工程等多個能夠決定國家工業基礎實力的領域達到相當水平為前提,而這些領域涵蓋了二戰期間才發展起來的新科技的大部分環節。這些新科技實際上也是西方戰后通過“新科技革命”實現經濟發展的源泉。遠程導彈、原子彈、人造衛星等工業成果說明,新中國的工業基礎達到了能制造世界上大多數種類工業產品的水平,具備了大國應有的工業實力,也為日后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奠定了基礎。
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中國在朝鮮戰場上的主要對手美國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都深陷泥淖:政治上,美國國內反越戰運動風起云涌,給白宮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外交同樣由于越戰不利,歐洲盟友們對美國是否有能力承擔領袖責任打上了大大的問號,而在與“勃列日涅夫主義”爭奪中東過程中局面弄到連石油安全都危若累卵則更加深了盟友們的疑慮。經濟上,1968年3月爆發的經濟危機不斷惡化,到1970年資本賬戶惡化到警戒線以下,1971年貿易收支時隔30年首次出現赤字,官方結算賬戶赤字官方結算賬戶赤字達到300億美元,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超過了60年代累計的逆差,資本大量外逃,導致美國總統尼克松不得不于當年8月15日關閉黃金兌換窗口。
美國內外交困的狀況下,朝鮮戰爭實際上最大的輸家前蘇聯這一時期卻在冷戰中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攻勢。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決定嘗試與在朝鮮無法打敗的對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1971年7月,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商定了尼克松總統1972年訪華之事。這一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這雖然與美國有一定關系,但更是與中國已經事實上成為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上的“第三種選擇”分不開的。
從1971年中美接觸到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中國實際上處在一種預備與國際經濟體系接軌的過程中。20世紀70年代的國際經濟形勢也使西方世界對制造業轉移有了更為迫切的需求,而這種國際經濟形勢的出現,究其原因,又是與朝鮮戰爭緊密相關的。
從改變美國金融規則到重構全球經濟秩序
朝鮮戰爭的經費問題直接導致了1951年3月美國《財政部—聯儲協定》(Treasury-FederalReserveAccord)出臺,美聯儲由此獲得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地位,這是對美國金融體系的根本性改變,也注定了當時初創成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命運,其后果是全球貨幣金融秩序乃至經濟秩序的重構。隨著時間的推移,時至今日,其深遠影響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日益擴大。
朝鮮戰爭爆發前,美國財政部手中尚有大量二戰期間為籌措戰爭資金而發行的戰爭公債尚未償清,為了盡量少還錢,這些公債的利率被固定在2.5%的低水平。而朝鮮戰爭的爆發導致了一系列新的戰爭籌款措施出臺。1950年9月,美國國會通過戰時稅收法案,把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范圍從21%提高到90%,公司所得稅邊際稅率范圍從38%提高到45%。
不過增加的稅收并不足夠戰爭開銷。美國財政部不得不采取了大量舉債措施,不過這些債券大部分都賣給了美聯儲,這就給美聯儲造成了巨大的貨幣貶值壓力。《劍橋美國經濟史》數據顯示,從1950年6月到1954年6月,美國政府的總債務增加了139億美元。而截至1958年的統計表明,美國政府在朝鮮戰場上的總投入約500億美元。一個可比的數字是,2003-2008年,美國在伊拉克投入的費用大約為4920億美元。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1958年的1美元約等于2008年的7.4美元,因此,按照2008年的標準來看,美國政府在朝鮮戰爭中的支出約合3700億美元。剔除戰爭稅、債務償還、美元貶值等因素,可以認為美國當年在朝鮮半島的實際花費與2003年在伊拉克的花費是差不多的。但如果考慮到時隔50年美國經濟總規模的巨大差別,朝鮮戰爭造成的財政負擔是超過伊拉克戰爭的。
本來由于1947-1948年聯邦財政出現了預算盈余,美國公眾普遍預期政府不會再發行公債了。但朝鮮戰爭的爆發使公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改變了。1950年末,美國出現的嚴重的通貨膨脹,這導致了美聯儲與財政部矛盾的大爆發。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的《美國貨幣史》稱:“朝鮮戰爭激化了財政部和聯儲之間的沖突:一方面,戰爭帶來投機繁榮,提高了市場利率,并且再一次意味著如果將政府債券維持在以前的水平,那么必將導致貨幣存量擴張到聯儲無法控制的地步;另一方面,戰爭也帶來了嚴重赤字的可能性,這使得財政部對政府債券市場的狀況高度敏感。”
經過了長達近半年的激烈爭吵,最終,1951年3月,雙方達成了《財政部—聯儲協定》,根據協定,美聯儲不再承擔以釘住價格維持財政部的公債市場的責任,這意味著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獲得了完全獨立的地位,而財政部也有了為籌措戰爭經費而發行更多公債的保障。
美聯儲獨立制定貨幣政策實際上意味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規則——35美元等于1盎司黃金的固定比價必將無法持續。由于黃金的產量增加速度注定無法趕上可以人為操作的美元數量增長速度,布雷頓森林的體系的瓦解命運在那時便已然注定。
《財政部—聯儲協定》實施后,貨幣持續大幅增長,1951-1952年美國連續嚴重通貨膨脹。美元膨脹導致的直接后果有三:
首先,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帶給客戶的回報率較低的金融購機重要性下降,各類基金和金融公司則獲得了大部分資金流,投資機構逐漸取代借貸機構成為金融市場的主體。根據美聯儲官方統計公報數據:1950年在各類金融機構總資金量中,商業銀行占比為50.8%,人壽保險21.1%;1970年,商業銀行占比為37.4%,人壽保險14.5%;1990年,商業銀行占比為27.0%,人壽保險11.1%。而與之相反,屬于基金和金融公司類的機構占比情況為:1950年,合計約15.7%;1970年,合計約32.9%;1990年,合計約52.7%。
其次,美元大規模輸出,在國際金融體系中逐步取代英鎊的世界貨幣地位,不同于英鎊秩序的美元秩序建立起來。二戰后,隨著馬歇爾計劃的開展,歐洲出現了“美元短缺”狀況——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布雷頓森林體系雖然規定了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但當時美元的供應量依然受到黃金數量的硬約束,并且美元的國際流通渠道也沒有建立起來。而《財政部—聯儲協定》之后,美元數量的堤壩崩潰了,美元流向海外的渠道卻鑿通了。據統計,1960年美國只有8家商業銀行擁有少量海外分行,但1980年美國的銀行則全球開花,僅花旗銀行就在93國設有分行。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泛濫造成35美元兌一盎司黃金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核心規則無法維持,最終造成該體系瓦解。
最后,改變了全球貿易格局。1949年主要歐洲貨幣貶值,增強了歐洲出口競爭力。而1950年朝鮮戰爭卻使美國的支出增加,出口下降,進口上升。為了消除逆差,美國持續施行貨幣擴張政策,但持續的貨幣擴張政策的結果卻是20世紀50-60年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不斷加深。同一時期,歐洲、日本的工業體系在對美出口的刺激下不斷升級技術、改進管理,而美國的工業體系卻在進口商品的沖擊下逐漸顯得落后。于是逐步形成了一個美國負責“印鈔”與金融服務,而歐洲日本負責制造業的體系,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波制造中心與金融中心的大分離。這種大分離的過程中,由于黃金不斷從美國流向歐洲及貨幣供應量與產品增長率不協調等問題,1960-1971年11年中竟爆發了7次“美元危機”,貿易格局的大轉型促成本文第二部分所述的美國把中國拉入國際體系。
1973年春,美國無力維持美元兌黃金的比價,宣布自由浮動,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崩潰。當年10月,中東石油危機爆發。美國為了應對經濟危機,與沙特等國達成了“石油只用美元結算”的秘密協議,變相地把美元的基礎從黃金變成石油。于是金融業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期,以石油期貨為中心的衍生金融體系逐步發展起來。
20世紀70年代,逐步進入國際體系的中國已經初步完善了工業基礎,而美國經濟在金融革命的作用下逐步向“虛擬化”發展。衍生金融的本質是對未來價值評估的數量化、可交易化,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可對類似互聯網技術這樣具有“高成長性”(當前規模很小,但能夠迅速擴張到一個難以確定的規模)的技術定價,這樣金融革命一方面促進了信息技術等高技術產業的飛速成長,另一方面也通過不斷的“評估”制造出了數量幾乎無法約束的美元。在美元的數字幾乎可以憑空制造的環境下,“成長性”有限的傳統制造業就顯得無利可圖,迫切需要轉移到資源和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地方。而這一時期的歐洲由于高福利社會和創新的停滯,事實上已接近“增長的極限”。
中國承接全球制造業轉移的基礎條件在于“低價格體系”。所謂“價格體系”,本質上是一個經濟體內部各種商品之間的交換比值。而“低價格體系”則是指在一個工業化程度相對較低的經濟體內部,由于占總產值大部分比重的商品都是附加值低的初級產品而形成的包括勞動力在內各種交易價格都比較低的情況。
朝鮮戰爭之后,美國對中國進行了長期的貿易封鎖,中國經濟中對外貿易的比重很低,大部分經濟活動都在國內進行,這也客觀促成中國的低價格體系形成。由于農業和低端工業占到了產值的絕大部分,因此中國形成了一個低價格體系“池子”。與“池子”外的國際市場相比,包括勞動力、資源在內的要素價格都要低很多。而中國承接加工制造業所需的要素,并不是低價格體系的基礎部分如糧食等,而是在基礎部分之上衍生出來的部分如勞動力、原材料,恰恰是這些參與國際分工的部分,與國際市場價格相比,要便宜幾倍乃至幾十倍。因此,“中國制造”就有了所謂“廉價”優勢。
隨著美歐的制造業逐步向中國轉移,世界上第二次波制造中心與金融中心的大分離出現了,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全球經濟格局形成了“美國系統+中國制造”的當代世界“G2”(Great2)秩序:中國在美國金融和技術標準安排下為世界制造產品,美國則從金融和技術上加以總體控制。
隨著華爾街把越來越多原先不能用來交易的物品乃至假想的未來情景貨幣化、權證化之后進行流通,制造了天量的衍生金融物品。到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全球衍生金融品總價值達到了約600萬億美元之巨,相當于全球GDP的10倍,最終造成了金融危機的爆發。
當歷史的長河又流過60年的距離來到2010年末的時候,愈演愈烈的“匯率大戰”正在上演,究其實質,這其實是作為經濟基礎的制造業移出美歐之后,經濟“虛擬化”造成的巨大“山體崩潰”。朝鮮戰爭改變了二戰后世界歷史的路徑,又制造了變動中的“G2”世界格局,當“匯率大戰”終將不可避免地造成當前全球價格體系的重整化之后,世界將向何處去?歷史的過程是有啟發意義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